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城里,希音全然不知吴王母子算计自己,只兴致勃勃的替永裴收拾屋子,坐在堂前,把丫头们指使的团团转。
“把被褥都翻出来晒晒,今日太阳好,晒晒潮气。”
“把桌椅好好擦擦,窗棂上的灰也扫扫。”
暗香在一旁道:“姑娘,少爷院子里的下人日日打扫的,哪里就落了灰了。“
“自从去年出了门,哥哥连过年都没回来,下人们惫懒了也是有的。你去我屋子里取些香饼子来,哥哥虽不好闻这些东西,可这屋子久不住人,有些霉气,熏熏才好,横竖蜀王送过来的那些味道淡的很。”希音吩咐道。
暗香听了却不动,抿嘴笑笑问道:“不知蜀王爷这次来不来给老太爷贺寿?”
希音嗔她一眼,“惦记这个做什么?”
暗香答:“奴婢这不是替姑娘惦记么?”
希音脸红了红,恼道“还不赶紧去拿香去?我如今却是使唤不动你了。”
暗香见希音着恼,也不敢多问,匆匆福了福,便回去栖梧轩了。
没过几日,永裴便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他是登王府长房嫡子,因父亲登俊卿只一味读书治学,不通庶务,令登老爷子大失所望。又见永裴聪敏乖觉,便一心教养他,将来顶门立户。
永裴倒是也争气,长到十几岁,品貌非凡,有逸群之才,性情潇洒朗阔,立志要游遍千山万川,赏众生风情,神仙品行似的人物,趁家中长辈俱在,便出门游历去了,常常一年半载不归。登老爷子也是开明人物,从不拘着他。
他们兄妹二人自小一同长大,感情好的很,一听说长兄归家,喜得希音把事务扔给管家便跑了过来。
“哥哥,你这次倒是回来的早,还以为要再等几日呢。”希音跑过去扭着永裴的胳膊笑道。
“过年的时候没回来,爷爷就写信臭骂了我一顿,我要是再迟些,怕是回来又要罚跪半天了。”
“我要的青州红丝砚你带回来没有?”希音撒娇够了,就过去翻永裴的行李。
“都是你这红丝砚,不然我还能早几日回来,本来不用走青州的,为了给你带这个,绕了好几日的路。“永裴嘴上抱怨,却从箱子里取出一个檀木盒递给希音。
希音皱皱鼻子,喜滋滋的接过盒子,果然砚石红黄相间,石中花纹似有行云飞霞之态,又琢明月为池,随意中见法度,希音一面赞叹,一面取出来赏玩,敲击之声清越似铿石。
“哥哥你既给我带了这个好东西,我便也送你个好物件。“希音把盒子放好,卖关子道。
永裴却没说话,只把手伸出来,希音便掏出袖中的白底湖蓝边如意荷包递过去,“如意,如意,薛姐姐可把话和你讲清楚了。“
果然永裴摩挲着荷包,脸上露出些喜色,“她可有什么话?“
希音却促狭道:“她哪里说的了话,羞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永裴捏捏她的脸,“你倒是会说,等什么时候轮到你,你就讲不出来了。“
“我还早着呢,等薛姐姐出了孝,你们成了家,才轮的到我呢。“
“我刚进门,就听说吴王和蜀王可是一车接一车的往咱家搬东西呢。“永裴取笑她,哪知希音听了这话,脸色却沉下来,”这有什么好说的,横竖冲的也不是我这个人。“
永裴叹口气,摸了摸希音的头,“我看蜀王还好些,我与他也是相交许久,你若是和他…,我倒是放心。“
“有什么放心不放心的,但看到时候谁有本事,谁有本事,我便嫁谁不就得了。“希音冷笑道。
永裴心疼自家妹子,却无言以对。
