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71200000004

第4章 孙武——兵家鼻祖

中国历史上的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封国林立,诸侯争霸。争霸战争的洪流犹如惊涛骇浪,猛烈冲刷着奴隶制的污泥浊水,从根本上打击和动摇了奴隶主阶级的腐朽统治。春秋晚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孙武,他以一部内容深邃的兵学著作和指挥战争的胜利业绩,而获得“武圣”的称号,其事其书世代流传,享誉世界。

孙武字长卿,一称孙子或孙武子,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他主要是在吴国施展才干和创建业绩的,因此又称吴孙子。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古今姓氏辨证》记载,孙武的祖籍在陈国,先祖姓陈,后姓田。公元前7世纪,陈国发生内乱,公子陈完逃至齐国避难,不久改称田完。历经数代,田氏发展成为齐国的新兴豪族。齐景公时,孙武的祖父田书因征战有功,被赐姓孙,并获得乐安作为采邑。孙书的儿子孙冯,孙冯的儿子便是孙武。

齐国的始祖是西周开国第一功臣姜尚。春秋早期,齐国出现过齐桓公、管仲等出类拔萃的人物。孙武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统兵打仗。这些,无疑给予青年时代的孙武以巨大的影响,使他能够了解战争和研究战争。公元前532年,齐国爆发“四姓之乱”:田、鲍、高、栾四大家族为了争权夺利,互相仇恨和攻杀。就在这时,孙武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被迫离开故土,移居南方吴国。吴国占有长江下游地区,立国很早,开化缓慢,相对比较安定。孙武移居那里,有利于冷静地对战争进行思考和研究。

孙武在吴都姑苏(今江苏苏州)附近安家,自耕自食,过着一种隐居式的生活。他好读兵书,特别善于分析战例,从夏、商、周以来战争的得失成败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概括和提高,从而形成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经过大约二十年的思考和研究,他写出了一部新的兵书,即《孙子兵法》。这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孙武以这部著作创立了兵家学派,因此被称为“兵家鼻祖”。

《孙子兵法》现存十三篇,依次为《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就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全书全面论述了战争中的军事谋略思想,中心是讲在战争中,应当力求以智谋胜敌,而不只是以强力胜敌。关于战争,书中开篇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原则,是“道、天、地、将、法”等“五事”。作战方针主张速攻,“兵贵速,不贵久”;作战形式强调野外作战,把“伐兵”(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放于“攻城”(占领敌方土地)之前;作战指导注重主动和灵活两个方面,特别指出:“兵,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也就是“兵不厌诈”。书中还论述了军队建设、将帅指挥、军事心理和军事地理等方面的问题,包含了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强调经济是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作为战争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应当审时度势,妥善处理不断变化着的敌我、彼己、众寡、强弱、攻守、进退、胜败、虚实、勇怯、利害、劳逸、远近、得失、治乱、安危等各种矛盾,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永远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夺取战争的胜利。

《孙子兵法》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孙武写作该书的本意,只在于兴趣和爱好,并非要以它来谋取什么名利。可是,他的好友伍子胥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使他成为一位战功卓著、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

伍子胥是楚国人,因国仇家恨,逃至吴国。

他是一位政治家,又是一位军事家,结识了孙武,彼此成了好友。公元前515年,伍子胥帮助吴公子姬光,杀死吴王姬僚。姬光成为新的吴王,即阖闾。伍子胥辅佐阖闾,进行政治、军事改革,一心想借吴国之力,攻灭楚国,替被楚平王杀害的父兄报仇。阖闾雄心勃勃,急欲当齐桓公等一样的霸主,视楚国为争霸的最大障碍,因而十分信任伍子胥,连年发兵,进攻楚国。攻楚战争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阖闾知道,仅凭这些胜利,自己很难当上霸主。为此,他感到懊恼,经常登高望远,慨然长叹。伍子胥揣摩阖闾的心思,郑重地推荐了隐居的孙武。

阖闾对于孙武一无所知,说:“他一个隐居之人,能有什么本事?”

伍子胥说:“孙武精通韬略,讲兵布阵,有天地包藏之妙,鬼神不测之机。陛下若用此人为将,天下莫敌。”

阖闾说:“寡人需要的是能够统领全军冲锋陷阵、攻城略地的将帅,而孙武默默无闻,只会纸上谈兵,哪堪大用?”

