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40700000212

第212章 难以完成的报仇

天麻麻亮时,海尘便来到了曾阿暖买过砒霜那家药铺。药铺的老板向来是睡在柜台上,以便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做生意。此时距天亮虽然不早,但街上没有游荡的人和鬼魂。海尘怀着做贼的心,买了一小包砒霜,回到家里交给了小鼠。

小鼠看着那包砒霜问道:“海尘,这么点东西,真的可以毒死一个人吗?”海尘叹道:“小鼠,这么一包砒霜,别说是毒死一个人,就是十个人二十个人,也全能给毒死了。”小鼠眨着眼睛说道:“真厉害,比我们妖怪的法术还要厉害。”海尘道:“小鼠,这件事还是由我去做,你快点回到鬼先生那里去。”小鼠笑道:“我去更好,你去了也不一定可以做成。”海尘道:“我不想让你受到伤害,你明白吗?”小鼠笑问道:“你这是……在关心我……”

海尘道:“你和雲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我宁可自己去死,也不愿意看到你们受到伤害。现在雲已经变成了鬼,我不希望你也变成鬼。”小鼠笑道:“不会的,妖和人不同,妖死不为鬼,我是绝对不会变成鬼的。”海尘道:“那妖死了会变成什么?”小鼠道:“妖死了就是死了,也就是灰飞烟灭,什么都不存在了,所以妖比人可怜。历经千年修成人形,死后连鬼也做不了,比起我们,你们人真是幸福多了。”海尘道:“既然如此,那我更不能让你去,我死了还是鬼,而你……”

说这句话时,海尘的头是低低垂着,而当他抬起头,对面已经没了小鼠。海尘急忙追出屋子,喊道:“小鼠——小鼠——”

汪雲的声音从那间屋子传出:“海尘,她……她走了吗?”海尘道:“小鼠是妖,我根本就拦不住她。”汪雲道:“海尘,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海尘问道:“什么事?”汪雲道:“如果小鼠平安回来,你就娶她,好吗?”海尘愣道:“什么?”汪雲道:“人和妖虽然不同,但真情在天地间都是一样。我生前不明白,才会违背对你的誓言,而死后明白,也是晚了,所以我不希望等你死后,也和我现在一样后悔。”海尘叹了口气,想起的都是以前和汪雲在一起游玩的快乐时光。

短暂的快乐,长久的痛苦,人该如何活着,就是死后也很难知道!

小鼠来到曾家的大门外,看到大门紧锁,门口挂了一些驱鬼的符咒,四边的墙头也是拉着红线,尤其是大门上的门神,看一眼就让小鼠心惊胆颤。小鼠暗道:“这都是驱鬼的东西,我是妖,应该没事吧!”猛地她看到在门匾在上面挂着一柄剑,那是降妖剑,寒江雪也在曾家,小鼠的心顿时凉了。

降妖剑突然飞起来,绕着小鼠转了一圈,随即又飞进了曾家,只听见寒江雪的声音从空中传来:“大胆鼠妖,竟敢再来害人,给你半天时间处理后事,半天过后,必叫你魂飞魄散。”另一个阴冷的声音说道:“还有,回去告诉那女鬼,万勿再来伤害好人,否则我定将其魂魄打散。”

小鼠暗道:“我答应海尘,要帮他做他想做的事,现在遇到了苦难,但我不能放弃。”她将砒霜紧紧攥在手中,迅速朝曾家的大门扑去,一道紫光从门缝中射出,穿过了小鼠的身子,几乎打得她现出了原形。

街上走过的行人,惊讶地看着小鼠。小鼠捂住胸口,转身缓缓走向海家。到了海家的门口,她不敢进去,没有做到答应海尘的事,她感到很是羞愧,感到无颜去见海尘。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砒霜,心想既然帮不到海尘什么,半天后寒江雪又会来取她性命,那她此时还不如服毒自尽,起码死得比较干净。

海尘开门出来,看到小鼠站在门口呆呆看着手中的砒霜,急忙上前将砒霜夺过来,问道:“小鼠,你做什么?”小鼠一看是海尘,黯然说道:“海尘,我没有本事,我办不到答应你的事。”海尘道:“小鼠,只要你没事就好,我们快点进去吧!”

那道紫光穿过小鼠的身子,并不能杀死她,但也让她体内犹如火烧般难受。海尘将她扶到客厅,问道:“小鼠,你的脸色不好,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小鼠道:“我连曾家的门都没有进去,就被赶出来了。”海尘道:“怎么会这样?”小鼠道:“曾家的周围已经布下了符咒等驱鬼灵物,而寒江雪也在曾家。那个捉鬼大师说,让汪雲不要来伤害好人,否则就将她的魂魄打散,而寒江雪告诉我,在半日后取我性命。”海尘忙说道:“小鼠,那你快逃,快点逃到明月洞去。”小鼠笑道:“不用了,我不想让鬼先生为难,上次鬼先生搭救我们,已经对寒江雪许下了承诺,我不能那么自私。海尘,你去将那捉鬼大师的话,说给汪雲听。”

海尘摇头道:“不用了,小鼠,你放心,等寒江雪到来,我就用我的性命换你的性命,我敢肯定他会答应。”小鼠道:“海尘,你——”海尘道:“小鼠,现在我们该吃饭了,就是做鬼,也不能饿着肚子啊,黄泉路那么长,饿着肚子怎可能走到阎罗殿呢?”小鼠看到海尘如此坦然,也不禁露出了和以前一样灿烂的笑容。说是要吃饭,但海尘和小鼠都没有胃口,而汪雲是个厉鬼,也是一个饿鬼,食物到嘴边就会化成灰烬。海尘和小鼠坐在汪雲房间的门口,汪雲也紧贴墙壁而立。一人,一鬼,一妖,组合起来的力量本该是何等大,然而在有了捉妖师和捉鬼大师后,他们就如蝼蚁一般弱小。

傍晚时分,金黄的阳光从天而降,落在海尘和小鼠的脸上,金黄色的脸。初看是那么美丽,细看又是那么悲酸。海尘问道:“小鼠,你怕吗?”

