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有声出狱的第二天,胡蝶便一病不起,连续高烧,茶饭不思,几近虚脱,急得潘有声天天请医送药。但由于囊中羞涩,也请不起名医。女友林芷茗见此,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时时拿出钱财接济。
不久,林芷茗的老公杨虎回到云南,接到戴笠的“圣旨”,想办法将胡蝶迁出杨公馆,移入戴笠的曾家岩公馆。林芷茗怎能不知戴笠的用心,但为了丈夫的前途,只好出卖朋友。
这日,胡蝶精神稍好些,潘有声出去为她煎药。
正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只听林芷茗人未到,话先传了过来:“瑞华,你看谁来了?”
话音未落,紧跟在林芷茗身后,杨虎和戴笠也走了进来。
胡蝶万万没想到戴笠会来看她,她不想让外人看到她这副病恹恹的样子,虽然她有些讨厌戴笠,但感到戴笠有救命之恩,便强打起精神,从榻上坐起来,和戴笠等人打了招呼。
“瑞华,你看,人家戴老板可是大忙人呀,听说你患了重病,特意抽出时间来看你!”林芷茗一面说,一面将戴笠带来的各色水果放在胡蝶的床头。
胡蝶脸色憔悴,神情默然,并没有显出十分高兴的样子。
潘有声见如此,急忙上前插话道:“戴局长,我潘某感谢你的相救之恩,日后定当相报!瑞华心情不好,请海涵。”
面对胡蝶的冷淡,戴笠并未在意,反而表现出理解的样子,他说道:“胡女士现在是病人,谁有病,心情都不会好的。现在重庆各界都在关注胡女士的病情,我自当派名医来为胡女士诊断。”
“多谢戴局长的关心。”潘有声急忙接下话头。
过了一会,戴笠向潘有声问道:“上次我指示有关人员给胡女士送来救济金,但胡女士执意不肯收,但没想到潘先生一家竟如此拮据……”
“哎,戴老板,你在重庆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空房子,何不借一处给瑞华住。我看你那个曾家岩公馆就不错,那儿离医院较近,叫个护士也方便,再说你不在那里住,空着白空着。”林芷茗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
戴笠一听,心中甚喜,他假装思索一下,然后爽快地答应道:“如果胡女士不嫌弃的话,那就请你们搬去住吧!那里倒真是个养病的好去处。”
胡蝶有心谢绝,但又考虑到自己一家子人口多,挤在一起确实不方便,再说也不能拂了戴先生的一片好意。
于是,胡蝶一家入住戴笠的曾家岩公馆。
曾家岩确是一个养病休息的好地方,它傍山而建,前有庭院花圃,后有两栋小青楼,左右各为院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院中修竹翠绿,绿荫遍地,不时传来鸟鸣,显得更加幽深恬静。
看着这安静、宁谧的院子,胡蝶的心境一下子清爽起来,双颊上不禁泛起了兴奋的红晕。
小洋楼的台阶前,早已迎候了几位佣人,戴笠在前面引路,一边走一边说道:“不瞒胡女士说,这儿的环境应属重庆一流的,胡女士在此养病,是最好不过的。”
胡蝶微微一笑,并不作答。
随着戴笠的指引,胡蝶等走进了幽深的小洋楼。他们穿过铺有红色地毯的廊道,沿着楼梯登上了二楼,屋里陈设豪华,应有尽有。虽说胡蝶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还是被豪华的陈设吸引住了。
“胡女士,我不是说大话吧,这里最适应养病。”戴笠站在胡蝶身边说道。
胡蝶露出感激的笑容。
看到胡蝶如此满意的样子,戴笠的心里如同沐浴在温馨的阳光里,但他知道,要使胡蝶就擒,躺在自己的怀抱,不能太着急,要见好就收,于是,他向胡蝶一鞠躬,说道:“胡女士请歇息着吧,我还有些事要办,咱们告辞了。”
从此,戴笠每日必派人送一束鲜花给胡蝶,只要他来,他必带一大花篮的各式名贵水果,有刚从新疆空运过来的哈蜜瓜,有从香港送来的海鲜,凡是胡蝶爱吃的,他都不惜一切代价。
如今,戴笠的第一步走出了,但第二步棋怎么走,他有些踌躇了,他的第二步棋就是要让潘有声从胡蝶身边走开,将拦路石除了,自己才能实现最后的愿望。
