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54400000206

第206章 独立一军

曹操上前建议道:“盟主,依我看,不若各家各出一支人马,数量以现今剩余部队比例为准,谁也不许推脱。然后再推选一名将领去指挥……这样总比迟疑不进强些。”

这个办法属于没办法的办法。毕竟各地军队风格不同,强行统合成一支部队,必然造成配合不便,指挥不利的缺陷。

不过,若是有名将来指挥,倒是可以减小这个负面影响。

最关键的是,如果不这么干,那联军就要散伙了,与其坐看他们散伙,不如让他们来打一仗再说!

袁绍当即同意道:“好!孟德计策甚妙,就这么办!各家都得出兵,谁都有份!”

赵二心说这什么破主意,本来十八路人马联合作战,就已经比不上人家董卓一路如指臂使了。

你再把士兵都强行编在一起……药丸呐!

本来底下人纷纷出言反对,但这次袁绍是铁了心了,一定要行使一回盟主权威不可:“我意已决!要么出兵,要么散伙!”

众人只得屈从。

既然定了这个计划,那么统兵人选便成了下一个议题。

袁术首先建议道:“这个统兵之人,必须得有足够的身份才行,不然不足以压服众人!”

这话倒是没错,但是身份可不是唯一的条件。

袁绍点了点头,道:“公路言之有理,那么就只限在诸位诸侯首领之中选吧!”

这个倒是没太多意见,如果只是上阵斗将,那么当然要交给勇武的手下,但若是统兵指挥,这种脑力活儿,自然要由诸侯首领来担当。

不过人选有十八个,选谁呢?

于是便有人提议,应该选择有统兵经验之人才行,没打过仗的就不要考虑了!

这下便刨除了一大半的人了。

袁术、韩馥、孔伷、刘岱、王匡、张邈、乔瑁、袁遗、鲍信、孔融、张超、袁绍这帮逗比皆被排除。

只剩下奋武将军公孙瓒、行军司马张杨、长沙太守孙坚、曹操、徐州刺史陶谦和青州牧赵二了。

幽州骑兵代表公孙瓒,自然是看不起并州骑兵的代表张扬的,尤其是张扬之前还打了败仗:“张司马就不要来争这个统帅了吧,毕竟这败绩大家都看到了!”

张扬本来也没想上,一听公孙瓒嘲讽,立刻反唇相讥道:“被丘力居破于辽西管子城,受困二百余日的人,没资格说这话吧?”

公孙瓒大怒,居然敢揭我短:“你这个只剿过几个山贼的……”

两人刚吵起来,立刻被旁人拉开劝住。袁绍一怒之下,直接把这俩人刨除在外了。

然后是曹操自觉只打过黄巾,比起孙坚、陶谦和赵二差很多,自己退出竞选。

于是只剩下这三个同时参加过朝廷平定西北之战的人了。

三人站到了一起,互相相视一笑。

这三个人之间可就和睦多了,互相之间只有礼让,而没有争夺。

赵二首先对陶谦拱手道:“陶公德高望重,小子还年轻,这统帅之位还是交给陶公得好!”

陶谦也礼让道:“唉,老夫老咯~文台正值壮年,可当此任!”

孙坚亦谦虚道:“论起作战经验来,还是双飞更为丰富一些!”

三人谦虚了半天,最后决定由剩下的其他诸侯投票而定。

这个办法很公平。本来就是大家公推,来率领大家的兵马,那自然要大家投票。

十五怂……十五诸侯简单商议之后,便投了票。

其中赵二票数最少,因为十八路诸侯中大部分人都跟赵二不熟。

而孙坚则同样比陶谦票数要少,除了孙坚这个江南佬不太受众人待见外,更主要是孙坚比陶谦年轻,俗话说嘴巴没毛……黑毛不如白毛。

越老人越精,老谋深算,老奸巨猾……

所以陶谦最终成为了这支混合部队的统帅。

见选帅完毕,盟主袁绍便请教陶谦,应当从十八路诸侯中,分出多少人马来御敌。

陶谦毕竟是老军事了,一捋胡子,道:“先不急,先派人打探对方准备出多少兵马应战!”

于是探马派出去了。

不一会儿,探马回报,说董卓军在虎牢关下,排列了数千长矛兵,数量近万。

有人问他:“只有长矛兵吗?”

探马答道:“是的,只有长矛兵,而且没穿盔甲,衣着也很破烂!”

这下连那些没带过兵的人也纷纷嗤笑道:“这董贼真是不济了,居然只派杂兵出来跟我们斗兵了!”

赵二一听,这描述怎么这么耳熟?难道……

啊,那不就是当初丁原军遇到的那支部队么!

赵二连忙打断了众人的嘲笑,然后提醒众人道:“各位小心,这支部队本官之前听过!”

袁绍忙问道:“哦?赵州牧,这支纯长矛兵有什么特别的吗?”

赵二便说出了之前的情况:“禀盟主。大家都知道,当初董卓刚刚进京时,本官曾经与已故丁刺史联手,一同对抗那董贼!当时本官身边只有水军,故而陆上战斗全依赖丁刺史的并州兵。当时那吕布亦在丁刺史手下。那吕布在雒阳城外,率军大破董贼,追杀董军三十里,眼看就要全歼董贼军队。然而这时却出现了一支董贼的援军。当时的事本官是听领军的吕布描述的,那吕布说那支部队就是只有长矛手,没有其他兵种配合,而且没有盔甲,衣着亦破破烂烂的。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竟轻易地击破了吕布的铁骑,迫使他不得不撤军!”

