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58800000224

第224章 :新开糖作坊

李善口中说完那个“她”之后,崔耕便发现对方将目光落在了崔秀芳身上。

“她?”

崔耕瞪大了眼睛,将手指向身边的崔秀芳。这小娘皮还当得起李善这种当世大儒的一拜?

他记得,三天前听崔秀芳说过,她崔家和李善家有些渊源。

原本他只以为两家关系不错,或者是什么世交。不过现在从李善对崔秀芳的态度看,双方的关系应该不是对等的。崔秀芳的身份,应该还在李善之上!

这就怪了,以李家的豪富,崔秀芳如果真缺钱,直接向李善要几百贯不就完了吗?

至于冒着巨大的风险走私几尾鲜鱼吗?

还有,她那个“走窗户从不走门”的毛病,这像是有身份有大家世的人,能干出的事儿吗?

李善见着崔耕一脸费解的模样,笑道:“崔小娘子的身份可大不简单啊,当得老夫一番礼敬。不过崔县令也莫张嘴问李某,她具体是什么身份,崔县令还是不知道为好。只要你能让她开心些……”

“嗯?”默默坐陪的崔秀芳陡然发出一声娇哼,斥道:“李善,你的话太多了。我的事,用不着你管!”

“呃……是,是,是在下多嘴了。”

李善竟然低头认起了错,差点没让崔耕亮瞎了眼。

“今日,崔县令和崔小娘子光临寒舍,蓬荜生辉。为了欢迎二位,李某让人准备了一些难得的糕点。”

李善轻拍了两下手,侍女鱼贯而入,一盘盘花花绿绿的糕点上来。

糕点非常精致,崔耕好歹也是家底颇丰,官秩六品的人,不过这些端上来的糕点,他真心在市面上没见过。

崔秀芳一见这些精巧糕点,霎时眼睛发亮,不顾女子仪态地大叫道:“单笼金乳酥,巨胜奴,贵妃红……还有醍醐饼!天呐,都是我爱吃的!李善,很好,你非常好!”

不等说完,她已经迫不及待伸手,左手一个金乳酥,右手一个醍醐饼,美美地享用起来。

连眼皮都不肯抬一下。

李善十分怜爱地看着她,满眼的宠溺之色。

良久,他才忽绝有些怠慢了崔耕这个客人,道:“崔县令,你也吃啊!来尝尝这个……”

说着话,他用盘子装了一个红色饼状糕点,递到了崔耕的面前,道:“崔县令,您尝尝这个!此物叫做红绫饼,往日里只有新科进士才能吃上哩。”

听说是红绫饼,崔耕还真感兴趣了。因为他听说过红棱饼的典故。

新科进士按照惯例,会举行曲江宴,在这场宴会上除了美酒佳肴之外,皇帝会特赐每个进士一个红绫饼。

此饼太过珍贵,皇帝也舍不得多做,也就是每人一个。

因此,曲江宴又名红绫宴。

崔耕放在嘴里一尝,果然是又香又甜,乃是难得的美味,不由得连连点头。

见他很是享用,李善也非常高兴,介绍道:“红绫饼乃是以小麦面粉,红豆沙,糖,猪板油为原料,揉成面团,放入模具按压成形,烘烤而来。其他原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糖霜太难得了,简直是价比白银啊!”

价比白银?

崔耕不由得心中一动,道:“这糖霜有这么贵?”

“还别嫌贵,有时候你有银子都买不着。”李善叹了口气,道:“老夫和丽竞门势同水火,为了得到这点糖霜,可是废了大力气哩。”

崔耕大惑不解,问道:“怎么这又跟丽竞门扯上关系了?”