戴笠绞尽脑汁在想办法,突然,他眼前一亮,潘有声不是个商人吗?商人最喜欢的是钱,如果给他找到发大财的差使,料他不会不干的。况且,潘有声和胡蝶两人均没有经济来源,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肯定不会放过的。
想到此,戴笠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但转念一想,自己如果提出此问题,恐怕胡蝶疑心,看样子,此事只有找杨虎夫妇帮忙了。
一天,胡蝶和老公、林芷茗游玩后回到公馆。佣人摆菜上饭,三人围着桌子边吃边谈。
“芷茗,实话不瞒你,现在我住在这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真是不好意思再住下去。”胡蝶掏出了心里话。
“是呀,要有自己的一幢房子就好了。”潘有声也深有同感。
“看你们说的,戴老板有的是钱,别不好意思。”林芷茗说道。
“哎,我一个大男人,也该做些事了,可是重庆的生意竟如此难做,林女士,能否请杨司令为我谋一职位?”潘有声忽然说道。
听活有声如此一说,正中林芷茗的下怀,于是她笑道:“潘先生的话不无道理,但杨虎在重庆无权无职,我看此事最好找戴老板。”林芷茗顺着腾摸瓜。
“可我们已经麻烦了戴局长,怎能再就谋职一事麻烦他?”胡蝶心下犹豫道。
“麻烦什么,瑞华你从香港回到重庆,完全是爱国之举,他帮助你们是政府当局的义务,何必客气,你们如果不好意思开口,我替你们说。”林芷茗终于找到突破口了。
正在这时,只听“嘀、嘀”两声,一辆派克车开进曾家岩公馆。林芷茗往楼下一看,
说道:“真巧了,说曹操,曹操到,戴局长来了。”
不一会儿,戴笠带着满面笑容走上楼来,一进门,便问道:“你们今天上午到哪里去了,我派人送花来,说你们不在家。”
林芷茗忙接过话头:“逛庙会去了。”
“逛庙会?你们可好福气呀,我每天就是杂事多,不是你们这般闲适,真是羡慕你们呀!”
“戴老板,可别这么说,说到闲适,我们的潘先生可是闲得难受啊,戴老板能否为他谋个职位?”林芷茗把位子挪到戴笠面前。
“谋什么职呀,你们只管住在这里,有我戴雨农在,还愁什么生计问题。”戴笠装做不以为然的样子。
“戴老板,话可不能这么说,你虽然讲义气让人家住在这里,人家怎么想,这不是寄人篱下吗?如果你真心想帮助他们,倒不如为潘先生谋一好职位。”林芷茗边唱腔边拿调。
“谋一好职位,重庆可不好找呀。”戴笠装作有些为难了。
潘有声见此,连忙答道:“也不一定要局限在重庆啊。”
“如此说来,昆明最好,那边正缺一个战时货物运输局专员。现在战势紧张,缅甸那边有大批的军用物资,每日不断地从缅甸经由昆明进来。”戴笠说完,往胡蝶看了看。
没等胡蝶答话,林芷茗插上了:“哎呀,这真是个肥缺,又体面又赚钱,这么好的差事哪里去找!”
胡蝶不以为然,心想:昆明离重庆千里迢迢,潘有声此一去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一趟,夫妻分居两地,长此下去也不是好事呀。
但潘有声心里已动了:这运输专员的确是个好差事,既有名又有利,说不定以后还可以步入政界。想到此,潘有声起身说道:“好吧,我去昆明!”
胡蝶有心劝阻,但看到潘有声决心已定,而且戴笠又是一副真诚的样子,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就默默地点了点头。
于是,1944年春天,潘有声接到了商人们梦寐以求的专员委任状和滇缅公路的特别通行证。此时,他已经明白了戴笠把他“发配”昆明的真正用意,明知把妻子一人留在重庆,无疑是羊入虎口,可是看着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和胡蝶白发苍苍的母亲,再想到戴笠的冷酷无情,他只得含泪告别胡蝶,咬着牙外出奔波。
后来,戴笠千方百计将胡蝶从日军占领的香港出逃时丢的钻戒、首饰“找”了回来,并将慈禧凤冠上的两颗宝珠赠送给她。一向看重珍宝的胡蝶,对获得两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欣喜万分,也就半推半就委身于戴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