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52200000123

第123章 静观其变

再说蒋代风、蒋代云二人,此刻随着左馨儿到了大殿之中,却见着空无一人,他二人心有疑惑,转头问向左馨儿,道,“馨儿,掌门人在何处?”

在他们看来,左子平深夜召唤,肯定是有要事相谈,而既是要事,左子平断不会直到这么久还不现身。况且这大殿中空无一人,也不见其他太保当前。

左馨儿见着他二人有了怀疑,为了给梁君二人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她只有硬着头皮,讷讷地说道,“爹现在正在后殿,交代几事之后便会前来,还请两位叔叔稍待。”

事到如今,蒋代风、蒋代云两兄弟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脸上的疑惑还是未曾褪去。

直到一炷香之后,蒋代风二人实在是忍受不了,朝着左馨儿皱眉问道,“馨儿,掌门为什么还不来?”

这一次,蒋代风带着了几许严厉之声,吓得左馨儿不由自主地退了两三步,口中吱吱唔唔地说道,“我……我不知道,或……或许……是有事耽搁了吧……”

“你撒谎!”蒋代风一声大喝,眼中看着左馨儿那一脸惶恐不安的神色就可以断定,“快说,将我二人诓骗到此,有何目的?”

蒋代风怒目圆睁,朝着左馨儿大吼一声。

左馨儿那可是左子平的掌上明珠,在嵩山派而言,那就是公主一般的存在,而与左子平交好的十三太保,也一向以叔伯自居,对其甚为宠爱,不想今日蒋代风却对其厉声喝问,足将左馨儿吓得不轻,一时间忘了该如何回答。

蒋代风见着左馨儿不语,更是恼怒,连声逼问起来,“你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便在这时,左子平的声音传进了大殿之中,见着蒋代风正在喝问自己的宝贝女儿,神情多少有些不快,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吵吵闹闹的。”

蒋代风见着左子平当面,总算是收敛了一些,垂首说道,“掌门,馨儿传我二人前来,说你有要事与我等相商。可我二人到此之后发现,馨儿好像有事相瞒,故才逼问其缘由。”

左子平一听此话,当即皱眉,转向左馨儿,言语也少了平日的和煦,有些严肃,“馨儿,怎么回事?”

见着左子平发问,左馨儿却是再不敢相瞒,当即跪倒在左子平跟前,有些不知所措地说道,“我……我放跑了梁君二人。”

左馨儿说完这话的时候,整个人总算是轻松了下来,剩下的就只能看左子平会如何惩戒自己了。

左馨儿这边话刚说完,左子平突然就一下子站了起来,朝着左馨儿伸指怒吼起来,“你说什么?你把梁君二人放跑了?”

左馨儿坦白之后,也不再顾及什么了,点头说道,“方才梁君寻我,说爹要对其下手,谋划其盗门藏宝,他如此污蔑爹爹,女儿自然不信。可他指天发誓,更是言及,只要出了嵩山之后,必会送上万两黄金,助嵩山脱困,女儿这才引两位叔父到此,给他二人逃脱的机会。”

“混账!”左子平听完左馨儿这么说,当即大怒,却是扭头再不看她,而是对着蒋代风两兄弟说道,“你二人速带人去追,一定要活捉梁君。”

蒋代风兄弟当即领命而去,整个大殿中就剩下左子平父女。此刻的左馨儿泪眼摩挲,不住地擦拭着,这一幕落在左子平眼中,却是浇灭不了他的怒火。

双眼微微一合,左子平言语之声甚为冰冷,“我左某一生光辉,却不想生了如此不孝的子女,你弟弟虽说不争气,也比你吃里扒外得好。”

“吃里扒外?”左馨儿惨笑一声,“原来我在你眼里,真的只是一颗弃之无用的棋子,呵呵……”

