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大人”
“许公公,恭喜公公平步青云,从此长伴君王侧,一飞冲天”
明显在挤兑,许寿自然不痛快,本以为身份改变了,他许寿也该有与尹高平起平坐的资格,只是他自身胆怯,毕竟长时间的主子余威尚在,在其跟前腰杆还是硬不起来,不过每个人都能忍,他许寿自然也不例外,来时就已准备好应对各种情况。
“这是一份名单,还请尹大人过目”
“不错,本大人没有意见,只是你,你就安生做个总管,公公是内臣,就不必操心了,另外你转告其他人,登基大典就不必搞了,现在雍地内忧外患,时间仓促,能免则免”
“定会一一转告”
“下去”
“告退”
许公公拂袖而去,身后传来许多嘲笑声,愈发让他难以忍耐,也再一次明白了实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大人,许公公在府外求见”
“许寿,他来干什么?”
“不知道,只是脸色很差,像是受了不少气”
“请进来,不,我亲自去”
“大人,大人……”
“许公公,旧人来访,有失远迎,斯德万死”
“李大人,你严重了,咱如今无权无势,怎么敢劳烦您亲自迎接”
“公公说哪里话,如果不是公公先前提供的消息,斯德我又怎么有今日之局面,所以亲自迎接公公是分内之事,快请快请,来人哪,好酒好菜摆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大人,你可知咱家刚才去了哪里?”
“公公未说,斯德并不知晓”
“咱家去了尹高尹大人那里,咱家是生生被赶出来的,咱家为他尹高出生入死几十年,如今他却视咱家为猪狗,咱家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公公,你能入宫侍奉君王,一步而登天,这可是尹大人的功劳”
“咱家感谢,但咱家心里还是不是滋味,对了,李大人,咱家这里有一份官员名单,请过目,另外,尹高说了,叫你们不要为陛下搞什么登基,他说不允许”
“公公,这名单尹大人怎么说?”
“其他都没意见,就是对我……许寿有意见,不同意咱家在朝为官,咱家算是明白了,他尹高让咱家入宫,这是个圈套,他还不知道咱家知道的事情比他多着呢”
“公公,看来我等只能听命了,不过公公放心,在下全力支持公公”
“还是李大人是自家人,没辜负咱家当年帮了你一把”
“公公,你是否还要去那君不悔那里”
“陛下命我都去走一趟”
许公公受了委屈,从尹高那里出来后,一路思前想后,他许寿没有兵可用,造成了如今屈辱的局面,也知道他今后要有所施展,还必须借那位的名,不然绝无可能翻身,现在不管是尹高,还是李斯德,甚至那个不起眼的君不悔,都随时可以要了他的命,这是他之前没有料到的结果,所以对主子的称呼第一次有了改变。
“公公,在下有个建议,你我还有君不悔,论实力都不可能正面抗衡尹大人,我们三家只有联合才能与尹高较真一二,而君不悔与我有嫌隙,还请公公务必拉拢君不悔,不然我等危矣”
“真有那么严重?”
“公公,你跟了尹高多年,该知道他的手段”
许公公酒醒了大半,说到底一切又还是那万恶的权力,有兵才有权。
“具体怎么做?”
“登基是必要的,为了让我等更好地占大义,但却不能过于铺张,以免刺激尹高,在下猜想,君不悔添为御史,他必定百般与我为难,这不要紧,在下做事向来公正无私,他君不悔不会拿我怎么样,却会给尹高有错觉,我们在互相争斗,这样他才能放心,公公,论实力鹰狼卫以一当十,何况他尹高如今实力暴涨,我等不得不低头,这是事实,无法短时间改变,既然他同意了这份名单,在下就不好在反对了,公公放心,你只要拉拢君不悔,这大司农必是公公的”
“那就先行谢过李大人”
“都是唇亡齿寒,公公不必客气”
“咱家就告退了”
“公公走好”
李斯德没说,但他知道尹高也一定看出来了,这份名单巧妙之处,在于一切在情理之中又在各方能接受的范围内,这个便宜的主子竟然这么精明,让他们的信息有倍增了许多。
柳府。
“许公公,尹大人与李大人是何态度?”
“他们没有意见”
“那在下就更没意见了”
“君大人有没有自己的名单之内,陛下想要看看君大人有何良策?”
“许公公说笑了,这种事岂能是在下能掺和的,承蒙陛下信任,在下已经感激涕零”
“那咱家就告退了”
“公公慢走”
许公公心里一阵暗骂,你君不悔当然乐意了,你比任何人都更得利,得到的比他君不悔自己想要得到的还多,又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他不知道,君不悔却是恨不得立刻要了他的命,只是时机不对。
许公公耍了一点滑头,说其他人都同意了,自然也包括他的大司农的位置,这也直接在后来几人碰头决议的时候让他如愿以偿,做了大司农,只是在尹高的强势下,做了一个战时主管粮草运输保障的大司农,不管怎样,也是大司农,终是得逞所愿,只是此刻的他尚不知道,战时军令一下,他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主,随时都会死在军令之下,只好尽全力整日奔波劳碌,后悔不已,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