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离莞城不过三百里水路,再从莞城赶回方村,骑马的话确在方村前赶回来,只是,杨越泽多久没回家了,他这次真的有如此急切吗?
“大爷是骑马回来的,一早东方先生就来报信了。老太太欢喜的很,命我来叫醒二爷和二奶奶,商量下怎么迎接大爷。”静梅完全不等我们问话,一溜答了个完整。反正也是该起床的时候了,我便伸出手要静梅扶我。
老太太待杨越泽自然没有杨官亲近,但毕竟也是杨家的长子,又几年未回家,加之这次是衣锦还乡,自然要隆重些的。我忽然想起前日在市集时,似乎有位说书先生说到“胜凯大将军”的英雄事迹时杨官有些不屑,呵,想来应该是杨越泽了,只怕杨官是不服气自己只能呆在家里打点家业,而老太太却准许杨越泽去实现理想吧。
他脸上有些不愿,嘴上埋怨着折腾人,却也还是由着丫头们伺候起身了。
到了梨园,老太太见我和杨官携手而来,一派和气,更是满面喜色,叫我们先用膳,而后商议大典迎接杨越泽的一应适宜。
说是商量,其实多半是老太太做主的,中间杨官去村口和惠喜的村长爹挂上炮仗去迎接杨越泽,家里这边我也只是在细节时帮老太太提个意见,比如选个什么花样啊,地上铺的红毯子需要多少尺啊这等小事。
午膳时阿忠来报村口那边的事宜都准备好了,杨官的意思是不回来用膳,就着吃些点心就将就着算了,让老太太和我先用。老太太又问了杨越泽具体到家的时辰,才心不在焉的用了几口饭,我也没什么胃口,吃的甚少,反正一会子杨越泽回来了,还是要再吃一顿的。
晌午过去了一个时辰,又有个小厮颠颠的奔回来,说是杨越泽已经到村口了,老太太激动的没让袁姨扶就走到门口,吩咐全叔准备燃炮仗,起乐鼓了。我百无聊计的跟在后面,只觉索然无味意兴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