永裴回来当天,皇帝因吴王求娶登氏女怒斥吴王大逆不道的事就传到了并州。顾氏许久未见爱子,本来要卷起袖子兴致勃勃的为永裴亲手烹羹汤,一听说这个话,脸刷的白了,瘫软在丈夫怀里,“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俊卿也是大惊失色,一叠声的使唤下人出去打听消息,倒是永裴沉静,劝解母亲:“母亲莫急,消息没头没脑的,也不知所以然。不如先派人去帝都清芳表弟那里打听打听。”
俊卿定了定神,“也对,清芳与王家订了亲,王老尚书三朝为官,帝心好歹能揣测一二。“接着又嘱咐永裴,”此事还是瞒着你爷爷为好,马上就是寿宴了,别让他坏了心情。“永裴也点头称是。
“原来那日是吴妃撺掇吴王去和皇上请旨要求娶希音,因着最近吴王在朝堂上嚣张了些,加上皇上又最是不喜后宫干政,这才发作了一通。清芳还说叫咱们放心,皇上不是还派太子过并州来给爷爷贺寿么,并不是对咱们家有什么不满。“永裴站在地上转述顾清芳的回信。
俊卿顾氏听了总算是大松一口气,顾氏笑着指着门口,“快去和你妹妹说去,可怜她这几日受惊了。“
这几日,俊卿和永裴为希音忧心夜不能寐,顾氏也是夜里偷偷哭了好几回,早起还得打起精神应付府中杂事,希音虽不喜吴王,却也怕此事带累家中,心中凄惶不尽,生生瘦了一圈。
眨眼间登老爷子的寿诞到了,希音第一次操办这么大的宴会,难免有争强之心,前一晚在床上翻来覆去睡得不甚安稳,天色刚擦亮,就起身收拾。
桌椅餐具膳食,各处人手等一尽点检了一遍,用了早膳之后,希音又回房妆洗打扮,本就丽质天生,如此装扮更加貌若天人,气质高华。
“姑娘,太子驾到,老爷命府中众人去接驾呢。“碧沉喘着气跑进来。
希音却不慌不忙,对着镜子点点朱唇,才敛裾起身。
等到了大厅,却是坐着满满的人,族长并后街的大老太爷也过来了,却是不见太子。希音先恭恭敬敬的给族长问安,“见过三太爷爷。“
族长捋着胡子笑眯眯的点点头,却是没说话,大老太爷却清清嗓子开口了,“希音丫头,你这场事操办的倒是不错,有模有样的。“
希音连声道不敢不敢,这才到堂下坐在永裴下首,悄悄问道:“不是说太子来了么?“
永裴凑过去悄声答她:“还在城外三里地呢,是娇鸾姑姑先送信叫大爷爷准备,大爷爷就叽叽喳喳的把族长请过来,叫众人在堂前侯着。“
希音撇嘴道:“谱儿倒是摆的好,不是昨日就该到了么?“
“说是路上遇到事,耽搁了。“
登氏族长是登老太爷登庆东的三叔,虽也是登王府嫡枝,却已是没落多年。而这大老太爷是登庆东的庶兄,当年老太爷在世时,最不喜他,他也不是什么出色的人物,向来只会钻营,前些年为了巴结太子,把自己惟一的小女儿送到太子宫中,皇帝看在登老爷子的面上才封做了侧妃。
大老太爷犹自凑到族长跟前说些闲话,希音听得烦了,开口问道:“大爷爷,前些日子福叔不是送了些银钱过去么?不知太子下榻之地,可安置妥当了?“
大老太爷脸上却是笑出朵花来,“已安置妥当了,我上上下下瞧过好几回呢,昨日太子身边的内侍不是也先来看方向么?何处安歇,何处更衣,早就妥当了。太子还说,今日是给庆东贺寿的,他也算晚辈,不须这些繁文缛节,亲近些才好呢。“
希音抿嘴笑道:“按大姑姑这一辈儿算,可不就亲近么?”
族长却是不悦的吹吹胡子,“太子虽是给庆东贺寿,可他也是陪娇鸾下榻到你府上的,怎么还得庆东给你府上送银钱?”
大老太爷正窘迫间,听差跑进来报信,原来是太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