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5600000009

第9章 明清如何疏解北京人口问题

疏解城市人口,古已有之。为调控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明清时期就曾采取过多项措施疏解人口……

明代如何疏解京城城市人口?

弘治年间开始

“外迁驻军”“移民返乡”“整治关厢”

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记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只有9.6万,到洪武八年(1375年)为14.3万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自南京迁都北京后,依南京之例,将北京城按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各城置兵马指挥司,隶属都察院,为稽查京师地方治安的机构,户籍人口也属该机构管理。随着移民政策的不断推进,北京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嘉靖年间后期至万历年间初,北京城市居民计约13.4万户,其中内城8.46万户,外城4.94万户,以每户5口人计,则明代中后期北京城总人口约68万人,如果加上驻京的军人及家眷以及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到了明朝后期,京城人口已达18万户、85万人,城市人口密度大大增加。为此,明朝廷从弘治年间开始逐步疏解京城人口,隆庆、万历年间仍继续坚持实行调控北京人口的各项措施。

一是外迁京畿卫所军士去边戍屯居。永乐至宣德年间,大量卫所军士迁居京师,导致北京城市人口剧增。为疏解城市人口和加强防御,弘治年间便开始外迁京城及京畿卫所军士,实行边戍屯居。朝廷在长城沿线设置九个军事重镇(也称“九边”),后又在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统领大批卫、所的官兵保卫边防。他们大多亦兵亦农,战时打仗,平时从事种植和畜牧业生产。如今京郊及周边地区以“营”、“堡”、“卫”等而称的地名,相当一部分与当年的卫所军士迁离京师、戍边屯居有关。

二是将当初从外省移民到北京的部分人口劝返回原籍。朱棣称帝初期,为巩固自己的政权,曾实行移民政策,大量屯兵、屯民、屯商于北京,仅永乐初期就迁移了两万多户,达数万人,充实了京城及京畿的人口。但随着人口膨胀,那些外来移民就成了疏解对象。为了鼓励移民返乡,朝廷实行了较为优惠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根据每户的人口数量及路程的远近,给予一定的盘缠(路费)和安置费等,所以不少人愿意返乡。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有不少人返回故乡,其中以来自山西的移民居多。据记载,城西有杨氏大户,自山东济宁移民进京70余年,家中尚有百岁老母,为此主动率全家20多口人返乡。顺天府尹闻之上报朝廷,万历皇帝特赐金匾一块,上书“仁孝”两个大字,并赐银千两,予以褒扬,实为鼓励移民返乡。

三是整治关厢,遣散游民。何谓“关厢”?《明史·食货志》载:“在地曰坊,近城曰厢。”即城门外大街及其附近地区为“关厢”,也就是泛指城门外两三里之内的居民聚集地。早年间老北京城的城门外都有关厢,也是大量商贩和无业游民聚集地。从隆庆年间开始,朝廷令顺天府会同五城兵马指挥司整治关厢内外,并令所辖大兴、宛平二县配合,将整治重点锁定于永定门、德胜门、西直门、朝阳门关厢,因这四个城门处于京城的东南西北方向,城门内外聚集的人员最多。特别是德外关厢元大都时在城内,明朝建城时将大都北城墙往南移了五里,于是北边原本城内的五里地被划到了城外。因此,德外关厢区域最大,居住人口最多。顺天府制定了三条整治政策:其一,没有“京籍”(北京户口)者,须搬至离京百里外的地方;其二,房子可以拆走,如愿意空手出门,可以领到一些补偿款。其三,有“纳户执照”者(即工商执照),“营业者不得超过五人,超者裁之。”经过几年的整治,到万历初期,各关厢内外居民大为减少。

清代如何疏解京城城市人口?

雍正二年开始

外迁八旗兵丁及家眷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定都北京后,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城市管理制度,但顺治初定都北京即于内城“分八列旗,拱卫皇居”,并迁移内城汉人之官民商贾于外城,推行兵民分城居住。清初北京内外城人口约11.7万户,55.6万人,其中内城八旗人口计约8万户,40万人。

随着政权的稳定,北京人口不断增加。一是关外的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居民不断迁往北京;二是外省到京城谋生的人不断增加;三是进京投亲靠友的外省人增多。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记载:乾隆末年(1795年),北京内外城人口约15.74万户,74万人,其中内城约11万户,50万人,外城4.74万户,24万人。

