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09200000007

第7章 述往事双清卖解2

只听红姑说道:“你们这些人那里如此大意?难道竟不知道窗外有人偷听吗?”

柳迟一闻这话,就想提脚跑回自己房里。接着听得自己师傅哈哈大笑道:“自家徒弟,有甚么听不得?”

红姑也笑着说道:“我若不知道是你自家徒弟,就肯饶恕了他么?”

师傅放高了声音,向窗外呼道:“柳迟,到这里来!”

柳迟估料着不至受责罚,遂脱口应是。自己定了定神,缓步走了进去。先向红姑行了礼,才向自己师傅叩头,自承偷听的罪。老道命柳迟坐在双清下首,让红姑床上坐,自己坐在旁边。

大家都就了坐,老道才向柳迟说道:“你列我门下,才得半年。道心虽坚,只是日子太浅,还说不到应用的本领。我因你将来可望大成,不肯叫你小就,所以传你的道家正轨。一切用世的方术,都不给你知道,为的是怕分了你的道心。不然,此时的会,正不妨教你参预。你还没到窗下,我就知道你因听得屋上瓦响,悄悄从西院跟来。我因想趁此教你认识你的这些师兄,所以听凭你在外偷看。你这些师兄的面貌,此刻你都已识得了。还有二十三个,今晚都得齐集此处。等他们到齐了,我一一将姓名说给你听,你好生记取,不要忘了。”

柳迟刚起身应是,猛听得半空中笑声大作。笑声里面,还夹着一个很苍老的声音说道:“劳老弟与红姑候久了,勿罪勿罪。”

语声才毕,秋风飘落叶似的,一连飘进二十五个人来。老道、红姑和房中坐的人,都一齐起立。首先着地的,是一个儒衣儒冠,须发皓然的老者。老者后面,跟着一个头似雪、发如霜的老太婆。柳迟猜想这老太婆的年纪,必已在八十开外,然手中所拿的一条拐杖,是水磨纯钢的。杖头一只金色灿然的凤,那凤的身体,比茶杯还大。凤尾聚起来,恰恰一手把握得下。弯弯曲曲的三尺多长,便成了一条拐杖。估计这拐杖的重量,至少也得五六十斤。那老太婆提在手中,和寻常的老人拿着一条极轻巧的竹杖相似。老太婆的后面,也是一个白胡须老头,顶上光滑滑的,没一根头发。两条白眉毛,却向两只眼角边垂下,足有二寸长。胡须疏而短,两眼笑眯眯的,活像是画中的寿星。只手中少了一条拐杖,却握着一串念珠。

跟在这老头儿后面的便是些俊丑不等、肥瘦不一的汉子,年纪只在二十以上,四十以下,也都与房中诸人一般的装束。老道先向老太婆行礼说道:“劳嫂嫂远途跋涉,心实不安。但是这回的事,确非借重嫂嫂不可。”

老太婆不待老道说完,即答礼笑道:“自家人,何须如此客气。”

说罢,掉过脸向红姑道:“你家离这里近,毕竟比我快些。”

红姑一面点头,一面笑对两个老头儿道:“两位一个是南极星,一个是北极星,倒怎的做一道儿来了呢?”

后面像寿星的老头儿笑道:“南极星和北极星,本来常是在一块儿的,你没见过百寿图吗?”

老道也笑着说道:“话虽如此说,只是两位不前不后的同到,是在途中偶然相遇的吗?”

老太婆就床上坐下来,说道:“那有这们凑巧,能在途中相遇。我们会合在一处的缘故,说起来话长呢,只好慢慢儿说罢。”

老道让两个老头儿坐下。立在两旁的十二个汉子,齐上前请安。柳迟心想自己的身体小,若混在里面上去,必没人瞧见,便立着等候十二人退下来了,才上前向三人叩拜。

同类推荐
  •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

    本书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也是一本可以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灵读物。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以清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时被人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
  • 小城故事多(上)

    小城故事多(上)

    通过小城发生的故事折射出中华大地上那一段疯狂的年月荒诞离奇的传奇。小说真实形象讲述草根六一令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的经历及所见所闻的故事,让人发笑,笑中含泪。泪后生思考,这一切难道仅仅就是一场滑稽剧么?
  • 上海地王

    上海地王

    小说通过主人公崔浩用尽兄弟、耗尽男女,终成地产之王的奋斗搏击历程,记录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房地产业的起伏兴衰。这是一部探究大都市人情世情性情的小说,一部揭秘中国房地产真相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深度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对当下社会状况具有真切观察和批判的小说。
  •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

