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11100000554

第554章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5)

自打住进住进秦王府,剑子便没流露过要西归的意思,归义军返回瓜州时,李从璟本以为两者会一同启程,谁知前者只是将后者送出城,而后又回到了他那座小院中。

如此出乎意料,以至于让李从璟再在府中撞见剑子时,还以为他们在路上遇到了艰难,半路折返回来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毕竟归义军不是单独回去的。

虽说李从璟暂无往河陇用兵的打算,但归义军西归时,他还是派遣了军情处的商队护送。当然,护送两名归义军的军情处商队,会留下一批人在河陇扎根,借此机会,军情处将开始在河陇布置棋子。

府中住进一名武艺高强的江湖剑客,也亏得府邸主人是李从璟,他只当府中豢养了一名护卫,其他全然不去在意,故而容得下剑子,要是换了别的人,事情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剑子似乎也很享受这样不被李从璟在意的状态,他本就是性子清淡的人,能在府中自由行走,已是怡然自乐。

这让李从璟很奇怪剑子往先的经历,这样的人要么就是的确闲云野鹤自得雅趣,待在秦王府跟待在其他地方并无区别,久了腻味了也就自然会离开;再有一种可能,不愿回去自然有不愿回去的理由,无论这种理由是什么,剑子都是在逃避。

非常人不可以常理揣度,李从璟能确信剑子没有恶意,这也就足够,两人既然有些旧情,这回又帮助朝廷带回了归义军,容他继续在王府吃喝,李从璟还是不在意的。

另有一件事,李从璟也不在意。

此番演武院选拔学员后,开学典礼杜千书准备大办一场,安重荣、赵弘殷作为演武院第一批学员,又是最为成器的两人,被邀请到演武院出息开学典礼,以激励后辈。

赵弘殷进京时,带着家眷来的,往后他会在演武院任教一段时间,故而需得在洛阳安个家。李从璟由此得知,赵弘殷今年得了一子。

作为关心部曲的合格主帅,李从璟不免多问了几句,当他问及赵弘殷给他儿子取得什么名字时,赵弘殷的回答震惊了李从璟。

因为赵弘殷说了三个字:“赵匡胤!”

李从璟在意的,是当下秋试与演武院招生的情况。

秋闱放榜,此次朝廷取士一百一十二人,与往年朝廷每回只取士二十人左右相比,这个数量不少,但放远了眼光看,却也绝对不多。不少的原因是朝廷新政有成,不多的原因是,即便朝廷加大取士力度,却也始终持有宁缺毋滥的底线。

此番科举,值得一提的事有很多,例如今岁朝廷开设的科目,虽没有盛唐五十余科那么多: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史科.......但新增了水利、工事、经济等科,这是之前的科举中没有的。

这些科目虽说总共也没取士多少人,但朝廷引导力度很大,三省六部官员也编纂了教材,学习起来并不难,加之竞争力小,而朝廷给予的官职却不比其他诸科低,可以想象,日后定会有长远发展,而这些正是帝国需要的经世之才。

“此次秋试,各科士子表现大多优异,然最令宰相们拍案叫绝的,却是两苏。”李嗣源跟李从璟谈起这事的时候,神色颇为愉悦。

科举中涌现的人才越多,也就意味着人才正更好的为帝国所用,而不是去充实那些节度使、刺史的幕僚机构,被他们私人占有了,这是当世中央与地方的人才争夺,眼下看来,今年这场争夺战朝廷斩获不少。大胜一场,战果丰厚,李嗣源自然高兴。

“两苏?可是苏禹珪与苏逢吉?”

“正是他两人,从璟也听说了?”

“秋试期间,两人整出的名声可是不小,儿臣略有耳闻。”李从璟这话倒是不假,因此番秋试者比较多,正经应试前,士子们免不得相互交流、切磋,以求增长见识、砥砺自身,“两苏”的名声,便是那时候闯出来的。

“两人学识惊人,亦写得一手好文章,文章好坏朕看不出,冯相、李相都言好,必是不会差的。两人朕也见过,观其言谈举止,却是让朕甚为欢喜。”李嗣源笑容不减,“苏逢吉,精神爽秀,锐意进取;苏禹珪,坚毅朴实,有中庸之风,而不乏奋进之气,都是我大唐的英才!”

