“没人在意你的意见。”胭脂白他一眼。
黄悦菡偷偷抿嘴笑,“我们先一步一步来。”
冯仁黑着脸全程参与不上话,干脆抱了一碗冰激凌到一边吃去了。
商量完,胭脂想了下选址的问题。他们现在住的院子肯定不行,太小了,前面还连着铺子。要买一个大点的院子,然后再改建。
“咱们家还有钱吗?”胭脂突然想到银子的问题,忙问吴大郎。
“应该够用的。”吴大郎笑着点头。
胭脂觉得不太够,之前买了三百多亩地,几乎花光了他们之前的积蓄。进京卖护肤品和竹炭皂,也就只赚了三千两银子不到,加上胖子给他们了两千两,家里攒的零碎的,五千两银子。可他们买这个宅子带铺子,都花掉了四千两之多。哪里还有银子啊!
见她小脸苦了起来,吴大郎抿嘴笑,“买这铺子是花的卖方子的钱。家里的银子还够买个院子的!让胖子再拿点!用不完!”他的银子足够小丫头折腾的。
胭脂恍然,顿时多云转晴,拉着他去选地方。
正阳街后面有一片老宅子,和他们的铺子离的不远,在巷子里更宁静些,出来就是正阳街,也方便。
“人家住的好好地,总不能强逼他们搬走啊!”胭脂摇头。
“这还不容易!爷往那一站,看他们三天之内搬不搬!”冯仁拍拍肚子,可惜他那又圆又鼓的肚子没了。
现在就算他往街上一站,街上那些人也没之前怕他了。因为他也忙的没时间去街上收保护费,给人找个小麻烦,砸个摊子,调戏个小姑娘啥的了!
胭脂拦住他,她自己去跟人谈,带了胭红和恩豪一块,让她们俩看着。
几家人一听她的名字,就知道她是冯仁的妹子,听她要买一片地盖房子,有两家吓的当即就同意卖了,还有几家不愿意的,看胭脂的眼神带着警惕戒备,一副他们不卖房子,胭脂会吃了他们的样子。
死胖子的名声……胭脂深吸一口气,问了他们几家都是干啥的,跟他们商量在别的地方买了等价的院子赔偿给他们,或者给他们加价,让他们自己去买看中的地方。
冯仁嫌弃胭脂太麻烦,让他直接过去,看谁敢不卖的,让他们住不下去!简单粗暴省事儿!“都谈好了!他们都愿意把院子卖了,最近这几天就可以搬走。”胭脂白他一眼,“能和平解决的事情,不要用暴力!”
“他们都同意了?”冯仁不相信她能说服人家。
恩豪看他疑惑,解释道,“大姨教他们做小吃,以后做个小本生意,他们就答应把院子卖了,也没加价!”
“什么小吃?”冯仁听到小吃,心就冒泡了。
“一家去做了咸菜泡菜,一家去做了鸡蛋灌饼,一家做杂粮煎饼果子,一家去做了手抓饼,还有一家去做了炒粉儿。”恩豪把几家人都数了一个遍。
“反正这些东西早晚遍地是,谁做都一样!有人卖了,吃起来还更方便了!”她自己是不会去做,让别人去做,谋个生。毕竟她都把人家的家给占了。
冯仁哼哼一声,一脸的看不上胭脂,“就会做赔本买卖!”
几天后,县城里就涌现出几家买新颖小吃的,鸡蛋灌饼,杂粮煎饼果子,还有那手抓饼,一下子把卖包子烧饼馍馍的生意给挤掉了一半。还有个炒粉儿的,红薯淀粉做的成块成块的粉,用辣子和调味料炒了,摆两张桌子,一个小摊,吃个饼,来碗炒粉儿,够滋味儿!
