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5600000004

第4章 论阅读

世界上所有的名人雅士都有一个好习惯——阅读。若是缺少了这个习惯,没有人能够达到出类拔萃的程度。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谈话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确。”若不是大量、彻底的读书,他所说的明智永远也不会实现。个人天赋、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都无法弥补阅读的欠缺。为了使头脑充满活力,你必须吸收前人思想中的精华,不断地更新头脑、充实头脑。我们总是希望思维能不断运转,新的思想层出不穷,或者,至少用有气魄的思想武装自己。阅读和思想的关系,就像人与食物或血管里汩汩流淌着的鲜血的关系。一个不爱阅读、不潜心读书的人可能会对大量的观点感到厌烦,甚至失望。但如果不阅读,你可能永远也不会成为培根笔下“明智的人”,就像缺乏营养会导致不健康一样。只坐在那里空想是不明智的,就像被切断支流的密西西比河,仅凭降雨补充的水分不能浩浩荡荡地涌入大海一样。

有些人喜欢读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或者现在被称为轻文学的东西,而很多充实的思想却被认为是枯燥乏味、令人生厌的。年轻人很灵活,但他们总是禁不住诱惑,总是为了消遣而阅读。

阅读的目的可以分成几类。学生们阅读是为了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轻松一下。这样,他们可以恢复活力,振作精神。他们在阅读的同时,解读人类的历史和经历,并探索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是如何生活和怎样对外界影响做出反应的。根据这些,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于是,他们的视野更宽了,他们的判断更加准确了。他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体验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经历。他们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积累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他们还希望将所读的书籍按类别安排,以便随时选取。他们阅读的另一个目的是风格——学习强健、有点儿神经质却又文字俊美的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即研究作者的写作风格。

显然,要实现任何一个阅读的目的,除了简单的娱乐外,还需要细嚼慢咽、仔细琢磨。你可能会发现,有的人读了很多书,头脑中有价值的知识却少得可怜。图书馆常常被客观地称为学习者的天堂。速读者读书时往往不够连贯,他们可能读得很快,但是掌握的却很少。所以,速读者和真正的学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一个洞悉人类本性的人说,他从不惧怕和家中有很多藏书的人谈话,他所怕的是与那些没读过几本书,却思前想后,头脑急待充实的人。这样的评述千真万确。对于处在人生之晨的学生们来说,阅读是提高他们自身修养的最好途径,他们必须仔细、认真、有计划、有选择的阅读。我们的胃能一下子大量地接受和消化匆忙吞下的食物,并为身体汲取营养吗?不能。同样,我们的头脑也不可能一下子吸收突然摆在面前的大量知识,并从中受益。

古代的人需要用彻底和执着来弥补他们缺少书籍的弱点。那时,人们只有用笔将书抄写下来之后,才能真正拥有一本书。只有那些为了拥有一本书而去抄书的人,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书中的道理。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的数量很少,以至于很多法国使者被派往罗马,寻求西塞罗德和昆体良等人的全部作品,因为这些人的完整作品在法国根本就找不到。艾伯特,赞不勒斯的修道院长,用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和金钱搜集了150卷藏书,这被看作是一个奇迹。1494年,温切斯特教堂主教的藏书仅有17部书。当他从圣·斯威辛女修道院借《圣经》的时候,他做出郑重承诺,保证完好无损地归还所借书籍。可见,在当时书籍是何等的珍贵。

公元1300年以前,牛津图书馆里只有一些宗教方面的小册子,还被锁在小箱子里,并用锁链拴住,以免丢失。14世纪初,法国皇家图书馆只藏有4部名著,以及宗教方面的一些作品。

