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魏郡赵天”!魏文旭咬牙切齿道“可恶,闻听此人之勇不亚于当年吕布。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传令三郡撤退”。
“诺”。士兵拱手说道。
魏军听到鸣金后,便缓缓撤退。潘志有些疑惑便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魏军撤了”?
一名士兵拱手说道“启禀将军,援军到了”。
潘志听后便大笑说道“好,三军听令随我杀出关去”。
“诺”。士兵齐声答道。
就这样士兵在潘志的带领下冲出了义关,而魏军则是在撤退的时候遭受到赵天与潘志的两面夹击。导致死伤无数。
魏军撤退后,潘志迎接赵天进了义关。赵天看见义关到处都是自己军士的尸体便问道“潘志将军此战我军损失如何”。
潘志叹息道“虽然此战我们胜了,但还是损失兵马五万左右”。
赵天听后便急忙说道“立刻重新布置义关的防线。以防止魏军再次进攻”。
“诺”。潘志拱手说道。
而魏文旭这边回到营中之后清点了兵马,十五万大军只剩下八万左右。又闻知此次赵天前来带来了十万兵马,便感觉没有再战下去的必要便休书一封命人送往兖州,面见魏西王曹爽。
曹爽接到魏文旭的战报之后,便找来了丞相苏牧商议。曹爽将战报交到了苏牧手中说道“大将军攻打义关,眼看就要攻下来的时候,赵天率领十万并州大军赶到。这才使我军溃败损失过半”。
苏牧看了看战报说道”王上,赵天所率领的十万并州兵马可都是禹国老兵。作战十分勇猛,我军本来兵力就少,又经此一败,恐怕没有能力再战了。还是撤军为好”。
曹爽听后便想了想问道“蜀军那里如何了”?
苏护拱手回答道“据昨天探子来报,姜维虽然率领二十万大军出阆中攻打汉中,但却被安汉君李焕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堵在了大山之中,在加上禹军所建造的防线,使得姜维损失不少兵马,现在双方依然在相持中。照如此下去。臣以为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姜维才能攻下汉中”。
曹爽听后便叹息问道“丞相,此次联蜀攻禹,朕真的做错了吗”?
“王上想听实话还是假话”?苏牧回答道。
“当然是真话,丞相但说无妨”。
“诺”。苏牧拱手说道“臣以为此次王上的确做错了,原因有三点,一此时的禹国已经不是禹武皇帝之时的禹国,禹国经过变法改革之后逐渐强大,此时算是最强盛的时期。不宜我们攻打。二蜀国丢失汉中之后虽然还有三十万兵马据守西川,但是他们已经知道禹军的厉害,心中难免有些害怕。这样的军对战斗力削弱了很多,战胜不了。三我魏国早已经不是昔日的强魏,无论是战力上还是兵马上都大不如从前。所以难以取胜”。
曹爽听后再次叹息道“那如丞相所说,无论哪一国都到打不赢现在的禹国吗”?
“能,当然能”。苏牧坚信的回答道“唯有三国同心联盟攻禹,禹国必败,只是眼下我军不宜与禹军交战”。
“好,朕知道了。传令大将军即刻撤军”。
“诺”。苏牧拱手说道。
这日赵天正与众位将士商议如何退敌之策,一名士兵便跑上大殿拱手说道“启禀将军,魏军退军了”。
赵天与众人听后十分惊讶,赵天急忙问道“你可看清楚了”?
“是的,魏军已经全部撤离了”。士兵回答道。
“好吧,你下去吧”。
“诺”。士兵缓缓退下。
士兵退下后。赵天百思不得其解的说道“没想到只有三天时间,竟然会有如此巨变,魏军为何要退军”。
潘志拱手说道“启禀将军,我想一定是魏军觉得战胜不了我军,拖延下去只能是消耗钱粮,故才撤军”。
“潘志将军所说不错”。赵天想了想说道“的确,眼下我军是魏军的两倍有余。只是可惜了没有杀他个片甲不留”。
“魏军撤军了,那眼下我们该怎么办”?潘志接着问道。
赵天回答道“即刻派人将魏军撤军的消息告知陛下,由陛下定夺,三军整装待发,准备班师回朝”。
再说汉中这边,姜维与李焕相持了不下十几天,本来姜维打算再次进军。闻听魏军撤军便如同晴天霹雳一半,生气的说道“魏军竟然败了一阵便撤军了真是胆小如鼠”。说完之后便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张翼想了想拱手说道“大将军,眼下魏军撤军,禹军很有可能调集兵来马对抗我们,末将以为不如尽早撤回西川,做好防御准备”。
“眼下也只有如此了”。姜维叹息道“为了防止李焕趁我军撤退之时进攻,三军分为三天撤回西川”。
姜维撤退的消息也传到了李焕的耳中,李焕似乎并不是那么惊讶,而是看着地图问道“我军防线损坏程度如何”?
副将彭越拱手说道“损坏程度三分之一,五天便可修复,只是在下不明,蜀军撤军为何将军如此镇定,好想知道蜀军要撤退一样”。
李焕笑着回答说“此次魏蜀联合攻打我们大禹已经是愚昧之举。不会成功。如今蜀军撤退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魏国也撤军了。姜维担心我国会全力对付蜀国,故才早些撤回西川”。
“那我们用不用乘胜追击,借此机会杀蜀军一个片甲不留”。彭越拱手问道。
李焕摇头说道“不用,蜀军虽然撤退但是兵力还在我们之上。不可贸然进攻,我们眼下最主要的就是修复防线等候陛下命令”。
“诺”。彭越拱手说道。
且说赵天的战报送到安定,段轩看完之后高兴说道“广魏君一出便让魏军立刻撤军,如此一来蜀军必然也会撤军。赵天不愧是吾弟,英勇”!
马义拱手说道“陛下,此次我大禹击退魏蜀联军,一定会让各国胆寒。他们势必不敢轻而易举的进攻我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