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收拾出来,种点粮食而已。”吴大郎扫了几人一眼。
“那你们为啥不买地?”陶二郎问。
吴子春冷冷抿了下嘴,附近的地都是孙举人家的,吴引想买,没有可能!他也只能买没人要的荒地和山坡了!
“买地要等过几年了。”吴大郎看着清理差不多的山坡,等新房子盖好,他就可以正式娶他的小丫头了。
陶二郎抿唇,“你们不是还欠着一百两银子吗?”哪来那么多银子,还了账,还能盖那么大片院子!?
“拆了东墙补西墙呗!”吴大郎不在意道。
陶二郎不信,训斥子韵说欠上百两银子,不过是不想帮他们而已。如果手里真的没有钱,也盖不起来这么大的院子!他心里更是嫉妒的要冒烟了。吴大郎是走了哪门子****运,能得了胭脂这样标志,又能挣钱的女娃儿!?他方方面面都比吴大郎强,却只能委屈娶个子韵。偏生吴大郎挑拨的胭脂对他没有个好脸色!
送走子韵和陶二郎,崔氏听吴大郎不找陶二郎做木工活儿,就过来劝话,“你们要盖新房子,我也不拦着你们。只是干活儿的事儿,都是亲戚,要是太过了就不好看了。盖作坊的时候不听你大舅的话,就花了那么多银子。还是找自己人,能便宜些,也节省不少钱。”
“我已经跟人说好了,要是退订,岂不是丢人丢到县城里去了!?我们还要在县城里行走,孰轻孰重,想必亲戚们也都会体谅的!”吴大郎沉声道。
崔氏凝噎,好一会才又道,“亲戚之间太不好看了,人家也看笑话。大活儿不让,就让他们做点小活儿,面子上过得去。大家都好看!”
“我也没说不让。”吴大郎挑眉。
崔氏脸上闪过一抹难堪,点点头,没有多待就回去了。
胭脂看着她走,从厨屋出来,瞅吴大郎的脸色。
吴大郎抬眼看她,忍不住笑了,“看我做什么?”
胭脂笑着摇头,问他,“要不要喝西瓜汁?”
“多放点糖。”吴大郎道。
胭脂眸光闪了下,应声,端了西瓜汁过来给他。
吴大郎喝完西瓜汁,自己坐了一会,抬头跟胭脂道,“我们去游水吧?”
胭脂心里顿时跳起来,睫毛不停的眨。
看她犹豫纠结的模样,吴大郎接着道,“天快凉了,不去了。”
胭脂抿着嘴,脸颊渐渐布满红晕,“很久没去了,那我们去吧!”
吴大郎看她,胭脂忙去拿换的衣裳,他眼里闪过笑意,带着她出门。云英叫住云朵,不让去,“现在伏天已经过去了,清湖里的水也凉了的。”
“没事儿,就去游一下!”胭脂说着,快步跟吴大郎到了南山坡。
换了衣裳,下了水,两人游了几圈,吴大郎在靠近岸边的地方抱住她。
胭脂身子顿时僵了起来,心里狂跳,两手推着吴大郎。
看她如受惊的小兔子般,吴大郎低头噙住她的小嘴,察觉到她小身子轻颤,长臂搂紧她,深深的侵入她的小嘴,吞噬她的甜美。
胭脂被他深吻的全身发软,站不稳的靠在他怀里。
聂吴郎背了她回去。
胭红无奈的烧热水让俩人洗澡洗头,“以后不能再去游水了,学会了就行了。那水越来越凉,受凉风寒了可就不好了!要洗澡还是在家里方便,我给你们烧热水!”家里两口井,打水也方便。而且吴大郎身体不好,要是病了也难好。
胭脂脸皮发烫的嗯嗯应声,洗完澡,出来晾头发。
等吴大郎洗完,她的头发已经不滴水了。吴大郎拿了新的棉帕把她的头发包起来,“这样干的快些。”
胭脂红着小脸由他在头上摆弄。
“你躺好,我给你按按。”吴大郎推她。
胭脂愣神,“按什么?”
吴大郎笑着拿了枕头放好,“按摩。”
“不…不用了!”胭脂忙摇头。
吴大郎拉着她在枕头上趴好,从双肩开始给她按,“上次去抓药,正听药铺的大夫说按摩,都有穴位和手法的,我看了一会,先给你试试。”
原来拿她当小白鼠试验。胭脂有些忐忑的趴好,让他按。
吴大郎力道不轻不重,从双肩开始顺着脊柱往下按。
按到腰下,胭脂侧身不让他再继续了,“我不按了!”
“一会就按好了,你先睡一会。”吴大郎让她趴好,要继续。
胭脂翻过身,红着小脸瞪他,“我不按了!”吴大郎就是个流氓!
