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08900000118

第118章 大战杏山

吴三桂带领一万军马开赴锦州城,一路上自己的心情如同火烧,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锦州城营救舅父大人。

大队人马很快过塔山、连山,前方就是杏山,有探子禀报,说清军在杏山有埋伏,已经被我军查明。

吴三桂心里早就有所准备,知道松山与杏山的明军已经撤退至宁远,两处驻守有清军不足为怪。

那么提到杏山简单的解释一下,笔者曾亲自实地考察,了解了一下当时作战的遗址。

杏山,西距葫芦岛35公里,东距锦州20公里,距离松山10公里,位于102国道南侧。

山不足百米高,在这一小片平原地带,显得突兀。明代在山上筑一烽火台,称杏山驿台,扼守在辽西走廊的咽喉处,与松山等拱卫着重镇锦州。

墩台高约6米,直径在4米左右,中间夯土,外砌石头。现在只剩底部一圈石头,上部夯土,长着枯草。

明末,后金崛起,墩台烽火不息。

杏山上的古烽火台,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上有一城堡式古建筑,我还为此亲自考察,到了实地我当场断定为,此建筑就是古代战争期间或平时瞭望敌情时修筑的。

我问了当地人,当地老乡说那果真是“烽火台”,于是我决定攀上此山峰,到烽火台上去看看。山顶距平地约200多公尺,不算高吧!我经常攀登高山,故攀登此山自不在话下,如履平地,仅花了约20分钟就上得山顶。只见烽火台上有不少燕子在顶部筑巢,见有人上去,旋即飞走,唧唧地惊叫着。

我尽力不惊动它们,围着高约10米、直径约5米的圆柱形烽火台走了一圈,山顶上极陡,仅一小块空地,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滚下山去。为了留个纪念吧,我把木头棍子插在于烽火台中部,然后自拍了一张照。

极目远眺,只见四周皆是平原,远处有不少山丘,皆超不出该山峰。西南为山海关,东北为锦州,真若升起“狼烟”,则山海关守军便可远远望见,再阻敌于关门之外,也还来得及。下得山来,只见山下有一石碑,碑上有字为:杏山墩台,此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于此又拍一照,然后才回转市区。

不过遗憾的是,锦州杏山那个烽火台已经残破不堪,一看就知道政府对这种东西的保护程度了,杏山已经被采矿扒了一半了,留下了都是伤痕,无奈……

咱们书归正文;吴三桂攻打杏山有着自己的主意,他知道这仗该怎么去打。为了更有效的去除眼前这个‘障碍’,吴三桂命人把七门红夷大炮推过来,这七门红夷大炮是他特意在洪承畴那里争取过来的,目的就是对付杏山与松山和南山的清军,有了这玩意什么问题都不叫事儿!

此番明军共带来三十六门大炮,军都是进口货,不但可以布设在城头防守用,还可以架上轱辘攻城占山用。

吴三桂在杏山呆了好几年,对这里的地势地貌了如指掌,他来到高处对望杏山南面的深处,发现有不少旌旗在晃动,确实是清军的伏兵,不过吗,吴三桂产生了质疑。既然清军舍伏兵于此,应该采取隐蔽的办法,而为何暴露自己,莫非是疑兵不成?

吴三桂打小读过三国和兵书,知道什么时候用疑兵,他断言今日杏山清军乃疑兵也。

管他伏兵也好,疑兵也罢,先炸死他奶奶个孙子滴。命人把大炮摆设在距离杏山一里地处,成三十五度角射击。

一声令下,七门红夷大炮依次开火,进口这批次的红夷大炮炮身较短,炮口初速低于加农炮,仰角较高,弹道呈明显抛物线,有效射程较加农炮短,约为一里地左右。

七门大炮喷出七粒弹丸,轰隆隆的、震耳欲聋,脚下的大地一下被震得发抖,发射所产生的气体散布大片,周围被白烟笼罩。

瞬间设伏在杏山深处的旌旗被炸的粉粉碎,可奇怪的是并没发现什么清军的尸体。

吴三桂听报为之一惊,此中有诈,我们中计矣。

说个不好,只听得自己后面牛角号齐鸣,锣鼓震天,出现了清军的骑兵,铺天盖地而来,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人马。

吴三桂一见不好,命令炮手压低火炮角度平射敌军,这就是红夷大炮的弱点,不善于野战,只打了一波流的炮弹,清军随即分散。

这时太阳挂在天空正直晌午,火药味t与烟雾尚未消散,埋伏在后面山沟里的清军军出动了。

中央骑兵一万万,两翼骑兵各是五千,鳌拜身披重甲率领大军,便如狂风一般刮向明军阵地。

吴三桂命人发号司令,一阵嘹亮劲急的,明军营垒的骑军随之出动,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阵势仿佛与清军大体相同。

这是两支实力堪堪抗衡却是风格迥异的大军,且不说清军善于骑射,清军士兵的弯月战刀,两翼骑兵更是不同。

终于两方面大军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响彻山谷,又如万顷怒涛扑击群山。

三眼铳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

这是两支战国最为强大的铁军,都曾拥有常胜不败的煌煌战绩,都是有着慷慨赴死的猛士胆识。铁汉碰击,死不旋踵,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剑,低沉的嚎叫,弥漫的烟尘,整个山原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灭.....