看着左馨儿失望透顶的眼神,左子平满腔愤怒却是生生压制,最后凝重着眉头,挥了挥手,“你以后便去峻极峰上面好生思过,没有我的命令,不准下山一步。”

说完之后,左子平怒火冲冲一摆袖子,大步离去,只留下左馨儿倒地痛苦不已。

…………

再说梁君二人,此刻卯足了劲地狂奔,生恐自己少长了两条腿。也幸好太室山与少室山相隔不远,他二人眼看着就要到达少林地界,身后依旧没有人追来,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就在两人身心有所放松之际,身后却是跳跃着几簇火光,梁君当即大惊,“快跑,他们追来了。”

眼下正是夜深时分,蒋代风等人受命追来,却是燃起了火把照光,正好给了梁君二人警示。他二人当即更不敢迟疑,朝着少林寺山门跑去。

左馨儿为他二人的逃跑争取了不少的时间,也让他二人能够顺利地在蒋代风等人赶到之前,顺利地进到了少林山门之中。

眼看着梁君二人进了少林地界,嵩山一干弟子却是遥遥在山门前停住了步伐,六太保嵩阳掌蒋代云抽身望了蒋代风一眼,低声问道,“哥,怎么办?”

蒋代风神色不好,凝重眉头,心有不甘地说道,“走,回去,听掌门安排。”

眼下梁君二人进了少林寺的地界,他嵩山派现在还不敢与少林寺交恶,只好退去,等着左子平调令。

梁君二人入了少林寺中,总算是舒了一口气,这一次嵩山之行,可是他二人吓得不轻,若不是梁君提早发觉,洞察了左子平的阴谋,怕是他二人现在只能被架在嵩山之巅,成为左子平的砧板之肉。

在少林僧人的带引之下,梁君二人来到了普善方丈的方丈室门前。年轻僧人早就前去禀报了的,故而他二人此行倒是顺利。

一进到普善方丈的房间中,梁君便将左子平的阴谋大致说了一下,只是梁君自己也只是猜测,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所以普善方丈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当晚,梁君二人在普善方丈的安排下,再次住进了少林寺中,至于普善方丈却是一宿未睡,第二日清早,便来到了普智和尚的房间。

普智和尚乃是少林寺达摩堂首座,也是少林仅存的三名“普”字辈高僧之一。从其法号就可看出,其人甚有想法。

当日灵言真人等众挑衅少林,普智和尚与邹隆比试,遭其暗算,受了重伤,在床上将养了许久,这才堪堪下地行走。

普善方丈见着普智的时候,他正在堂中打坐,普善方丈也不客气,开门见山地将梁君等人的说辞说与了普智听。

普智听了之后,只给了普善四字箴言,“静观其变”。

普善方丈至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虽然梁君基本可以确定左子平的阴谋,但是在无铁证之前,他少林也是不敢轻易指责嵩山派。

当日深夜,派罗汉堂首座广慧和尚,护送梁君二人下了少室山,偷偷离了嵩山地界。离去之前,普善方丈再三交代梁君,近段时日一定要小心行事,莫要再被嵩山派的人捉去。

梁君二人至此离开了久住数月的少林,朝着湖南地界而去。

多久未回盗门之中,饶是梁君也是不由得升起了思家的念头。

同类推荐
  • 雷公剑

    雷公剑

    本书重点刻画了雷公后代方琦、方珂等少侠历尽坎坷,勇于同“秃鹫帮”、“天邪会”和“九脎阴风教”等邪恶势力进行殊死搏斗,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书在总体构思上,尽力避开过于追求离奇和情爱,而力求于平实中见曲折,于自然中显生动。情节虽朴实无华,却亦跌宕起伏、环环相扣,颇为耐人寻味。
  • 剑蒂传