“崔县令不知道?”李善道:“实际上,如今天下所有糖霜都是出自丽竞门……”

几十年前,李二陛下当政的时候,就曾经派遣使者去天竺,学习熬制蔗糖的技术。

虽然这种熬制出来的糖颜色发灰,杂质甚多,甜中带苦,但总归是糖不是?很快就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

扬州城附近,遍植甘蔗,成为了灰糖的主要产地。

可不知哪位天才的匠人灵机一动,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去除杂质的法子,使灰糖变成了颜色发黄的“糖霜”。

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夸它“白如霜”。实际上,大唐年间的糖霜远远达不到雪白,这是一个十分夸张的赞美之词。

因为只在特定的工坊内产出,而且只作为贡品供给皇宫。皇帝也有意保持这种唯我独尊唯我独享的高贵,所以,这项技术一直没有流传的民间。

后来,来俊臣重开丽竞门,朝廷又不肯出半分钱财。最后,在他的软磨硬泡下,这个糖霜作坊被划拨到了丽竞门。

从那以后,“糖霜”除了供给皇帝之后,还向民间流出。这红绫饼只要有钱也能做了。

只是价格仍然十分贵,价比白银,只有少数富人买得起。

没办法,谁叫人家这是独门生意呢?

可是李善和丽竞门不合,所以很多情况下,就是想花高价也买不着。

崔耕了解完始末和个中详细之后,问道:“照这么说,糖霜作坊,如今是丽竞门的重要收入来源?”

“谁说不是呢?”李善道:“别看丽竞门产业众多,还极尽敲诈勒索之能事,但他们一半以上的收入,是靠的这糖霜作坊。”

“一半以上?”听了这话,崔耕乐了。他知道丽竞门虽然赚钱的路子多,但花钱的路子更多!

不花钱,你丽竞门那些明桩暗桩,那些外围成员,那些招募的打手泼皮,那些遍布天下各处的耳目,谁愿意替你干活?

再加上如今的丽竞门不仅不再有朝廷编制,而且名声非常不好,所以除非是花上大钱,不然根本招募不到人帮你做事。

现在听着李善的话,崔耕不由暗暗琢磨,如果丽竞门骤然少了这么一大笔财源,那还不得伤筋动骨啊?万一弄不好,没了这么一笔极其重要的进项支撑,出现资金链断层,整个江南丽竞门分崩离析都有可能啊。

于是乎,他蔫坏地笑了笑,提议道:“李先生,如果咱们想办法动了这糖霜作坊,断了他丽竞门来钱的路子,您怎么看?”

“使不得!使不得!”李善连连摇头,道:“那作坊是朝廷的,丽竞门只能算是代管。整个作坊外驻扎着五百府兵保护。别说能不能动得了这作坊,真要是动了,那跟杀官造反也差不多!”

崔耕微微摇头,笑道:“李先生您想哪去了?我的意思是说,咱们也开一家工坊跟他们竞争,如何?哪怕将他们平日所得的盈利分上一半,咱们也算达到目的了。”

“那也不成。”

李善又是连连摇头,道:“不用新开工坊,这种工坊我们李家就有现成的。不过,崔县令没听我刚才说吗?这做糖霜的技术,只有丽竞门的工坊才有!”

“呵呵,不就是制糖霜的法子吗?本县也有!”崔耕道。

“崔县令是说,你有制作糖霜的秘方?这…这怎么可能?”饶是李善见惯世面,也难耐心中那份激动。

“这有何难?”

这门独门技术,难得了别人,还真难不倒崔耕这个熟稔千年世间变化的家伙。

其实把“灰糖”制成“糖霜”的法子,一点都不复杂,说穿了,就是一层窗户纸——用黄泥水吸附杂物。

只要把这藏窗户纸捅破了,随便一个作坊,都能把糖霜制出来。

不夸张地说,糖霜在唐时,可是一门暴利的独门生意。一年百万贯的利润总是有的。就这,还是受制于甘蔗的数量,要不然还能更多。

仔细算起来,丝毫不会比当初在泉州时,林知祥眼馋的扬州江心镜的买卖利润少。

而且扬州是甘蔗的原产地,长安那边有人垂涎想要染指插手的话,都也有点鞭长莫及。

在扬州搞糖霜工坊,绝对可行。

“这这这,如果崔县令手中真握有制糖霜的秘法,那就太好了!”

李善颇为眼热地提议道:“崔县令乃官场中人,在扬州开设糖霜工坊什么的,多有不便。不如咱们合伙开这作坊?份子的事儿好说!”

“那李先生以为多少分子合适呢?朝廷可是规定,官员不可在辖区内经商啊!”

这两个问题看起来完全不挨着,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朝廷不准官员在自己的辖区里经商,所以崔耕就只能拿暗股。

李善想了一下,道:“这样吧,不如这份契约,就由崔县令的手下来签……工坊的一切,都由扬州李家负责。唔,至于分润,崔县令你独得七成,如何?”