可能时间越久远,书籍越少。知识分布在各个方向,真理可能就藏在自己家的井里。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莱克格斯和毕达哥拉斯被派往埃及、波斯和印度,学习转世轮回的学说;索伦和柏拉图前往埃及,学习埃及文明;希罗多德和斯特雷波被派去寻找他们游学时的地理路线。那时候,没有谁敢装模作样地说自己拥有大量的藏书,正是这些谦虚的人使热爱知识的人们受益。虽然书籍匮乏,但那时的许多学者的水平都能超过现在的我们。我们无法写出荷马笔下雄壮的诗篇,也不能用修西得底斯的语言描述历史。我们没有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文采,也没有德摩斯梯尼那激动人心的雄辩术。他们在绘画和雕塑方面远远超过我们,并留下了很多作品。他们留下的书很少,但是,那些书却令人久读不厌,值得细细品味。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那些不能从自己的甘泉中获得灵感的人,也不会在从邻居那儿借来的井水里寻找到收获。我们中很多人在选择读物时根本不考虑哪一种书籍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就算读了很多,也不会有多少价值。对于阅读,有这样一句很有用的话:“不求多,但求精。”

警惕劣等书刊。有些人穷尽一生所写的书,只是一本本腐蚀、毁灭子孙后代的书。如果这种书四处泛滥,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会把说谎当作家常便饭,并认为这是应该提倡的道德。黑暗精灵只有在智者肯出卖自己声誉的时候才会感觉到无与伦比的快乐。这不仅在于他们放纵自己,更在于他们装饰和隐蔽了一条到处是陷阱的路。一旦有人掉进陷阱,就会送命。要不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歪曲地选择、使用书籍可能会腐蚀和毁掉书的读者——这似乎是地狱里恶魔的杰作。书是可以根据某些信息和原则选择的。粗制滥造的书无处不在,所以我告诫年轻的读者们:一本这样的书都不要看,甚至连翻都不要翻,因为它们会在你的灵魂深处留下一个永远也擦不掉的污点。

人们应该对拜伦的书作何评价呢?年轻人该不会没读过他的书吧?是不是在他身上学到了其他地方学不到的东西呢?有位作家的回答是肯定的:读拜伦的书,就好似你一边在熔岩上行走,一边学习其他地方没有的东西。但是,这样获得的知识真的就值得我们承受火中穿行的痛苦和留下伴随一生的疤痕吗?温暖的空气从灼热的火炉扑来,尽管火炉里明亮、通红,但当你长时间盯着炉火看的时候,也会产生不良反应。这样的作品的确有许多亮点,但是在一丝智慧之光闪入我们的大脑之前,它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泥泞的海底有许多亮丽的珍珠,但是他们散落在各个角落。如果花很多时间潜入海底寻找它们,你可能会陷入埋藏珍珠的泥里,并死在那儿。或者,你没死,而那个过程无疑会缩短你的生命,并加重生活的痛苦,你是否仍然会觉得你所做的事是值得的呢?

如果有人为你的学习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并用美丽的饰物装饰,同时,他还向你描述某些令人生厌、令人敬畏的形象或物体,这些会影响你的整个人生,你是否会感谢他呢?如果一个人到处留下闪光的思想或诗的意象,但是当你蹲下身去拣拾的时候,他却用链子将永远也无法摆脱的腐尸绑在你的身上,这样的人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吗?我相信,虽然拜伦的作品很不错,但是从其作品中随便选出一页,都能找到毒害年轻人头脑和心灵的句子。很快,他将不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他的作品也会慢慢地从有德行的人的藏书中消失。迂腐的东西像过眼云烟一样存在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全世界的幸运。人们可能会盯着那些被链子锁着的尸体看一会儿,并感到阵阵恐惧,但不久就会将视线移开。他们是如此地讨厌这些东西,甚至会将悬挂尸体的绞首架挪走。

“但是,”你可能会问,“那位作家真的读过拜伦、穆尔、休姆、佩因、斯科特、布尔沃和库珀的作品吗?”是的,他们的作品他都读过,而且读得很仔细。他了解他们的作品,就像知道沙漠里的每一块岩石和每一处流沙。他向你庄严地宣布,他深知他从那些作品中得到的唯一的好处是——他的头脑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即在玩弄权术和计谋方面很有天赋的人在运用他们的权力和计谋时可能会心生邪念。一旦他们做了邪恶的事情,总有一天要面对最后的审判。那些通过写作来展示他们是如何纵情欢乐的人,那些倾尽毕生的精力讽刺同类的人,还有那些虚度年华只求博得他人一笑的人,绝对无法回答人类生存和存在的哲学问题。人们的才华和影响力总是因人生目标不同而迥然相异。

