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哪里都离不开黄小仙啊,而且,他还学橘子鬼穿什么长衫。
他穿上鞋撑死了身高只有170,本身又偏黑偏瘦,穿上这么一件灰色的长衫,怎么看,怎么不伦不类。
说他是算命的,都有点儿侮辱算命先生的形象。
张婆婆站在门口,震惊不小,“你......你是......”
黄小仙摘下眼镜,指了指我,“我是她朋友。”
张婆婆回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黄小仙,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你就是......”
黄小仙稳重地点了点头,张婆婆神色复杂地把门打开,让他进来,他进来之后径直坐在了沙发上。
我过去问他,“是橘......詹近枫告诉你的?他怎么没来?”
黄小仙卷了卷过长的长衫袖口,“他好像是有别的事,怎么?这事我管不了?”
“能能能,怎么会不能。”
张婆婆显然把他当成了鬼物,震惊不小,说话都不利索了,“这位......这位同志......你喝茶还是酒?现在到饭点了,要吃饭吗?喜欢吃什么?我这里还有几个苹果,我这就去给你洗。”
嚯,说的全是供品,我觉得,张婆婆要是再说下去,就该上香烧元宝纸钱了。
这误会可就大了。
我连忙解释:“婆婆,这个是我朋友,专门做那种事的人。”
我把“人”这个字故意咬的很重,张婆婆没反应过来,“嗯嗯......婆婆知道是你的朋友,你问问他,他想吃什么,婆婆这就去弄。”
我干脆说的直白些,“婆婆,他是个人,和我们一样,正常人,不过,他有点儿通灵,会做那种事,他过来就是帮助小千的。”
张婆婆这才明白过来,“哎呀”一声,又自己笑了笑,“我还以为......一样的,都是一样的,中午哪都别去了,就在这里吃饭吧,反正我一个人也是要做饭的。”
说着就弯腰往厨房走,我跟着过去,在厨房转了一圈,发现并没有什么菜,估摸着张婆婆一个人在家,每天以泪洗面,茶不思饭不想,没怎么正常吃过饭吧。
张婆婆还在橱柜翻找着食材,我建议道:“不如叫外卖吧,很方便的,用手机团购就行,方便还便宜,婆婆你就不用忙了。我们先去客厅说说话,等我们聊得差不多了,饭也就送过来了。”
张婆婆手里拿着一个鸡蛋,有些不好意思,“我一个人吃的少,家里没怎么备菜,菜市场离得也不远......”
我截住她的话,“不用那么麻烦了,就叫外卖吧,我们用手机订,婆婆你喜欢吃什么?”
张婆婆局促道:“我......我不忌口,什么都行,按着你们的来吧。现在手机可真是厉害,用它也可以吃饭?”
我笑,“对啊,手机可厉害了呢,手机在手,天下我有呢。”
张婆婆也笑,“那就好,那就好,昨晚给小千送过去手机,她应该也能用得着。”
张婆婆说着就去洗苹果,“给你们洗个苹果,还算是新鲜,昨个李奶奶拿过来的,我牙口不好,放着也是没用,回头它还是自己蔫儿了。”
我:“婆婆,你先洗着,我先去客厅,和朋友一起看看待会儿吃什么饭。”
张婆婆应了声,水管哗啦啦响。
我回到客厅,和黄小仙说了订外卖的事,他也没有异议,只是答应着不动手。
我拿出自己的手机,“借你手机订下餐呗,我手机没电了。”
他摸了半天,才从身上摸出手机,“我自己来,我手机上可是有机密文件的。”
我好笑,“好好好,你自己来自己来,除了肥肉,我什么都可以的。”
他摆弄着手机,“矿泉水可以吗?”
