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大人,去吃饭吧,天都黑了。”林枫叫到。
李小渝从回忆中回过神来,这时夜幕已悄悄降临。那远去的背影消失在黑夜中,什么都看不见了。
“走吧,一起去吃饭,我请客。”李小渝说到。
大家开始没什么激情,但等到说完,说完“我请客。”这三个字的时候,响应非常热烈。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全票通过。
走出校门,一片漆黑,那时外面还没有路灯,只有校门旁边的小餐馆、小商店隐约可以看见透出来的灯光。
因为是李小渝请客,所以就由他指定了一家餐馆,名字听上去很是亲切,叫做“重庆饭店”。其实,在西藏开饭店的四川人和重庆人最多。到处都可见什么“渝都饭店”,“四川小吃”,“成都饭馆。”之类的名字,很是没有特色。
一进这家名字没有特色的小饭馆,才知道名字只是个代号而已,名字好不好和生意好坏完全没有关系,里外一共七八张桌子,坐满了人,还有一张桌子杯盘狼藉,老板还没来得及收拾。
“老板儿,把桌子收一哈。”李小渝用再正宗不过的重庆话吼了一嗓子。
“来啰,来啰”。伴随着大嗓门儿的声音,出来一个中年妇女,微胖,皮肤还是很白。
胖嫂以非常麻利的动作以“迅雷。”不及“暴风。”之势就收拾完了桌子。这让大家都非常满意,因为这节约了大家的时间。
“老乡,坐,吃点儿啥子。”胖嫂的重庆话也很是地道呀。
于是这七个老乡应声坐下,大家齐刷刷的把目光转向李小渝。
“大家每人点一个菜吧,然后再加一个汤。”李小渝作为东道主发话到。
人有形形色色,花有百媚千红,这口味也千奇百怪,大部分菜胖嫂只有很无奈的说:“这个真没有。”那时候******和小沈阳那个有名的小品还没有。
好不容易把菜凑齐,大家又都松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一件大事情。
“老乡,你也是重庆的唛。”胖嫂和李小渝攀谈起来。
“嗯,既然是老乡,那给我们上菜上快点儿嘛。”李小渝说。
“前面还有几桌,先给你们上两个菜吃到起嘛,其他菜慢慢儿再上得不得行。”胖嫂回到。
“要得要得,搞快点儿”。李小渝答到。
大家用很迷茫的眼神看着李小渝,因为除了林枫之外,其他人都听不懂重庆话,听得云里雾里的。这时林枫这个“站林子。”(爱出风头的人)就站出来了,把刚刚的话翻译了一遍。然后很有成就感的说了一句“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说着说着,菜就来了两个,看着隔壁桌投来的羡慕嫉妒恨的眼光,大家都表示很自豪,李小渝更是心情无比通畅啊!
大家因为才刚认识不到24小时,所以刚开始都还比较客气,吃得也比较文明,大家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样,气氛很是和谐,融洽。直到李小渝声说了一句话,一句客气话:
“大家随便吃,别客气。”
就是这句客气话,让大家变得非常的不客气,大家吃得和刚刚胖瘦收拾桌子一样,以“迅雷。”不及“暴风。”之势,将两盘菜一扫而光。
大家面面相觑,然后很有默契的放下碗,等待下一轮的“光盘。”行动。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小渝不由得想要“淫。”诗一首啊!
“人生若只如初见,怎会这般为抢饭;都知食会变成屎,谁也不肯一步慢。”
他本来想趁现在空闲之际把这么有创意的一首诗给大家朗诵一遍,但又怕扫了大家抢饭的兴致,只好是众乐乐不如独乐乐了。
只好等待将来有一天,有机会将这首诗发表,再告诉他们吧。
等到隔壁桌的菜都上齐,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轮到李小渝这桌羡慕嫉妒恨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呀,只是稍微转的快了点儿,让人无法这么快的接受。
“老板儿,快点儿哟。”李小渝着急了。
“马上,来老。”里屋传来胖嫂的声音。
这个四川人和重庆人的“马上”,大家都知道要多久,有可能还在找马,让李小渝有点儿心慌。
“马上。”让李小渝他们等了十几分钟,大家就说这“马上。”也太慢了。只有李小渝和林枫知道,这个“马上。”算快的了。当然,慢慢的,大家也都知道“马上。”这个词的真实含义了。
这次又来了两个菜,这次不用李小渝说话,大家毫不客气的以同样的节奏吃完了,有人还盛了第二碗,李小渝吃得慢,有点儿吃亏,第一碗还没吃完,盘子又光了。
最后,大家就重复着这样的节奏,吃完了大学在一起吃的第一场饭。当然,这场饭除了李小渝,大家都很满意,这场饭记忆也是深刻的,最深刻的也是李小渝,让他“大出血”,自己还没吃饱。
“一共一百零八块,既然是老乡,就给个整数,一百。”胖嫂用大嗓门儿说到。很是满意。
那时候物价还不是很高,李小渝一个月生活费也就六百块,这一顿吃掉了他六分之一的生活费,所以他印象非常深刻,还有这个数字也很特别,梁山一百单八将。胖嫂那满意的笑容和震耳欲聋的大嗓门也随着李小渝的“大出血。”被一起记住,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老乡,下次再来哟。”临走时胖瘦不忘叮嘱。
也许因为胖嫂的热情,也许是因为这里的菜好吃,也许是因为胖嫂的大嗓门,李小渝一直都光临他们的餐馆,直到学校扩校门,房子拆掉。
李小渝最想去的时间就是晚上,不论是他从八一镇(林芝的市中心)回来,还是准备吃完饭去八一,每当他看到那黑暗中微弱的灯光,在精神上就感觉吃饱了一次,就感觉没有那么饿了。所以他经常说:“看到了光就看到了香喷喷的佳肴,看到了佳肴我就看到了温饱,看到了‘温饱’我就看到了‘****’。(饱暖思****)。”
直到学校扩招,直到学校扩门,昔日温馨微弱的灯光变成了光明的路灯,李小渝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不见了黑暗,光明是如此的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