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1900000006

第6章 东观续史,赋颂并娴——博学高才的女史学家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早年守寡。因其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藏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她为老师,号“大家”,故后世亦称“曹大家(gū)”。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两代史学巨擘,一门文武英杰

在中国古代,一门三父子都是名人者,并不多见。若是在这男性之中有女性来点缀,更是千古罕逢。闻名已久的苏门父子和苏小妹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但遗憾的是苏小妹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只是人们凭空虚构的。但是班家三父子和才女班昭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真实存在的。

班昭的父亲是班彪,上文中已经提到,他是东汉著名的学者。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写过《论衡》一文的著名思想家王充就曾师从于他,而且其子班固修成《汉书》,史料多依据于他,这才有了后来班昭的继续修史工作。

班彪从小接受儒家思想,他的史学观点与司马迁有所不同。他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崇黄老而薄五经”“轻仁义而羞贫穷”“贱守节而贵俗功”,是一个大弊端。然而他也称赞司马迁“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他的这些观点完全被班固继承,对于《汉书》的编撰影响颇深。另外,班彪还著有《北征赋》《览海赋》《冀州赋》等。

班昭的两个哥哥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班固是《汉书》的作者,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合称为“班马”,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其他三位是司马相如、扬雄、张衡。另一位哥哥是班超,可谓是“文武全才”,是东汉著名的外交家和军事家。因东汉受到匈奴的侵扰,不断掠夺居民和牲口,班超于是扔掉手中之笔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这就是“投笔从戎”成语的由来。

班超投入军营之中,就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窦固很欣赏他的才干,于是派他和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达鄯善国(今新疆境内),鄯善国原本归属匈奴,但是匈奴对鄯善国很苛刻,鄯善王很不满意,见到汉朝使者来访,开始很高兴。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礼敬有加,后来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班超猜测,定是匈奴使者也来了,鄯善王正在犹豫不决,极有可能瞬间倒向匈奴。

于是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率领三十六位壮士偷袭了匈奴的帐篷,杀了匈奴的使者,鄯善王见匈奴使者已被斩杀,没有办法选择,只好倒向了汉朝。

为兄请命——班氏兄妹手足情深

班固继承父志,立志续写《汉书》。这个时候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修国史”,汉明帝下诏扶风郡收捕,班固被关进京兆监狱,书稿也被官府查抄。“私修国史”罪名很大,当时有个叫苏朗的人,曾被人告发伪造图谶,被捕入狱后,很快就被处死。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班家上下十分紧张,害怕班固凶多吉少。弟弟班超担心班固被郡署拷打逼问,无法表白,便骑上快马赶赴洛阳,打算上书汉明帝,替班固申冤。

班超策马穿华阴、过潼关,赶到洛阳上疏为班固申冤,引起汉明帝对这一案件的重视,特旨召见班超核实情况。班超将父兄两代人几十年修史的辛劳以及宣扬“汉德”的意向全部告诉了汉明帝,扶风郡守也将查抄的书稿送至京师。明帝读了书稿,对班固的才华颇为赏识,称赞他所写的书稿确是一部奇作,下令立即释放,并召进京都皇家校书部,拜为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

到了班超晚年,久居偏远异地,年迈的他思念故土,上书朝廷请求回国。但是皇帝并没有批准,于是班昭代兄上书汉和帝,请皇帝恩准其兄回乡,文章写得入情入理,感人肺腑:

“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因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肉生离,不复相识。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天恩,迫于岁暮,犬马齿索。

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而公卿大夫咸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丐超馀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永远劳远之处,西域无仓卒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超有书与妾生决,恐不复相见。妾诚伤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远,诚可哀怜。如不蒙救护,超后有一旦之变,冀幸超家得蒙赵母、卫姬先请之贷。妾愚戆不知大义,触犯忌讳。”

大致含义就是班超刚出塞时,就立志捐躯为国,时逢陈睦被害,班超以一己之力,辗转异域,幸亏有陛下的福德庇佑,得以全活,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当初跟随他一起出塞的人,都已作古。班超年满七十,衰弱多病,即使想竭尽报国,已力不从心。如有突发事件,势必损害国家累世的功业。我听说古人十五从军,六十还乡,中间还有休息、不服役的时候。因此我冒死请求陛下让班超归国。班超在壮年时候竭尽忠孝于沙漠之中,衰老的时候则被遗弃而死于荒凉空旷的原野,这真够悲伤可怜啊!如果班超逝命丧异域,边境有变,希望班超一家能免于牵连之罪。

