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58800000248

第248章 :百口也难辩

博陵崔氏在五姓七望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别人想攀关系都来不及,哪有上赶着认亲戚的道理?

在崔耕的认知里,自己一言既出,崔湜至少也会恼怒地拂袖而去。

可谁知对方居然不急不恼,反而一脸神秘莫测地冲自己竖起拇指,赞道:“我明白了!大哥,好样的,你有种!有祖训对不对?你不认也不打紧,小弟能理解。”

崔耕彻底懵圈了,道:“祖训?什么祖训?”

崔湜咂嘴一声,道:“想必是令祖上,也就是当年崔挺老爷子的儿子,还没出生就被赶出了崔家,难消心头那口恶气。故给你们这一支后人留下了祖训,不准后世子孙认祖归宗,重返博陵崔氏,对不?”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崔耕发现被崔湜的脑洞一开,这事儿越扯越大,再不说实话恐怕难以圆回来了。

当即,他赶紧解释道:“停停停!本官跟你说实话吧,这块美玉并非我的祖传之物,是有人送与我的。”

“谁送给您的?姓甚名谁?家住哪儿?从哪得到的这块美玉?花了多少银子?”

“呃……”崔耕不能暴露崔秀芳,更没听崔秀芳祖籍在哪儿,一时哑口了。

“瞧,说不上来了吧?”

崔湜得意地拍了拍崔耕的肩膀,挤弄了下眼睛,道:“大哥无须解释,小弟都懂,心照不宣。你嘴上虽不肯相认,但你骨子里流的就是咱们博陵崔氏的血脉,这点永远都改变不了!”

说罢,他一拽郑愔的袖子,扬长而去。

崔耕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一时无语,喃喃道:“你懂,你懂个屁啊!”

……

不过自打那天过后,崔湜就再也没提过这回事儿。甚至在十来天后,两人还主动向崔耕辞行。

这俩活宝突然要走,崔耕还真有点舍不得。临别之前,他担心两货花光了盘缠,跟家里没法交代,甚至还送了每人两百贯钱的程仪。

崔耕亲往码头渡口,相送二人离去。

开船在即,崔湜拍了拍鼓鼓囊囊的背囊,眉开眼笑道:“大哥,出手果然阔绰,不枉你我同族一场!你看来扬州,我们吃你的花你的,临走临走还要捎拿你的银子,仗义啊!你就放心吧,这认祖归宗的事儿,就包在小弟的身上。”

怎么又提起这茬了?崔耕赶紧叫停:“等等,本官没那个意思,跟你博陵崔氏真没关系啊!”

崔湜哪管那个,一扭身就快步登船,挥舞着手臂贼笑道:“大哥莫要矜持,也莫要死守祖训,咱们博陵崔氏好不容易出了你这么一个人才,认不认祖归宗,可由不得你!”

……

……

接下来一段日子,崔耕就过得比较平静了。

来俊臣被贬官,孟神爽死了,吕艳飞投降,江南丽竞门虽可勉强维持,但已是昨日黄花,行事异常低调。

淳于良研究出来的毡帽不仅在扬州大受欢迎,还远销到了长安、洛阳、晋阳等名城。

甚至远在泉州的林知祥和张元昌都听到了扬州毡帽的名声,对崔耕的远见钦佩之余,又和他商量,能否在泉州也开一个毡帽工坊,主打外贸渠道。

崔耕虽然经商的本事不如这两位老商贾,但他大梦千年见识卓绝,稍微一思想便摇头否决了两人的提议。道理很简单,扬州毡帽虽然有名,但史上却没有各地竟相效仿的记载,这里头肯定是原因的。

崔耕本来还发愁,该怎么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说服这二位,但谁知他只是略微说了一下自己不赞同此提议,张、林二老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压根儿就没问理由。