面对北京“户口日繁,待食者众,无余财给之,京师亦无余地处之”的压力,清政府从雍正年间至乾隆年间先后采取多项措施疏解人口。

首先是将部分驻防在内城的八旗兵丁及家眷移至外城或郊外,按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和镶蓝等旗分别建房于城郊,移内城兵丁携眷分驻,至乾隆中期,清政府于四郊建造营房累计达4.8万多间,派驻京师八旗子弟人口总计约8万余。其中雍正二年(1724年)在圆明园建造营房1万间,分驻八旗护军5700多人。乾隆十四年(1749年),于香山设立健锐营,常规编制2000多人,另有家眷等。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蓝靛厂火器营,有各种营房、官房1700多间,“额设鸟枪护军2643人,养育兵708人。”同时还将部分八旗兵丁及家眷派驻北京之外的省份驻防,雍乾两朝先后迁出驻防官兵及家眷共约9万余人。

随着京城八旗人口的膨胀,京师闲散旗人的生计越来越困难。清琴川居士所辑《皇清奏议》称:京城“房地减于从前,人口加于十倍。”“虽百计养之……终非久远之谋。”京师闲散旗人“举数十万不士、不工、不商、非兵、非民之徒,安坐而仰食于王家,而可以为治者”,所以这些闲散旗人被视为重点疏解对象。据记载:雍正二年,以京畿新城、固安官地341顷制为井田,令无业旗人屯种。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再次疏解闲散旗人,原定计划三千户,分为六旗,每年派遣一旗,每旗500户,仍是按旗摊派,而且规定要“择其族众,有眷属者拣派”,眷属一律不准留京。四年间,从北京遣往拉林(今黑龙江省五常市)、阿勒楚喀(今哈尔滨市阿城区)的京旗闲散人有两千多户,近万人。雍正至道光四朝,前后又迁移京师闲散旗人包括闲散宗室约两万人,于东北及畿辅等地屯种。

清康熙及雍正年间初期,有大量外省人涌入北京,谋取生计,被称之为“流民”,由此使京城人口迅速增加。为此,雍正初年提出“就食京师流民,清查口数,资送回籍”,此后又规定:“闲散游荡,立宜摈逐。惟候补、候造之人,读书之人,贸易生理之人,方可听其在北京居住。”

对外来人口严格控制,首先是对外省来京的官员、胥吏(基层办事人员)和文人住京有严格的限制。由于京师实行“满汉分城居住”,汉员皆侨寓南城。二是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外来人口,按流寓人口编定保甲。租住民房的客民,必须有切实可靠的保人,也就是以房管人。“官府按月点卯,酌量分定日期,俾得逐一查照循环号簿,详细诘问,毋许容留来历不明之人。”

乾隆年间为获“京籍”行贿将受严惩

受贿官员被查处后遭重笞革职并流放

为获得“京籍”,曾有“流民”私下里贿赂兵马指挥司官员。据《清代野史大观》记载:乾隆年间,南城前门外廊坊头条有邓姓商户,在京经商多年,但无“京籍”,便私下里给了南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正七品)唐某三千元的银票,请其将自己的名字纳入坊巷号簿之中,不想此事败露,二人均被惩办。邓某被处罚银及枷号两个月,唐某被革职,重笞后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由于对外来人口严格控制,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北京内城居民为45万人,外城居民为30万人,低于明朝盛期的85万人。

清朝退休制度规定,年满60岁的官员即可退休,退休后官员仍名列官籍,享有免税免役特权,并有向皇帝陈诉地方政务情况的权力。退休官员一般均回原籍养老,仅有少数高级官员可留住京城。《清代官职》载:“凡京官革职、休致、解任,严催起程。”即使留居京师,“亦多占籍大兴、宛平二县”,即搬出内外城,到京畿居住。清廷要求“各部院衙门书吏,五年役满考职后,即严催回籍。若潜匿京城或私自来京,均要问罪。”

尽管朝廷对退休官员回原籍养老有宽厚的“政策”,但仍有不少人不愿离京返乡。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陈宏谋奉调进京,历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最后官至东阁大学士。八年后因病且年逾古稀辞官,但想留在京城久居。乾隆皇帝亲自到陈府做其“思想工作”,劝其返乡,并设酒席为其饯行,同时御令其回乡所经过之处的地方官员要在20里内料理护行。陈宏谋深感皇恩浩荡,10日后带着家眷及佣人30余口返乡。乾隆皇帝此举使不少退职、辞职官员打消了留京久居的念头,纷纷离京返乡。