“不妥!”

崔耕沉吟了半晌,道:“本官只能给你两成份子!”

“两…两成?”李善觉得崔耕吃相有点难看了。

崔耕解释道:“别误会,不是本官贪得无厌,这八成不是本官一个人拿。不客气地说,这买卖凭着咱们俩,吃不下来!”

崔耕不敢弄出玻璃镜来,是怕大头都被上官婉儿得了,最后帮人做嫁衣裳。

但是现在,也实在顾不得那么多了,丽竞门的威胁迫在眉睫,当务之急不是挣钱了,而是除恶,除掉目前身边最大的威胁。钱财自然就是小事了。

好在扬州是甘蔗原产地,糖作坊总不可能搬出扬州城。所以,崔耕准备分出三成去进贡给上官婉儿。

毕竟外界都认为他是上官系的人马,而且他在长安也着实需要上官婉儿替他照应着。老大嘛,怎么着也要表示一下。

剩下的四成,才是给自己留着的。

李善听完了,表示毫无异议,当场就要让崔耕提议手下人选出来,由那人来负责签字据。

崔耕却是不同意,说道:“不行啊,都说了,朝廷规定地方官员在治下辖境内不准经商。本官的人参与此事,难免瓜田李下之嫌。现在丽竞门在一旁虎视眈眈,就等着本官出错抓痛脚。这个签字据的事情么,我准备让一个不相干的,但本官极尽信任之人去做。”

“谁?”李善追问。

崔耕伸手一指,道:“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他指的人,正是崔秀芳!

“不行不行!”

崔秀芳却连连摇手,婉拒道:“此事,妾身不同意!”

同类推荐
  • 东汉之寒门

    东汉之寒门

    南宫寒穿越到西汉末年,阴差阳错下成为一个卫戍边疆的小卒,非凡的箭技让他渐渐声名鹊起……而星象的预言,真的会应验在他身上吗?这里有致力改革的王莽,一心复汉的刘秀,还有绿林始祖王匡,如今多了南宫寒,历史会改变吗?这里有端庄秀丽的阴丽华,废后善终的郭圣通,智勇坚毅的刘伯姬,她们的命运是否又会不同?云台二十八将,各路割据势力,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却也是个群魔乱舞的年代。“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魔门所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报复?”“什么,王匡就是魔门门主?”……“你们都是寒门子弟,而从今天起,你们将是我的寒门弟子。”乱世中披荆斩棘,只为生存。
  • 知易行难之北宋倦游

    知易行难之北宋倦游

    一个现代青年,回到北宋的经历.开始的年代为宋仁宗嘉佑三年.西元1058年.宋仁宗在位的晚期.五年后,仁宗崩,英宗即位.这确实是一个英才倍出的时代.那些历史上的大人物们,不管后代对他们的褒贬如何,毫无疑问,他们都非常的聪明.而产生如此多人才的那个人群,其整体素质,应该是很高的.到达那里,慢慢的走近他们,认识他们,与他们交流,并且,相互影响.这一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这,就是我想要讲的故事.
  • 三国之我是昏君

    三国之我是昏君

    重生后,刘泽成穿越成大魏国的皇帝,还是开国初年。我本以为魏国的国力可以在我的手里,迅速统一三国,但我发现我错了,世上永远没这么好的事。孙权是是把我当宿敌非杀不可的,诸葛亮是非灭魏国不可的,这是历史,姑且不论。我的两个老实兄弟曹彰曹植,一个是听不进劝非要抢我地盘的,另一个,也是非要抢我老婆的,两个兄弟而已,又有何难。“禀陛下,北方的列宁想扩张地盘,举着一种我们没见过的武器打来了。””禀陛下,东方的织田信长觉得我国威胁太大,正在给蜀吴两国送铁炮。“我去,这该死的乱世,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统一了。
  • 抽签皇帝放牛郎