可见崔耕如今在林知祥和张元昌心目中,已经越来越有分量了。

……

聚丰隆银号的王有成,在淮南道开展聚丰隆的业务,也进展的非常顺利。

这不单单有崔耕的照拂之功,还有崔湜和郑愔还帮着写了几封信给各地的族人。博陵崔氏和荥阳郑氏的潜势力还是非常惊人的,几乎王有成走到哪都是一路绿灯。

不过聚丰隆银号在山西道的进度却是较为缓慢,虽然曹月婵没有书信过来,但崔耕猜测她应该是在山西道那边遇到了不小的阻滞。

不过王有成却扬言让崔耕放心,以曹小娘子的本事,应该能应付得了山西道那摊子事儿。只待今年拿下这三个道的分号业务,聚丰隆就算是实打实地坐稳了大周第一钱庄这个位置。

……

这期间,还从长安那边传来一个好消息,曾与崔耕在淮南道办过案的肃政台侍御史侯思止,就是那个曾想染指王瑞月而被崔耕教训的侯思止,因为“私蓄锦缎”,被现任宰相班子成员中的其中一名宰相李昭德抓住了把柄,责令杖打一百。

与韦凑阴死孟神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侯大御史,也是被行刑之人一时手滑打死了。

当初崔耕忽悠侯思止远离王瑞月,还真点担心他有一天明白过味儿来,现在算是彻底解决了后患。

同时淳于良家失火一案,业已宣布告破,除了一些丽竞门小卒之外,在孟神爽伏诛的情况下,身为丽竞门副总管的吕艳飞难逃法网。

崔耕为收拢淳于良之心,索性损公肥私了一把,让淳于良在县衙里亲手报了血仇,对外就宣称是“庾毙”。所谓庾毙,指犯人在监狱中因饥饿而死,后也泛指病死。依照惯例,犯人瘐毙官府是不用负责的。

淳于良如今大仇得报,扬州毡帽又风靡市面,自然很快便在崔耕的帮助下重振了家业。

他在自己家的宅基地上又重新盖起了宅邸,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既然开始新的生活,淳于良自然要去接回自己膝下唯一的独子,好生培养,将来继承自己的家业和衣钵。

不过这个时候,却出幺蛾子了。

原因便是他送去大云寺避难的儿子,无论淳于良怎么游说,智满和尚怎么劝说,这孩子就是死活不肯还俗。

甚至惊动了大云寺的方丈亲自劝解,到了最后……反而被这个才六岁的小孩说服了,允许他继续留在寺中。

非但如此,大云寺方丈还盛赞这小孩有慧根,日后必成大器。

淳于良尽管心中不以为然,也只能暂时接受现状,只盼着有哪一天孩子能自己回心转意。

……

……

时光悠悠,又是三个月过去,崔耕接到了一封信,写信之人正是当初险些成为他老丈人杆子的卢雄。

一直以来他与卢雄都有书信往来,毕竟卢雄在丧女之后,一直对崔耕都颇为关心,俨然有将他视为义子的趋势。这老爷子基本上一个月左右就来一封信,大部分是嘘寒问暖,没什么实质内容。

不过这次,书信中却提到了一桩案子。

他信中提及,长安城有个仓督叫卢景祚,秩九品。

卢景祚主管的仓库中有个叫张沈的小吏,告发卢景祚盗卖仓库里面的粮食,并且拿出了一份文书为证。

卢景祚不承认那份文书是自己写的,说我出身五姓七望,做一个仓督已经够让祖宗蒙羞了,怎么可能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儿?

大理寺主管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刘幽求为大理正,整好是案子的正管。

五姓七望的官员,纷纷给刘幽求写信,让他务必把这个案子断清白了,不要让好人蒙冤,一时间刘幽求压力山大。

非但如此,还有人求到了跟刘幽求关系颇好的卢雄身上,让他代为说项。

卢雄当然不能劝刘幽求徇私枉法,但在他也隐隐觉得这卢景祚是冤枉的,而那个小吏张沈,则很可能是真正的盗卖粮食的人。

想归想,猜归猜,但一切的表面证供却都指向了卢景祚。

那文书上的字迹确实是像卢景祚写的,再加上小吏张沈的指证,堪称人证物证俱在,该怎么给卢景祚洗脱清白呢?

卢雄正在犯难之际,脑中就想到了崔耕这个孩子。这家伙被人们称为“岭南崔青天”,何不让他出出主意?

