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54400000221

第221章 新的同盟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薤露行》曹操

酒宴散后,十多路诸侯便也宣告散伙。本来袁绍还想继续当会儿盟主的,好过过盟主瘾。没想到各位诸侯却不买他的账,各自都有各自的借口:什么领地内有匪寇啦,粮草不足啦,回领地重新募兵啦,家里孩他娘又生啦,族里有长辈病逝啦,有朋友结婚啦……总之就是借口一堆,不回去不行。

真实的原因有很多,一来之前董卓的“分而化之”之策初见成效。另一方面各诸侯也渐渐开始对袁绍这个盟主展现出各种不满来。

袁绍这人在整个讨董活动中,除了最开始利用他四世三公的名头把大军召集过来(虽然这一点也很重要)外,就没有任何贡献。

在与董卓的征战中,赏罚不明,纵容弟弟,嫉贤妒能。自己的麾下毫无表现,连军队都是永远居于最安全的后方。

再看看征战的结果,虎牢关是赵岑部下献的,雒阳是董卓主动撤离的,还烧成了一片废墟。天子仍在董卓手里。战略目的完全没有达成。

虽然董卓也损失了一些兵将,但联军这边损失更为惨重:十八路诸侯三十万大军,现在只剩下十万了。连赵二的青州军都只剩下不到两万了。将领更是死了一大批。

正如同当年平西北之乱时,众参军因为对统帅张温不满,故而提前撤离一样。十七路诸侯们也因为对袁绍不满,而纷纷要离开他。

袁绍也只得宣告散伙。

大多数诸侯就此散伙了,但有些诸侯却又重新聚起来,开始了背后肮脏的PY交易……是密谋啦!

比如公孙瓒、赵二和陶谦,这三路诸侯就借口联络感情而聚在了一起。

赵二首先开口道:“陶公跟我可是老朋友了,我们在西北之战的感情,至今记忆犹新。而伯珪兄呢,跟玄德亦是老同学,我亦跟卢老交情深厚。所以说,我们几个人都不是外人!”

陶谦微笑着对赵二道:“难得双飞你还记得我这把老骨头,老夫自然不会不领情!”

公孙瓒亦笑道:“卢公乃吾师,玄德为吾同窗。双飞兄既与二人交厚,那就等同是与我公孙伯珪交厚了!”

随即又对陶谦客套道:“陶公当年任幽州刺史时,亦可以算是瓒的老上级,吾深敬之!”

陶谦同样客套回道:“公孙将军客气了,老夫老迈之辈,早已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人咯!”

一番互相攀关系拉感情之后,便步入了正题:

作为这次小聚会的发起人,又是赵二首先提到:“既然大家都不是外人,那么有些话我就直说了。现下天下不宁,这次讨董联盟解散后,关东各地没有了约束,注定导致四方英雄并起。群雄中必然会有些狼心狗行之徒,妄图攻伐像咱们这样的忠义仁善之人。若是他们单个来犯,我等自然不会惧怕他们。然而若是那些坏人联合起来,咱们未必吃得消。故而我想,我们三人既然交情深厚,何不在讨董联盟解散后,再订立一个新的同盟?这个同盟的意义就在于,一旦发现有心怀不轨之人妄图凭借吞并咱们来上位,那么我们就要互相援助,联合起来,把这些不义之徒消灭掉,以订立秩序!”

这番话赵二也是经过琢磨考虑的,因为公孙瓒与陶谦两人有所不同,公孙瓒是个积极扩张的人,会主动出击扩张地盘。而陶谦则是守成之人,只想照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故而在话语中既不能指责积极扩张这一行为,又要提出自己是为求自保,同时照顾两个人的情绪。

他只说要联合起来对付“妄图”对付自己的“不义之人”,而对方是否有这个妄想,是义还是不义,那就是赵二他们三个人说了算了!

公孙瓒立即响应道:“没错,谁心怀不轨,咱们就应该收拾他,给他以教训!”

陶谦略一思虑,也表示道:“是的,只有团结方可自保!”

于是约定形成。

三人订立了一个公开的攻守同盟。约定只要发生战事,其他两路诸侯必须要尽可能予以援助。

当然,具体的同盟细节,还要在将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商酌。至于现在,搞个简单的同盟盟誓仪式即可。

之后,赵二又亲自追上了孔融那一路,向他表示自己愿意更进一步,出兵协助他将泰山郡境内的匪寇清剿干净。但是条件是泰山郡自此要纳入到青州的“保护”之下。

“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泰山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青州军队,扫清(青州)六郡,席卷(泰山)八县,百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兵势取之,实乃人心所向也!我青州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仓廪充实,知晓礼节,深受周边人所羡慕,这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乃为圣人后裔,何乃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青州带甲数万,良将多员。谅尔郡腐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放弃武备,受我保护,仍不失郡守之位,郡安民乐,岂不美哉?”

