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82300000753

第753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

许黑子在当夜,便急急离开了长生岛,再次踏上南下征程。

商老六亲自将许黑子送到了码头。

毕竟是老弟兄啊。

商老六也希望许黑子能好好把握李元庆给他的这次救赎之行,身为老大哥,他自是要再好好叮嘱一番。

官厅内,李元庆这边,却是已经轻松了不少。

在最初的愤怒过去,他的心,又回到了沉稳如水。

出现问题,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出现问题之后,必须要尽快做出决断,解决问题!

而许黑子所遭遇到的问题,也让李元庆更清晰的明了,武人嗓门最大的年代,已经为时不远了啊。

大明天启七年正月十四,上元节前夕。

李元庆告别了一众妻妾,带着亲兵营,以及顺子麾下八百名第三千总队精锐,踏上了前往盖州的船队。

皇太极这厮,虽然说得比唱的还好听,但在安全方面,李元庆却丝毫不敢怠慢。

不过,李元庆也非常明了,想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直接把皇太极做掉,也是非常困难之事。

先不说李元庆能不能做到了,即便李元庆拥有能将皇太极做掉的能力,此时,显然也非良机。

更不要提,先天性的机动性劣势,李元庆自保有余,想要做掉弓马娴熟的皇太极,那几乎是跟中彩票一般、绝无可能之事。

此时,虽然已经五九天,但天气依然极冷,海面上,随处都可以见到白花花的冰层、冰块。

这天冷的程度,比前几年似乎还要更甚。

好在长生岛通往盖州的航线,早已经非常纯熟,恶劣的天气对李元庆一行的行程的确造成了一些影响,但在正月十八日傍晚,船队还是顺利抵达了盖州城外。

此行,为了完成与皇太极的会面,李元庆携带了大量的战马,足有两千多匹,几乎占李元庆所有战马的一半之数了。

一行人策马来到城内,将战马交由辅兵好好照料,正在这边值守的段喜亮和李三生,跟随李元庆来到了盖州官厅,对李元庆汇报最新的形势。

盖州城本是辽地大城。

但多年的战乱,这里早已经荒废的十分厉害。

即便在李元庆占据之后,在这边派有驻军,又加派了不少辅兵,在这边开荒种田,但相对于盖州平坦宽阔的土地而言,还是太卑微了。

借着夕阳的暮色,放眼望去,到处都显得有些苍凉,没有太多生机。

李元庆心中也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此时,他的长生营虽然兵强马壮,财力物资雄厚,但先天性的劣势摆在这里,他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啊!

原本,李元庆一直想着扩军,继续扩充他的军队实力,但一路走过来,就算是沿海区域,也尽是一片荒凉,也让李元庆有了更深的感悟。

依照辽地此时的状态,穷兵黩武,绝非是明智之选啊!

官厅这边倒是休整的很利索,原先破败的杂草已经不见,大门口,颇有些气势恢宏。

但到了里面,却发现,这不过只是金玉之外、败絮其中,没有人力和财力的支撑,许多房子,都没有完善的休整,只不过是一些表面功夫,让人心生隐忧。

好在官厅主厅这边,问题倒是不大,里面点着温暖的火盆,驱散了外面的严寒,一进入屋内,瞬间就跟外面是两个世界。

一行人坐定,有亲兵奉上了热茶,段喜亮道:“将军。奴酋皇太极的王帐,已经在今天早些时候到达,就在咱们十五里之外,他们来了十几个牛录,怕不下万人。”

李元庆点了点头,慢慢品了一口茶水,“会面地点确定了么?”

李三生忙道:“将军。中午时,后金军派来了使者,我们双方正在协商。后金军方面希望,将军能到盖州城北十里外的小松坡,但小松坡地势太平了,若万一鞑子有歹心,咱们不好应对。我和段大哥一致认为,咱们最好选择盖州城东北的马家坳。”

李三生说着,忙从怀中取出了一副简易地图,继续对李元庆解释道:“将军。马家坳东西两面皆是密林,地势虽缓,但只要咱们卡主中间,鞑子就不能耐咱们何。不论进攻还是撤退,咱们都有了充足的选择和余地。”

李元庆仔细观察了一下地图,缓缓点了点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却不可无。此行会面,必须要做好周全的防备,确保弟兄们有稳妥的退路。”

“是!”

段喜亮和李三生赶忙点头。

李元庆态度随后一缓,笑着看向段喜亮和李三生,“这年还没过完,弟兄们就要出征,弟兄们士气如何?”

段喜亮笑道:“将军,儿郎们士气都很高涨。就盼着皇太极太老实呢!”