胭脂也忙着把图纸描画出来,房子要拆了重建成一个包间一个包间的,还得有两个独立的小院,贵宾间。既然摊子铺设了,总不能一天就几桌客人,忙活一场,却挣不几个钱。一忙起来,要不是云英提醒,她就把姜丽锦出月子,云家满月酒的事儿给忘了。
借了冯仁的马车,一大早一行几个人赶回村里,没有回家,直接去了淡家沟。
田氏还老大不满的意见。见到胭脂送的银镶玉锁,银项圈,银手镯银脚镯一套,胭红也送一对足重的小镯子,衣裳料子也拿了两匹,别的小衣裳几套,肚兜一沓。比姜家可好看多了,这才脸色转好,不过还是嘀咕了胭脂两句,“我都还没戴过银镶玉呢!”
“家里的钱都在你手里,你买啊!”胭脂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田氏黑了黑脸。
胭脂跟姜丽锦的两个嫂子说话儿,跟上前搭话的人寒暄。
田氏不愿意大铺排,得多少钱花啊!可跟钱氏吵了几架之后,她决定大办一回。她可是有孙子了!这是他们家第一个孙子,还是长孙!就要大办!让那生不出孙子的贱人羡慕嫉妒死!淡家的满月酒摆了二十来桌,淡家沟村子小,基本上只要没仇怨的,都来了。
姜家也没有小气,虽然拿的东西不算太多,但跟村里比着可强多了,还有摇摇床,把娃儿放进去,摇着他,就能干些别的活儿了。
那摇摇床,是姜老汉亲自给外孙子做的,给孙子做的时候,就准备好了料,等外孙子的时候也送一个。
田氏正得意着,那边杨家的人来了。她脸色顿时拉了下来。她娘去世之后,她就个田家的人断亲了,他们又来想占啥便宜!?
“田家的人?”胭脂挑了挑眉,看田氏拉下来的脸,忍不住有些幸灾乐祸。
田氏是家里的老大,下面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田氏的娘去世之后,田氏跟家里的弟妹又闹了一场,渐渐的就跟娘家不来往了。
之前田氏在青阳镇的时候跟她妹妹小田氏碰过面,也见过他弟弟,让田氏很不喜欢。一副他们家发了家,要跟他们和好重新走动的样子。
看到田家的人赶今儿个的日子过来,田氏的脸直接拉长了。
田力和小田氏两家都来了,都准备了笆斗子,看着还挺沉。笑呵呵的上来打招呼,叫姐夫大姐。
田氏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来俩人是田家的人,看了田氏的脸色提醒了她两句,“今儿个是大喜的日子,你娘家那边来人,也是来道贺的。给你娘家脸面,你脸上也有光。”
田氏脸色依旧不好,看了眼两家笆斗子上放的小衣裳和包被,那料子一看就不好,不知道是来打秋风还是想来占便宜。
众人也都面面相觑,小声议论,说淡家现在发家了,田氏娘家的人就贴上来了。
不过见田氏拉着脸,却也没赶人,众人小声议论了几句,也就不管了。这田家的人也就是想来续上亲戚关系,以后重新走动,沾些好处。
临时多加了一张桌子,田家兄妹两家正好做满一桌子。
小田氏上前跟胭脂搭话儿,“这个是胭脂吧?长得真标志!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给你换过屎布呢!”
胭脂呵呵笑,她小时候就没有用过屎布,一直用的都是纸尿裤。天才第一步的纸尿裤,虽然她最后也没有成为天才。
为了跟胭脂套关系,说啥帮胭脂换过屎布。桌子都已经摆了出来,马上要上菜了,她在这里说屎布屎布的。
罗妈妈客气的上前,请她去坐席,“杨家姨太太还是快去坐席吧!这马上就开席了!”小杨氏笑着点头,又看向胭红,呵呵笑,“胭红比小时候也齐整了好多啊!”
胭红有些尴尬的看着她,叫了声小姨,“这就吃饭了,快去坐席吧!”
