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说完后,几人都开始在盘算着这个问题,这等于他们基本上已经接受了我的提议,现在大家所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去完善他,让我们的政府体系能更好的运转。我提了提声音道:“我知道这个方案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想任何一个新出炉的体制都是在实践中去逐步完善的。如果大家对这种新的框架没有太大的反对意见,我希望大家这些天能将心思放在如何去完善上面。我们还有半月左右的时间,等此次选拔官员的考试结束后,我们必须制定出一个详细的方案。我相信这个方案本身上并没有太大的弊端,至于有些还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让我们在工作中逐渐去解决他,毕竟我们在这想的再好也有可能很难适用。”
大家都同意的点了点头,下去着手准备此事了。在他们走后,我突然想起一个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山东商会会长沈韩学,我忙让人去山东把他找来。四天后,他便已经赶来。刚见我便跪倒在地,道:“沈韩学在这代表中原百姓感谢齐王,小人以前还怀疑您的态度,是在下无知,还请王爷责罚!”
我忙扶起他道:“先生有这样的爱心,在下也是非常的敬佩,先生又何须这么见外,我还是觉得大家叫我为少帅听着舒服点。其实我今天找先生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商量。”
“少帅有什么要求请讲,只要沈某能做到的,就是散尽家财也不会吝惜的!”他诚恳道。
我笑了笑道:“我不但不会让你散尽家财,我还会让你财源滚滚呢!”
他愣愣的看着我,心想难不成这王爷也想做生意。我看了看他,笑道:“先生还记得我曾向你提起的要鼓励商业的发展吗?我找你来正是商议此事!”
他似乎还是不太明白,看了看我想开口又不知该问什么。我开口道:“先生上次不是说过,生意上有两个不便吗?这一是钱银流通起来不方便,二则是货物运输不便。我是想和先生商议解决这两件事。”
他总算明白过来,抱拳道:“在下愿闻其详!”
“你的银号目前只在山东和河北开有分号,我想让你在我的辖区内都开上分号,这样生意人在哪做生意,凭银票都可以取现银,这第一个问题不是就解决了吗?”
“这点,在下也曾想过,但我财力有限,很难开这么多分号,而且刚到外地信誉也是很大的问题,当地的商人恐怕一时难以相信把银子存进我的银号里啊!”
“如果由政府出资呢?那样既解决了资金的问题,有政府担保,信誉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
“这好是好,可……可以前从来没有政府开银号的啊!”他有点怀疑道。
“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当然我不会只眷顾你,我还会支持其他人开上两三家全国都有的银号,这样才能保持竞争嘛!我不但要鼓励开各地都有的银号,我还要鼓励大家开办各地都有分店的货运机构。这样你所说的问题不都解决了吗?”
“那对我们商人来说可以说是天大的好事了,但我还有一事不明白。少帅为什么不直接由朝廷开办呢!”
“这个嘛,说实话,如果条件成熟的话,我还是希望由商人去按照市场经营的,朝廷能不干涉就尽量不干涉。当然,我找你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我未来的设想中会有一个专门管理商业的部门,我想请先生来掌管我这个部门。”
“啊?”他听我说完后,吃惊的张着嘴,半天不敢相信,对于他们这些商人能到朝廷任官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对你的能力和眼光是绝对的有信心的,如果你只想做个富甲天下的商人,我不会阻拦你,前面我的提议继续有效,你考虑一下。我是真的希望你来担任这个官职。”
他想了一会后,再一次跪下道:“在下不才,愿为少帅效犬马之劳!”
我忙扶起他道:“说了,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既然你答应了,就快点去安排手头的事,我这很快就要开始了。银号的事也是要办的,你再联系联系人,有愿意的就带来见我。具体的细节我们后面再商量。”
他应了一声后,便告辞回山东准备去了。在他走后,还发生了一件好事,就是我的岳父陆游大人终于想通了,搬到了我的府里,陆诗儿可是高兴得不得了。
沈韩学走后没几天,‘选试’的成绩也出来了,选出了五百多人参加‘定试’。在‘定试’的考试中,我按照现代公务员考试的模式,考了两门,一门以理论为主,阐述自己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看法;一门以实际运用为主,选择了很多案例让考生解决。最后,按照两门的平均分,我选出了前一百名考生作为预备官员。我将考榜在个省都进行了公布,此次招考的官员带给我很多惊喜,这些人的能力大大超出了我的预估,有几人还是在北宋时期已经为官,但朝廷南逃后,已经没有了那么多官位安排,所以一直闲赋在家。这其中最让我惊喜地是一个叫朱叔安的人,此人在北宋时期就是一个言官,为人正直,常常直言进谏,所以也得罪了不少人,在朝廷南迁后,本也到了临安,由于以前得罪的人太多,备受排挤,最后只好辞官回到了北方,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南方任个县令的儿子却被自己以前的政敌暗中陷害,入了大狱。愤怒中,和自己的友人一起报了名,否则按照他的性格是决不会参加的。
此次选出的一百人应该能支撑起我未来政府的框架了,他们在后面的几年逐渐成为了我这个朝廷的顶梁柱,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这是后话。其实,按照我最初的预估,很多有才华的人,肯定不会参加我所组织的此次选拔官员的考试的。但在我看完前十名的考卷后,我知道看来在宋朝怀才不遇的人还真不少,有些人任个巡抚都应该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