李元庆哈哈大笑:“很好!喜亮,三生,处理完这边,咱们马上就要赶赴辽东!你们要尽快做好准备!”

“是!”

正月十九,双方扯皮了一上午,最终,后金军方面也同意了,将会面地点,设置在盖州城东北方向的马家坳。

李元庆这一整天的时间,都在军中走访,与将士们会面,安抚弟兄们的情绪,振奋他们的士气。

从下午开始,双方将士,纷纷开赴马家坳,在指定地点,扎营驻防。

正月二十日很快来到,从早上八点开始,李元庆的帅旗,皇太极的王旗,都已经到达了指定地点。

双方相隔大约三里,扎营设防地点,正好是两处森林的尽头。

在双方接连几次的交涉之后,十点钟左右,双方达成了一致,李元庆和皇太极,各带十名亲随,前方中间区域、双方共同搭建好的营帐会面。

伴随着双方的旗语同时升起,李元庆带着段喜亮、牛根升、顺子、金回子,以及六名精锐亲兵,一人三马,快步奔向了中间的营帐方向。

与此同时,后金新任天聪汗皇太极,也在十名亲卫奴才的陪同下,朝这边赶过来。

今天天空晴朗,但风依然很大,尤其是在这林子中间,正是风口上,嘶嘶的北风,简直就像是小刀子一样!

一里半的路程,对于骑马而言,不过是转瞬即逝。

很快,李元庆就看到了一身明黄色王袍、骑在一匹高大棕色骏马上、身材肥胖的皇太极。

而皇太极也很快看到了骑在一匹高大乌骓马上,一身艳红色大红官袍的李元庆。

两人都没有披铁甲,但李元庆里面却是穿着三层精皮甲,估计皇太极也差不多,整个人,显得格外的肥胖。

很快,双方战马便迎面顶了过来。

李元庆拉住马缰,笑着看向前方十几步外的皇太极,“大汗,久仰大名了啊!”

皇太极脸上有些风霜,看上去有些憔悴和疲惫,但一听李元庆的话,他不由也是哈哈大笑:“李军门,你的大名,可是要将吾的耳朵里,都磨出老茧来了啊!”

两人相视一眼,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片刻,李元庆笑道:“大汗,请!”

皇太极一笑道:“咱们一起!”

李元庆也不客套,和皇太极并肩策马,直奔营帐。

而两人身后的随从们,则像是针尖对麦芒一眼,死死的盯着对方,哪怕对方就是眨一下眼,也绝不敢放松一下。

来到营帐外,李元庆和皇太极同时翻身下马,按照之前的商议,两人各自留三名随从,看守战马,两人各带七名亲随,进入帐内。

但此时,无论是两人谁的亲随,都非常紧张,生怕哪一方,要暴起伤人,在帐外这交接环节,双方谁不敢先开始动作。

皇太极不由一笑:“都不要紧张。越是紧张,越是容易走火。鳌拜,达素,你们先收拾利索。”

“喳!”

皇太极身边两个极为年轻、却是极为彪悍、内里穿着白甲、外面套着黄马褂的汉子,率先翻身下马,开始用奴语,指挥他们的随从下马收拾。

一听皇太极念出的这两个名字,李元庆不由一愣。

我擦!

鳌拜,达素。

这在后世,可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名啊!

李元庆不由也多看了这两人几眼,他们此时都很年轻,怕还不到二十岁,但满是坚毅的眼神和雄浑的体魄,却已经显示着,他们早已经是身经百战!

皇太极自是注意到了李元庆的目光,笑而不语,也在李元庆身后的随从身上打量。

李元庆这时也回过神来,笑道:“喜亮,顺子,你们也别傻愣着了!赶紧下来收拾!”

“是!”

段喜亮和顺子众人也反应过来,忙翻身下马收拾。

皇太极这时忽然道:“李军门,咱们,咱们是不是以前在哪里见过?”

李元庆一愣,随即笑出声来,“大汗好记性啊!大概是天启元年吧,在沈阳城的一座酒楼,咱们好像是见过面!”

皇太极也一愣,片刻,似乎也想起来,不由哈哈大笑:“想不到,英雄过面,吾竟然没有察觉,真是失策,失策啊!”

两人相识一眼,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这时,旁边的随从也都收拾完了,李元庆笑着一伸手,“大汗,请。”

皇太极也不客套,“李军门,一起!”

