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99500000007

第7章 上埝镇的抗日演出队

美国的飞行员半死不活地藏在薛家飨堂里,镇上的人大都不知道;美国轰炸机的残破机头戳在串场河边上,却是人人都能够看得见。残破的飞机也是飞机,日本人想要,新四军和国军也想要。克俭听大人们议论说,别的不讲,光是那个飞机发动机,就值老鼻子钱了,想想看啊,能把那么大个铁家伙送到天上去,眨眼工夫飞出几百里路,世上有什么东西比得上?即便是炸坏了,烧残了,拖到工厂里,让人家心灵手巧的大师傅拆开来一瞧,仿着它造起来,照样能派大用场啊。

新四军和国军,两边的人马都来过,围着破飞机看来看去,终究没办法运走。个儿太大,牛车马车肯定装不下,肩挑人扛更不行,起码也得用上卡车或者船。卡车和船都麻烦,因为路上要过日军封锁线,这么大个东西又不能藏着掖着的,怎么弄?几经努力,双方都决定算了,放弃拉倒。

放弃了,也不能便宜了日本人。有一天,沈沉发动他的部队,采用人海战术,像蚂蚁搬家一样,把扎进土里的飞机头起出来,嗨哟嗨哟地弄上大石桥,抬起来一翻,沉进河中央。河水激起丈多高的浪,桥上的人被溅了个满头满脸。河水咕嘟咕嘟地翻着大泡泡,活像消化不良的肠胃,半天才把那个铁家伙吞进肚子里。

没了飞机,飞行员下落不明,上埝镇上暂时恢复了平静。

沈沉的部队,从不久前的一场恶战中休养过来,重新开始了每天出操训练的老日子。镇上中学的音乐老师应沈沉邀请,专门为保安旅谱写了一首军歌,每天清早出操时,沈沉都要挥舞胳膊指挥着士兵们唱一遍。

往,

吾愿往,

国民义务莫退让。

军歌慷慨,

军乐铿锵,

出军莫惆怅。

为何要国?

为何要家?

想!

大家想!

人人怕死个个都畏缩,

善自伤。

我今日前去做个好榜样。

秋日清晨,天边刚亮成淡淡的鱼肚色,上千人的军队在军营操场上排列整齐,刺刀闪出凛凛的寒光,军帽下的脑袋热气蒸腾,把军歌吼得惊天动地。尤其是“想!大家想!”这两句,年轻人扯了脖子,五音不全地仰天一嚎,真个是石破天惊,极有威风。官兵们自己都感觉,唱军歌和不唱军歌真是不一样,唱了,当兵的豪情就出来了,五脏六腑像被晨风荡涤过一样,心里清清爽爽,透透亮亮。

中学校里有一支抗日宣传队,思玉身兼队长、编剧、导演,必要时还得化了装上台。排练的节目,也无非是些小放牛、秧歌剧、活报剧什么的。现成的民间歌舞的形式,即兴编一些词儿填进去,什么“打鬼子缴三八枪,八公八公打东洋”;什么“建立铁的国民军,中国的天下归我们”;什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打日本,救中国”……文辞半通不通,也谈不上漂亮讲究,能让老百姓听懂就行。

有一首歌克俭很喜欢,每回宣传队排练都要唱一遍。

每早起来问自己,国耻忘记未忘记?

如果人人都像我,是否能把国耻洗?

奋斗全仗好精神,耐劳端赖强身体。

深虑须具真学问,远谋应有大志气。

问心无愧当自勉,未许玩忽不努力!

记得国耻不胜数,我不去洗待谁洗?

克俭每回唱起这首歌,就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一涌一涌的,就盼望自己快些长大,长到能够当兵扛枪,去战场上奋勇杀敌,去打鬼子,洗国耻,救国家。

排练妥了,晚上便常常在镇上组织演出。场子很简单:从附近各家借来方桌,拼接成临时的戏台子,台前竖两根毛竹竿,竹竿上各绑一把舀猪食用的大铜勺,勺里倒进菜油,五六根灯草绑成一束浸下去,擦火点着。铜勺绑得高,灯草的火头又只有那么大,可想而知亮度有几何。秋风吹过,火苗子跳动不停,像是随时可能熄灭,却又总是不熄。台上的演员们影影绰绰跟着火苗儿晃动,连唱带跳,连吼带叫,光看人影子就好玩得很。大人孩子晚上没事,都喜欢到戏台前凑热闹。有那些耳熟能详的小调儿,台上人一唱,台下人跟着就哼哼,台上台下汇成一条声,也是一乐。

点灯用的油,是学生们各家凑的,今儿你带一碗,明儿他灌一瓶。思玉常常为这事跟娘斗智斗勇。娘是当家人,家里用的油,炒菜都只舍得一滴两滴地倒,轻易哪肯放出去给思玉用。思玉讨不着,就偷。娘防着她,把油瓶子藏得老鼠都找不着。思玉偷不到手,用上一招最狠的:哭。思玉一哭,俊俏俏的小脸儿梨花带雨,谁见谁心疼,娘终于扛不过,给思玉倒上小半碗。再哭,再耍赖,就再添上一酒盅。母女斗上半天法,思玉总是得胜者,泪痕在脸上挂着,人笑吟吟的,多半碗菜油端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娘就要拼命地省,饭桌上的菜碗里,难得见到漂浮的油星子。

克俭抗议,说娘偏心,样样事情上都让姐占先。思玉跳起来,手指着克俭,伶牙俐齿:“你什么态度啊?吃饭要紧,还是宣传抗战要紧?国家要是灭亡了,你就是天天大鱼大肉地吃,不还是亡国奴?亏你还是男人,眼睛只看见鼻子下面几滴油!”

