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蒋志新的加入给微博上的质疑者们又添了一个强援。
到目前为止,质疑者们出于各种原因,质疑得不是那么有力。他们觉得这样做不对,但说不出--或者不愿意说为什么不对。
这其中大部分人只跟着七段修复师文昌明走,小部分人是出于本能觉得这样做不妥,还有一部分能说出道理来的心里则还有些犹豫。
承恩公府能通过国家审核,正式开始施工,可见后面是有后台的,国家也没有反对。他们贸然出手,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了怎么办?
但蒋志新才不管这些--他也不需要管。
进入天工社团之前,他就对石家不顾原型,进行“创造性修复”的做法感到不满了。转投天工社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认同苏进的修复理念。他觉得文物就该这么修!
认同了“修旧如旧”的理念,进入天工社团,开始加入承恩公府的改建过程之后,他很快就开始疑惑了。
这种做法,是不是跟苏进之前说的不太一样?
他为什么坚持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
就算没有文昌明这一出,他也是迟早要找苏进问个究竟的。而如今跟苏进一番交谈,他看着他的表情,看着他笃定的目光,突然间明白了他一定另有想法。他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有原因,那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苏进让他上微博来发表意见,来进行辩论,接下来是不是就该出面进行反驳了?
如果我说得足够有力,让他反驳不成呢?
蒋志新本来就是个很好胜的人,这会儿,他骨子里的那股执拗突然发了出来,注册微博之后,竟然自己摸索着学会了发长微博,然后用一条长微博,有理有据地向承恩公府现在的改建方案--也是京师大学新年晚会上的那个,发起了一篇檄文!
初发微博,第一条就是长微博的,他也算是很少见了。
那是一篇真正的檄文。蒋志新言辞激烈,有理有据,一条条一款款说得清晰有力,一看就是内行人。
现在婉容故居改建相关的事情正是热度最高的时候,他这篇长微博写得实在太好,所以虽然只是个两位数关注,只有一个粉丝--还是微博小秘书--的新生小号,还是没多久被人搜索发现了,转眼间,转发成百过千,评论两千,还被不知道是谁给买了个头条,暂时置了顶。
有力量的话总是最响亮的,蒋志新长微博一出,质疑者们就像挺起了腰杆子一样,质疑的声音顿时变得更大了。
他们直接在蒋志新的微博下面@了帝都各个单位,甚至还包括了文安组的官方微博,要求他们赶紧出来给个说法。
这时,又一个人跳了出来。这是一个黄V,名字叫“英雄泪”,官方注册身份是:天工社团成员,正是徐英!
徐英是最早跟随苏进的成员,受到他的影响那不用说是极深,对他的想法也是非常了解的。
徐英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他虽然在文物修复方面极具天赋灵性,却一点也不受拘束,想法总是天马行空,常常要苏进拉紧缰绳才行。
而最关键的是,当时文昌明在晚会后台质疑苏进的时候,他也在旁边,亲耳听见了苏进是怎么反驳的!
苏进那句话一问出来,徐英的心里马上豁然开朗,顿时拍案叫绝。
这完全就是文昌明的逻辑漏洞嘛!
婉容故居和承恩公府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建筑,你们要修旧如旧,究竟要照着哪个“旧”修?
这时质疑者们声势正旺,徐英也就原模原样地把那句话问了出去--
“婉容故居是末代皇后婉容居住的地方,是郭布罗荣源的旧宅,普通民宅。承恩公府是她被封后之后征用周围民居,进行扩建之后的结果。修旧如旧,哪个旧才算数?婉容故居还是承恩公府,你们得先选一个啊?”
徐英是个黄V,天工社团前段时间也很出名,他的影响力可不是蒋志新是一个小号可比的。
而他的这个问题实在太有道理了。苏进当初问住了文昌明,现在徐英也问住了蒋志新。
“修旧如旧”,“旧”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历史本来就是不断往前走的,当初这座宅邸就进行过扩建,它本来就有过变化的过程!
婉容故居,理当指的是婉容皇后从小到大生活过的地方,事实上,她也在那座普通民宅里生活过十六岁,度过了她的幼年、童年和少年。但后来的承恩公府,为了迎合她的身份进行扩建改造,更符合一个“皇后”的地位,更具有历史价值!