小杨氏看了看姜家的人,桌子坐的满满的,又跟姜家人打了招呼,说了几句,这才出去坐席。
席面开始,先是冷盘,荤素四个,再是热盘荤素四个,然后大菜,封肉和鸡,又加一道鱼,汤是肉汤蛋汤四个。条件好的会加菜。田氏要大办,让做了散鸡,散鱼,又做了全鸡全鱼和烧排骨。再加四道甜品,满满一桌子都摆不完,要吃着撤着盘子。
来吃席的人都吃的很是过瘾,夸赞淡家的席面油水足。田氏和淡亚军舍得下本儿。
姜家的人也都很是满意,觉得淡家这满月酒做的还算体面。
吃了饭,聂氏看小田氏和田力都上前搭话,笑的一脸讨好,上来找胭脂和胭红说话。
胭脂直接跟姜婆子几个打了招呼,跟田氏说提前回家了,“直接从县城过来了,还没回家呢!还得回去拾掇一下。”
田氏也知道她不耐烦小田氏缠着她,才想走的,还是拉着脸,“娘家得罪你了,多待一会就像长虱子了一样!”
虱子……胭脂嘴角抽了下,跟她招呼了一声,“家里还有事儿,我们就先回家了!过两天再来!”拉了胭红提前就告辞了。
小田氏还极力挽留她多留一会,说说话儿。
胭脂上了马车,吴大郎最后上来,让万森赶车,回了家。
家里各个屋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罗平家的已经早早准备了茶水点心。
“还是自己家清净!”胭脂躺倒在床上。
吴大郎端了凉茶给她,“起来喝了水再睡。”今儿个的菜有点太咸了。
胭脂拉过枕头抱着在床上滚了两圈,不想起来。今儿个起来的太早了,城门一开,他们就赶回来,吃饭的时候就困的快睁不开眼了。
吴大郎看她在床上滚开滚去不想起来,笑意满满的宠溺,伸手拉了她起来,喂她喝了半杯水,“要换了衣裳再睡不?”
胭脂动了动,她今儿个穿了对襟襦裙,外面穿了棉纱褙子,看着正式了,却穿着睡觉却不太舒服的。又爬起来换了睡衣裤。
吴大郎把薄被给她拉过来盖上,也换了衣裳睡下。
外面崔氏抱着吴晴,领着吴娇过来。
罗妈妈笑着道,“真是不巧,今儿个急着赶回来,起的特别早,少爷少奶奶都歇下了。”崔氏笑了笑,“是我看有马车回来,想着胭脂和大郎该回来了,就过来看看,也没啥事儿。”罗妈妈客气的送她出门。
崔氏跟罗妈妈打听,“是准备在县里开铺子吗?”之前胭脂一直在家里忙,不知道忙着做的啥东西,她做出来了肯定要卖的。
“没准备开铺子。”罗妈妈只回她一句,多的不说。
崔氏心里疑惑,胭脂到底做的啥东西,竟然没见她卖。可清园挣了那么多钱,总不能是在家里造钱吧!?
护肤品和竹炭皂精油皂胭脂也没有在县城和府城卖,除了之前预订的,直接送到各家。别的货都囤积起来,准备攒够一批再送往京城卖。
吴贵芝家的人肯定知道,崔氏打听了几次,都没有问出来。吴玲玉几个经常帮着摘花儿采药草的,应该也是知道的,那嘴却也都和蚌壳一样紧。
吴娇也没敢再撒娇要吃的了,她知道表姐崔萍儿得罪了大哥大嫂,所以俩人也不喜欢他们家了,不给她吃的了。
下晌后,崔氏又过来,说了一堆赔礼道歉的话,把责任都推卸掉,“……要是早知道她打的这样的主意,她娘送她过来的时候,我是说啥也不会同意她住下的啊!还以为她是想在咱们村里找一户人家,和我嫁到同一个村来,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谁知……唉!我现在是差点跟他们断亲,这个侄女我是不认了!”