    抽签皇帝放牛郎

    朕以前是放牛的,还兼职放羊!但朕抽签厉害啊,抽签当上了皇帝!
  • 重建北宋

    重建北宋

    战略侦察兵李宪穿越到北宋末年,发现大辽国已经完蛋,大宋危在旦夕。可惜没有时间给他折腾,就算三头六臂也来不及,北宋覆灭已经无法挽回。李宪很气愤:完颜阿骨打死太早,老子没赶上。完颜宗望(翰离不)、完颜宗翰(粘罕)、完颜宗弼(兀术)之类的混蛋,如果不搅得你们彻夜不安,那就不算穿越者。李宪究竟想干什么,最终又干了什么,请看本书。
热门推荐
  • 旷世之恋:人鱼之恋

    旷世之恋:人鱼之恋

    她,在海里生存,拥有美丽的鱼尾,拥有美好的人生。却因他的出现,她的人生,注定不同。
  • 错过的书签

    错过的书签

    那年夏天,一场蹩脚的绑架让他们遇到了彼此,他们相识,相知,相守。互相见证对方每一点细微的改变。在花园的秋千架下,满天繁星见证了他们幸福实现的那一刻。
  • 千少爷别来无恙

    千少爷别来无恙

    相识相知到相爱,一个某有钱某有权某长相某身材的女子怎样捕获千少真心,进来看看。
  • 只愿你能记得我

    只愿你能记得我

    小时候的事情不容易被有些人记得,却也可能不容易被人忘记,是你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也可能是他的生死相依。命运的转轮转来转去,是否还会沿着当年的齿印停下来。米远忘记了米苏,米苏忘记了韩寻,韩寻记得塔娜,塔娜记得俊熙,这个世上,有没有人愿意一辈子记得你。不要忘了曾经,不要放弃现在,可能他们是你的未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黑刀记

    黑刀记

    有一把刀,漆黑如墨;有一个人,坚毅如铁;有一种爱;常伴身旁;有一段情,此生难忘。黑刀传奇第一部——《黑刀记》!
  • 拯救兰陵王

    拯救兰陵王

    若弦其实本不应该出现在兰陵王的生命里,如果不是那次意外,她穿越了平行世界到了古代,那么历史就不会被改变,但是既然她来了,就必须拯救她的男神兰陵王。谁知那宇文邕利用她,送了条有毒的项链给她,只要兰陵王与若弦有肌肤之亲,就必死无疑。本来穿越过来就是为了救兰陵王的,结果却傻逼到被人利用。还有那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另一个自己郑灵素,向她索命,可是那早已爱上若弦的兰陵王,最终会尊照命运的安排娶郑灵素吗?:“如果我回到现代,而郑灵素才是你命中注定的王妃,你会怎么办?”若弦含泪低语,兰陵王嘴角一翘,唇边绽开凄美的笑:“若真是那样,无论生死,我都会随你一同跳下去。”…….
  • 穿越之无上天道又名桃花仙途

    穿越之无上天道又名桃花仙途

    穿越神马的太罕见了,她还从没想过,有一天这种事情会掉在她的身上。神马?一穿越过来就让我做孤儿。我不要啊。反对无效。那好吧,修仙。神马,金手指,空间自成天道?好厉害的样纸,还有什么还有什么还有什么?不告诉你。我要报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灭人满门。真暴力。没办法,毕竟她也是个人。那就想方设法变的不是人好了。什么。你你你你。好吧,不是人就不是人吧。可以成神。白衣如玉,灰衣淡然,青衣似神,红衣逗比,蓝衣冰山,黑衣霸道,金衣魅惑,哇,给我安排了这么多这么多这么多美男。什么,你说她好色成性,反正强者为尊,她怕谁。
  • 零度仙狐

    零度仙狐

    仙狐公主无意穿越古代,得罪孟府公子。得到同伴,上演奇缘,言情,和魔幻。她到最后葬在了谁手?她到最后又救了谁命?她此时只想哀嚎:好烦!我想回家!
  • 忻好医生

    忻好医生

    S市已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占人口的百份之二十还多,老年人的养老成了社会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养老中的一大难题,就是看病的事情,到三等医院费时、费钱,路程又比较远,十分不便。那么一等医院,就是街道医院,应该是老年人看病问医的首选。在W街道,W地段医院,就成为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包括一些中年人,经常去看病比较理想的地方,让老年人感到方便,舒心、满意。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忻好,白衣天使等医生,继承老一辈卫仁民、余热等医生,一心为了病人的崇高医德。病员们不禁想要给这里的医生送上一面锦旗,以表达一份感激、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