    剑蒂传

    西周时期一场百年天象,曾引人间大旱,一世外奇人于邽山地界偶得无名晶石,并铸炼成两把绝世利器。际逢春秋,卫国藏剑家孔周嗜剑如痴,得此二剑,意外目睹了子剑“衍生剑”的存在,视如珍物,遂称三剑为“殷天子三剑”。暮年之际的孔周将一剑交付给他的剑侍,封剑师在他死后封印其余两剑,而下落不明。千年后,江湖上三剑之闻不意泄于卫州湫湄山庄,庄主左仲自知遭逢大祸,身负奇剑之秘荒逃至西北浮图城······
  • 乱舞道

    乱舞道

    身在江湖,苍天可惧;一剑在手,谁与争锋;茫茫江湖,快意恩仇,负了天下人又如何。
  • 逐流纪

    逐流纪

    写书,还不如说写心!世间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甘,太多的莫名其妙……望帝的杜鹃鸟又在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 浮奢录

    浮奢录

    练手系列.纯属个人兴趣,看官看看就好.有什么地方需要改正的请指出!我最喜欢的就是别人的批评了!
热门推荐
  • 人心难测

    人心难测

    “藏在地底的宫殿”“会预言的书”“世界的另一边”……我不知道那本书会把我的一生给改变,故事的最后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盘山涉水只为一件绝世秘宝,那么,这件秘宝又会是什么……
  • 我的世界之屠龙之旅

    我的世界之屠龙之旅

    沟通时空的隧道,让这个少年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个改变世界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创始神之一的帮助下,超越自己,挖掘潜能,走上灭神屠龙之旅!
  • 闪婚:总裁老公爱上我

    闪婚:总裁老公爱上我

    她爱上他的时候,还是韩式财团备受宠爱的大小姐,站在商界巅峰,吃穿用度无不奢靡。他爱她直到后来,她家道中落,他另寻新欢。韩若兮觉得,不被看好的爱情还不如不要。楚宸却一次次勾引她。这是一个有关青梅竹马,却并不青梅竹马的故事(甜文)
  • 定制青春,不负君

    定制青春,不负君

    他见到她的那一天,天还是那么蓝,云还是那么美,他还是那么的不在意,不经意的流连开始漫长的等待,她看不到他的深情,看不到他的执念,看到的是他推开了她。他们会欢笑,会打闹,暧昧的空气中闻不到爱情的滋味,两个没有安全感的人该如何成全他们的爱情?
  • 死囚之替身王妃

    死囚之替身王妃

    她娘殉情而亡,她被赶出国公府,差点冻死在街头,所托非人,连默默等死的机会都被人剥夺。而今,她走出大牢,势必要报仇雪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害她之人斩于刀下……
  • 魏宫子夜

    魏宫子夜

    突然想写自己很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就这样。
  • 秋尚未至:落叶知秋

    秋尚未至:落叶知秋

    下次一定不会再哭了。”这是秋落第四十八次在这本笔记本上写这句话。这两年来,秋落很经常哭:受到欺负、感到委屈,都会跑到房间去大哭一场,每次哭完,就在笔记本上,歪歪扭扭地写上这样一句话。可是,七岁的她,连哭都没有人管,又可以找谁倾诉,兑现这诺言呢?
  • 璃安不安

    璃安不安

    十年前的恩怨情仇,十年后的殊途陌路。一个从孩提开始就就肩负复仇命运的郡主,一个命途多舛最后眼看自己的王国灰飞烟灭的王上。乱世浮沉,离人尽。爱与恨,在多年后,不曾终止。
  • 道化诸天

    道化诸天

    我不是好人,我也不想当好人,我只相信手中的“拳”。
  • 道气永存

    道气永存

    仙,人与山;人,思想、智慧、性格;山,是财、法、地、侣中的地,深点是环境,在引申是自然是“道”是“真”。能使人与自然相合便是“仙”,这个过程便是求道。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为李诚的修道者,依靠着师尊所传道法初篇,自我完善,走出不同于当下的修行路。作为一个老仙侠书虫,一直想写一部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仙侠,希望各位读者支持!谢谢!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