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19700000006

第6章 初入直殿监三

夕照微低着头,偷偷的打量着这两位公公。被称作马公公的太监约莫四十几岁,身着黛青色锦缎团领衫,胸背上绣有牙色葵花图案,体态微胖,面皮黑黄,一脸冷淡,但看这不俗的衣装,直殿监掌印想该是个高职。那个李公公衣着上则稍逊一筹,但气质内敛,眼神深邃,不知是何人物。

“你退下吧。”马公公放下手中的茶杯,对领路太监挥挥手说。领路太监行了礼,退出了房间。

“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小人周喜。”“小人许…张德秀。”

“嗯。”马公公在二人身上扫了几眼,嘴巴一咂,隐隐露出一颗金牙,“从今往后,你们就归杂家管了。新来的要勤快懂事,若是好吃懒做,杂家可是奖惩分明的。行了,李全,带他们干活去吧。”

旁边李公公忙问:“公公想把他们安排在哪?”

马公公也不抬头,拿起茶盏,半扣着杯盖,呷了一口。

“东南库。”

离开灰墙院落,直直走了一会,就到了东南库。高高的宫墙下零散有几排小房,冷风卷着几片枯叶,景象十分萧条。

“你们两个今后就负责东南库这边,从北边那第一间房开始,直到南边最后一间,约莫百丈远这一段……”李公公边说,边伸手比划着。

夕照和周喜听得一头雾水。“敢问公公,我们负责这里的什么?”周喜小心的问道。

李公公一愣,随即收回手臂,两手相扣,表情无奈。“清洁扫除啊!你们两个,已然来了,不知道直殿监是干嘛的?”

“……”

“哎……记好,咱们直殿监专掌宫中清洁扫除之事。扫帚抹布等物存放在那边小房中,一会你们自去取来,好生干活,不要偷懒,不时会有人前来审验……”说到这里,李公公好似想到什么,忽然停顿了一下,眼睛一眯,眉头微皱,“不过这东南库倒也不会常有人来……你们白天扫除完毕,晚上就寝时要闭好门窗,不要随意出门走动。”

又吩咐了几句,李公公便走了。夕照二人行了礼,向李公公所指的小房走去。

“进宫到现在,就这李公公待人还算和善。”周喜望了一眼李公公离开的方向,对夕照说。夕照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在意李公公刚才的嘱咐。这话里话外的,听似应有玄机,但夕照回想了几遍,也没能从中琢磨出什么来。于是索性便抛在脑后,两人从小房中拿了扫帚,向北边第一间房走去。

当下正值隆冬。东南库附近甚少草木,四周尽是硬邦邦冷冰冰的宫墙,墙角下堆着未化的积雪,令人更觉阴冷刺骨。两个人扫几下地,便停下来哈气暖手,时不时还要背过身来抵御不期而来、穿堂而过的寒风。

“不知其他各监都做些什么,咱们分到这一监真是不太走运。”周喜皱皱眉,一边搓着手一边对夕照说道,“看张兄皮肤白细,想来是做不惯这活吧。”

“还好还好。”五年过去了,这些苦还是吃得的。再说也就躲一阵子而已,忍忍就过去了。夕照想。

“张兄是怎么进来这里的?”

“呃……”怎么又说到了这个话题。夕照看向周喜,只见他支着扫帚,眨巴着眼睛,等着自己回答。夕照心里埋怨了一句,想想说道:“我自小也是父母双亡,无路可走才进宫来。进了宫来还算有个着落,外面更是无栖身之地。”其实也没一句谎话,只不过关键之事不能与他知晓罢了。

“同是苦命人啊。”周喜感叹。“其实现在进宫来的,大多是想走个捷径,奔个前程。不知道张兄是怎样……嘿嘿,不瞒你说,小弟是有那么一点想法……”

“哦?”夕照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这个不太起眼的少年,虽觉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来,又合情合理——毕竟,人家是花了银子进来的,约莫也该是有些名目才对。

周喜嘿嘿笑道:“说这话不怕张兄笑话,不过也只是稍微想想而已。我也不指望能像魏公公那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想能过上好衣好饭的生活,就知足了。这样的身子,读书也读不来前程。不想再过缺衣少食的日子,这少不更事时留下的残缺反而为我指了条明路。”

人不大,心还不小。周喜一番话,让夕照颇有几分刮目相看:“没想到,周兄还有这想法。”

“怎么,张兄没想过?”反倒是周喜更加意外,“那为什么花钱也要进来呢?”