胭脂含笑应着,听她说了一堆,废话。
崔氏又说鱼塘挖好了,也引了水进去,正在四处买鱼苗,一脸不好意思的打听,“听说县里酒楼买的鱼都是冯家的。他们家是从哪买的鱼苗啊?这些日子也买了不少,可惜都是杂乱的鱼,还不多。”
“哦!他们家有个庄子靠着江,旁边也有河流,应该都是一点点收上来的吧!庄子不在南平县,我也不太清楚。”胭脂道。
崔氏神色有些僵,笑的有些不自然,“不在南平县,还能养了鱼卖到县里来,冯家的生意肯定很大吧!”不在一个南平县,那他们想趁着买点鱼苗怕是也趁不上了。
要是以前,崔氏敢开口,让胭脂帮她弄回来些。冯家有路子,能收上来不少,他们家也不过是小鱼塘,要也要不了太多。但是现在崔氏不敢开口了,被崔萍儿一搅合,她有事儿都不敢开口了。
王迎春却很能开口,让吴三郎直接找吴大郎想办法弄鱼苗。
“冯家的鱼苗?”吴大郎挑眉。
吴三郎有些羞愧的脸发红,“附近也有别的人开鱼塘,到处都买不到鱼苗,我也是没有办法。想着冯家也是养鱼的,就…就……”
“如果鱼苗是我的,就算没在南平县,我也想法给你弄些回来。那些鱼都是冯家一点点收上来的,也不光鱼苗,多数是大鱼,直接卖到酒楼了。你叫怎么让给你些?”吴大郎皱眉道,“人家都是好不容易才收上来的,你张嘴就来了,事情要是有这么容易,还会有那么多连饭都吃不上的人!?”
“我我…我……我也是没收到鱼苗,想着冯家生意大……还是我自己去收吧!不要了!”吴三郎窘迫的有些无地自容。
“你可以闲着没事儿直接下乡去转转,不管大鱼小鱼,只要是活的,收上来。大鱼年前就能卖了,小鱼就放在鱼塘里养着。这个本来之前就没人养,又不像庄稼苗一样,到处都有。想要做起来就得自己去想法儿。一天到晚想着靠别人,啥事儿都靠别人,别人都做好了,人家自己享用了,还等到你!?以后少听些不着边际的话!你自己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还要让别人给你拿主意?你自己都立不起来,送给你万贯家财,你也受不住!”吴大郎又把他训了一顿。
吴三郎满脸羞红,窘迫的道了歉,“…我一定踏踏实实好好干!自己拿主意!”
王迎春一听,眉毛都竖了起来,“你那次找他办事儿不是被训斥一顿。你是他弟弟,可不是他儿子!他训斥你都快成习惯了!每次都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事情不帮,还挑拨我们夫妻的关系!”
“啥挑拨我们夫妻的关系!大哥就说让我立起来,我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大哥说的对,我是得立起来的。不然以后咋管事儿!?”吴三郎无奈的跟她解释。
“他分明就是挑拨我们的关系!说让冯家帮忙弄点鱼苗的话是我说的,不让你听我的话,让听他的话!?这不是挑拨我们的夫妻关系是啥!?”王迎春心里恼怒。
吴三郎解释,“你别想太多了,大哥不是那个意思!冯家养鱼的鱼苗也是一点点收上来的,他们肯定也不多。收的都是大鱼,直接卖了。这件事是咱们想错了!鱼苗咱们下乡去收吧!”王迎春见他不信她,反而听信吴大郎的,心里气恼又愤恨,“他要是真的为你好,当初就不会让子昀住到隔壁来了!要不是他们住过来,我的娃儿也不会掉!现在也该百天!他们面上好,心里指不定坏着事儿呢!”
吴三郎脸色慢慢沉下来,“大哥要是有坏心,当初也不会出银子盖了房子,让我们搬出来住了。咱们就是搬出来之后,才怀上的。”
王迎春气的哭。
吴三郎又哄她,见她耍起性子来,不听哄,坐在院子里也不费劲儿哄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