但是,读这样的作品,尤其是读那些仅用来取悦他人的作品有必要吗?没有。就像吃饭时没有必要用各种精致的盘子取悦食客,削弱胃的感受一样。如果世界上只有这些书,情况就会糟糕透顶。

怎样才能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有些书即使不毁掉你,也会给你带来深深的伤害。在这个拥有大量书籍的时代,不要奢望读遍天下所有的书,哪怕是读遍别人推荐的一小部分书籍。拿起一本书,只读其中的一章,却未通读全文,你是怎样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一读呢?同样,你只要尝一口就知道一桶葡萄酒的好坏。如果喝一杯就发现它平淡无奇,根本不合你的口味,那么还有必要非得喝完整整一桶葡萄酒再决定是否购买吗?“在短短的一天里,还有分配给我的其他工作要做,而不是读那些毫无价值的作品。我读书的时候,希望能收到好的效果。有的书观点互相矛盾,因此选择好书是我的首要原则。你肯定不会说:‘我一定要读写得很烂的书。’如果有人告诉我他能完美的论证二加二等于五,我一定会选择做其他的事情而不是和他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但是,有一个更便捷的途径,一种更安全的方法,即用对待药品的态度对待书籍,等别人试完了,就知道它的价值了。肯定有人推荐一些比较标准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的价值既没有怀疑,也不会产生误解。你不可能读过所有的书,如果你真的读了,也不会长多少见识的。那些没用的东西只能埋葬你精心积累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永远也不要觉得读不知名作者的作品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不要指望从那些主流思想都已经尽人皆知的作品中挖掘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尽管你有这样的希望。如果你执意那么做,你会失望的。读书有如走路,如果它让你走了很长一段泥泞不堪的路,路上又没有让你耳目一新的亮点,这本书的作者实在是太傻了。放下这样的书吧,你会找到更好的!

怎样开始读一本书呢?就像吃东西之前总要先看看盘子里是什么,尝一尝,然后再吃吧。读书也一样。先坐下,看看主题页,再看看作者是谁,他在哪儿生活。想一想你是否了解作者的生平。再看一看书是在哪里出版的。你是否知道该出版商出版书籍的主要特点。回忆一下其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然后,读读前言,看作者写这本书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他是怎样评价自己和他的作品的,他为什么敢大胆地向大众观点发出挑战。再看看目录,了解他的作品主要由哪些部分构成,以及他编排各部分的总体计划。接下来,读一章或一部分,看他是如何划分和充实这一部分的。如果你想在读具体内容之前先品尝一下“菜肴”的味道,那么把书翻到讨论重要问题的那一部分吧,看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如果这样试了几次之后,发现书的作者表达问题时含混不清、语言乏味、观点迂腐、缺乏深度,那就没必要再细读这样的书了。在这种书里是不会有什么新发现的。即便有,也是一些无足轻重、没多大用处的发现。但是,如果你发现作者的观点很有价值,能够引起你的注意,那么,翻回去看看目录,一章一章的看。然后,合上书,看是否能将整本书的规划、安排了然于胸。如果这一步没有完成,就不要进行下个步骤。只有在你将这幅图完整、清晰地印在脑子里之后,才能翻到第一章。开始阅读吧!每读完一句话,问问自己:“我读懂了吗?该句是否真实、切中要害?有没有一些有价值的、我应该记住的东西?”每读完一段,也应该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仔细咀嚼每一段,直到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的方法也应该用在读具体每一章的内容。读到一章的结尾,回头思考一下作者想通过这一章实现什么目的,以及他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如果书是你自己的,或者书的主人允许你在书上涂涂写写,那你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在页边空白处用铅笔写下你对某一段或某句话的理解。为了阐明我的意图,我列出一些自己觉得比较有用的符号,这些符号或类似的东西,会帮助我们实现阅读的目标。

此符号表明该段落含有本章需证明或说明的主要观点或主要观点之一,这些观点就像链子上的一个个铁环,环环相扣,贯穿始终。

这种情感是真实的,会继续发展下去,还会无限延伸。

这经不住实践的考验,所以是错误的。

这种情感不真实。

?!

