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性观的概念
对于女性观,迄今还没有见到一个科学而明确的定义。顾名思义,女性观指的是人们对女性相对固定的看法。有的论著或者将其表述为妇女观。但事实上,女性观和妇女观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
考察一下我国社会话语的变化路径,我们会发现,在近代以前,在中国社会话语没有受到西方影响的时候,“女”与“妇”不连在一起使用,也不存在“女性”一词。据《女性学概论》一书考证,清朝官吏陈弘谋在《教女遗规》序中写道:“夫在家为女。出嫁为妇。生子为母。有贤女然后有贤妇。有贤妇然后有贤母。有贤母然后有贤子孙。王化始于闺门。家人利在女贞。”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也曾经提到:“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清末民初,梁启超在《兴女学》一文中写道:“今中国之无人不忧贫也,则以一人须养数人也。所以酿成此一人养数人的世界者,其根原非一端,而妇人无业,实为最初之起点。”他还说:“女权运动能否有意义有价值,第一件就要看女子切实自觉的程度何如。”他分别使用了“妇人”与“女子”两语。由此可见,在当时的语境中,“妇”与“女”分开使用较为普遍。清朝末年,随着维新运动的兴起,“女子”一词在行文中使用频率增高,成为当时约定俗成的泛指女人的用语。如1902年,陈撷芬在上海创立并主编中国第一张女报时,曾以“楚南女子”的笔名,发表《中国女子之前途》的文章。秋瑾在《勉女权》歌中写道:“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新文化运动中,“女性”、“妇女”两词被普遍使用。大致从30年代中后期开始,“妇女”一词逐渐在使用上相对居于突出地位。如1937年以后,各地女界办了不少刊物,多冠以“妇女”一词。各地的女界组织机构,也大多以“妇女”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一词的使用仍居主导位置:女界权威组织机构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女界权威报刊称《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等。新时期以来,人们比较注重区别“妇女”、“女子”、“女性”等词在外延上的细微差别,在使用上也多有选择。一般说来,“妇女”多指那些有一定年纪和经历的女人,或有婚史的女人;“女性”相对而言,涵盖的范围则往往要大些,它既可指已经结婚的女人,也可指未婚的年轻女子,也可包括未成年的少女、女童,而且词语本身更显得尊重女人,所指多为获得更大程度解放的新式女人。
妇女观作为一个词语,首次出现是在《妇女评论》杂志刊登的一篇署名为吉生的文章——
《妇女运动底径路》,该文在论述妇女运动的两个潮流时,说“不论世界上现在的妇女运动如何派别不同,这目标一点上总该是大家一样的罢,但是内容方面可分成两大似乎很相反的潮流了。这两股潮流是全然根基于不同的‘妇女观’上出来的,不过归宿总是一样。”女性观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发现它的最早出处,但是,综上所述,把人类的一半作为客体来研究的女性观,称为“女性观”要比“妇女观”更科学、更准确。
女性观属于社会观念形态,是女性群体形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它的形成与社会文化和社会化有关。因为人们都倾向于按照自己所属社会的对不同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来构建自己的特定女性观,而每个社会又有它特定的角色行为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及生产力的提高,角色本是戏剧电影中的名词,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系统运用这个概念,成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角色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按照社会、亚文化和家庭的规定来对角色提出期待。这种期待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位置的变化,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性别角色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而且,由于社会历史和社会性质的差异,不同社会的男女性别角色的标准自然有差异。所以,从横向层面而言,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女性观。如果做纵向考察,女性观有延续与更新并存的状况。因为社会性别行为发展的规律表明,“任何一个社会中,凡是与社会所要求的性别角色标准一致的行为,都可能通过儿童的社会化传递下来,并成为个体身上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相反,那些与社会所要求的性别角色标准不相符合的行为,则不会在新生一代社会学习或社会化的过程中加以传递和强化,自然也就会逐渐消失或者受到人们的鄙弃”。所以,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女性观会出现延续与更新并存的情形。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女性观必然会因为社会的某些细微或重大的改变而发生或迟或快的变化,而一定的女性观也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反作用。
二、女性观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性别问题和女性解放的观点,是建筑在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是我们今天女性观研究的指导性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女性解放的前提条件。只有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才能逐步除去男子对女子的绝对统治,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真正实现男女两性的平等。而且,社会进步和时代变化总是可以由女性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的,即女性解放是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女性解放的标志是男女平等,是男女在人的尊严和价值上的平等,是男女在权利和地位上的平等。男女平等的实现程度也是社会解放和进步程度的标志。
(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在确立了女性观研究的指导性方法之后,具体的研究方法的提出和确立便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比较而言,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呼唤下产生的。离开女性发展的社会现实,离开女性运动蓬勃的历史进程,女性观的研究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女性观研究必须源于实践,必须进行系统地、深入地考察与调查,充分地占有与女性有关的大量的、第一手的现实与历史材料,在此基础上去探寻女性发展的规律、女性观的形成和演变、解决女性问题的途径,才能获得科学的、可靠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认识。否则,一旦脱离了实际,再好的理论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甚至还可能走向反面。
(三)批判继承的方法。如同许多事物一样,女性观研究也有历史继承性,它应该在继承人类创造的一切进步的、有价值的女性观理论、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和发展。然而,继承并不等于兼收并蓄,盲目照搬,而必须是批判的继承,既不全盘否定,完全抛弃,也不全盘肯定,一切照搬,而是在认真学习、仔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和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任何时代的女性理论和观念,都无不带有其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常常是正确和错误、有益的与有害的成分、有价值的与无价值的东西混杂在一起,必须批判地继承,科学地扬弃。
(四)借鉴吸收的方法。借鉴吸收当代国外各种女性观研究的理论与成果,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女性观理论体系的重要环节。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虽然它是西方国情的产物,具有浓厚的本土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这种局限性并不排斥它的可借鉴性。当然,借鉴并不等于全盘接受,也不是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只能是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借鉴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关于女性研究的成果和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女性研究涉及面很广,与众多学科有着密切的横向联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若干学科,都以研究女性特征为出发点,出现了以“女性”冠名的学科分支,如女性文学、女性史学、女性心理学等等。任何学科女性研究的进展和突破,都可能为女性观研究提供难得的经验和启示。所以,尽管它们不等同于女性观研究,但女性观研究应该而且必须借鉴吸收各学科中女性研究的科学成果和有效方法。
(五)历史的方法。女性观研究要注重历史的方法。实践表明,那种忽略和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脱离一定的历史范围,把某些有关女性的问题、结论、观点绝对化、抽象化、公式化的做法,都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六)考古的方法。古代社会长时间就像一座层次分明的宝塔,男女分殊是整个宝塔建筑的基础。如果说男性居住在从地平面到塔顶的各个层次,那么绝大多数女性则被深埋在地平面以下。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人群,历来很少有人关注,留在文字记载中的痕迹相对来说也少一些。但是,以云梦睡虎地秦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为标志的大批秦汉时期的考古发现却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女性观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所以,还应重视考古的方法以丰富我们对秦汉时期的女性观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