李从璟笑了笑,苏逢吉他没见过,但也听说此人洒脱任性,苏禹珪却是偶然碰到过的,学问扎实,谦逊有礼,可登大雅之堂。然而要说此番参加科举的人中,他最好看的,却是并没有被李嗣源点名的张一楼。

张一楼既然来了洛阳,不可能不去拜会费高章,也不可能不来见李从璟,事实上,张一楼就是住在费高章府上的。

李从璟对张一楼知之甚深,当然清楚此人治学沿袭费高章的风格,所学庞杂而多经世之学,兼而智谋过人,乃是不可多得的有才之士,只不过并不长于文章罢了,故而一时引不起朝廷注意,却也是正常事。这种人就适合厚积薄发,较之“两苏”,往后的路谁走得更加长远,还未可知。

从张一楼宁愿舍弃在幽州的根基,而跑到洛阳来参加科举,就可见此人志向非小,心性更是非常人能比。

说完秋试,再说演武院。

“演武院此次招生三百人,二百七十人自军中选拔,依照朝廷诏令,今岁有过征战而且立功的军队,会增加配给名额,复州军、房州军、君子都等皆在此列,其中尤以复州军配给名额最多,达四十七人。另外,边军名额也稍多,合在一处共八十三人。”此事是李从璟在主持,各项数据他自然了然于胸,“另有三十人,则是自民间选拔。”

从李从璟的话中可以看出,今年演武院的名额,基本上都被提到名的单位瓜分了,事实上,其他诸军加起来才选拔了不到七十人。

“最出众者何人?”人员太多,李嗣源可顾不过来,除却关注引起他注意的人外,自然只能去关心最优秀的。

“军中选拔的将士,以周小全为最出众,民间选拔的儿郎,有两人资质不仅不弱于军中选拔的将士,而且仅次于周小全,此两人,一个父皇必然知晓,便是石重贵,另有一人,则是李彦琳。”

李从璟道:“李彦琳,李老将军之子,卢龙节度使李彦超的四弟。”

“李彦琳......这小子朕知道,前些时候不是在演武院门前与重贵撕斗过么,原来竟是老将军之子,怪不得连重贵也奈何不了他。”李嗣源不知从何处听来的消息,“朕听闻,彼时撕斗者有三人,还有个儿郎也是来参加演武院选拔的,结果如何?”

李从璟苦笑一声,“此人名叫史彦超,勇武可嘉,机灵有余,坚韧不拔,就是底子太差了些,此番算是勉强挤入通过者之列。”

嘴上虽如此说,心里还是颇为赞赏史彦超,毕竟有上述三项品质,只要就读期间勤奋好学,日后上了战场运气好些,很容易就能出头。总而言之,可塑性不错。

父子俩这厢的谈话,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正在决定许多人的命运,而命运被选择者,对此却浑然不知,他们在得知自己或高中或通过选拔后,庆幸、松气之余,无不摩肩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洛阳城中,三位儿郎正在大街上招摇过市,这个组合颇为怪异,领头走在前面的,昂首挺胸,气焰嚣张,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你来打我呀的神情,紧随其后者,步履沉稳而从容,很有大家风范,最奇异的是走在最后的儿郎,他左瞄右看的双眼,总给人一种随时都在找寻猎物的感觉--或者说,他本身的气质就像是一只凶猛的野兽。

“李彦琳,你真是节度使的亲生兄弟?”史彦超开口问。

李彦琳哼了一声,与有荣焉的样子,“卢龙节度使李彦超,便是我大哥!说起来,你小子冒用我大哥的名,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史彦超淡淡道:“同名而已,有什么奇怪,又非同名同姓。再说,你要怎么算账,你打得过我?”

“哎我说你这人......”李彦琳正打算理论一番,回头望见史彦超身上鼓起的大块肌肉,犹豫了片刻,还是选择作罢。

石重贵不跟史彦超闹,唯独李彦琳每说一句话,他都要针锋相对,“节度使又如何?我义父也是节度使!”