同类推荐
  • 窥天神测

    窥天神测

    言者,心生也,字者,心化也,一个人写出的字,与自己的吉凶祸福等命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测字算命”应运而生,踏上这条路,要从我无意中掉进奶奶的棺材,却在发现里面有个衣衫凌乱的大姑娘说起……
  • 秦梦异事

    秦梦异事

    灯火万丈,情丝流转。痴爱,至恨,有怨,他带着这一小只,辗转人世间,看尽千般故事。人,妖,佛,魔,都受七情苦。
  • 隆仲仁

    隆仲仁

    隆仲仁本是警校里一名普通的法医,在机缘巧合之下他获得了异于常人的力量。然而隆仲仁并不知道自己早已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当他面对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他又该如何去面对?接下来你将会和隆仲仁一起,去解开这笼中法则。
  • 丧尸横行之动物园惊魂日

    丧尸横行之动物园惊魂日

    某个阳光灿烂、稀松平常的夏日周末。跟许多家庭一样,乔治一家也选择在这天,来到动物园观光、游玩。但当他们一家刚步入动物园不久、玩地正尽兴时。却突然听到从猴山方向传来了一声怪异、刺耳的巨大尖叫。而令跟正在兴头上的乔治一家,同样身处动物园的许多家庭都没有料到的则是——正是由于此声尖叫,伴随着各种离奇事件和阴谋秘密紧随其后、纷飞而至。便就此宣告拉开了,使这天位于此处动物园内的人们。将要在他们的一生中,面对的最为血腥恐怖、不堪回首的一日幕布......
  • 奇门鬼师

    奇门鬼师

    这是一本玄幻色彩与灵异结合的书,与传统的悬疑不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推荐
  • 睡美人

    睡美人

    本书根据安徒生经典童话改编而成。讲述了小公主出生时,遭到巫师的诅咒。十五岁那年.诅咒应验了,公主昏睡了一百年。王子历经艰险赶来,吻了公主一下,公主便醒来了。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本书为适合3-5岁儿童阅读的图画书,装帧美观,图画精美,文字浅显易懂,非常适合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
  • 放开那师太

    放开那师太

    莫道剑斩三千桃花落地,只管苟屎敷你满脸懵逼。任凭尔等玄功叱咤练气,手中板砖教你再无声息。剑尾红穗诉说行侠仗义,入得耳中全然都是狗屁。你言我毫无武德之道理,却不晓我之输出靠偷袭。
  • 忆往生之为你立地成魔

    忆往生之为你立地成魔

    传言,宋芸走后的第二日,徐州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那雪乍的一看似红非红,细看色泽却无一般的雪无二,只是个头大了不少。当地的人以为,这样的雪来的快,去的自然也快。谁能想到,这雪持续下了三年,日日夜夜的下,毫不停歇。可奇的是,这样大的雪却没有将房屋掩埋,甚至连人的膝盖都没没过。
  • 一个复读生的独白

    一个复读生的独白

    一年的亲身经历展现,让人感同身受。真实的复读生活写照,透露复读生的艰辛求学心声。
  • 黄金农场

    黄金农场

    这是一个在乡村悠闲发展,在异界激情爆满的故事。年轻人,不要沉迷于网络小说,拔掉网线,关上电脑,扔掉手机,世界那么大,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风景,洗涤一下空虚的灵魂,一天下来,你就会发现,踏马的还是看《黄金农场》有意思.
  • 定位故事

    定位故事

    本书汇集了反映钻石图定位法理念和方法的180个精彩并令人回味的故事,依定位的过程分为导论、找位、选位、到位和结语五个部分。
  • 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六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研究结果表明,90%的教育基础都是在孩子6岁以前就奠定了的。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期,是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即使是天资平平的孩子,也可能成为天才!
  • 末日之安之若素

    末日之安之若素

    丧尸突然降临chivu等人在行尸中彷徨着,难以忍受分离与欺骗。十五个人死去了十一个,一个失踪,还有五十小时。他们需要逃避,还是战斗血海?一次次磨难将人性磨损的如行尸般凶险,也是他感受到情感的珍贵。食人族,阴谋,丧尸进化,团战,死亡,正一步步逼近。而现在,血海弥漫,尸横遍野,重点在哪里?只有安之若素
  • 断余生

    断余生

    或许一切本就有前因后果,有缘分注定。生离死别,是无奈,是痛苦,是蹉跎。或许,你会讨厌它,可正是有死别,活着的人,才能更好的活着,学会成长。失去爱人,失去一切,太过深情的人,怎能不断了余生,迷失永恒。
  • 拒嫁豪门:帝少追妻路迢迢

    拒嫁豪门:帝少追妻路迢迢

    被后母扫地出门,她抱着孩子露宿街头;被狂妄自大的男人占便宜,男人吃完居然要她负责!她一穷二白,还带着孩子,哪里养的起一个集团总裁?“女人,既然你养不起我,那换我养你吧。”宝宝探出脑袋,兴奋的鼓掌:“好啊好啊,正好妈咪缺个老公,我也缺个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