众人一听,神色立刻凝重起来,这赵二曾与丁原联手对抗董卓的事,他们也听说过。但是这长矛手的战绩,却是头一次听闻。

以步克骑本来就难,而那吕布率并州铁骑冲锋的威力,之前十八路诸侯们已经知晓了。能轻易逼退吕布的军队,其战力非同小可!可不能再小看他们了!

于是陶谦便拱手道:“盟主,既然如此,就请先调拨老夫一万军队,待老夫编组之后,去试他一试!”

同类推荐
  • 负尽苍生

    负尽苍生

    一朝天子尔为鱼肉,顺赏逆屠万类低头。贤臣良主嘲弄天下,苍生再怒不过刍狗。这江山,不在我眼里,这帝君,由我来教育,那对头,有人替我扛,那百姓,生死我掌控。一个旅人,一壶浊酒,没有过往,不顾明天。以愚弄百姓,祸乱江山为乐,与美人醇酒,阴谋诡计为伍。笑问苍天我是谁,负尽苍生我为佛。
  • 当代地方史概论

    当代地方史概论

    本书对当代地方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内容和范围、意义和作用,当代地方史的学科特性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 穿越古代做任务

    穿越古代做任务

    苏晨找到了一份年薪千万的工作!工作的内容就是为顶尖科技公司,试用一款智能头盔。戴上头盔的那一刻,苏晨的意识进入到一个架空的古代王朝。一个动听的女音响起:“您好!欢迎进入大晋王朝,我们会从十万个任务之中,随机的抽取十个任务给您,只有在一个任务完成的时候,才会随机触发下一个任务。您只有完成这十项挑战,才能离开这个虚拟世界!剩下的时间只有五年!如果有任何一个任务没有完成,后果会很严重!现在第一个任务开始——让江南第一才女沈梦尘,移情别恋爱上你!”
  • 民国无间道

    民国无间道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正式开始后,中国的爱国人士纷纷加入了抗日的革命洪流当中。此时,蒋介石的“锦衣卫”——军统局也展开了一场与汪伪76号特务组织的暗战。本书详述了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令读者对那个迷雾重重的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民国时期,三大特工组织,在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民国时期的无间道。
  • 天策上将军

    天策上将军

    天下第二行书字帖——《祭侄帖》里,祭奠的是他的同胞弟弟;文天祥的《正气歌》里传颂着他父亲的名字;他的叔父是当世最伟大的书法家,却更是爱国者;他只身一人,奔走千里,求回父亲遗骸,赎回亲友、父亲部下后代,救济三百余口人,却遗失女儿。他的家族满门忠烈,浑身傲骨,在安史之乱为国捐躯者超过三十人。如果没有他们家族的抗争,也许唐朝便会亡于安史之乱;从常山到平原,流不尽的是他们家族的鲜血;从平原到常山,说不完的是他们流芳千载的忠贞死节。他叫颜泉明,颜杲卿的长子,颜真卿的侄子。他从后世来,只为了大唐不唱响最后的挽歌。
热门推荐
  • 遇见另一个简爱

    遇见另一个简爱

    我们的爱,我不想过了就不再回来。
  • 九州仙录

    九州仙录

    话说人间,人间有中土。自古中土分九州。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八荒、乃八方荒芜之地。那么,四海呢?《尔雅.释地》中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中土辽阔,其以中原为最,豫州、徐州是也。两洲地理居中,民气风俗及气候地貌并无多大差异,故合称中原。中原之地,多为平原,江河密布,土壤肥沃,养育人口为九州之最。乃九州文明之祖脉,自学术成派而立,人物作品,流派思潮,逐向其余七州扩散开去。
  • 机战越界

    机战越界

    世界系统,一个凌驾于所有时空之上的系统,被系统选中的人将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机缘巧合成为越界者的姬月夜穿越在无限的世界当中,为了活着回到原来的世界,为了拯救妹妹的绝症,他驾驶着熟悉而陌生的机体纵横在无限机战世界。
  • 无限都市的市长

    无限都市的市长

    寻寻觅觅,寻不到活着的意义。我曾漫步于学园默示录之中,与丧尸共舞。我曾狩猎在佛杜那之内,恶魔也为之哭泣。我曾征战于乱世之间,一骑也可当千。我更曾穿梭于各个世界,将其攻略……
  • 亡之前世与诡事

    亡之前世与诡事

    欧阳暝,我早已不是上一世,上一世的亲合早就已经死了,我是沈忌,请你看清楚!……(本文纯属虚构(包括主人公所在的国度),不要当真)
  • 成唯识宝生论

    成唯识宝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谋女皇妃

    谋女皇妃

    一朝国破,公主流离。遇上萧劫,是对还是错?即便是后宫充满了魑魅魍魉,也挡不住两个人的风雨同舟。
  • 港口物流学

    港口物流学

    本书是在编者多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物流最新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尝试以港口物流基本概念和港口物流知识体系的研究确立与构建为突破口,以港口物流原理、港口物流实务、港口物流技术为知识主线,按照知识线条清晰、内容完整、条理性与实用性强的要求所编写的。
  • 宣汉篇

    宣汉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灭大圣

    不灭大圣

    五百年。对有的“人”来说,不过弹指一挥间。对有的”人“来说,分分秒秒便是一生一世。五百年的蛰伏,得到了自由,却不是自由。肉体出来了,灵魂却被禁锢。五百年后,五指山前算不算重新开始?十万八千里的征途,九九八十一的步步惊险,到了最后,故事真的会完美谢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