“呃……”没想过是真没想过,包括在这样的情境下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也完全没有准备。其实想来,这明明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我只是觉得进了宫,也算有个立足之地,不用再寄人篱下,四处漂泊。”虽然缺少先见之明,还好脑筋算是快的,“我也是从小净了身,连为什么都记不太清了。这身子,在哪做活计,总是低人一等,索性来做宦官,身边都是同命之人,就算苦点,至少不再被人歧视……”

夕照越说越像真的,就差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了。旁边的周喜听得也是叹气点头,心中似有触动。看起来,好像一对同命兄弟互诉衷肠,但在夕照心里,却别是一番滋味。

并非是兄弟有意欺你,到底不是同路之人。周兄,莫要见怪。

同类推荐
  • 精忠志

    精忠志

    斗鳌拜,平三藩;打老虎,灭贪官;重漕运,救水旱......因圈地而家破人亡的胡青云,只想一心一意做一个忠于国、忠于民、忠于君的好官。
  • 南宋记

    南宋记

    他只是一个小混混,无意间来到了北宋与南宋的中兴时代。沉寂已久的和平被打破,狼烟四起,战火纷飞,南望伊人在故乡,北观壮士征四方。历史的车轮在无形中推动着,那种时代他该如何奔走。
  • 重读苏轼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冤魂霸主

    冤魂霸主

    一个21世纪的青年学者,因爱妻出轨,伤心之下,车祸而亡,然一缕冤魂不灭。一个古代皇子,在逃亡路上九死一生。当二人隔着遥远的时空相遇,又会成就怎样的传奇?请看文弱书生是如何变为一代霸主。
  • 纵使东风依旧之纳兰容若

    纵使东风依旧之纳兰容若

    康熙二十四年,清初一代词人纳兰容若,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年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本文以白描的手法,平实的叙述,记录他生命最后一段时光。他担任御前侍卫,看似风光,却为君王任意驱使,执鞭坠镫,浪费绝世才华。他陪伴君王左右,谈诗论道,却未得真心赏识,如履薄冰,身心俱疲。他身居豪门潭府,妻妾环绕,却仍是千古伤心人,悼亡不绝,孤独难禁。他欲寻红颜知己,醉入柔乡,却终是梦幻一场,劳燕分飞,空花终坠。仲夏时节,集一众好友赏庭前夜合,终成一代词家之绝唱。生而何欢,死而何惧!所幸还有三生知己,肝胆相照。临终之际,最难割舍的,便是这份挚友真情。为更好的塑造人物,重现历史,本文为章回体小说,仿明清白话文写作
热门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一卷)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一卷)

    柯南道尔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侦探小说家,被誉为“英国侦探小说之父”,著名的剧作家,世界最畅销书作家之一。他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近百年来世上最畅销的书,他创作的福尔摩斯这个形象,深受全世界青少年的喜爱。
  • 六葬天道

    六葬天道

    血幻大陆,为求长生,世人皆修血幻。浩茫六道,天地棋局。大魔现世,轮回颠倒。天将大乱!少年破而后立,踏亿万尸骨,创无上魔道,斩无尽仙佛。杀众生,逆苍穹。破六道,乱轮回!天地不仁,逆了这天地又何妨!六道无情,乱了那轮回又怎样?
  • 我们曾经的青春

    我们曾经的青春

    曾经拥有的青春,曾经放荡的青春。你们是否在没事的时候回想起以前什么都不怕的日子呢?你们又是否会响起和你们住一个寝室的人损友呢?要是忘了,那么我这本书,来帮你回忆。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霸道执行官的独爱

    霸道执行官的独爱

    在他们见面的第一次就注定好了彼此之间的缘分,就像是天上的月老所牵的红绳。
  • 邪途至尊

    邪途至尊

    何为正?何为邪?无为名利,只为逆天改命,逍遥乾坤!异类的眼神,还是留给阎王爷吧。武道一途,与生博,与死斗,只为那虚无的不老,飘渺的长生。
  • 神往界

    神往界

    三件神秘的宝物:倾城之心——一朵神奇的花、永恒之心——一个神奇的戒指、轮回之爱——一条神奇的项链,隐藏的一个魔法的惊天大秘密,卷起整个天下的阵阵波澜……
  • 中国式控制力

    中国式控制力

    中国式控制力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源于历史上无数先人在控制问题上的探索,中国式控制力是中国数千年制度文化和权力斗争的智慧,促进着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就有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相对较为先进的制度设计。法国现在在所使用的文官考试制度即参照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而中国的宰相制度和监察制度更是让国外无数学者为之所拜服,这些夹杂于制度和权力斗争中的控制力智慧在过去曾被我们全盘否定过,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这些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智慧,以期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所借鉴。
  • 四宝传

    四宝传

    王立强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次意外加入到了一个神奇的游戏中,在游戏中不断成长,坐拥美女,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