吴三桂手底下这一万骑兵可并非一般,乃是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满清的八旗军正面交锋。

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在归附的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军队,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苦练出了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这支部队后来被称作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尤为吴三桂所统领的最厉害,每人都配备长短两样家伙(三眼铳外带月牙弯刀)。

根据《明季北略》明确记载祖大寿组织家丁,形成一支善战的部队。

《明季北略》明确给出了关宁铁骑的定义:“铁骑者,山北近河北、山西、辽阳人,俱控弦习战之士。”可见家丁中的来路是比较复杂的,多是弓骑的战士。

同时《明季北略》里说吴三桂也有一支”关宁铁骑“。考虑祖大寿与吴三桂的关系,这是同一支队伍。

《明史》中介绍辽东将领尤世威中,也有这么一段:“七年命偕宁远总兵官吴襄驰援宣府。坐拥兵不进,褫职论戍。未行,会流贼躏河南,诏世威充为事官,与副将张外嘉统关门铁骑五千往剿。”

所谓铁骑,不外乎两种解释:1披挂铁甲的战马的骑兵,2借指精锐的骑兵。因祖大寿和吴三桂的兵属于关宁军,才称其为“关宁铁骑”。

不过在关宁铁骑里也存在的不少蒙古人,据史料记载名军作战,均出动了蒙古兵。

反观袁崇焕坐镇辽东时也对蒙古诸部进行过招抚。

有史籍记载崇祯二年己巳之乱时,袁崇焕率“蒙古壮丁万余骑”回援(指的是保卫北京城)。

咱们书归原文;鳌拜怎么来的?其实并不意外。自打清军占领南山堡,鳌拜就直接拿下松山喝杏山,因为次两处的明军不战而自愧。

不久混在中原的密探汇报,说是明庭委派三边总督洪承畴前来解救祖大寿,此消息一出便引来皇太极的紧张与兴奋。紧张之处,明军十三大军可是不少,自己能不能打的过还是两说。兴奋的是,听说明军总指挥是洪承畴,他可乐了,知道洪承畴的名望,威震江南华北一带,这要是给自己卖命,日后进中原可有‘眼睛’了。

马上命济尔哈朗与多铎他们严密监视明军的动向,待朕病好之后亲自督战。

多尔衮驻防南山堡,而鳌拜帅军埋伏在大小小北峰一带,此处多深沟,可以设伏万余人马不成问题。鳌拜也有诡计,排出一支小队,在杏山堡的南面布满旌旗作为诱饵,引诱明军上当。而后在杏山西面的小北峰埋伏,待明军至时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不过鳌拜想错对象了,不知道此番前来的是号称关宁铁骑的吴三桂大军。结果,不但为能消灭明军,反而落得个丢盔卸甲败逃至松山。

吴三桂大喜,命人马上占领杏山,派人回去报捷,叫大家伙高兴高兴。

洪承畴在宁远早就得知吴三桂大胜清军,真是头仗胜仗仗胜,来啊,给吴三桂记大功一件,并颁发一百两纹银,手底下的骑兵每人一壶好酒以资奖励。

杏山堡上的明军大喜过望,得到实惠了,痛饮今宵。

一夜无话,次日平明吴三桂整顿人马继续北上要拿下松山。

同类推荐
  • 黄陵文典(小说卷)

    黄陵文典(小说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9卷
  • 君臣使者

    君臣使者

    一本历史而已,讲述一片广阔的土地的王朝更迭。
  • 梦回唐朝之李世民第十一子

    梦回唐朝之李世民第十一子

    看被众多历史小说掩盖的真实,阅揭开层层面纱的唐朝,观以一个穿越者的角度带来的故事。
  • 宅男玩转战国

    宅男玩转战国

    一个叫陈冲的年轻人,默默无闻,整天耕耘与电脑桌前,为的只是那微薄的工资,可是上天就是这么捉弄人,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就是他的故事。
  • 穿越汉末的圣斗士