于是,才有了这封信的到来。

看罢卢雄的书信之后,崔耕倒不觉得这是桩无头疑案。在他看来,这种诬陷人的手段看似高明,然而在史上却并不鲜见,随便找个案例一抄就成了。

他当即就写了回信,告诉卢雄该如何剖解这桩疑案。

首先,取来小吏张沈以往写的公文,把其他的字都压上,只露出来一个字让他猜,到底是不是自己写的,是就写是,不是就写否。

接着,再取那份诬陷卢景祚的材料,把其余的文字都遮蔽掉,还是继续让小吏张沈猜,是不是自己写的。

如果真的不是诬陷,所猜应该八九不离十。如果是诬陷呢,恐怕得对一半错一半。

这其实是个概率问题,就算张沈一时蒙混过关,猜的次数多了,肯定会露马脚。

果不其然,书信寄到长安不久,卢雄又有书信回来,夸赞崔耕果然名不虚传,这个案子真的破了,还了卢景祚一个清白。

夸赞一番表示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之后,卢雄又在信里问及,说现在长安城内在传崔耕是博陵崔氏的另一支同族后人,已是沸沸扬扬,到底有没有这么回事啊?

崔耕赶紧回信,说纯属子虚乌有,老爷子不要信这些闲言碎语。

不过这种事情就是越描越黑。

当初崔湜临走前那套说词儿,就是两头赌,崔二郎你承认自己是博陵崔氏的人,那好,请认祖归宗吧。

崔二郎你不承认?对,你是因为有祖训,不准你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毕竟当初是博陵崔氏,对不住你的祖上嘛,心里有怨气不愿认祖归宗,也实属正常。

至于崔湜大开脑洞出来的祖训到底有没有?如今崔耕家里就他一根独苗,也没人给作证啊。

还有更令人浮想翩翩的是,你清源崔氏都是造酒出身,你崔二郎一个酒贩子,短短两三年就官居六品,主政江都一县。而且还斗倒了朝中凶威赫赫,群臣都避让三分的来俊臣。

说你是寒门子弟,说你没点家世背景,谁信啊?

眼看着这股风潮越传越远,出口转内销,又从长安传回了扬州,以至于整日沉迷在莺莺燕燕的张潜,都特意将崔耕叫过去询问。

崔耕最后嘴皮子都磨破了,张老头都是将信将疑,崔耕也只能徒呼奈何。

好在人们眼见着博陵崔氏和崔耕都没什么新动作,这股风潮就逐渐过去了。

……

……

这一日,崔耕正在县衙闲坐,衙役来报,说是聚丰隆淮南道的大掌柜王有成求见。

崔耕让人将他带进来。

王有成一入内,便慌里慌张地喊道:“崔县令,大事不妙!咱聚丰隆遇到天大的麻烦了!”

嚯~

崔耕猛然站起,最近小半年舒坦日子过惯了,让他早已没了居安思危的警觉性。

此时一听王有成来报噩耗,心头不禁涌上一股不祥的预感——月婵在山西道一直进展不顺,莫非是她在那边出了什么事儿?

同类推荐
  • 汉末兵王

    汉末兵王

    意外穿越到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猛在乱世之间如何求存,如何凭一己之力扭转天下,脚下铁血之路,一将功成万骨枯,刘猛在诸侯之间挣扎,杀出一条血路。有侠骨柔情,有铁血厮杀,有权谋天下,有兄弟情深,不一样的三国,却是一样的精彩,让《兵王》带你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带你经历一个天下乱世,从无到有,争霸天下,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梦入铁骑踏河山,烽烟无数望九州,横刀沽酒做长歌,试看英雄出我辈。
  • 天城之魂

    天城之魂

    如若他还在,天城不会有,他将是皇城权贵,一生富贵不在话下,为何选天城结束,一时天下皆丧,缘由何在!
  • 大春秋

    大春秋

    又名《神州故事》。目前已写完第一卷《三皇五帝》(68章25万字),正在写作第二卷《三代往事》。
  • 天鹰军皇

    天鹰军皇

    所谓人生在世,及时行乐。前世挣那么多钱却没花多少,甚至连个女人都没碰过!又所谓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所以宁昊天穿越来这异世,开始了他的祸害人生!还所谓……我擦,有完没完……?
  • 刘邦秘史