伍子胥认定孙武足智多谋,不厌其烦地予以推荐,一个上午,利用论兵的机会,连续七次讲到孙武。阖闾很不高兴,责备说:“你怕是以举荐人才为名,实欲呼朋引类、结党营私吧?”

伍子胥叫苦不迭,但是并不灰心。他身边有孙武兵法的手抄本,特地呈给阖闾观看。阖闾不看便罢,一看不禁拍案叫绝,因为孙武论述用兵之道,字字珠玑,精妙绝伦,其中许多格言警句,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迫不及待地要见孙武本人。伍子胥说:“孙武淡泊功名富贵,陛下见他,必须以礼相请。”阖闾满口答应,即命伍子胥携带黄金和玉璧等礼物,去请孙武,拟用为将。

伍子胥见了孙武,转达阖闾的意图。孙武淡然一笑,说:“我研究兵法,只是出于兴趣和爱好,不是为了博取高官厚禄。再则,我拙于词令,不善为将,所以无意出仕。”

伍子胥说:“先生满腹经纶,弃之乡野,岂不可惜?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涂炭,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先生不为自己,即使为了黎民,也应见见吴王,尽吐胸中韬略。”

孙武经不住伍子胥的死缠硬磨,遂随之到了姑苏。阖闾很快接见,说:“先生的兵法,寡人逐篇读过,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孙武说:“草野之民,才疏学浅,承蒙陛下错爱,实不敢当。”

阖闾要测试孙武的实际能力,说:“先生在兵书中所讲的,可否小规模地演练一番?”孙武说:“可以。”阖闾故意给孙武出难题,说:“可否找些女人来演练?”孙武说:“可以。”阖闾大笑说:“女人也能操戈习战吗?”孙武认真地说:“臣的军事理论具有普遍性,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通过训练,都可以成为能征善战、纪律严明的军队。”

于是,阖闾将后宫美貌宫女一百八十人,集合起来,交给孙武演练。王宫临时充作演练场,阖闾和一帮文武大臣高坐于望云台上,观看演练情况。

孙武将宫女分成两队,一为左队,一为右队,指定阖闾的两名宠姬各为队长。同时调来一队男兵,一人任执法官,负责执法;二人任军吏,负责传达号令;二人为鼓手,负责擂鼓;其他人为力士,手执兵器,立于一边,以示军威。

孙武身着戎装,头戴兜鍪,手持长剑。宫女们也都穿上军服,有的握盾,有的操戟。她们觉得新鲜好玩,嘻嘻哈哈,笑个没完没了。孙武威严地说:“你们知道前心后心和左手右手吗?”宫女回答说:“知之。”孙武说:“听好命令: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意思是说,演练时必须听从鼓声的号令,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保持队形,做出刺杀和防御的各种动作。宫女说:“诺。”

孙武再命军吏三令五申,传达号令。鼓手擂响大鼓,演练开始。宫女根本没把演练当回事,以两个队长为首,一面嘻笑,一面做着动作,号令向前她们向后,号令向左她们向右,一时队形大乱,分不清东西南北。

孙武叫停,严肃地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他命军吏再次三令五申,强调演练要领。然后擂鼓,再行演练。宫女平时娇惯,不知轻重,哪会把号令放在眼里?她们照旧嘻嘻哈哈,有人嫌累,干脆坐到地上,东倒西歪,说笑逗乐了。

孙武动了真格的,命宫女集合,厉声说:“执法官何在?”执法官向前。孙武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约束既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吏士有罪,按军法,当如何处治?”执法官说:“当斩!”孙武断然说:“吏士难以尽诛,可将左、右队长斩首示众!”