克俭本就笨嘴笨舌,被思玉拿大帽子一压,更是无话可说。姐弟两人的力量权衡中,弟弟永远是失败的一方。真是没办法。

最近的几天里,思玉又在琢磨新主意。她把自己关进房间,抓耳挠腮地写东西,时不时地开了门出来,喊住克俭,怪怪地端详他几眼。这一端详,克俭心里就明白了,“好事”大概又要落到他的头上了。

果不其然,思玉第二天宣布,她编了一出活报剧,说的是一个家庭有小夫妇两人,妻子被小鬼子强奸后杀死了,丈夫为报仇参了军,最终亲手杀死小鬼子。

“克俭,你演那个小媳妇,宝良演小鬼子,我演男人。”思玉分派任务。

克俭拒绝:“我不会演戏。”

“没关系,我教你。”思玉笑眯眯的,态度暂时很和气。

“那我也不能演小媳妇,我是男孩子。”

思玉的眼睛瞪起来了:“你个儿矮,我个儿高,你不演女的谁演?”

“你演。你本来就是女的。”克俭嘀咕。

“那我还是宣传队长呢,我分派的任务,谁都不敢说不字。”

克俭就敢,他的眼泪就是“不”字。他一边哭,一边把舌尖伸出去,舔嘴角上的咸泪。

思玉软下来,和颜悦色地说:“演戏是要化装的呀,给你穿上件花小褂儿,戴上个巴巴头,打两团红胭脂,谁认得出你本来是男是女啊?”

“宝良认得,小巴子认得,三小儿认得,还有……”克俭抽抽咽咽连说几个人名。

思玉笑眯眯地:“认得怕什么呀?你看过正经戏班子演的戏没有?苏三、红娘、珍珠女……哪个名角儿不是男扮女装哪?你学着演一回,二回说不定出了名,演到南京上海的戏台子上呢,你会红遍中国呢。”

上海南京的戏台子克俭不稀罕,“红遍中国”更是没影子的事,问题是思玉态度难得这么好,不发火,不骂人,克俭纵是有一万个不情愿,也开不了口啦。

思玉还试图动员娘上台,演戏中小夫妻的娘。思玉说,娘要是答应,她马上在剧本里加这个角色。她着重声明:专门为娘加的。角色多了才热闹啊。

娘才不上当。娘手里剥着豆子,鼻子一哼哼:“哦哟,脸涂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当着一镇子老小的面,拿腔作调,扭腰撅屁股,羞人不羞人?”

思玉对克俭摊摊手,深深叹气,嫌娘的思想太封建。

演这出活报剧,宝良最积极,他说他就是喜欢演坏人。他自己做道具:找了一根烧火棍当三八大盖子枪,棍子头上绑一根竹片,算是刺刀。头上的日本军帽是拿硬纸糊出来的,耳朵两边拖着两块长布片,一跑动,布头儿直晃荡。军装没有办法做,就穿自家的布褂子,前后胸分别贴两块白纸,上写“日本兵”。他手里端着烧火棍,头上晃动着纸帽子,兔子一样一蹦一蹦上台,间或还学孙猴子挠挠脖颈根,把唾沫吐在手心里,往竹片儿上涂,表示“擦刺刀”,逗得台下的人哈哈大笑。

克俭演得也不错。他细溜溜的个子,原本就清秀的脸庞,描了眉,打了红胭脂,再拿红纸头抿出两片红红的樱桃唇,穿一件思玉的小花褂儿,头上扎起花头巾,捂了个嘴羞答答地上台,真像个人见人怜的小媳妇儿。剧中小媳妇被强奸的一幕不好办,没有办法演,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演,就由“小鬼子”宝良把他拖到台下去,烧火棍笃笃地捣两下,克俭尖着嗓门来一声长嚎:“天爷啊!丧天良的日本人啊!”算是那么个意思。

当然,剧中最出彩的角儿还是思玉自己。她把长辫子盘在头顶上,学大姐绮玉那天的模样,戴一顶黑礼帽,穿一件白长衫,还摇着一把纸折扇,潇潇洒洒上场。排练的时候宝良曾经反对她的这身打扮,说像个城里的大少爷,不像跟小鬼子有深仇大恨的人。思玉反驳他:“人不可貌相!谁有仇,谁没有仇,不在外表,在人的心里。”思玉才不管,戏台上怎么好看怎么穿。不过后来,演到她参军打仗时,她穿上从保安旅借来的簇新的军装军帽,腰上扎条宽皮带,那真是英姿飒爽,又是另一番英俊模样,把台下士兵的眼睛都看直了。