所采用的事实有疑点,不可靠。

S

好,所选用的事实能够支持论点。

不好,所选用的事实不能支持论点。

Ф

与主题无关,最好删掉。

θ

重复,作者在原地转圈。

出现的位置不对。

Ο

很有品味。

Θ

没有品味。

符号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增加,但我个人觉得上面这些就足够用了。这些符号不一定非采用不可,如果不喜欢,读者们也可以自己发明一些符号。但是一定要注意用同样的符号表示同样的意义。这种方法会减慢阅读的速度吗?会,它会使阅读速度变得很慢,但很有价值。一本这样读下来的书,绝对值得你多付出时间和精力。它促使你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判断、辨别,最后将有用的东西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来。它会帮助你形成自己的想法,留存在大脑里,将来任由你使用。为了把所读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你需要做的事情是,边读边想,合上书之后还要接着想。

同朋友谈论所读的主题也很重要。坦率地告诉他,你在读书。这样,他就知道,你不会谈论你已经完全接受的观点。如果已经形成了一个圈子,里面的几个人都想通过谈话将所读的东西牢牢地记住,那效果就会好得多。

“思考,然后表达出来,会使人有更多收获。我们在教的过程中学,在给予的同时得到。”

如果碰巧你和你的朋友读的书一样,或者一个人读给另一个人听,那么,交流的好处会大大增加。

不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回顾你所读的内容。很多知名学者认为,人有四分之一的阅读时间是这样浪费的。我认为,这个估计的数值还不够大。但是,如果看一下页边用铅笔手写的符号(上文已经提过)或某些评论,你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回顾作者的观点和你自己的判断,这样用来回顾的时间是不是就不那么长了呢?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每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很快就能发现你要钓的鱼在哪儿,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于是,你可以立即下钩把它钓上来。

阅读时,还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需要注意,即读书要分类。我们需要一种力量,将读过的所有值得记忆的东西保存在脑海里,但是就我们目前的存在状态而言,我们还不具备这种力量。

我们无法写出或复制我们读过的东西,因为我们只能记住一小部分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我来说,我已经形成习惯,给读过的书加索引。把书分类后,就能很快找到读过的书,能说出它在哪儿,还能说出我要找的内容在书上哪一页。这样既省去了不必要的劳动,又节省了一切可能节省的环节。将这样的计划坚持几年,你就会收获到惊人的财富。一年的努力和收获会使你相信,要是眼睁睁看着这样唾手可得的好处在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那真是得不偿失。

对于那些如洪水般涌来的报纸和杂志,我们应该说什么呢?没有什么比轻浮、邪恶的东西更能毒害学生们的思想。可能读些被称为时尚的报纸、杂志或评论性文章被认为是一种时尚,但是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并不打算让读者记住这些东西。所以,你读了几个小时以后,很可能什么收获都没有,只是往脑子里塞了一堆模糊、没用的东西和意象,而这些东西恰恰削弱了你的记忆力。这样的东西,学生读得越少越好。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牢记,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旁边放一支笔,不仅仅是为了编制索引,还有助于记下你读书后的心得和所思所想。你是否注意到,在你读书的时候,大脑飞速运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新奇、大胆的想法接连不断,很值得细细品味,如果不用笔记录下来的话,他们就会像风中的种子一样四处飞舞,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聪明人会仔细珍藏那些他继承和创造的精神财富。学生们更应该这样,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好处。