正是由于班昭这封丝丝入扣、情理俱全的奏疏打动了汉和帝,班超才得以叶落归根,在垂暮之年回到故乡。班昭的这篇《为兄超求代疏》为后人所赞赏,被收入《古文析义》中。

东观续史,赋颂并娴——博古通今的女学者

史称班昭“博学高才”,可不是空穴来风。清代女作家赵棻称赞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她的主要成就,突出地表现在整理并最后完成《汉书》。《汉书》是继《史记》后的重要史籍,之前一直是班昭的父亲班彪立志撰修的。班彪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还没完成就因病去世了。班固继承父志,初步写成记述西汉一代全部历史的《汉书》。后来,班固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的时候,《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书稿散乱,尚未完成。全书卷轶浩繁,有些地方显得比较芜杂,还需要继续修葺、整理。

汉和帝深知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才学过人的女学者,而且在班固生前,班昭就曾参与这部书的撰写,对这部书最了解,于是下诏让其在当时的皇家藏书处,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

班昭继父兄遗志,在藏书阁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将《汉书》从头至尾进行了一番仔细的校核,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和《天文志》。《汉书》表与《史记》表有同有异,制表要求胸有全局,独运匠心,明确义例,眉目清晰。正史之作,以制表为难,故二十四史中,无表竟达十五史。八表包括:《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

编纂《天文志》尤其难,不仅要求编者有丰富的天文、数学知识,还要有底蕴丰厚的文学才华。后来,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马融的弟弟马续也参加了《天文志》的续写工作。这样,一部记载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的《汉书》就完成了。

《汉书》前后花了三四十年的时间,才得以大功告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巨著,虽然经由四人之手写成,但是读起来却“后先媲美,如出一手”。续写的部分与整部《汉书》十分和谐协调,这就不难看出班昭的确是中国古代妇女中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汉书》问世以后,读者多不通晓。东汉大儒马融等人曾拜在班昭门下,接受她的教授和辅导。汉和帝还几次召她进宫,让皇后和嫔妃们都拜她为师,向她学习儒家经典,乃至天文算术。自此,班昭声名大振,被人敬称为“大家”。每当遇有外邦前来贡献异物时,皇帝便让曹大家即席为赋作颂。

《女诫》——“立言不朽”还是吃人礼教的道德教科书

班昭虽然是杰出的女学者,但是她依然是在封建道德教条的严格控制背景下长大的。她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才女,但也是在封建思想摧残之下,成长起来的不苟言笑的德育女教师。班昭不仅教授后宫的嫔妃儒家经典,也规范她们的日常行为,为便于“有助内训”还特意写了一本讲义教材,这就是著名的《女诫》。

《女诫》有七章,陈述诸如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等封建道德教条,尽管被人捧为“立言不朽”,其实却是教导妇女柔顺地服从吃人礼教的道德教科书。该书论述了女子在“夫家”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即对丈夫的敬顺,对舅姑的曲从和对叔妹的和顺。

班昭的《女诫》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不料京城世家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不过,当时她的夫妹(小姑子)曹丰生就不同意她的观点,曾作文批驳《女诫》的观点,据称“辞有可观”,一定另有新奇的见解,可惜文已不传。

班昭除了编撰《汉书》之外,还著有赋、颂、铭、诔、哀辞、书、论等,共十六篇。原有集三卷,大都失传。班昭所作《东征赋》一篇,被昭明太子萧统编入《文选》,保存了下来。李善注引《大家集》说:“子谷,为陈留长,大家随至官,作《东征赋》。”《东征赋》是班昭随同儿子曹成到陈留赴任时,描述自身经历的作品。又曾为班固《幽通赋》作注,今存《文选》李善注中。

班昭主要生活在汉和帝时代,汉和帝在班超死后不久就驾崩了,后来的汉殇帝和汉安帝都是短命又年龄过小,邓太后便临朝听政,造成外戚专权局面。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邓骘以大将军辅理军国,是太后的兄长,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太后犹豫不决,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骘的请求。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她在曹家有一个儿子叫曹成,字子谷。邓太后临朝称制后,班昭开始参与政事,出力不少。因为这个原因,曹成被封为关内侯,官至齐相。班昭逝世后,皇太后亲自为多年的老师素服举哀,由使者监护丧事,死后也给予了她应得的荣誉。

同类推荐
  • 梁思成和林徽因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波恩。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里的乐师和歌手,母亲是宫廷厨师的女儿。他们一家象当时为宫廷服务的所有仆人一样,过着贫困清寒的日子。贝多芬的母亲生过七个孩子,只活下了三个,贝多芬最大。
  •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邓旭初同志早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高校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在南京参与领导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前身),1954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1977年至1986年,邓旭初在担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期间,率先试行高校管理改革,定岗、定编,建立岗位责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进行自费工资改革,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些举措,推动了全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 天使爱巴黎