“石重贵你这话我就不服,何谓节度使又如何?”对上石重贵,李彦琳顿时重拾威风,“秦王也是节度使,河阳节度使!你便能说秦王不如何?再者,你义父是谁,能跟秦王相比吗?不能!”说罢,怔了怔,反应过来什么,转过头问道:“对了,你义父是谁?”

石重贵不说话,没有回答李彦琳的问题,也出奇没有反驳李彦琳方才的论断。

秋雨不期而至,一座酒楼的二层阁楼上,有两名士子负手而立,观雨不语。

雨水顺着屋檐滴下,两人的心思并没有太大不同,然而两人看到的景象,却并非没有差异。

许多年后,进入朝堂中枢的苏禹珪会知道,那****在下蔡泥路上遇到的三个问路人,隶属何种衙门,在做着怎样的事,对帝国又意味着什么。那时他才知道,年轻时他看到的天成新政,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也意识到,一个帝国的兴起,是一件多么庞杂的事,关系到的何止千丝万缕,他更加知道,这个帝国的兴起,绝非是偶然,而是付出了史书难以尽述的巨大艰难与血汗。彼时,他对主持这场新政的那对父子,敬佩的无以复加。

然而此时,站在洛阳城中的酒楼上,苏禹珪心中只有一个单纯的念头:融入到这场巨变中去,并且施展自己的才能。

......

横冲军今日正式成立,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帝国第一支禁军,李嗣源与李从璟一起出席了横冲军的成立仪式。

李嗣源对着万余名从帝国精挑细选出来、寄托着他莫大期望的将士,说了一番话,“帝国有数十万将士,朕在这数十万将士中,将尔等挑选出来,赐予尔等冠绝帝国的军备、饷银,自有万千期许。万千期许或许太多,尔等或许不能铭记,今日朕便只给尔等一个要求:来日,尔等的军功,要不负朕赐予的军备、饷银,不负朕与大唐的期望!”

军旗与当世普通军旗颇为相异,横冲二字下,别有一副金色图案,图案只两件兵刃:一矛一盾。

军旗由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从璟授予横冲军都指挥使高行周,授旗时,李从璟只说了一句话,“为帝国之盾,护君民,为帝国之矛,击不臣!”

同类推荐
  • 千载江山

    千载江山

    中原大地,天赐厚泽,物华天宝,人民生活安祥丰实,引起四方垂诞,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四国为争夺中原肥沃,从而引发一场中原争夺战。当四方列强摩拳擦掌,磨爪砺齿之际,长期处于和平之中的中原大地,又作如何的面对?有天助,亦有人谋,一场文明与野蛮之间的较量,从此登上舞台,各自演绎着各自的风彩!肖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犹如一粒微尘,虽是微尘,却可激起千层风浪!在保家卫国,捍卫文明的战场上,成就一番功业,创建不世功勋。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有对酒当歌,亦有人生几许感悟,一切的一切,尽在此书中……
  • 姻缘末了

    姻缘末了

    小说描写一对情人经三世的挣扎,终成眷属。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
  • 大唐房遗爱

    大唐房遗爱

    本是一个农民工,因为一场意外,竟然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发现自己居然是“流芳百世”的绿帽子王。。。房遗爱
  • 时代的浮萍

    时代的浮萍

    西方的雇佣军来大明?是的。火绳枪,滑膛炮,勇猛的骠骑兵...杀人的技术突飞猛进,不断的征战让人身心疲惫。一些军人离开了战场去东方寻找财富,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居然成为了明朝最后岁月的见证人!从陌生到熟悉,从隔阂到亲密,这些西方的冒险者会在大明的土地上发生什么故事,大明王朝的垂暮之年又会因为他们的出现而发生什么变化?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到底是他们改变了时代,还是时代改变了他们?听吾辈来讲故事吧!文艺复兴的后期,王国军队以其高度职业化和精良的武器在大陆争霸,骑士的时代已经终结,新式军队登上了战争的舞台。ps:本书故事里的王国雇佣军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取材于明末的西方雇佣军为大明战斗的故事。不过,除此之外,所有的年代,国家,人名都是虚构的,历史大大请不要拍砖。小弟新人,求大家多来看,只求不挨骂,小弟谢过。
热门推荐
  • 刘阿斗是怎样变成的