家里有病人,娘没法出门看演出。薛先生去看了,第二天跟娘说:“盛况空前!台下站了总有百八十个观众,连沈沉沈旅长都去捧了场。你的那一双儿女,嘿嘿,真是有天分。”

娘赶紧拦住他:“可别再夸了,你越夸,我们家丫头越来劲,见天回家倒走我半碗油,我这日子真的就没法过了。”

薛先生爽快地说:“我出一瓶油,算是支援抗战。回头让她找我去。”

同类推荐
  • 烽火岛

    烽火岛

    《烽火岛》(L’Archipel en feu)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全书共15章。于1884年6月29日到同年8月3日连载于《时代》(Le Temps);8月14日出版单行本(无插图);10月16日和11月13日又出版了两个插图本。插图由Léon Benett绘制。
  • 三百千千:千字文

    三百千千:千字文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自然界趣闻

    自然界趣闻

    本书以猎奇的视角和科学的态度,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全方位地介绍大千世界的各种奇迹、奇观、奇特现象、奇异发现以及令人费解的未解之谜。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天文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天文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青少年最喜爱的神话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神话故事

    本书精选了中外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故事,感受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本书是一本既有趣又富含知识性的优秀课外读物,对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有禆益。
热门推荐
  • 总裁独宠:打破平静生活

    总裁独宠:打破平静生活

    对于赵然他追我3年,在我准备订婚时,我亲爱的堂妹却找上我跪下让我把未婚夫让给她,因为她怀孕了。我真想大笑,在婚礼上堂妹说她和赵然是情投意合,没有姐姐就没有今天的他们。说完就像亲朋好友推销起我来,不就是想说我没有人要吗?很少发火的我拉着旁边的见了两面男人也不管他是怎么想的对着台上就到:”不用了,我有男朋友了,不用堂妹的操心。”说完其实我也很后悔,特别心虚我怕那男人揭穿我,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既然笑着楼住我的腰说:“恭喜堂妹了."旁边有人小声的说那是欧氏集团的总裁。那时我才知道我惹了个什么样的人,他,杀伐果断,睿智,冷静,腹黑,永远都是笑着让你害怕,不知不觉中妥协的男人
  •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冯梦龙的另外两本小说《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被后人合称为“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醒世恒言》收录了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共四十篇。《醒世恒言》的题材包罗万象,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交织,集中呈现了“三言”的思想、艺术的特色与成就。
  • 狼族少年:狼王的女人你也敢动

    狼族少年:狼王的女人你也敢动

    狼族少年个个颜值不凡但对于问题女主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管你再帅!惹我就是死!
  •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觉得能够从一个人的笔迹里面看出他的个性吗?你觉得有些人为什么就爱给自己找不自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观点有不同的见解和争论吗?你知道现在的“男身女相”和“女身男相”都是为什么吗?你知道颜色和减肥之间存在关系吗?你觉得“笔仙”和“灵魂出窍”是非常诡异难辨的事情吗?在这本书里,描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人类在不同层面的秘密心理。我们探索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
  •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

    真正企业经营管理的切身体会,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测,都是意会多于言传的事情。而擅长逆向思维、不愿人云亦云的王石,既没有太多的企业哲学和复杂的产业理论体系,也很少愿意按照公众的话语逻辑发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王石,公众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读,这是正常现象。
  • 非唐

    非唐

    这不是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的大唐。这不是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的大唐。这不是读史者鉴之可以知治,可以知德,可以治学的大唐。唐为唐,唐亦非唐。借我三千城管,踏平贺兰山阙!
  • 无上玄皇

    无上玄皇

    他!来历神秘,世人不知出身何处!他!邪魅轻浮,似乎为了掩饰内心!他!年幼入世,却是为了世间大义!宿命天定?他是否能够冲破桎梏幻化成神?道路艰辛,路途险阻,但却奇遇连连,酸甜苦辣尽在书中!
  • 爱颜无卿

    爱颜无卿

    云紫卿再也不会回来了.“卿儿,你在哪儿!我后悔了,你快回来!”颜水觴好懊悔,为什么没相信卿儿,为什么在最后才明白自己的心..
  • 仙途归:妖孽师傅腹黑徒

    仙途归:妖孽师傅腹黑徒

    号外号外!最近毓流上仙恩宠了一只白狐!于是,不论凡界还是仙界,都刮起狐狸宠物潮。号外号外!毓流上仙准备收徒啦,那徒弟就是那只白狐!于是那些期望可以被他收为徒弟的人们对白狐羡慕嫉妒死。号外号外!近期毓流上仙带着徒弟在醉仙酒楼出现过,据说搂着徒弟,师徒举止亲密!于是,大地妈妈很如意的收获了一地的少女心。据说,他是天下第一美人,对,不是美男,而是美人!没有人比他更好看了,女人也没他漂亮;据说他是世界上仅剩的上仙,法力天下第一;据说……她,是最倒霉的穿越者,没有之一!
  • 武毒天下

    武毒天下

    天元十四年十二月,天空飘荡着雪花,大地白苍苍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