同类推荐
  • 至尊富豪

    至尊富豪

    人分三种:大人,小人,中年人。钱分五种:很没钱,没钱,有钱,很有钱,特别有钱。当人和钱加在一起,那么就只剩下两种:穷人和富人……谁都想当富人,于是故事开始了。
  • 宋未央

    宋未央

    不种好田,是不能愉快的装逼的,不能愉快的装逼,是不能愉快的把妹的,既不能装逼又不能把妹,还玩穿越?你特么在逗我?
  •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这是一本关于身处中世纪的青年守护心中之人的书。为了她,他层层布算,但也难免伤痕累累。此间恋爱奋斗,阴谋诡计,斗智斗勇,攻城围城,幕幕上演。··················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御龙在天之龙抬头

    御龙在天之龙抬头

    天下分崩离析,战火焚天灭地。群雄各据一方,谁主九州沉浮。六鳌摇动海山倾谁入沧溟斩巨鲸?
  • 白色国王

    白色国王

    何处是战马?何处是骑士?盛宴何在?欢娱何在?哦,锃亮的酒杯!哦,骄傲的王侯!往昔如何消逝,似乎一切从未发生!
热门推荐
  • 我要当歌神

    我要当歌神

    渴望成为歌星的韩绯煜来到了新世界。中华原创之声海选现场。韩绯煜感觉到自己写的歌不好,要换一首歌唱唱,可是他又没有别的什么好的原创歌曲了,会的都是别人唱过的……等等,这个世界那些歌星不是全部消失了吗?那我会的这样歌曲不就都是我的了?而且全是我作词作曲的!我这么牛逼我怎么今天才发现?骄傲的人生就从《我的骄傲》开始唱起。
  • 盗墓杂牌军

    盗墓杂牌军

    不懂盗墓的盗墓贼打算盗墓,怎样才能应付古墓的凶险和经验丰富的真正盗墓贼?
  • 魔尊的傲娇妻:倾世公主逆天行

    魔尊的傲娇妻:倾世公主逆天行

    她是北冥皇族的天代公主,天生魂缺,白痴废材,无法修炼,惨遭毒手,再次睁开眼,一片清明!身具妖神之血,破除封印,天地之中谁敢不服,收获一众跟班,神帝、魔尊、妖皇都要乖乖听话,不服?来战啊!不过堂堂魔尊为何为什么就喜欢跟着自己?”女人,我只想睡你,睡你,一直睡你!““女人,你若敢和其他男人眉来眼去,我就将那人丢到是非界!”“女人不许忘记我,否则你就断了你的翅膀,让你再不能飞离我的身边!”不是女强么?为什么会这般无奈?魔尊大人求放过!【绝对1V1,男主出现较晚,但绝不会让大家失望,女主与男主感情线有爆笑,有感动,结尾有点小虐,但作者有病,或许发展成喜剧,希望大家支持!喜欢!哈哈……】
  • 神女别走:我错了

    神女别走:我错了

    他和她在想带相遇,在古代别离,等他回过头,却发现风景依旧,佳人不在.....
  • 凶宅诡事

    凶宅诡事

    亲戚白住了我房子七年。我想收回去,他们想以“租金”的方式,买了我房子,甚至还污蔑我强暴了他们的女儿。为了讨回房子,我选择法律维权,可第二天,亲戚就都喝农药死了。凶宅卖不掉,家里面指责我白眼狼,我也遇到了一件件倒霉可怕的事情。甚至亲戚家的女儿,把尸体埋进了我家的花盆……
  • 太清道林摄生论

    太清道林摄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之千羽夜

    魂之千羽夜

    他拥有强大的御魔魂力,但知魂体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魂——羽毛。明明好像都没有什么用,却被破格录取进入了千羽夜宫就读,走上了一条随时会失去性命的御魔师之路。她是他的青梅竹马,吵吵闹闹地陪他一路长大,对他很是不客气的欺负,又对他极其依赖和信任。她不是冷漠的女孩,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他在异灵界一路经历了生死困难。她是璃络界被追杀的失忆公主,身上背负着复仇的命运,但为了他决定抛开一切,公主什么的才不重要。他身边还有和他生死与共的好友兄弟们,人生之路有他们的相陪,什么魔物苦难都不是问题。为了保护想要保护的人,他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ps:新人一枚,好多都不懂,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摘星天籁的短篇合集

    摘星天籁的短篇合集

    自己写的短篇故事合集,更新不定,不用抱有太大期待,当然估计也没几个人看就是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历代兴衰演义

    历代兴衰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