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彩露看到死去的刘豫时,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她终于为自己的父母报了血海深仇。各路的义军看到残害他们曾经的亲人的凶手刘豫落了个如此下场,可谓人心大快,对我的个人崇拜达到了高峰。我在各路义军士兵的心里树立起了高大的形象。
如果说刚开始大家接受我的指挥还仅仅是一种松散的联盟,那现在毫无疑问我在每个士兵的心里的地位已经超过了他们以前的首领,成为了他们真正的主人。在派人清理好部队后,此役共俘获四万士兵,经过我的整编把愿意留下的重新整顿了一下,也有三万多人。我让王成志带兵四万坐镇济南,继续消灭周围的残余势力,将荆飞留下来协助他。我知道眼下安定民心,恢复生产才是最重要的,我以后还要靠这个宝地起事呢,王成志无疑是最合适这项工作的人选了。
在协助好王成志收拾完城里的事后,我亲率四万大军,连夜驰援平昌,想趁金兵不知道这边情况时,来个突然袭击。谁知部队向北跑了不到一个时辰,突然前方灰尘四起,有一股部队向这边杀了过来。忙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又派人去联系吴行朔那边,来的人马中骑兵很多,吴行朔那边当没这么多的骑兵。双方逐渐接近,我看清对方举着金字大旗,知道必是刘豫请来的援兵,足有一万多人。我心想来的正好,一声领下,部队齐声向金军冲了过去。金人一看路上突然多了这么多敌兵,还以为自己中了埋伏,纷纷后退。我军趁势狂杀一阵,杀的金兵四散逃跑,但金军并非向刘豫部队般不堪一击,虽然有点混乱,但也是有组织的步步后退,并且由于我的恶名,更增加了他们的抵抗之心,到也加大了我们的难度。
不过毕竟我们是金兵的四倍,金兵越来越被动,逐渐抵挡不住,最后在骑兵的带领下干脆拼命向会逃跑。刚跑了没几步,一看自己的前面有出现了一队敌兵。正是吴行朔接的我的消息后,令李雄带了一万人杀来,挡住了金人的后路。李雄这些天一直按照吴行朔的吩咐严厉死守,挡住金人南下援助的去路。并没有机会真正的大战,眼下如脱缰野马,带着手下,便向逃跑的金军冲杀了过来。刚还想迅速逃回去的金兵,一看前后都有敌人,士气大泻,要不是我曾经杀害了几千投降的金人,很可能现在都就人人举手投降了。
李雄来援后,我方共计五万士兵,将敌人一万士兵牢牢的包在中间。金人只剩下了两条路,要嘛血战到底,要么举手投降。不过,还是有一小部分在我们合围之前,从右上方杀了出去。我忙派人让吴行朔派兵务必把来解围的金兵死死的组织在我们的包围圈外,今天我不让一个金兵从我们的包围圈给跑出去。吴行朔接到命令后,忙令吕亮带两万人马去去平昌北面一树林中设伏阻止金兀术的援军与包围圈靠近。自己亲率两万前去攻打北海,让金兀术不敢全力驰援。一时战场的形势便被三个不同的地方的战斗牢牢的绑在了一起,任何一方率先解决一处,就意味着这一方将取得这场大战的胜利。
而我知道这场战争的输赢关键就在我这里,只有我这里有最大的优势。我命令部队全力攻击包围中的金兵,但经管我们的优势很大,但打得也是异常艰难,金兵可谓寸土不让,我第一次对自己当初处死俘虏而感到后悔,若没有当初的劣迹,这些金兵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早就投降了。我让部队全力合围,金兵的数量越来越少,但我这边的损失也颇大,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战场上的残酷。以前都是用计取胜,而这次不得不完全靠大家的拼命。战场上到处都是血腥,这种味道让人做呕。
在消灭了最后一股抵抗之后,我来不及让士兵休息,忙令方力带一部分部队继续向北海方向杀去。而我自己亲率一万多人驰援吕亮那边去。在平昌北边的树林中,同样进行这一场恶战。双方气臌相当,各有两万士兵。撕杀在一起,金兵的素质可能略高,但吕亮这边是事先做好的准备胜在突然。双方撕杀一片,一时难分胜负。这吕亮也是一员猛将,骑着一匹黄马,在人群中杀来杀去。此次金兵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当日被我大败的兀术之子,兀卓。双方正打的难解难分时,我带部队杀到,一下就改变了战场的形式。我方一看援兵已到,士气大振,人人奋勇,而金兵那边却恰恰相反,看我军赶到,知道自己的同胞已经被消灭待尽,更没了向前之心。纷纷向后溃败,我军趁势追击。金兀卓带兵跑到北海城下,一看北海也在被围攻,知道大势已去,便过北海而不汝,直接向北方燕赵之地逃去。
我也不追赶,而是带领部队加入了对北海城的围攻。金兵虽然城内只有两万,但有城墙之险,虽是非常被动,但也勉强守的住。看着跑上城墙的兄弟一个一个的倒下,我内心一阵绞痛,决不能让刚才那惨烈的一面再出现了。我忙找吴行朔前来商议。大家一直的看法是围的太死,反而把金兵逼上了死路,誓死抵抗。考虑了一会后,我让方力带两万人埋伏在北海北门城外四十里处。然后命令全军全力攻城,独留北门。金兵发现北门有空挡,有了存活的希望,纷纷向北边突围。金兀术虽然觉得事有蹊跷,但形势所魄,只好带领部队从北边突围。金人突围后,我一边让吴行朔入城安顿百姓,一边率一万多人,继续北追。那金兀术被我一路追赶,疲惫不堪,但有不敢丝毫怠慢,一口气跑了四十多里,刚想停下休息一下。方力突然从旁边杀出,刚放松的金兵一时大乱,纷纷丢掉手中的兵器撒腿北逃。我和方力汇合后,又追杀了一路,金兵损失惨重,最后金兀术只带了两千多人向北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