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这么大,地球不过一块小石头。”
这句话是方菲初恋男朋友肖然,二十多年前对方菲说的。本来方菲早把这句话忘了,可今天遭遇的这偶然,猛的便让她想起这句话来。
这小石头一样的地球上,怎么可能不时常有巧合的事件突然就降临了呢。
方菲明白,当初肖然说这话,并非她今天想要表达的这层意思。肖然当初的意思吧,应该是:如果地球只是一块小石头,那么地球上的事还有什么大不了呢。
但方菲今天就是想用这句话解释今天遭遇的这件事,因为这事也巧得太离谱了,任何解释在这件事面前,都不如这句话恰当。
更为神奇的,往前数六七十天,这个巧合就已经初见端倪了。
那天,……
二十多年过去,与老公虽然寻不到那种热情激荡的感觉,但也寻得个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现实状态。那个曾经把方菲的生活搞得乌烟瘴气的肖然,也随着时光的河,漂流到遥远的那一头,渐次成了十分模糊的影子。方菲唯一记得的,是自己曾经发的那个誓:再与肖然邂逅,一定不要仰望他,最多平视他,最好俯视他!可能正是为了实现这个个誓言吧,二十多年来,方菲很努力。十几年前,随丈夫转业回到沿海城市后,奋发图强考取了律师资格,现在已经是一家外资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了。
当她的初恋,因了那句疾风一样的话,从如同清晨的雾霭中透出些许轮廓,她沉睡的脑细胞便正午起来,一切变得明晃晃的,让她这六七十天来,非常辛苦地一直处在一种如临白夜的不眠亢奋之中。
她就那么亢奋着去蓉城参加了“第八届律师论坛”。她亢奋的状态,倒是很适合那样一个宏大的论坛氛围。按照论坛组委会的安排,方菲担任了“发展分论坛”,“指点江山”环节的演讲嘉宾。八分钟的演讲,方菲针对内陆律师所谓“外资所抢跑大量人材,影响了内陆律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的发难,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的弟弟在深圳卖川酒,他的太太曾经也是卖酒的。过去10年,他们争得你死我活,我的弟媳争不过我的弟弟就嫁给了我的弟弟。后来,我曾经问过我弟弟一次,怎么样?和曾经的竞争对手过得开心吗?他们已经有一对双胞胎了,日子应该说过得很不错的。可弟弟说,以前,她就是赢了,我还有一半的财产,现在跟她结了婚,我连一半都没有了,全部给她拿去了。所以我最后还要说一句话,迈出去是很重要的,人才横流不是外流,不是坏事。英文都说,你不能跟你的对手竞争的话,就最好跟他结婚。”方菲讲完,全场大笑,掌声不断。因为下午成功的演讲,方菲在晚上的欢迎酒宴上很受欢迎。许多认识与不认识的人,都举着蓉城的名酒“水井坊”来与她干杯。
那个让方菲觉得太过意外的偶然,就是随着那一群敬酒的人,一步一步逼进方菲的。
那是一位有着陌生面孔的年青人,他端着满怀的“水井坊1573”,已经来来回回与方菲干过好几杯了。
方菲望着他有点疑惑。
“前辈,我们可曾在什么地方见过?”到底没敌过方菲探究的目光,年青人先开了口。
“呵呵,我长得蛮大众,常有人会说我长得像谁谁的,可能我长得像你认识的一个什么人吧?”方菲觉得年青人分外陌生。
年青人仍没离去的意思。
“前辈是蓉城人?”
“算半个蓉城人吧,我曾经在蓉城工作过十来年呢。”
“是吗?我是从蓉城大学毕业的。”
“蓉城大学!”方菲的惊讶写在脸上,她记起肖然也毕业于这所蓉城最有名的大学。
“是呀,不过我以前学的并不是法律,我是从数学系毕业的。”
“真的巧呀,我还认识一个也是从你们学校数学系毕业的人呢。”方菲的脑电波直接到达,一下就想肖然也毕业于蓉城大学最有名的数学系了,这于她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想无不关系的。
“是吗?他叫什么?看我认识不。”小伙子非常愿意与方菲深入沟通。
说说也无妨的,眼前这个年青人,与肖然差着十好几岁,断不会与他有什么关联的。
“肖然。”
年青人本来侧对着方菲的身子速猛地朝着方菲转过来,惊讶地盯着方菲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仰头,朝着悬着无数水晶灯的空旷的顶棚,朗声畅快地大笑起来。
“我终于想起来你是谁了,你不就是肖然念念不忘的写在日记里的F吗?我在肖然那儿见过你的照片,我说怎么会这么眼熟呢!”
“你认识他?”地球这块小石头呵!方菲就是在这个时候想起肖然二十多年前说过的那句话的。
“何止是认识,是铁得不能再铁的哥们儿!”许是觉得这次遭遇太为神奇吧,年青人忍不住又大笑起来,肆无忌惮的笑声,引来许多人侧目。众目睽睽之下,让方菲有些无法招架,于是拉起年青人就往外面的走廊跑。
这座全国闻名的豪华会议中心,所有的灯都是水晶做的。放眼望去,星光点点、波光粼粼。
方菲望着走廊上方悬着的水晶灯,一下有点晕。恍惚中,所有的水晶都碎成一个个晶亮无比的字母R与F。二十年前,方菲与肖然通信时,总喜欢把R与F,一前一后写在信纸上。那是她和肖然名字最后一个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她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带着那位年青人在走廊的咖啡厅坐下来。要了一杯冰拿铁给年青人,要了一杯曼特宁给自己。
品着曼特宁的方菲,就那么无法阻挡地陷在对初恋的回忆里。自然她的回忆也会如同以往那样遭遇凝滞,可今天,只要一遇思路不畅,她便会又像是自语,又像是询问地冲年青人嘟嚷那么一句。而所有阻碍着她不能顺畅回忆的那些疑问与欠缺的部份,都被熟读肖然日记的年青人消解与填补了。于是,那原本像清晨雾霭中依稀的初恋,如同正午阳光下的风景,清晰而又鲜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