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看着席聿自盒中拿起那一方砚台来。
“是抄手砚,流水纹,有些糙。”席聿点头,手里垫着帕子,朝那砚台上轻轻蹭了蹭,又在光线稍微足一点的地方看了看。
这砚不太像是端砚的紫,而且一半紫色一半又是青色,那紫色与青色看起来还都不怎么分明,感觉又像是浸了点黄黄的土色,石质看起来倒是有些润。
哈一口气,石材表面薄薄的凝起了一层水雾。
席聿伸手摸了摸,触感微凉石头的材质比较细,不过又有几分略微的砂感,没有多滑。弹指头崩了崩,声音嗑嗑响,石质的脆里头带着有点空的感觉,但是脆得声音并不利落。
席聿对着摇椅上的杜老板摇了摇头,笑道:“此种色料也少见,看起来虽然像是端砚的料子,却不知道为什么会仿了宋砚的式样,工还不怎么样。”
说罢,席聿伸手指出那砚台的边角处,递到对方眼前道:“这里水卷云头都断了,你也给我?”
“那么一点缺了边儿的,又不甚清楚,你看看,原本就是没有的,不是我故意要拿坏的给你,全品全相的哪有那么多,轻易也不能到了我这里啊。”杜老板摇头晃脑地说到。
“遇上了别的人,就粘补粘补了糊弄,那才是真讹你。你自己仔细瞧瞧,那里是不是原本就缺了一丝的。我也来回看了多次,不像是新断的,看来更像是原来就没有的。你那就是心里膈应,一眼看去又不妨事儿。”
席聿摇头,将手里的东西又转圈看了一看,依旧道:“不对,不对,其他都还好说,我倒不是说你拿个破的给我,颜色也不对——我总不能收个假的。”他用指腹略朝墨堂里按了按,感觉手底有了点湿意。
“怎么不对?”杜老板一边喝茶一边摇着,笑道:“我看着挺好,是端砚,那半头是青色的。你只是看过了青皮的紫砚,多了,不习惯这样两色的。”
小满站在一旁,眼盯着那方砚台,心里有些疑惑,思绪翻转久久不能平复——那个物件,她实在是看着眼熟。
席聿和杜老板你一言我一语地对那方砚台品头论足着。一个觉得不像,哪里都不像,以往见过的没有任何款式是这种不伦不类的;一个一口咬定,就是端砚,真品,货就是对的。
“主,主上……”二人的声音中间或飘来一道细若蚊蚋的声音。
席聿扭头,见小满在一旁小声叫他,目光怯怯地望着他。
“说。”席聿正就着外面的光线自己看那处缺角的地方,也满不在意。
“奴婢能看一眼吗?”小满指了指席聿手中的东西道。
有点意外,席聿转头看着她,小满看着他的眼睛里蓄起了水,微微发红,不知道是又怎么了。
“你……”席聿想了想,没把话说完,将手里的东西垫着帕子一起递了过去,道:“拿好,别砸了。”
“是。”小满急忙点头,伸出了手去小心翼翼接过东西。
“谢谢主人。”
“闭嘴。”席聿不耐烦地道。
一旁的杜老板笑嘻嘻地看着二人说话,只是不吭声,一边摇着摇椅一边喝着壶里的茶。
“是。”小满低头,手里捧着那方砚台,神色复杂。
手里的砚台是石材的,比起小满所见过的那些,做工又细腻了许多。
但是不知道工匠是故意所为还是有所参照——总之,这件东西,小满托起来对着光转眼看了许久,还是觉得它很眼熟。
“你还看得懂这个?”席聿见她上下看得仔细,心中疑惑,不经意地随口问道。
“奴婢倒是能肯定,没有见过此种颜色的石材。只是,奴婢觉得好像见到过这件东西,但是又好像没有见过。”
这话说得奇怪,席聿有些不耐烦,便对她道:“有话直接说。”
“是,主人。”小满点头,道:“这方砚台小满觉得眼熟,是因为小满见过另一件相似的东西。”
小满红着脸,又偷瞄了一眼旁边的杜老板,然后继续小声说道:“奴婢见过的那一件东西,原本不是此等材质。”
小满托起了砚台道:“那一件是烧陶砚,黄泥胎底,经火而红,原本质地坚固,扣之有金石之音。不过奴婢见过的那一方砚台此处原是好的,不想后来被磕破了一点边角儿,便被原本的主人弃之不用。”
“而翻做成的这一方是石砚,石材质润,入手细腻,不仅形状比原本的陶砚棱角柔和了一些,就连那流水漩涡的墨斗也看起来也很相仿。”