    刘阿斗是怎样变成的

    本文主人公因和三国时期的刘后主同名而十分烦恼,毕竟那刘后主在历史上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就是智力低下,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主人公力图从书中为刘禅翻案,不巧的是一次车祸导致他从现实社会穿越回了三国时代,究竟他能否改变历史,他在古代又如何面对白帝托孤,平定南蛮,出师北伐,蜀国灭亡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呢?他是否最终会回到了现代社会的怀抱,经历了在古代社会的洗礼,主人公刘禅是否会变得成熟睿智,并在自己的人生中大展宏图呢?
  • 天瞳纪元

    天瞳纪元

    当地球末日降临夜轩成为一名救世主踏入了征途未来世界的地球宇宙万族的争锋都由他来谱写
  • 无限之轮回卧底

    无限之轮回卧底

    别人轮回做任务,吴良轮回还当卧底。造老天的反可不容易,一不小心连转世都成问题,还好当卧底有福利......
  • 志怪事典素乃绫罗色

    志怪事典素乃绫罗色

    在如诗如画一般平静安宁的小镇,年幼的妖狐少女,天然呆的美貌少年,深锁瓷瓶的美人,孤独流连的比翼鸟......各种小小的精怪暗中活动着,在人类所不及处编织营架着奇幻的世界。一个回眸,一个微笑,充满治愈气息的事典如杯中清茶般幽香淡泊。当悠扬的精灵之音响起,一个个小故事便仿佛被授予了魂魄,在时光之尘中翩翩起舞——其实,大家都只是为了得到幸福啊。(即《志怪异事典》)
  • 异世之暗杀之王

    异世之暗杀之王

    夜兰,只在夜里开放的花朵,它芬芳,典雅,高贵,美丽,虽然它开放的时间,只是那么一瞬,一闪而逝,但对于我足够了,因为我已经捕捉到了它的存在,它残留的香味。那么我要做的是,让这种芬芳,传遍大陆。那么我要做的是,让这种美丽,被人铭记。只因为我爱夜兰,你们也因该爱夜兰,没有人可以拒绝,因为我的名字一一一夜空。一个因该沉眠在黑暗中的鬼族人。
  • 天阙之幻世

    天阙之幻世

    天弃一族,禁忌之血。在虚幻与真实间沉浮,与血火罪乱中争渡。叹红颜易逝,悲春秋易老。谁人可恒古?一个蛮族走出的少年,一条荆棘满布的道路,一曲唱响灵魂的战歌。当神秘历史的面纱被人触碰时,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 羽鼎

    羽鼎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既生,天当灭!天意弄人,那就逆天!什么宿命,统统滚开!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意弄我,我便让天残!
  • 闪婚盛宠

    闪婚盛宠

    灰姑娘遇上霸道总裁,奇迹般的闪婚,幸福来的太突然!但是,除了享受婚姻带来的权利,也要履行夫妻义务不是吗?偏偏她的男人又强壮孔武,日日夜夜不满足……
  • 风凌天下:霸道君王腹黑后

    风凌天下:霸道君王腹黑后

    她,洛紫殇。穷尽一生的追逐,竟然只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欺骗。背后的真相揭出,她,在生命最后一刻,将所有欺她的人一起送入地狱,与她洛家三百多口人作伴。她,洛紫殇,洛家嫡系大小姐。一介废柴,因遭人嫉恨被害,抛尸荒野。当她再次睁眼,眸中的怯弱全褪,剩下的,只是满满的冰冷。废柴?她冷笑,妖异的双瞳中满是冰冷,既然她还活着,那么,她就让这些欺辱她的人看看,到底,什么是废柴!她铸灵器,炼灵丹,契灵兽,修灵术,冷淡是她的面具,腹黑是她的本性,忽悠是她的游戏,坑人是她的乐趣。妖瞳降世,天下突变。素颜紫衣,风凌天下!
  • 巫蛊笔记

    巫蛊笔记

    学法律出身的齐不闻自大学毕业后开了家茶楼维持生计,某日,一个身份成谜的章姓老头儿惨死在齐不闻的茶楼里,老头儿的腹部钻出毒蛇数条,被毒蛇咬到肠穿肚烂致死,从此,齐不闻走上了一条九死一生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