于是,不久之后,就有历史学家出来反驳了。
婉容本人,只是一个普通的满清贵族少女,无论身份还是个人,都没有特殊性。她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她后来被封为了皇后,是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后。
所以,有价值的不是她这个人,而是她的身份。
由此推之,应该被保留下来的不是以前的那座普通民宅,而应该是后面改建过后的承恩公府。这座国公府里所包括的一些相关皇后规制的设施,可以从中窥见满清时期皇族的礼制规仪,更具有研究价值。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的确是选择最有力的依据。
徐英当然不会反对这样的判断,但他还是坚持,这样做,不符合“修旧如旧”的理念!
因为按照时间来算的话,婉容故居的时间在承恩公府之前,比它更“旧”,优先级应该更高!
徐英要是胡搅蛮缠起来,那是很可怕的。
以前偶尔连苏进都按不住他,那还是他收敛过后的结果。而现在,他随意放飞,舌战群儒,竟然连蒋志新和那个历史学家联手都有点对付不了。
不久之后,同样注册为“天工社团成员”,名叫沧海月的岳明也出现了。他出来跟徐英联手,两人一搭一唱,更是所向无敌。
他们俩是在网络上混惯了的,平时嘴巴官司也打了不少,言辞之犀利、说话之有趣,是略有些木讷的蒋志新跟那个历史学家完全不能比的。
最关键的是,蒋志新和那个名叫卞西捷的历史学家的理论,从根本上来说是矛盾的!
一个坚持“修旧如旧”,一个坚持“要选择更具有历史价值的一个”,这两个本来就是不同的标准了。徐英和岳明抓住两个说话间的矛盾之处,打得他们简直有点落花流水的感觉了……
这时候,蒋志新坐在电脑前面,心里很有了些挫败的感觉。
他当然知道这个“英雄泪”和“沧海月”背后的人是谁,老实说,他觉得他们俩的说法很有些胡搅蛮缠。但明明只是胡搅蛮缠,他却越说越觉得自己的判断不对,觉得完全对付不了那两人!
而这还只是徐英和岳明两个人出手,苏进到现在还没出现呢……
要是苏进正式出来,他会说些什么?那个时候,他是不是会更无话可说,败得更快?
其实,这也是蒋志新的错觉。
人各有自己擅长的方向,要说网络论战的话,苏进不可能比徐英和岳明更强了。
最关键的是,苏进让蒋志新到微博上来发话,是真的为了当众把他辩倒吗?
徐英和岳明出现之后,让支持者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会支持承恩公府进行全新改建的,其实都是以前对文物修复不那么关注,更为“外行”一些的人。他们的年纪相对也更轻,所以才会重视个人享受更甚于文化价值的保护。
在他们看来,承恩公府改建之后美美的,很吸引人去住去玩,在这个基础上,通水通电通网,能住得更舒服,有什么不对的?
现在什么时代了,早就不是一百年前的过去了。水电网络是基础中的基础,没这些,日子怎么过啊,再漂亮又有谁愿意去住啊?
这时候,支持者们的声音也大了起来,但质疑者们其实并没有真正被打倒。
徐英和岳明只指漏洞,不说意见,毕竟很有些为战而战、胡搅蛮缠的感觉。质疑者们并没有真正被驳倒,肚子里还有一大堆话想说呢。
他们接连冲上去,在微博下面发表自己的意见,徐英和岳明也很闲,打字速度更快,接连不断地反驳回去,两边混战成一团,谁也说不服谁。
这时候,战斗已到高潮,两边的支持者都在不断增加,长微博一条接一条地发,竟然有了一些论战的感觉。
质疑者那边,聚集的主要是文物修复工作者、历史学家、历史与文物爱好者等等。
支持者这边,则更多的是建筑学家、城市规划工作人员、普通有钱有闲的居民。
渐渐的,支持者这边也不再没有“干货”了,他们的长微博里同样列举了很多有力的数据,提出的有些问题相当发人深省。
最后,一个相当出名的城市学家站出来,深深地询问对方--
“你们说修旧如旧,这个旧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你们说要优先有价值的文物或者建筑,这个有价值的标准,又是什么?”
直到这个时候,苏进才真正图穷匕现,把真正的问题抛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