看她水眸瞪的大大的,小脸绯红,小嘴被他刚刚亲的还有些肿,一副拒绝欺负的模样,吴大郎身体里突然烧起一把火,低头吻她。
胭脂慌忙躲开。
吴大郎停下动作,看着她笑。
胭脂小脸通红,拉着薄被就到炕梢去,大眼瞪着,满眼警惕之色。
吴大郎哈哈笑,过来把她搂在怀里,“傻丫头!”
一连几天,吴大郎都心情明亮如秋阳一般,除了看书,写策论练手,就在工地看着。
这次多数村里人被招进作坊,工人多是从十里八村选的。早上过来开始干活儿,一直到临近傍晚,工人自己带馍馍,免费管一碗菜汤加肉。
石头婶子婆媳支了个两口锅,每日由李汉子送肉过来,菜就在附近村子买,汤里不仅有肉,还有鸡蛋花儿,蘑菇,用淀粉勾芡,很是浓稠,并不是弄些青菜随便一炖,另一锅里是骨头汤,运气好还能舀到一两小块肉。
曾承业上次盖作坊想赚一笔的愿望落空,这次更是直接找好工人才告诉他,让他心里很是窝火。尤其是看县里请来的大师傅,拿着图纸指派他们这些工人,他就更加恼火。
胭脂在家里忙活她的护肤品和竹炭皂。
胭红也有不少活计,除了做饭,她还要每天做上一些玉米和麦子渣渣烤的饼干点心,做好下午歇息的时候送到工地发给那些工人。
胭脂下晌后不忙,就跟胭红一块到工地上,见有人往胭红跟前凑,目光冷了冷,不让胭红再去工地。
地里的玉米也很快要掰了,挨着秋收,要忙起来了。
工地放假,有地的工人们都回家忙秋收,也要过八月十五了。也有些工人多数都是家里没地,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继续留下干活儿。
作坊也开始放假,结算了工钱,雇工们都回家忙秋收。
吴天来和吴天会一块过来借驴车和骡车。
吴大郎借了驴车给他们使,骡车还要留着拉东西。
曾氏立马又把吴大郎偏心亲爹娘的话拿出来说,撺掇邱氏,“家里的人都忙的团团转,他们倒好,整天清闲的不得了,坐着就能数银子。就算不来帮忙掰玉米,好歹也该帮着送饭吧!?是吧,娘!?”
“人家能坐着数银子,你为啥不能坐着数银子!?”邱氏抿着嘴反问她。
曾氏撇嘴,酸道,“还不是我命不好,也没有人家会巴结,人家数银子我只有看着的份儿!生生眼馋我们,都不知道伸一把手!”
邱氏突然怒喝,“谁也不是坐着就能数银子的!你是命不好,你不光命不好,没有一点屁的本事,还懒成猪!人家都发你也发不了!自己没那个本事,就别给我嚷嚷!滚去干活儿去!”曾氏脸色难看,“娘不也是心里不舒服,有气就往我身上撒!”
“你别给我找事儿!不想过就分家走你的!”邱氏斥责。到了农忙就找事儿,死性不改!曾氏只是表达一下不满,让胭脂那个小贱人帮着做饭,吃的好了,他们还省事儿了,这老不死的竟然弄她一顿骂。
吴老汉就到作坊来,说是家里农忙,没人做饭,做饭也都敢不到饭点上,他就留在作坊这边吃了。
吴大郎赶了骡车带胭脂胭红三个出村,先到镇上点心铺子,没有回家,直接到了县城。吴老汉听说就骂起来。
在作坊干活儿的山根嫂子等人都知道,胭脂不光要去县城,还要去青阳镇,连府城都要去。马上中秋节了,胭脂做了新式的月饼出来。
冰皮月饼,月饼的馅料儿也多元化了。青阳镇上没有冰窖,只能做冰皮儿月饼,齐掌柜早早租了朋友家的冰窖,却是占了大光,不光雪糕凉糕,也成为了南平县唯一一家推出雪月饼的点心铺子,其余茶楼的想要,还得从吉祥点心铺子进货。
教给齐掌柜之后,他们没在县城多做停留,直奔府城。把冰皮月饼和雪月饼教给府城的几家点心铺子和茶楼。
等回来的时候,骡车就满了,全是收的节礼。
齐掌柜的节礼也早早就准备好了,有了雪月饼,他立马让媳妇儿备礼,“多加厚点!”
齐太太想来想去,干脆挑了一套赤银头面加上去。虽然不如赤金,但胜在样式新颖,做工好。
齐掌柜看了觉得还是有点少,有加上一封六十两银子。
冯仁也把过十五的东西准备好了,包括做雪月饼的材料,让人在城门口等着,看到吴大郎和胭脂几人,就往家里拉。
胭脂也没打算直接回去,又住到别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