    穿越汉末的圣斗士

    带着圣斗士培养系统穿越汉末三国,属性低得掉渣,前路充满泥泞。热血斗士遇到乱世风云,是猛龙过江,还是低调发展,是鸠占鹊巢,还是潇洒人生?总之,美女必须要占,名将必须得收,至于某些捣乱分子,必须要在吾等脚下颤抖。
热门推荐
  • 大明剑圣传

    大明剑圣传

    苍山派,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地方,苍山派江飞血战洞庭湖,震惊天下武林,之后销声匿迹,退隐江湖。大明景泰五年,江南第一镖局神龙镖局凌万福被人一夜灭门,凌万福养子因为好赌躲过一场,从此展开一场学艺复仇的道路……谁在江湖厮杀?谁又在江湖上勾心斗角?谁有是机关算尽的最后赢家?谁着红衣为谁泪断楼阁,剑舞尽是痴狂!
  • 竹道

    竹道

    自己想打造一个世界。重生灵竹终结末法世界!!新人新书,感谢支持
  • 溯流光

    溯流光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假如爱有天意我宁愿不曾相遇我一直都在逃避逃避未知的宿命直到最后才终于明白穿越只为有你自古美人同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 战争与佣兵

    战争与佣兵

    一个平凡的学生,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本该坐在教室里学习,现在却要在战场上拼命。他本该拥有美好的爱情,现在却面对爱情不敢再爱。他本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现在却四处逃亡。有人认为他是一名臭名昭著的雇佣兵,也有人认为他是一名善良的守护者,他是敌人的噩梦,但也是朋友的希望!(友情提示,本文纯属虚构,属于半架空情况,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另外文章不针对任何方面,请勿猜想)
  • 无节操少女追勋日常

    无节操少女追勋日常

    '暮色降临,在豪华别墅里,一男一女依偎在一起,女人直看着男人的眼睛,那男人怕是女人最爱的人吧,男人并没有看女人,反而把女人搂得更紧了,女人幸福地躺在了男人的怀里'"咳咳,纯属女主想象,她光是看着吴世勋就能脑补一部AV出来,如你所见,女主的荷尔蒙已经爆发,把自己的男票看好,不然哪一天就被女主给强上了!"
  • 王妃别逃

    王妃别逃

    天降异女,龙壁合一。传说上古龙壁破为三块,分别落于云汐,傲来,夕月三国,相传能够得到三块古龙壁就能称霸天下,为着这一虚渺的传说,三国苦苦寻找。她本是现代特工,遭遇爆炸穿到这个架空世界,无意争霸,却被迫卷入,十指纷飞,勾勒江山,浮屠世界,那就一争长短!片段:1,穿成王妃,不想竟是挂名妃,遭满院女人妒忌,林小水不屑的撇撇嘴巴,勾勾手指:放马过来!2,儿时定终身?帅哥呀,来来,陪我闯世界呗……某女红心闪闪。3,要不是看你长得够帅的份上,我才不屑救个冰块出去呢。……且看现代特工玩转古代,有爱,有恨,有江山……
  • 恶魔的淘气公主

    恶魔的淘气公主

    我——天才少女韩贝儿刚从美国回来,就遇上恶魔大少爷仲天浩,一见面我就喜欢上了他,可是就是不想承认。后来又成为仲天浩的未婚妻,搬进了仲天浩的家,想知道我在浩的家里发生了些什么是吗?想知道就来看看吧!顺便推荐一下(*^__^*) 嘻嘻……
  • 平阳公主传

    平阳公主传

    隋朝杨广弑父杀兄,欺母霸嫂,荒淫无道且民怨天愤;华夏九洲三十六路烽火七十二路烟尘--于是瓦岗寨群雄聚义;李渊借机起兵太原而一举推翻隋炀帝政权,大唐圣朝建立,唐高祖之女李三娘册封平阳公主。作者以翔实、洗练而朴实的笔触,最后完成了李三娘这一巾帼英雄的性格塑造。本篇取自隋唐英雄传--其情节曲折惊险,引人入胜。
  • 那年春季樱雨间

    那年春季樱雨间

    那年春季,在樱花树下,一场奇迹的邂逅,又似乎是注定。还记得,你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桜満开の季节に仆と君は出会った。”(在樱花盛开的季节,我与你相遇。)———————————剧情————————————“小妞,你就从了小爷吧,小爷给你吃好的穿好的。”“不行,这话说的没感情,再来一遍!”“哎……笙歌,可以了吧,别折磨我好不好。”“你说不说!?不说是吧,行,换我来。”“楚笙歌,看看你这相貌,啧啧,狗看了都觉得恶心。”“你觉得恶心?”“废话,肯定觉得。”“哦……来,握个手。”“你……你以为我是狗吗!?”“不然呢,是你自己说你是的。”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