“什么......什么意思?这里有水呀。”
我头也不抬,“我是说你只喝矿泉水。”
“不要这么抠门好吧,用不了多少钱的,咱们三个人,怎么着也要四菜一汤吧。”
“好,咱俩AA,你回去后转账给我,哦,嫌转账麻烦的话,直接微信红包发给我,诶,你是不是还没有我微信?我微信号就是名片上的手机号,你回去把手机充电了后赶紧加我。”
我点点头,“哦,嗯,好。”
说完之后,我才意识到,我着了他的道,我莫名其妙就算是答应和他AA这顿饭了。不过,他这次过来也只是义务帮忙的,看样子,有可能事成后也拿不到红包。
张婆婆这个事儿算是我拦下来的,真要论起来,这顿饭是要我请的。
黄小仙经常吃外卖的样子,不到三分钟,就订好了餐。
在等外卖的这段时间,张婆婆把张小千遇害的事情给我们说了一遍。
张婆婆说,张小千读的是个大专,工商管理专业,今年6月份毕业。她读的专业不太好找工作,何况在这个研究生遍地的社会,她也还是个大专生,偏偏又读了个管理专业。你想啊,哪个公司闲着没事干吃饱了撑的,去找个大专的应届毕业生来管理他们公司。
我发誓,我完全没有看不起工商管理专业的意思,更没有看不起大专生。我只是单独在说这个现实的社会,大学毕业生这种人才越来越多,但相应的,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每年毕业,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像我,当初也是因为回避现实,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才去考研的。
这样恶劣的就业形势下,张小千在毕业前就找到了一份工作,这在同学中算是佼佼者了。为此,张婆婆还专门去了本市一个上星的饭店订了位,庆祝了一番。
张小千找的这个工作,是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做行政兼前台,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工作环境单纯,每天打交道的都是学生和家长。
这家英语培训机构我也有所耳闻,据说是总部在弯弯,现在大陆号称有数百家分校。
国内的家长都疯了,拼命的为孩子报考各种文艺的兴趣班,同时,文化课的补习班也报,不输在起跑线上嘛,苦什么不能苦孩子嘛,孩子好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所以,滋生了那么多的的培训机构,这也算是天朝的一大特色吧。
张婆婆说,张小千在这个公司上了有三个月的班,说好了,拿到毕业证就给转正。公司说话算数,在她毕业的那个月就给转了正,工资也多了300块钱。
张婆婆还说,张小千工作能力强,在公司人缘很好,领导和同事都很喜欢她。公司有意向把她培养成储备干部,提升空间很大。
本来什么都挺好的,她却被人害死了。
张婆婆说到这里,又是一阵恸哭,喝了一杯温水后,又开始说了起来。
出事的那天,张小千像往常那样去上班,一直到晚上十一点都没有回来。她之前也和同学同事一起出去逛街吃饭唱歌什么的,有时候还十二点多才回家。
刚开始,张婆婆没有放在心上,她以为张小千和朋友吃饭唱歌去了。张婆婆那晚心口没来头的慌的厉害,左眼皮也突突跳个不停。
到了十一点半,张婆婆实在坐不住,就给她打电话,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刚开始是不在服务区,后来就关机了。张婆婆不知道她同学和同事的联系方式,急的都打了110,警~察说,张小千已经是成年人了,国家规定,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失踪要超过24个小时才能立案,何况张小千只是手机没电了而已。
无论张婆婆怎么在电话里哀求,110接线员都无动于衷,最后无奈之下,问了张小千的公司名字和地址。好在张婆婆知道这些,告诉接线员了之后,接线员查了下公司前台电话,说给了张婆婆,让张婆婆自己联系。
这时候,都快十二点了,不想也不知道公司早就下班了。
张婆婆按照电话打过去,不出所料,一直没人接听。
后来实在没办法,就火急火燎地去了隔壁李奶奶家,跟她说了大概情况。李奶奶是个热心肠,平时也喜欢张小千这个丫头,就叫了自己儿子开车过去公司找。
又担心他们出去找的时候,张小千自己回家,见不到张婆婆。索性就李奶奶留守在张婆婆家,张婆婆和李奶奶的儿子一起出发去她公司。
去到的时候,公司大楼的大门都关了,整幢楼黑乎乎的。找到大楼保安,又是给保安说好话,又是给买烟,保安这才不情不愿开门进去那家公司所在的楼层。
楼层里黑灯瞎火,公司门也是锁着的,他们朝着里面喊张小千的名字,也没人应声。
失望地离开大楼后,张婆婆他们又在街上开车晃荡到夜里两点,还是一无所获。
这样一直找下去也不是办法,李奶奶的儿子就安慰她说,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出去玩,说不定今晚是和朋友玩去了,手机又恰巧没电,记不得张婆婆的电话,也就没有打。或许,她现在就在家里也不一定。
张婆婆知道,他明天还要上班,她也不好再拖着他一直找下去,再说,万一小千回家了呢。虽然她知道,这种几率很渺茫,李奶奶在她家守着,如果小千回去了,肯定会给李奶奶的儿子打个电话报平安的。
等回到家,果然,张小千没有回来。
张小千再也没有回家。
她失踪了。
警~察把能调查的都调查了,还是没能找到她人。
一个星期后,一个拾荒者在郊区一个废旧工厂发现了已死多日的张小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