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余三年,五月。姜维经过那次大意痛失两万精兵之后,便闭关不出。打算托至禹军没有粮草自行离去。无论赵天怎么叫骂都无济于事,就这样一个月都过去了。禹军丝毫没有退军迹象。姜维疑惑便召集众将商议说道“我军已与禹军周旋了一个月左右,可丝毫不见禹国有退军迹象,难道禹军为这次战争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吗”?
张翼拱手说道“启禀大将军,末将也觉得这件事有蹊跷,十天前便已经派人前去禹国打探过了。昨日探子将打听到的都告知了于我,原来,禹国改革变法之时,禹国兴修水利等公共工程,建立了一个稳定的粮源。并且开凿运河渠其灌渠全长300里,可浇灌雍州农田4万余顷。使雍州成为一片沃野。并且凉州河工程修建后,更使得凉州变为富庶之地,禹军粮草可以说是源源不断,别说一个月,就算一年他们也可以与我们周旋”。
姜维听后大惊说道“真是没想到短短一年,禹国竟然如此强大,训练处与我们可以匹敌的步兵不说,就连粮草都可以源源不断了”。
关统拱手说道“大将军,禹国粮草充足,而我军粮草全部是益州百姓苦苦积攒出来的。照如此下去恐怕对我军不利。末将认为还是速战速决为好”。
姜维也想速战速决,只是眼下禹军多于蜀军,再加上先前已经领教过了禹国的厉害。如果再战恐怕没有胜算便摇头道“如果硬拼的话我军恐怕不是禹军对手”。
“大将军所言极是,再加上现在正是炎热之时,我军将士炎热难耐,不宜作战”。张翼点头说道。
张翼话音刚落,姜维便愣住了,仿佛没有听清张翼所说的话便看着张翼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张翼被姜维的话给吓住了,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便吞吞吐吐地说“末将刚才说现在正是炎热之时,我军将士炎热难耐,不宜作战”。
张翼的这话彻底的点亮了姜维,姜维高兴地看着张翼说道“你,你真是给我出了一个好主意,救了蜀国,救了三军呐”!
张翼还是没有明白过来疑惑的问“将军此话怎讲”。
姜维指着地图说到“现在正是炎热之际禹军将士皆为北方士卒耐不住大山之中的太阳。你们看禹军的营寨大多扎在略阳与齐谷的山下。那里虽然是一片开阔地,但是禹军要千里迢迢赶赴至齐山北边的汉水取水喝。汉水正前方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当年陆逊用火攻,火烧连营四十余寨,大破先帝于夷陵,如今只要我们将禹军引导这片树林。我便可让当年火烧连营之景再现”。
张翼等人也觉得此计甚好,但要怎样将禹军引入树林却是最大的问题,姜维命令张翼等人先行退下。等他想好再行升帐。张翼等人便纷纷退下。
再说马义这边果然如姜维所说,禹军耐不住炎热的太阳,都有向迁移营寨之意。但都又不敢说。李焕看出了所有将士的心思便前去面见马义说道“大将军,现在正是炎热的夏日我们营寨扎于这旷野之地很难抵挡住太阳的吞噬。不如迁移营寨于汉水之前,一来可以抵挡炎炎夏日,而来取水也方便。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马义听了之后并没有感觉到奇怪,因为在李焕来之前已经有很多将军前来提议,有的提议迁移道略阳山上,有的提议迁移到齐谷。但都被马义否决了,这些天马义也看出了将士们已经快要顶不住便笑着对李焕说道“汉水的前方是一片茂密的树林,虽然可以抵挡太阳的照射,但是如果把营寨扎在那里,倘若敌军用火攻,我军就如同这夏日的枯草一般,一把火烧成灰烬”。
“可是,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应该像一个办法让将士们不再饱受太阳的照射”。李焕拱手说道。
“放心吧,我已经命令段宏带领六万甲士前往树林前方扎寨。让他们多运些水回来供我军洗澡之勇,你前去通知各营,除了岗哨之外,每天每营轮流训练,其他的皆可不必训练”。
次日天还没亮,姜维便将众将召集到了大帐中说道“我军自从上次之败后再无与禹军有正面交锋,现如今炎炎夏日禹军抵挡不住,昨日火攻之计。我已有对策。据哨骑探报马义命段宏引六万甲士屯于汉林之外,为的是取更多水源替大军解暑。我所想出的计策只有八个字:毁其汉水,烧其汉林”。
众将士一听非常惊讶,赵统急忙拱手说道“大将军,汉水虽然是禹军饮水之地,当然也是我军的水源之处。如果毁了汉水,我军又该如何”?
姜维听后严肃地说道“此战当是我军与禹军最后一战。若不胜我军皆我军皆战死汉林,若胜禹军退出蜀界,到那时我们也用不着汉水了”。
众将见姜维如此肯定,便也不敢多说什么,纷纷拱手说道“请大将军下令”。
姜维点了点头便走到了最前面说道“敌军已经在汉水旁边设有取水营寨,营寨中水车无数。关统听令”。
“末将在”。关统拱手说道。
“命你引军二万夺取敌军这处营寨,夺取之后,立刻就地取土,一定要想方设法堵住汉水”。
“末将领命”。关统答道。
姜维又看了看张翼说道“张翼听令”。
“末将在”。张翼拱手说道。
“段宏此人有勇无谋知道我军要毁掉汉水后,必定率领六万大军前去营救汉水。救汉水必然要直穿汉林。命你率领三万甲士在汉林中多布置引火装置,待敌军全部进入汉林之后,放火烧之。如此段宏六万大军必然灰飞烟灭”。
“末将领命”。张翼答道。
“廖化听令”。
“末将在”。廖化拱手说道。
“经过火烧汉林之后,禹军营帐必然大乱。命你引军五万攻取略阳营寨。我自领四万大军攻取马义中军大帐”。
“末将领命”。廖化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