    "曾经在陈丹青先生《鲁迅是谁?》的演讲中听到一个别致的观点,他说“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对鲁迅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他的作品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致使鲁迅作品的层次和人格魅力被过度简化,他本身丰富优美的用字,以及风趣幽默的行文,后人常常视而不见,也许我们真的不小心错过了一个可爱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狡黠的那一面,他也对人、对动物、对乡土、对自然有着特别的情怀。若是仅仅从某一些方面去解读鲁迅作品内涵的全部,这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
  • 魅影之匣

    魅影之匣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是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从汉魏六朝的《搜神记》、《幽明录》、《拾遗记》、《西京杂记》、《博物志》;到唐五代的《玄怪录》、《传奇》、《甘泽谣》、《酉阳杂俎》、《剧谈录》、《录异记》;再到宋元的《稽神录》、《江淮异人录》、《夷坚志》;直到明清的《涌幢小品》、《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简直浩若烟海。我每每翻阅这些书卷,常常拍案叫绝,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因此,特翻译改写、润色加工甚至曲解其中最玄妙、最神奇、最悬疑、最惊悚、最有趣也最发人深省的故事,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机迷葬

    天机迷葬

    奉天二道十八门的盗墓贼们偶然在某地发现了五只凤凰缠绕的石盘,夏王窦建德墓葬疑现人间。文献记载中他手中的两件宝物——传国玉玺和禹王宝圭,能够重现人间吗?十八门当主遇害,凶手竟是内鬼!宝物终将流落何处?!
  • 前妻非你不可

    前妻非你不可

    那一年,那一眼,那一刻对那一人一见钟情,从此,非她不可。一场盛世婚礼轰动了整个洛城。沐家一无是处的二小姐嫁给了陆家的天之骄子,婚后,她安分守己,极力做一个好妻子。他对她冷若冰霜又温柔有加。终于,她失了身失了心,带着一身伤痛离开。一走三年,当她再踏进这座城市,他挖好陷阱等她,步步紧追,要她回来……
  • 唯独有你

    唯独有你

    在成长这条大路上,我看到无数的花草,更有数不清的路人穿过我的世界,但唯独有你,默默的守护着我,当我的路人都来去匆匆,你依旧地默默着,默默的守护着我崩塌的世界。因为有了唯独的你,我才会将我那满是废墟的世界建造成绚丽的精彩。———颜溪暖阳
  • 虚伪君子

    虚伪君子

    世间万物皆有生老病死,世人寻求长生之法而不得,便想出鬼神之说聊表心中念想。你猜,若是人真得了那长生之道,会怎么样?
  • 半生戎马为给谁家

    半生戎马为给谁家

    纪元前172年,凡界守护神伏羲大帝享年一万八千岁。此后天下枭雄揭竿而起。。。。这之中最成功的便是秦家。如今天下再次混乱,且看帝将之星如何扭转山河!!!!
  • 妖妃泣

    妖妃泣

    她,自小孤苦无依,蓝发蓝眸。同蛇而居,与蛛为伍,伴蝎成长。六年寒霜,归于陨辰。十年磨练,浴血而舞。锦丝飘然,琴音悠扬。无奈,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柔情必摧之,无心机妄生存。一念之差万物催之,一朝封印千心无情。那人白衣若仙,一笑便惊艳了整个天地还有,她。要是没有那一眼的惊鸿,是不是就不会有那后来的柔情蜜切,更不会有那彻骨铭心的痛。无初见,无相见,无相思,无爱慕。无痴心怎么会妄想?这个男人,她该恨。可若这世间的情情爱爱要是能控制,怎么会有这么痴男怨女?当她一步步走向那曾伤她最痛的回忆,却发现了那真相......在这乱世中,谁与长歌。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银杏、白杨礼赞、秃的梧桐、两株树、爱竹、梧桐树、杨柳、那树、说树、仙人掌、榕树的美髯……郭沫若、矛盾、周作人、丰子恺、汪曾祺、巴金、瓦·沙拉莫夫、约翰·缪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大师为你呈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生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收录了萤、爱竹、天鹅、巨人树、冬之兽等精彩散文篇章。
  • 时代推手

    时代推手

    来到一个五分熟悉五分陌生的世界。在这里,一场文学大赛下来,老人与海这样的篇章都被逼出来了,评委也没有想象中的眼珠掉地。一场原创歌曲比赛,年仅二十岁的周董频频超神,主角即使开挂也差点被虐。赫本已度罗马假日,白兰度未替教父代言。恐龙依然席卷世界,不见大船装上冰山。阿甘悄然立传,肖申克何时救赎?在一个大娱乐时代里,用曾经震撼世界的经典铺出华娱前进的台阶。
  • 妙引宋词好口才

    妙引宋词好口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典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渐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