如果不谈一谈我认为很有用的阅读三方面,我真的不愿意结束这一话题的讨论。

1.阅读有助于形成个人风格

人和人之间的思想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如果让自己的思想受别人控制,哪怕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用高雅、谨慎、庄严的风格写作,你能否做到在读约翰逊的作品一个月之后,写作时只是部分的受其风格的影响,而不是完全被他的风格控制呢?如果你想用纯洁、简单的风格写作,可以多读几遍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然后就能写出类似的作品了。你可能和一个人手挽手、肩并肩地一起走过好几天的路程之后,对他的步伐、步态一点都不了解吗?我们的头脑总是不知不觉地从那些和我们交往的人那里吸取新鲜的东西,不管是声音的,还是书面的。因此,读优秀作者的优秀作品很重要,尤其是那些在各个方面都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的作者。书籍有助于学生培养智力和形成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它的作用比其他任何事物都要大。一本坏书会不停地干扰你的生活,带来偏激的观点,影响你的思维和语言,而且更糟糕的是,这种影响会贯穿你的整个人生。听听著名的波特总统的声明吧:“如果允许我谈一谈我学习神学时的经历,我会说,在我成为牧师之前,我会反复研读神学作品,并不断琢磨。我因这些作品给我带来的影响而心怀感激,程度甚至超过其他所有人类社会的精神产物。”

一位偶尔写写诗的女士告诉我,她抄写、研读诗歌一段时间后,她就能写诗了。这种下意识的、不知不觉的模仿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如果你想做这方面的训练,我建议读一读名家名作。千万不要读那些破坏你写作风格的东西,因为它能干扰你一生。

2.阅读有助于积累知识

积累知识是阅读的一个伟大作用。当我们呱呱坠地时,一无所知,只能通过阅读了解历史,学习他人和前辈的经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人类的本质总是一样的。大脑思考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不会变。人生短暂,只有正确使用书籍,我们才能扩大知识面,对人生做出准确的判断,改变千百年来,靠个人经验在黑暗中前行的状况。有些人穿越大西洋只是为了获得关于某些事情的描述,读完这些文字可能只需要两个小时,而获取他们的人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把他们带回来。典雅、热情的巴托兰说:“没有书,上帝也会沉默,正义也会休眠,医学也会停滞,哲学也无法立足,信件再也不能表情达意,所有的一切都将陷入永恒的黑暗。”

你不能只读书不思考,不能只把书看作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你还得思考,将书上的内容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会使你终生受益。今天读的东西很快就会逝去、消耗、被遗忘,所以,你必须不断用新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3.阅读激励我们前行,促使我们思考

懂得如何将阅读得来的知识化作自身优势的人能增强自身的脑力和思维能力,就像交流和训练使动物变得更聪明一样。伟人的思考轨迹就像书页上的文字,将一切娓娓道来,既不太激动,又不会轻易被改变。同时给人一种感觉,他能做些事情,将来也一定会做些事情。

我读的书不多,但总会合上书,反复思考,彻底地理解书中的道理。多少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但不要超过你的承受能力。你总不会快乐地欣赏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吧!读书时一定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拥有大量的精神财富,为你的知识储备增加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在我提到的有关时间的要点中,这一点最难阐述。明确地写出时间的缺点和优点是很容易的事,但是要提出如何改善时间的特殊法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但这也要比合理安排时间、下定决心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时间更容易些。通常情况下,一个吝啬鬼变得富有,不是因为他有丰厚的收入,而是因为他在花钱时总是那么小心翼翼、谨小慎微。以下箴言不仅教会我们要在一日之晨就开始尊重时间,而且教会我们不要等到晚上才开始学习。“思考这个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时间是最为珍贵的东西,即使是一个极为慷慨的人也不会对时间的流逝熟视无睹。塞尼卡说:‘贪婪是一种美德。’试想,适当的节约可以获得多少时间,结果是令人惊讶的。”

同类推荐
  • 魔幻图书馆

    魔幻图书馆

    旭日中学的旧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禁地,学校的校规里写着:“本校学生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第二图书馆。”该校规也适用于学校的老师。其实整个学校只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三人进过旧图书馆。可是,有天晚上,历晓天却亲眼目睹有人敲响了旧图书馆的大门,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名叫贝乐的男孩,是为了寻找6年前失踪的父母才冒险闯入图书馆的。那么,贝乐的父母到底在不在图书馆里呢?他们是生是死?他们的失踪跟旭日中学又有什么关系?
  • 笔仙惊魂