小满皱眉道:“而小满不明白的是,不仅抄手的式样是一模一样,为何这一处的残缺也叫那石砚的工匠模仿得极其相似,与原本那方砚台不同的是,这一款……”小满将石砚翻转,意识到底部似乎少了什么。
她摇头道:“少了左边砚壁内的标识,这就是小满觉得奇怪的地方了。”
小满没有说的是,过去的陶砚是暖砚,墨堂下面有水盒,而这一方下面没有。
“你说的意思,这砚是仿着令一件刻成的?”席聿大致听明白了,益发觉得奇怪。
“这石砚比起小满所见过的泥胎砚的赤红陶色来看,颜色甚是素俭。而石质原本可见略带有紫色,但到了流水处又色泽翻青。因为石材质地略有些像是小满所见过的龙岩砚,可颜色又对不上,所以小满也不能断定那两件究竟是不是有何关联。”
“龙岩所出之石,中原多有制成簸箕砚或是后来常见的随形的,也少见此种方形圆角的式样。”这种式样要到了小满莫名其妙突然来到这个朝代之前差不多的时期,也就是不到十来年的时间里才刚开始流行起来。
如果是在更早以前,有,但是少见。要不也不会是在王府里头见到的了。对于小满来说,这个物件的式样还是很“新”的。
小满没有说的是,就她进入王府之前所知的再早的石砚台,在民间流传的大多简而略糙,除了砚堂中细磨之外,余者都打制得不甚精细。
而且大多都是没有砚盒的——天下读书人不知凡几,富贵天生的毕竟是少数。如果是寻常人家,识文断字的人都没几个。若是有银钱送孩童习字的,一个用来研墨的物件,在他们眼里哪有那么多可讲究的。
更加不用说,一般人家的娃儿习字,先就是用竹笔画沙盘。只有到需用做功课请先生批阅的时候,才会真正用上笔墨纸砚,写过的字纸都要好好留起来。不然那么大的折耗,几个人家能够供应得起的。
而入了王府之后,小满才见到了各色不一形式的砚台,但是就王爷喜爱的来说,也分了两种。
一种是与民间砚台相仿的简单质朴的随形砚和圆砚,几乎没有什么复杂的雕饰。最多是装饰以类似金铭上的虬螭纹一类比较简单的雕纹,无外乎四方神兽之类,或者是王府的印信,表示这是王府所有王爷所用的,那都是比较旧的东西。
另一类是王爷从四海搜获或者别处敬献而来的,尤其是从中原而来的新砚。中原的砚台一开始还是多与王府中的旧砚相似,式样简单,非圆既扁不过到后来就花纹渐次繁杂了些,还有了“風”形和钟形等拟态拟物的砚形。
就比如,原本的那一方泥胎的烧陶砚就是旁人献给王爷的中原砚。据说是因为制砚的工匠们在制作贡品的过程中有了闪失,将已经挖好的墨海弄拧了。工匠便索性将墨海处半干的泥胎雕饰成流水入海一样的漩涡状,不想烧制之后竟然相当别致,于是便有人仿制了一些。
可是又由于那样的形制容易将泥胎烧坏,泥砚从中不是裂就是漏,并不容易成功。
所以,那方砚台即使最后被王爷自己磕破,弄断了云头的水纹,也还是因为赤红的陶砚颜色美丽而没有丢弃,后来经不住讨要赐给了身边的一位美人画眉用。
“等等。”原本在一旁摇着摇椅的杜老板忽然道:“这位,姑娘,请问您方才所说的是龙岩砚吗?”
小满看向杜老板,想了想,点头道:“是的。奴婢方才说了龙岩砚。就是传说在中原的南方某地一处叫做端州的地方出产的龙岩石砚。”
“地方可是在肇庆端溪?”杜老板微微笑道。
“这就不清楚了。”小满摇摇头,想了想说道:“奴婢只知那端州在大唐岭南道,近梧州,其山有上龙岩,紫石砚之所出矣。奴婢家乡流传其为龙岩砚。其余都是书本所言,奴婢并不知晓。”
“行了。”席聿面色不佳,出声阻止道:“不要说些没用的,到外面等着去。”
这丫头在他面前说自己是古代人,现在还之乎者也起来了,杜厨子本来便是个无事找话说的,席聿不想那个叶婉再说出些什么奇怪的话来。
要不了多久,只怕人尽皆知他身边有个这样的“奴婢”了。
“是。”小满低头,也没敢施礼,便拎着东西悄没声地走到院子里,一边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