那孔融手里的泰山郡兵实力孱弱,在乱世中自保都难。迫于形势,也只得答应了。

本来这孔融虽然实力弱小,但性子也算倔强,不是那么容易轻易屈服的,无奈这赵二威胁他时,张口百姓闭口百姓的,不断声明你要是不投靠我,你治下的百姓就要遭受匪寇侵扰。

而投靠了我,那你这就是一件义举,是为百姓谋福利,老百姓都会称颂感谢你,感激你一辈子。

君子当欺之以方,就是这个道理。

而赵二见他识相,自己也不食言,立刻传讯回青州,命令武安国率领一支部队进驻泰山,同时着手清剿泰山境内的匪寇。

就这样,等到赵二回到青州,泰山郡便已经成为了青州的一部分了。

而兖州刺史刘岱此时尚不知情,他也有着他的谋划。

刘岱作为一州刺史,本来也只是想安心当个刺史的。但是自从董卓乱政以来,刺史这个职位开始变得有些尴尬了:刺史身为六百石官,之所以能管下面的两千石太守、国相们,其权力来源是来自朝廷。刺史身负监察之责,一旦有太守不服他,他就可以上告朝廷,让朝廷来制裁他。

但是现如今董卓乱政,朝廷权威不存。刘岱再想管下面的太守,太守们可就不一定再给他面子了!

而从此次讨董行动,就明显可以看出,不给他面子的人不少:我刘岱才是兖州之主,若是参与讨董,那么我兖州算作一路就好了,你们张邈、桥瑁、鲍信、袁遗之流,应该算作我下属,怎么能单独算成一路呢?

你看豫州孔伷就是一州算一路,青州赵二也是一路,那个齐国相刘备一开始可是老老实实地站在赵二身后的!

冀州因为袁绍是盟主的原因,可以算两路,徐州……也就一个张超而已,而且张超也表现得很本分,从来不争功,也不多嘴。

哪像我们州这群没上没下的家伙!

原先是众多太守来恭维本刺史一人,现在反倒需要本刺史一人去讨好众多太守了。

哼,一个处理不好,自己被下面太守杀了都有可能,前荆州刺史王叡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

好在身为刺史却掌控全州的,也有成功例子:先有青州赵二,以强大的武力震服诸郡。后有徐州刺史陶谦,同样以剿平匪患的武勋来确立威望。

所以刘岱得出结论,要想安稳地坐好刺史的位子,只能靠武力,靠军队!

剿匪那种事情刘岱没兴趣去做,他要做的是直接消灭那些郡守的军队。当然,全消灭是不现实的,他只需要消灭其中一路即可,只要做得干脆,便足以震慑其余诸郡。

至于具体消灭哪一路……柿子自然要捡软的捏。

本来泰山太守孔融是最弱小的,可惜他的部队一直跟赵二的青州军挨在一起,不知道两人在密谋什么。只得放弃。

之前十八路诸侯与董卓的较量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就是王匡、桥瑁和袁遗三路。在吕布并州铁骑发威的那一战,几乎把这三路打成了残废。

王匡不是兖州的,不用管。袁遗背后有同为袁家的袁绍撑腰,同样不能轻动。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东郡太守桥瑁了。原本如果等回了兖州后,桥瑁就可以获得补充,到那时,自己手里这点兵马还真奈何不得他了。

而现在却不同,此时对他动手,无疑是最好的时机。因为此时桥瑁尚未回到兖州,手里只有些许残兵。而自己呢,相比起来实力损失不算很大,这就是优势。

不过既然要向他开战,就需要一个借口……什么借口好呢?

对了,孙坚当初杀王叡用的什么借口来的?

借粮。

同类推荐
  • 醉唐风

    醉唐风

    当叶明彰从秦岭密林中走出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来到了这样一个世界:民风质朴,农民只顾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为了一担半担的粮食年复一年闷头更重;重情重义,商人虽说还有逐利本性,却肯为一句诺言散尽家财而始终不悔;军队威武,军士虽然看起来都很瘦小,却敢面对十倍之敌勇往直前,挥刀赫赫想要扫平四方……雄心壮志的李二陛下站在龙首原上的宫殿中掌控着这个帝国的一切,带着手下一众良臣悍将还要掌控这个世界……叶明彰并没有改变这一切的想法,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切。夜半时分,透着满天星光静静发呆;午夜梦回,却渐渐忘了眼中泪光为谁而留……却原来,只是个过客;又如是,早已融进了唐风
  • 太平乱

    太平乱

    有一个无良的父亲,一个神通广大的师傅,还有一群实力超群的朋友,还有很多打手级的手下,在乱世中到底要干什么,是做皇帝,还只是简简单单的谐美游天下,选择不好做呀!大声呼喊求推荐
  • 盛世不祥人

    盛世不祥人

    江湖之大,容不下一颗心,文坛之盛,存不下一张嘴,庙堂之高,站不下一缕魂……繁华盛世,百花争鸣,英才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谁还记得,江湖之上那泛起过一点浪花的人?他是不祥人,他远走江湖,走近庙堂,点缀文坛,最终何处是归宿?
  • 王爷难猜