两人一人撑起一边的帐帘,同时走进了帐内。

这营帐是由皇太极方面提供,典型的满蒙贵族大帐,地上铺上精致的羊毛地毯,几面燃着火盆,驱散了外面的严寒,温暖如春。

在帐内中央,已经有两只肥美的小羊羔被收拾利索,就等上火烤。

旁边,还摆着几坛子辽南老窖。

这里面的资材都是双方各自提供,都早已经经过了双方数道工序的检验。

李元庆和皇太极分别坐定,双方各有两名亲随,开始收拾这烤羊羔。

李元庆和皇太极距离不过两米,每人坐在一张小桌后,面对着面,可以清晰的看清对方的每一个细节。

皇太极笑道:“早就想与李军门面谈了啊!想不到,直到现在,才有这个机会!”

李元庆笑道:“大汗客气了!今日能与大汗得见,元庆也是了了平生一大夙愿!”

两人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李元庆笑着掏出了雪茄盒,取出一颗,对皇太极示意一下,“大汗,这是南洋西班牙鬼佬的特产,要不要来一颗?”

皇太极眉头微皱,片刻,笑着摇了摇头:“李军门客气了。这东西,吾可不是太适应。”

李元庆也不再客套,笑着取出火折子,点燃了雪茄,深深吸了一口,笑道:“大汗,你我之间,这也算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了吧?”

“最熟悉的陌生人?”

皇太极一愣,片刻,不由哈哈大笑:“李军门,你果然是个有意思的人啊!”

同类推荐
  • 人北望

    人北望

    万历四十三年,大明王朝积弊日深,文恬武嬉已然不可救药——老大帝国在抗倭援朝之战中的疲态引起了各路豪杰的觊觎。天下将乱
  • 赵子梦

    赵子梦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 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

    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

    没有几段历史能像二战史这样,能引发世人如此强烈的兴趣,二战史的追捧者和发烧友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这不仅是因其年代与我们相隔较近,还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而其表现形式就是战争,准确地说是一场几乎让整个世界生灵涂炭的世纪大战。
  • 沧浪三国

    沧浪三国

    现实的绝望让他在新的世界点燃了期望,不依靠火药枪弹,不依靠现代科技,实事求是的还原三国历史风貌,最大限度保留传统历史文化,让你跟随主角畅游你所不知的三国,认识真实的历史。如何生存,如何融入社会,如何让一个现代人从零开始拼搏。儿女情怀,兄弟情义,父母孝道,在战乱中苟且偷生?还是勇往直前!当你读到这本书,了解的不单单是历史,还有众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热门推荐
  • 灵目鬼话

    灵目鬼话

    一个死了三天的老太太,她的头颅却莫名出现在我家门前,是鬼魂作怪,还是人为……
  • 史上最强战王神

    史上最强战王神

    你若战,便作战。以战王之名,伐无道,平天下。人若犯我,嗜血以杀。神若挡我,仗剑弑神。史上最强,战王大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越之化身古代裁缝师

    穿越之化身古代裁缝师

    乐晴在一次出席宴会的时遇见了匪徒,被枪打中穿越到了古代的织布村,与浅浅结为姐妹,同苦同味,她利用现代的知识给带着村里的人一起发家致富。因为熟悉布料,和唐家有了生意上的来往从而认识了唐文礼,俩人之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渐渐的两人暗生情愫。季安生闻声而来,却爱上了乐晴,抛弃了有婚约的女人,可乐晴对他没有任何感情,最后季安生因为感情的驱使强行将乐晴绑走与她完婚。乐晴最终选择了唐文礼,却不愿成婚,未婚成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恶魔公主的腹黑王子

    恶魔公主的腹黑王子

    呜呼!!这都什么年代了啊。还搞个指腹为婚。没事,本公主才不鸟他们。你们不是叫我嫁给那个我从来没见过的人吗?NONONO,我这就逃婚。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名门贵妻:神秘老公无底线

    名门贵妻:神秘老公无底线

    "听闻男友要结婚,夏云乔着急去抢亲。结果喝酒误事,夏云乔抢错了人,可是新郎扬言要她负责。只是夏云乔从来都没有想到这个长着一副好皮囊的男人,做什么事情都这么的无底线,实在让人头疼。可是当他揭开神秘的面纱,夏云乔才知道他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的人。“傻瓜,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的巧合。”唐逸轩说。“所以只有刚刚好?”夏云乔反问。“只有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元曲三百首(中)

    元曲三百首(中)

    这套鉴赏辞典的最大特色在于,编写者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绝大多数古典文学专家。初一看,其中有些知名专家的学术重量似乎与“鉴赏”一词的轻松格调不太相称,但事实证明,只有彻悟才能轻松,只有轻松才能真正进入文学和艺术。辞典中所选古代作者和作品,都十分精当。每篇鉴赏文字,融合古代意韵和现代视角,不空不繁,不涩不滥,对当代读者有不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