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问道:“是何流言?”
王允左右看看没有太监侍女在旁,凑到刘协耳边低声说道:“坊间传闻说罗将军武艺冠绝天下,又自倚大功,心生异志,早晚必将篡国!”
刘协一向淡定从容的脸上也不禁露出惊讶之色:“竟有这等事?”
“虽然只是市坊流言,但是空穴来风,其来有自。既然有这种传言,陛下该当及早防范才是。”王允拱手说道。
刘协思索沉吟良久,问道:“王司徒,你对此又有何看法?”
王允禀道:“陛下,根据消息,前几天宫中羽林军的司马昭将军第二次被罗将军打断鼻梁骨,现在仍在营中养病,不能理事。外间都说罗将军忌惮司马懿父子的才能,故而寻衅打击司马氏,意图瓦解宫庭的守备力量。”
“罗将军认为司马懿心怀野志,对司马懿深具戒心,这点我一早就知道了。”刘协点头说:“他也是为朕着想,若就此说罗将军有异志,朕不相信。”
“陛下,须知罗将军第一次打伤司马昭将军,便是因罗将军深夜穿战铠持兵器径闯内庭,遇司马昭将军阻拦而起争执。有一必有二,倘若下次罗将军持枪现身于陛下卧榻之侧,如之奈何?”
刘协摆手道:“此事朕亦有所闻,宫中出现黑衣人,罗将军奉命追查此案,得到讯息赶来擒凶,也属正常,王司徒不宜疑他。”
王允继续分析道:“司马懿将军为了防备黑衣人而加强宫中守卫力量之后,黑衣人插翼都不能入侵皇宫,可说是防贼卓有成效,罗将军反而从此与司马懿生隙,事事针对于他,陛下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罗将军这么想让有才能的司马懿父子远离皇宫,想要让他们退出羽林军?”
“结合外面的流言,恐怕陛下不得不防范罗将军啊。”
王允叹道:“这也是老臣刚才左右为难之处。若使罗将军出镇外郡,则有可能纵虎归山,放龍入海,不复得制;若留他在京,又如猛虎卧于榻前,令人寢食难安。以老臣愚见,绝不可使罗将军有兵权在手,方可得保无虞。”
刘协皱眉思索良久,未能决断,说道:“事关重大,此事一时难以得解,要对罗将军的忠义之心重新评估。且容后再议。”
王允行礼而退。
第二天罗信上朝,心想:“委任状会不会今天就发下来?不知貂婵所说的油水很厚的是什么官?”
可是左等右等也没见有人提这件事,他不由纳闷:究竟是刘协还没决定,还是貂婵其实给了假情报在拿我寻开心?
这时谏议大夫王朗出列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罗信心道:“总不可能是王朗这老头儿要举荐我吧?打死谁我都不会相信是他。”
“除非元姬在他面前替我说了好话。”他嘿嘿笑着想道。
“王大夫有何事要奏,但说无妨。”
王朗躬身说道:“当日袁术使孙坚之子孙策往征庐江太守陆康,现已然得胜而归。袁术上表奏功,请孙策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
“前些时日陛下曾遣使传诏于袁术,令他不得与各郡相互攻伐,昨日扬州的情报已到,孙策向袁术借了兵马三千,往攻现驻曲阿的原扬州刺史刘繇,显然完全没把朝廷诏命放在眼里,老臣认为此等狷狂之徒久后必反,朝廷宜早做防范。”
“陛下,臣同意王大夫的看法。”罗信也出列说道。
王朗走过来揪着罗信的衣袖在他耳边低声道:“姓罗的小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告诉你,不管你再怎么讨好我,都别想打我家元姬的歪脑筋!你死了这条心吧!”
罗信无语而笑,他在就事论事,王朗却以为罗信是为了王元姬而拍自己的马屁。
他也附在王朗耳边笑道:“王大夫,在这大殿之上,陛下面前,请你自重一点,专注于国事,不要讨论私事。”
“你、你!”王朗始料不及地遭罗信反将一军,被罗信道貌岸然的批评噎得说不出话来。
太尉杨彪奏道:“此次是孙策借兵,袁术并未动兵,或许事情未必如王大夫所言也未可知。”
王朗忿忿道:“朝廷一再说不许相互攻伐,他还借兵给孙策,分明就没有把朝廷与天子放在眼里。”
侍中杨琦道:“只借了三千兵,估计孙策也就是小打小闹,翻不起什么大风浪,我觉得朝廷大可静观其变。”
公孙瓒则出列说:“陛下若是同意,我愿率幽州兵马南下将孙策擒回长安,供陛下发落。”
国戚董承说道:“幽州与曲阿相隔甚远,待幽州军到,恐怕干戈早已平息,届时公孙将军又与孙策乱战,反倒涂炭生灵。”
“董国舅所言甚是。”司徒王允说道:“幽州太远,不如诏徐州刺史陶谦就近领兵前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