    天使爱巴黎

    恐怕世界上再没有一座城市像巴黎一样,在它的公墓中埋葬着如此多的艺术大师。他们挚爱这座城市——这座童话般的、充满幻想的艺术之都,至死不愿离去。本书探访大师在巴黎的墓地,细数他们的生平轶事。
热门推荐
  •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

    东历2026年,一个自称为创世神的疯子瘫痪了整个世界的网络,并开放了一款名为“幻域”的异世界游戏。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受到强制召唤的林凡,决定在这个“游戏”中大展身手。可爱小萝莉,傲娇美少女,腹黑大姐头。S级神兽坐骑,四方领域之战,克图格亚帝国。且看林凡如何征战这个异世界!(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邪灵道士

    邪灵道士

    自幼跟爷爷学习道术的杨伟(主角)受够了学道的平淡生活,决定进城闯荡一番,从而背井离乡,但是他没想到在城里竟遇到了冤魂,厉鬼,僵尸等鬼怪,从此杨伟下定决心一定要铲除这些鬼怪!
  • 旧德堂医案

    旧德堂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蛊惑总裁

    蛊惑总裁

    电影。噢,他从来不看,他只是投资拍电影。明星。噢,他从来不追星,他只是站在那里等着美女明星来追。夜总会。噢,他从来不屑去,他只是不多不少刚刚好是几家著名夜总会的老板。娱乐版头条。噢,他从来不接受访问,他只是很不巧的成为狗仔队竞相狩猎的对象。黑社会。噢,他从来不晓得社会原来还分黑的白的,他只是对人对事比较没有耐心。教父。噢,他从来不信教,他只是出来混的时间长了偶尔被人错认为是一个孩子的爹。总裁。噢,他从来不觉得这个称呼好听,他只是给公司里的人这么叫着叫着也就习惯了。且看无印良品——黑心总裁系列之《蛊惑总裁》讲述一个关于黑道教父勇闯情关的故事。此文本人第一次尝试写的雷文,内容肯定很雷、不是普通的雷、可谓处处惊雷,同好请进不好者请拐弯,谢谢。MV地址:http://***.***/p_73905662.swf
  • 虫灾

    虫灾

    天狗噬日,四维归一,虫兽现世,乾坤再造。曾经的老板,可能正为半块馒头低头哈腰,甚至可以在它的施舍者面前露出菊花。昔日的荧屏宠儿,或许正在争宠献媚,只为那可怜的承诺,凶险不仅仅存在于壁垒之外,须知,对于饥饿的人,鲜嫩的人肉也是难得的美味。……末日来临,虫兽肆虐,凭借一本古书,看陈凡如何在虫灾下艰难前行。
  • 侯门嫡妻

    侯门嫡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初次见面,芳心暗动。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寻得良人,日夜念念。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嫁的良人,嫡姐反目。沦为妾室,四面楚歌。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腹中胎儿,身死冬日,良人在侧,冷眼相关。译吁唏,译吁唏!世人皆言痴傻儿,怜之痴男怨女何处从。若有来生,但求不曾相遇。
  • 风雨同路(天长地久系列之一)

    风雨同路(天长地久系列之一)

    [花雨授权]他的冷酷无情是多年闯荡江湖的代价直到某一天被一个小女孩碰上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柔情全是为了这个女孩的存在而等待然而,仇怨把一切变得复杂她原来是为了复仇才来爱他天啊,这样的结怎么解啊——
  • 曲笑天歌

    曲笑天歌

    世界由何而生?由何而灭?纵看古今,历史更更迭迭,变化万千,多少人杰覆入其中?终是血染苍穹。悲歌嘹亮,以此鸣天,曲笑天歌。
  • 永恒之圣纹

    永恒之圣纹

    点亮圣纹之心,显现圣纹之印。觉醒心中的信念,去拼搏,去守护,去追寻......吾永恒之圣使,信·亚伦斯·莱因哈特·艾伯利克在此宣言...
  • 灵魂穿越:生死契约

    灵魂穿越:生死契约

    当她死亡,往日的两个好朋友不惜代价回到过去,她终于一点一点走向成功,可是她的他却将两个朋友推向悬崖,他和她支离破散。死亡的两个人只活下来了一个,某天她回来了,要替另一个她报仇!“墨墨,你回来了?笑笑呢?”她搂住活下来的她,“嗯,我回来帮她做未完成的事了。”然后墨冷笑了两声.....“你怎么没死?”他皱着眉,“很遗憾对吧?但很可惜,事实就是这样,我来取你的命了。”她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