两个队长吓得魂飞天外,高声呼唤吴王救命。其他宫女大惊失色,怕得要死。望云台上的阖闾见此情景,也很惊骇,忙派人传话给孙武说:“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孙武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他命令执法官说:“速斩二姬,以正军法!”执法官答应说:“遵命!”不一时,献上两颗血淋淋的人头。

孙武另外指定两个队长,继续演练。宫女们受到震慑,再不敢喧哗嬉闹,完全按照号令,列队,进退,旋转,刺杀,防御,中规中矩,井然有序。自始至终,没有一人大声说话。

演练进行数日,宫女队列整齐,军容雄壮。孙武派人报告阖闾,说:“兵既整齐,请大王前来检阅。她们唯大王所用,可以赴汤蹈火。”

阖闾因失宠姬,心中不快,推辞说:“请将军停止演练休息吧,寡人不想检阅。”孙武由此看到阖闾的为人,说:“大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阖闾不打算重用孙武。伍子胥及时进言,说:“臣闻‘兵者,凶器也’,马虎不得。诛杀不果,号令不行。陛下欲霸诸侯,思得良将,良将以果毅为能,孙武军中执法,正是果毅的表现。美色易得,良将难求。陛下若因二姬而弃孙武,无异于爱莠草而舍嘉禾也。”

阖闾顿有所悟,再见孙武。孙武解释诛杀二姬的原因,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此乃军中通则。三军将士只有服从号令,步调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克敌制胜。”

阖闾消除了怨气怒意,正式拜孙武为将军,统领吴国兵马。孙武为了检验和丰富自己的军事理论,接受任命,狠抓步兵和水兵的训练,很快使吴军成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阖闾心目中的生死对头是比邻的楚国。因为楚国地广人众,屡屡侵犯吴国。阖闾采纳孙武和伍子胥的意见,先灭楚国的附属小国徐国和钟吾国,并以小股精锐部队,时时骚扰楚国的边境,实行“打得赢就进,打不赢就撤”的策略,致使楚国军队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公元前512年,孙武、伍子胥等虚张声势,统兵伐楚,扬言要进攻楚都郢城(今湖北荆州)。楚国立时全国动员,严阵以待。然而,吴军只在楚国边境虚晃一枪。孙武说:“民劳,未可,且待之。”吴军随后便撤回国内。而楚军却摆出临战架势,许久方知吴国采用的是“疲敌”之计,目的在于拖垮楚国。

公元前506年,阖闾亲自挂帅,联合仇恨楚国的唐国和蔡国,发兵六万,真正开始了进攻楚国的战争。孙武、伍子胥等各统一军,水陆三路,齐头并进。当时,楚军正围攻蔡国。孙武佯装率军沿淮河西上,给人以救援蔡国的假象。途中,孙武突然舍船登岸,翻越大别山,突入楚境。南方,吴军抵达豫章(今江西南昌),改向西北方向进军。楚国派出大将子常,率兵二十万迎敌。吴军与楚军相遇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展开大战。楚军人数虽多,但是无暇休整,非常疲惫。吴军人数虽少,但是训练有素,人人骁勇。更重要的是孙武指挥得当,专门集中兵力,攻击楚军的薄弱环节。大战三日,楚军溃败,且战且退,扼守汉水,以作防御。吴军乘胜追击,强行渡过汉水。吴军和楚军连战五次,楚军皆败,就连子常也逃奔了郑国。吴军大进,如入无人之境,一举攻占郢城。

这时,阖闾的事业到达顶峰,俨然成了一位霸主。孙武通过这场战争表明,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理论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军事活动家。他指挥的吴军,以少胜多,以弱克强,书写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史载:阖闾“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客观地评价了孙武在阖闾称霸过程中的作用。就在孙武声名大振的时候,他却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请求辞职。阖闾百般挽留,伍子胥更是诚恳劝阻,但孙武辞意已决,没有挽回的余地。最后,阖闾只好同意,批准孙武辞职,并将富春(今浙江富阳)之地赐予孙武,作为食邑。

孙武激流勇退,是他淡泊名利、头脑清醒的表现。官场历来污浊与险恶,他不想混迹其中,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孙武晚年生活及结局,史无记载。根据他的性格,极有可能是悄然归隐,老死山林。《孙子兵法》一书,早在战国时就广泛流传,成为历代将帅的必读书。它还广泛流传至外国,被尊为“世界第一兵家名书”。实际上,《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影响,远远超出军事学的范畴,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其战略战术和辩证法思想,被广泛运用于政治、哲学、文学、历史,甚至企业经营和商业贸易等各个领域。