    王爷难猜

    【简介】桌案上摆着昨日才开的木槿花,几抹细微的风透过青色纹古的窗棂钻进来,从案头拂过,吹起若有似无的淡香。殿内静默无声,呼吸可闻。他深邃的目光仍胶在她身上。玉瑾搁下墨洗,低垂着眼轻声问,“王爷当真……问心无愧吗?”刘安陵转过头,向来温和的面容微微覆上一层冷。他抬眼静静看着前方。建章宫的侍婢早已悉数退下,整个大殿显得有些空寂。过了许久,他才淡淡开口。“你到底还是不信我。”
  • 回味宋朝

    回味宋朝

    宋朝是一个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时代。它在经济、文化、科技上都创造了光辉的成就,现代学者普遍认为,两宋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成就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则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连现在的余秋雨都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可见宋朝的魅力。
热门推荐
  • 早安,我的总裁大人

    早安,我的总裁大人

    他,商界奇才,神一般的人物,站在金字塔顶尖,但传闻他,宠妻上天,爱妻如命。某天,“boss,夫人今天打了我们公司的女艺人”某男邪魅一笑“去问问,手打疼了没有”助理“啊?”“啊什么啊”助手“哦”.......“总裁,今天夫人出国旅游了”“嗯,随她去吧”之后又是邪魅一笑,第二天,某女扶腰大骂“夜桀,你给我走开”
  • 帝国的新生

    帝国的新生

    文明与野蛮不可并存那么是野蛮踏破文明还是光明照耀黑暗且看一无名小卒引领历史潮流。重振皇汉荣光。
  • 传灯

    传灯

    娑婆世界,暗无天日魔患日重,人类大有被天魔一统、亡人灭种之危。而这一切祸患的根源就是那宇宙中遥远的猎户星座中的一颗天狼“叛星”。千手观音不忍中土黎民备受荼炭,派“金差子”下凡,寻有缘,传灯千手观音大悲法门,意欲灯灯相续,照亮黑暗;破迷境,射天魔!这些故事,既有微观的对一山一河、一仙一魔的感化与降服;又有宏观的国家与国家、朝代与朝代、星座与星座之间的兴衰存亡的灵界因果的描述。既揭示了修行界斩妖除魔的真实手段与修炼境界;又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并发出了严重的末日警告。轮回的真相、修行的真谛、防魔制魔之术、金字塔之谜、圣山冈仁波齐之秘、文成公主入藏的真正使命、秦始皇设的风水大局、清太祖借狐兵起事进而统一中原、圣殿山之秘。。。。。。。总之,这部作品中都是你闻所未闻的秘中之秘。或许你就是“有缘人”中的一员呢?
  • 穿越之冷师父变乖相公

    穿越之冷师父变乖相公

    -她,前世杀人不眨眼的雇佣兵,穿越后成为猫族唯一修炼成功的猫妖,前世的种种,使她心灰意冷,直到遇见他,一代魔尊。冷血,无情,是他的代名词。受将要过世的猫王嘱托,收了下一代猫王为徒。面对这样一个撒娇卖萌的小徒弟,心竟慢慢为她融化。、
  • 越界爱

    越界爱

    跨越国界去恋爱,谁曾想像过?并且恋爱的对象,台湾海峡阻碍着!去越南,只是为了增长见识,感受异国风情。无意中,却认识了从台湾来的她。她的美丽,无可比拟。但我们只有短暂的停留时间,然后我回大陆她回台湾。我要怎么抉择,是放弃还是把握?
  • Yes,安少!

    Yes,安少!

    “女人,嫁给我!”他单膝跪地,手里拿着一束五颜六色的玫瑰她冷笑,弯腰对他说“做梦”“为什么?”她冷哼一声,再五颜六色的玫瑰里,拿出一枝黑色的玫瑰花,摘掉一片花瓣,丢在地上“看到了吗?我就是这片花瓣,你呢,就是这朵花”……一条深巷,发生三件不同的事,让她的生命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颜色……有人说,平行线最可怕,可是,相交线比平行线还要可怕,明明有过交点,却越走越远……
  • 遥想大剑

    遥想大剑

    大剑这种冷门的动漫,或许大剑的小说连小众同人都算不上,比起热血的,励志的,卖萌的动漫,这部漫画显得无情残酷,黑暗血腥,但正是这种环境下磨炼出来的冷酷的银眼魔女,却也会在感情面前显得那么脆弱,没有见过地狱的眼睛如何见地到光明,或许她们并没有资格称为人类,但是她们会守护人类的身份直到最后。以此文献给CLAYMPRE-大剑
  • 传奇之孤狼

    传奇之孤狼

    一颗坚定不移的强者之心,遇强我便越强,我在乎的人,只能由我去守护,这条强者之路,我坚信总有我翻云覆雨的一天,
  • 仗刀执法行

    仗刀执法行

    我曾身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我曾代天执法,要给这片天地一片朗朗乾坤;我曾与月相伴,孤独而行;我名刑天。
  • 总裁的水蜜桃

    总裁的水蜜桃

    落羽正愁找不到工作时,意外救了个晕倒的大叔,没想到这是好运的开始,大叔给他找了工作,让他公司总裁擦出了爱的霹雳啪啦,原来一切都是他安排的,因为总裁是他的儿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