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深夜。段玉正在营寨中书写第五次返还书信。忽然外面一阵风起,段玉看起营寨外没有任何人影和响动,段誉以为是自己走神了,便揉了揉双眼,当他再看去的时候,一人站在他的面前,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发。
赵发笑着拱手说道“大哥,一年不见,近来可好”。
段玉急忙站起来问道“六弟,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并州掌兵马,何故到此”?
赵发眼角泛起泪水说道“哥哥,我是来向大哥告别的,我要走了,不能替哥哥镇守并州了”。
“走?晋成你要去哪里”。段玉疑惑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我不在,你四哥欺负你了”?
赵发摇头说道“不,四哥待我很好,不过我这次要去九泉之下了”。说着便慢慢消失了。
段玉定了定神,以为自己在做梦便又揉了揉眼睛,再看了看周围并无一人。这时章季拿着一封书信走了进来,满脸泪水。
段玉笑道“二弟,我们都一年没有回去了,不知道四弟六弟,怎么样了,真是太想他们了,我刚才都梦见了六弟,他说话迷迷糊糊,说什么要去九泉之下”。
章季悲伤地说“大哥,安定有信使来了”。
“哦,他有什么事情”。段玉问道
章季叹了一口气说道“主公,六弟在荆州阵亡了”!
段玉听后笑道说“不可能,不可能,我六弟怎么会死呢,他不是在并州吗,怎么会跑到荆州,绝对不可能,刚才我还看见他呢”。此时的段玉已经有点站不住了,他很想让章季所说的下一句话否定赵发死亡的事实。
章季回答道“在这一年内发生了很多事情,曹操假借主公书信给马广,赵发写信,让马广率军五万前往汉中迎战刘备,赵发引军五万前往荆州攻打关羽,马广虽然汉中大败但是已经平安返回安定,但是赵发却在荆州被关羽斩杀了”。
段玉听后犹如晴天霹雳,后退了几步便倒在了地上,章季急忙命人将段玉抬到床上。
不一会段玉便慢慢醒了过来。段玉看了看旁边的章季哭着说道“二弟啊,我深知三国历史,却不知我自己的历史,此事都该怪我,不应该一直听信曹操之言,来合肥打什么孙权,这才让曹操有机可乘,我六弟才会惨死”!说着便大哭了起来。
章季也伤心的说道“大哥,人死不能复生,还请大哥节哀顺变吧”。
这时段玉便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说道“二弟,我命你即可书写讨贼檄文,我们即刻率军返回安定,然后举大军灭刘替我六弟报仇”。
章季急忙劝说道“大哥不可,刘备夺得汉中之后,声势浩荡,如今带甲百万上将千员。我们不可与之争峰,而且害死六弟,曹操也有份,如果不是曹操的那封书信,六弟也不会远征荆州”。
这时一个士兵走了进来拱手说道“启禀主公,军师,朝廷有信使前来”。
章季便说道“好,快请进来”。
章季便慢慢扶起段玉,站在那里等待信使,不一会一名太监便走了进来,手捧圣旨说道“大将军,接旨吧”。
段玉急忙与章季跪下说道“臣段玉接旨”。
太监打开圣旨便念了起来:
大将军段玉自董卓篡逆以来便随魏王东征西讨,灭吕布,斩袁术,灭袁绍,亡马腾,平定中原,北方各地,为感其恩德封段玉为凉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钦赐
话礼毕,章季此时心中希望段玉千万不要接诏,因为这样正是中了曹操的奸计,神料想此时的段玉果然如司马懿所说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段玉起身接了圣旨。章季只是摇头。
太监笑着说道“恭喜凉王,因赵发将军阵亡,魏王深感痛惜,所以允许凉王可以返回雍凉处理赵发将军后事”。
“替我谢过魏王”。段玉说道。
次日段玉带领大军便马不停蹄的向安定而去。回到安定后,马广接入,段玉随即召集所有文武百官并挑选了良辰吉日行称王大典,称王当日。百官俯首,万民称庆。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继曹操,刘备称王后,段玉由曹操以天子之命册封凉王,又名禹王,加九锡、建禹国,定国都于金城。禹国拥有凉州,雍州,并州共二十六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大典过后段玉为赵发处理后事,虽然赵发尸体没有在安定,但是段玉还是为招法办了一场王室葬礼。
段玉命人盖了一座空墓,但是为空墓留了一个口子,段誉坐在坟前,各文武百官则是站在段玉身后。
段玉看着赵发的坟墓说道“六弟,没想到安定一别竟然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真是可笑至极,昔日我们六兄弟在桃园谈论三国英雄,仅用了几个时辰便将三国英雄说了个遍,你说你喜欢关羽,可我是真没想到上天如此玩弄于你,竟然让你真的死在了关羽手中,这事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俗话说的话,文死谏,武死战。国之大幸,国之大幸!只可惜这种事情到了我亲身体验的时候我才知道,所谓的国之大幸是建立在亲人的基础上,可惜,可悲,更可叹”。
这时章季走到段宇身边说道“禹王,起风了我们回去吧”。
段玉说道“前些日子我梦见六弟来找我了,我劝他留下,只见他满身是血的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章季回答道“禹王能如此惦念六弟,九泉之下六弟也能含笑九泉了”。说着便搀扶着段玉站了起来,段玉便慢慢的离开,忽然段玉看见百官之中一个身穿丧服的少年,此人像极了赵发。段玉便停下了脚步死死地看着这位少年。
这位少年知道段玉再看他,便急忙走上前去跪拜说道“臣拜见王上”。
当少年再次将脸抬起的时候段玉仿佛看见了赵发便大笑说道“六弟,六弟你可回来了”。说着便走到少年面前。
段玉扶起少年说道“六弟,你可知道我有多想你啊,六弟”。少年有些害怕,但不敢说话。
章季急忙劝说道“王上,他不是赵发,他是赵发之子赵铁”。
段玉这才反应过来严肃说道“对,六弟死了,章季即可召集文武大堂议事”。说完段玉便离开了,此时的章季感觉禹国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但是他又不能多说,只得听令。
次日大堂文武百官全部到齐。段玉登上王座,众臣跪拜之后,段玉严肃说道“董越,我即刻命令你书写讨蜀檄文”。
董越听后便跪拜说道“王上,臣请王上三思,刘备虽乘奸恶之师害死上将军赵发,但起源凶者乃是曹操,臣恳请王上先攻魏,再图蜀以江山社稷为重”。
段玉听后大怒说道“我如今已经五十有一,如果先罚魏,不知何时才能为六弟报仇雪恨,而且我必要在东吴攻下荆州之前斩杀关羽,为我六弟报仇,我心意已决,尔等休要再劝”。
章季此时也只能叹息。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段玉已经再也不是先前的主公,也不是那个从未来穿越而来的少年,现在的他是真正的帝王,历史的一部分。
就这样段玉命章季,段宁留守安定。张义为先锋大将,马广为中军主将,起大军六十万向汉中而来。
这将会又是一场新的战争,而对于段玉来说他的时代即将结束,迎接的将是其子段荡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