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遇到云英了?,她可安好”。章季瞬间话语中带着一丝温柔的问道
马广也不那么的严肃了,说道“她很好,落草为寇,还为我生下了一个儿子,如今也十七八了”。
“那就好,那就好,不过现在我们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即可起身与我前去新平面见陛下,一定要堵住那些进言小人的嘴”。章季急忙拉着马广的手向屋外走去,马广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命令李孚守南安,自己与章季两人两骑向新平而去。
果然如章季所言,段荡面前的确有很多参马广的本子,那些大多都是不服段荡封赏马广的文臣。
段荡看了许多感觉头疼便命人找来董越商议,董越走上大殿看见段荡忧愁的样子又看了看面前的奏折,已经猜到了十之八九但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拱手问道“不知陛下,召见臣来所为何事”。
段荡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难道丞相还不知道吗。朕封马广为雍王,享九锡,领雍州十郡七十县,顷刻之间参雍王的本子都快将朕给活埋了”。说着便拿起了一个递给了太监说道“这是中书令李司的本子,无妨,让他念给你听”。
“是”。太监打开本子发出刺耳的声音念叨“陛下在上,臣中书令李司百拜,昔日曹操迫使汉献帝加封自己为魏公享九锡,封魏帝。曹操之子曹丕因此篡汉自立。今日陛下加封大将军为雍王,封雍州与当年实属相同,大将军虽无子嗣,但却是我禹国将士军心所向不得不防,请陛下三思”。太监念完后便将奏折放回了桌子上,站在了一边。
段荡看着董越问道“丞相,你与马广都是禹国开国功臣,又都是先帝亲臣,朕想听听你的说法,难道加封大将军为雍王,朕真的做错了吗”。
董越用稳重的声音回答道“陛下没有错,小人之见必有此言。雍王乃是先帝的亲弟弟,随先帝起义,为先帝,为我大禹立下汗马功劳。并且臣愿意以我的人头担保雍王对陛下,对我大禹的忠心天地可鉴。请陛下不要听信小人之言,勿害禹国忠臣”。
段荡听后这才安心的说道“还是丞相高见,朕并没有猜疑雍王,而是为了我大禹我们必须想一个办法让这些参雍王的文臣,与雍王上下一心才是”。
“陛下所言极是,臣觉得陛下可以回奏他们,就说雍王抵御蜀国,尽心尽责,陛下只封给雍王其名,不封其实,让他们安心,无话可说”。董越回答道
段荡连忙点头说道“不错,丞相此计甚是不错,我即刻差人去办”。
这时一名士兵跑上大堂拱手相拜说道“启禀陛下,雍王与丞相回来了。现已在偏殿等候”。
段荡听后高兴的站了起来说道“是吗,快让雍王和丞相进来”。
“是”。士兵慢慢退下。董越则是站在了一旁。
不一会马广便与章季走上大堂,段荡看见马广二人,还没等两人拱手相拜便冲了上来,向马广章季跪拜。
马广眼疾手快,双手扶住段荡。惊讶问道“陛下,你这是为何”?
段荡有些哀伤看着马广说道“四叔,二叔,你们二人已过五旬。却还为我大禹尽心尽力。侄儿惭愧,请受侄儿一拜”。说着便要再次跪拜。
马广使劲全身力气将段荡扶起说道“陛下客气了,我们虽然老了,但仍有力气上阵杀敌,你乃一国之君岂能向我们臣子朝拜”。
段荡见马广如此执着,只能如此,于是段荡便将马广二人拉到上位,下人们在主位旁边放了两张垫子,二人缓缓坐下。
章季看见桌子上的奏折便已经明白了。章季还没等段荡说话,便拱手说道“陛下冒昧封王之事,可知悔改”?
段荡笑了笑说道“封王之事乃我明君之策,生前绝不会改,丞相所指的可是这些奏折吗,刚才左丞相已经跟我说过了,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好。来,左丞相你再把你刚才的话给丞相说一遍”。
章季听后便看了看董越,董越向前走了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说笑了,在下怎么敢在丞相与雍王面前摆弄”。
“这是什么话,你是朕的左丞相,怎么能说摆弄呢,但说无妨”段荡笑道
“是,臣觉得小人之见必有此言”。董越坚信说道
章季点头说道“不错,左丞相一句话胜过无数奏折,此真乃我大禹之幸”。
段荡笑了笑,便命人奉上美酒,四人席地而坐,畅饮美酒。段荡丝毫没有摆弄帝王之相,章季三人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就像一家人吃饭那样,四人欢至深夜。
次日段荡便领着马广章季等人开始游山玩水,逍遥快活。就这样一直云游快活到禹国都城金城,方才停息。
马广恐怕诸葛亮二出祁山便慌忙告别了段荡,单人单骑返回南安而去。只留章季陪同段荡。
再说诸葛亮这边,返回汉中后便每天躲在自己的府中不出府门,文臣武将们十分担心以为他们的丞相病了,十分着急但也不敢擅闯丞相府,只得在门外守候。
一日诸葛亮召见众将来到大堂,文臣位于左,武将站于右。文臣武将看见诸葛亮平安无事这才放心。诸葛亮神情严肃,命人抬上地图,下人们将地图摆在大堂中央,众将们眼神凝聚,看着地图。
诸葛亮挥舞着羽扇指着禹国说道“欲要灭魏,还于旧都,先要从禹国雍州打开一条通往魏国的通道,所以我决定二出祁山,众将士可知道我这半个月把自己关在府中等待的是什么吗”?
“末将们不知,请丞相示下”。魏延拱手说道
诸葛亮又说道“等雨季,我夜观星象,今日亥时必有大雨将至,禹国南安,新平,扶风,北平,安定等地都会受到大雨的袭击。那时他们的骑兵就不能作战,而步兵不是我们蜀军的对手。所以正是我们攻打禹国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