同类推荐
  •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本书讲述的是电影《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父亲王云阶及母亲的故事,1948年,根据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流浪记》而改编成的电影上演后引起了极大轰动,在影片中饰演三毛的王龙基红遍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天才童星”。王龙基的父亲王云阶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他为40多部电影配写的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王龙基除了外形极像漫画中的三毛外,更重要的是他幼年时的贫困生活赐予了他和三毛相似的经历和一样的倔强性格。他的表演充分地展示了三毛身上的那种善良、机智、坚毅、乐观、幽默、勇敢、天真无邪和嫉恶如仇等可贵品质。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甘地(名人传记丛书)

    甘地(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南非的生活,活跃在祖国撰写了甘地拒绝压迫,反抗专制的印度圣雄的心路历程。
  •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李鸿章全传》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
热门推荐
  • 末世咏叹

    末世咏叹

    战争是文明的推动者,也是纪元的毁灭者,当你征服了整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不过是牢笼内最强大的野兽,可即使是野兽,也有他自己的怒吼。
  • 命运切牌手

    命运切牌手

    命运洗牌,你来出牌。要想出千?我来切牌。一个离奇的案子,最后的结局让我深陷其中。案子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精心布局?我又真的是唯一能切牌的人嘛?
  • 惊世魔妃:天才血灵师

    惊世魔妃:天才血灵师

    她如修罗般冷血,持掌千军暗杀团,一夜间便能血洗一座城,横纵杀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坠身火海,乍然睁眸,痴傻?!愚笨?!丑陋?!堂堂夙府嫡小姐竟成为众人羞辱的对象?家门弃她,姐妹厌她,将她抛尸冰池。漠然一笑,谁知那瘦弱的身体里早已不是当初胆小怕事的灵魂,衣袖一挥,刹那间风云巨变,山河震怒!血灵缠绕,杀机四起!她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自食恶果!
  • 查东山先生年谱

    查东山先生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古神谕

    太古神谕

    太古时代,神域本无生机,然天赐恩露,降下七大神族,从此生命时代的序幕就此展开。七大神族守护神域,掌控本源神晶,但魔域来者,攻袭神域,七大神族团结对抗,最终七大神族族长利用生命本源和本源神晶启动封神大阵,封闭两界通道……亿万年过后,大阵破损,本源神晶脱落被人族少年机缘下偶得,太古族长们把自己的本源天赋赐予本源神晶,从此少年崛起为了是守护神域,保卫身边的所有的人!风云因他起,壮志必凌云!
  • 仙路无穷

    仙路无穷

    都市小职员穿越修仙世界,偶遇仙人,看见仙人似乎法力无边,又好像无所不能,早已死心的他再次燃起回家的希望。于是立志修仙,学仙术,炼体魄,悟天道,只为那一丝渺茫的希望。
  • 诡异中学

    诡异中学

    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半夜尿急,去厕所,回来却看到那个九四教室莫名其妙的出现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算命师父的死亡,鬼奴?鬼遮眼?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但是不可能了,而我不知不觉卷入了一个惊天大阴谋。
  • 我,就在这里等你

    我,就在这里等你

    20年风云变幻,一对恋爱经历20年岁月洗礼后会变成怎样?一切尽在《我,就在这里等你》,爱的苦难和磨练,成就的不仅是一个人。
  • 安琪的故事

    安琪的故事

    与其说是安琪的故事,还不如说成大学里的故事,这部小说是以安琪为主线讲述了在大学里和毕业后的故事。在大学里我们要经历上课、逛街、睡觉、逃课等等,但最期望还是有段甜蜜的爱情的到来,记得有人说过:“没在大学里谈过朋友的人,不算是读过大学。”想起这段话,那么安琪和米雪就是这样的可怜虫了,但她们并不可怜,她们在大学里找到了更珍贵的东西,这是与爱情不能相比的。大学的美好,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因为这就是大学,一个类似社会的另一个世界,我想读过大学的朋友们,肯定会有很多的故事在里面,慢慢回味,很好,毕业后的我们,总是在为生活而奔波,幸福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 西京爱情故事

    西京爱情故事

    在很多贫穷可怜的人眼里,西京也是一个充满梦幻的地方。人民期待它用辽阔的胸襟给人疗伤。因为城市分布的不均衡,西京装载了太多西部人的梦。但总的来说,表面上,这是个冷色调的城市。西京是一个不存在的城市,也是一个现实中很难存在的城市。像迷雾一样梦幻,如果不是有心人,很难发现它。有些章节漏发,补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