    刘邦秘史

    自小在掖庭长大的张小明,本来过着毫无担忧的苦难生活,但是偶然的机会让他和好伙伴秋生,撞见在掖庭后院寻找太阳印法的田彩,这一错误的举动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就连秋生也惨死在田彩的弟子手中---但结局让人意外的是--那阴阳家的禁术太阳印--却在许多年前被田彩的师兄种在张小明的身上--于是田彩妄想将张小明驯化为傀儡--继续为他征服世界,,,,
热门推荐
  • 巨龙之子

    巨龙之子

    孱弱的精灵女牧师阿兰希雅,青梦。为了拯救自己的好友,毅然踏上了寻找紫金王冠的道路,在这个巨兽与魔法横行的世界里,她遇见了人类骑士,萨丁。他们共同踏上了冒险的旅程,她是否能如愿找到王冠呢?她的朋友萨丁又有着怎样的背景?为什么龙族看到他是如此的亲近?
  • 拈花剑闻

    拈花剑闻

    我始终没有成为像李师那样的人,江湖上快意恩仇,我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事。
  • 贵门娇女

    贵门娇女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名门贵女的豪奢生活背后,是步步算计如履薄冰。陆明懿以为自己穿越成了郡主,就该是潇洒肆意的过日子,却没想到平凡人有平凡人的苦恼,名门贵女也有名门贵女的忧愁。忧愁祖母狠毒利用,忧愁继母虚伪算计,忧愁父亲只知清高,最最忧愁的是身为贵女的婚姻大事。若不能得你真心相爱,便各自安好,我自可以钟鼓馔玉长醉不醒。
  • 易生玺爱之恋上梨窝少年

    易生玺爱之恋上梨窝少年

    冷诗凝一个大学渣,性格高冷不爱说话,一次偶然让她认识了易烊千玺,她觉得自己的性格和易烊千玺的性格很像,慢慢的她开始了解易烊千玺,她喜欢上了易烊千玺,从此她便每天都在想该怎样才可以见到自己心中的男神,为此她做出很大的努力
  • 魔界狐灵传说

    魔界狐灵传说

    一位人类青年丁情天无意中挽救了一位漂亮的魔界狐仙天小篱,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她的同生共死的终身守卫,东方版《魔戒》
  • 妖宠天下

    妖宠天下

    一只落难凤凰和一个小姑娘修炼成仙的故事。
  • 星纵情缘

    星纵情缘

    十二幅星座图腾,十二句天机妙语,相继遥天而挂,诉说着他【她】们的爱恨情仇!一派、二宗、三门、四族、五峰,诸派并起,群雄逐鹿,演绎着他【她】们的恩怨纠缠!魔门始乱,浩劫初临,十二星座纷纷现至,同抗魔门,共渡大劫,看十二星座谁主沉浮!何谓魔!魔亦有道,天下苍生你们杀的尽嘛!幽幽凄凉,无尽哀怨!无耐天地不公,尽拆痴情之人!【绿色无毒请大家舒心+放心阅读;5+0:在此诚挚的感谢您的阅读】【每天准时两更,必要时加更;新人不容易,求支持】【此本小说永远不会胎死在腹中,因为她已经诞生】
  • 清纯萌妻:误惹恶魔上司

    清纯萌妻:误惹恶魔上司

    一个初入社会的离家小姐,一个叱咤风云的业界大鳄。(她误闯进了他的世界)一次偶然,校园树下相见,他只是抬眼一看,便转身离开。第二次相遇,是在他的公司,她误撞了他“先生,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咦?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某天,办公室的大门猛然被推开“大哥,嫂子撞伤人啦”“她呐?有没有受伤”“大哥,嫂子和某天后骂起来了!”“哦?全城封杀!”“大哥,嫂子带包子要出国!”说罢,男子倏然抬目“呵,今天全城飞机全部停飞。(情节纯属虚构,勿与现实对比)
  • 倾世毒医:绝色驭兽魔妃

    倾世毒医:绝色驭兽魔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杰出的医女,可医人无数,也可血流成河!穿越异世,本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精神,却被人一欺再欺!好吧,既然你急着送死,那我就送你一程!
  • 福音战士之最终剧本

    福音战士之最终剧本

    这是一篇脑洞已久的EVA同人文:如果nerv和seele的决战中nerv赢了,以后的世界会是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