    笔仙惊魂

    小武、慕凡、柳丝丝、凌菲儿是两对情侣,租住在一套古旧的四合院。因为停电,四人玩了请笔仙游戏,他们犯下笔仙游戏的两大禁忌——追问笔仙的死因、没有送走笔仙。他们被告知,如果没有送走笔仙,笔仙就会一直缠着他们,这是一个不死不休的诅咒。神秘的黑衣老太,诡异的黑猫,邻居异样的眼神,蹑手蹑脚的影子,居住在坟场的房东,幽怨的歌声时不时在夜半响起,四人在噩梦与真实之间穿梭,濒临崩溃……究竟谁被笔仙附体?怎样才能让诅咒消失?一连串恐怖事件背后,是谁在张牙舞爪?
  •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我都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可谁知道它是那么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其实,换一个人,并不会天色正常。
  • 猜猜我有多爱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

    定情当天,一场精心设计的郊游,改变了她与初恋的命运:他在她的记忆里下落不明,她却成谣言漩涡里的靶心!此去经年,直到遇见周乔方非,她才明白所有的磨难,皆为涅槃的璀璨;而他却换了身份,与她各种周旋!新欢旧爱的明争暗逐以及名利人性纠缠无解的家族之怨,让情困两人间的她难以取舍。爱,恨,痴,嗔,尘世中的人总会经历。谁人走,谁人留。幸好,冥冥之中,机缘自有天定。
  • 不太平的太平间

    不太平的太平间

    也许是医院里太多游离于死神和凡间的人,所以黑暗的力量特别浓,尤其在停放尸体的太平间,这里静得可以听见死人的呼吸和每一阵轻风,也许是因为这里口粮充足,环境幽人,所以特别容易招一些灵界的东西……
热门推荐
  • 御手遮天

    御手遮天

    一个失去所有记忆的少年重新走自己的道,是何原因让自己忘了道?是仙是魔?一切从新开始……
  • 见也如何暮

    见也如何暮

    灭门之灾的仇恨,成了她活着的支柱。面对王爷的深情,她只能忍痛割爱,却奈何此情未央,此意难断,复仇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融化……
  • 焚龙传说

    焚龙传说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次诡异的遇袭,激活了他灵魂中封存已久的灵魂,从此他踏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遥远的位面,一个神秘的种族,穿越在位面之间的人啊,你的使命已经被召唤,你的宿命无法改变,唯一可以做的只有听从龙神的召唤,用你的龙力,挽救苍生...
  • 女人的上帝

    女人的上帝

    一个是自卑的傻小子,一个是憧憬中的小女孩,他们那朦朦胧胧的初恋又是因为什么而终结……一个是堂堂的副市长,一个是漂亮的女律师,他们之间从最初的甜美爱情,到最后的你死我活,这中间,又到底经历了哪些刻骨的爱恨情仇……面对无理的要挟,为了保全自己,副市长雇凶杀人。而当这场谋杀尘埃落地,副市长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已落入到别人设计好的一个圈套之中,那么,这个真正的幕后之人是谁,他精心策划的这一切,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 失业的第一百种方式

    失业的第一百种方式

    每次林一峰出现,苏萱就要失业。她原来是一名音乐老师,就因为接了他一只摆地摊用的话筒被辞退。她去给小朋友当家庭教师,表现优良,主家笑眯眯的递上一叠钞票,和一份。解聘书。苏萱沦落为街头卖烤红薯的小贩,林一峰又出现了!欲哭无泪,城管肯定马上就要来了!苏萱:你爱上我了吧?林一峰:爱是什么?能吃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云杜故事

    云杜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武林盟主

    重生之武林盟主

    前世没活明白的丁鹏,不甘心这一世还没什么大成就,于是,借前世的机缘,他走上了武道之路,并一步步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者,现代兵器时代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强大威慑力的武林盟主。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烟暖雨初

    烟暖雨初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情节需要,有时候会有点添加!
  • 宿归:逆命诀

    宿归:逆命诀

    命若王者,天不可欺。宿定凡身,何必逆命。尊卑城主楚恬以命换命,不过少城主楚越尘天生魄芽残缺,在姐姐的保护下,开启了一段逆天命的旅程,拯救鑫盟,大战寒渊界,勇斗宿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