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那年的某个冬日早晨,天气阴冷,温度低得能把肉松凝聚成肉丁。但街上还是有很多老人在坚持锻炼,且怀着喜悦的面容,也不知道是不是准备让自己松垮的肉紧实一点,毕竟保持年轻是所有人的美梦。
寒风中,王波履行着职责,依旧驾驶着爱车前往学校,重复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两年。他许愿单调的日子早点结束,至少要让车提高一个档次,换成山地车吧!不要再是十几年前的永久牌了,上不了山地就算了,都快见上帝了。而且他觉得,最好再有个变速功能,不用总是一路让自己努力变速。
王波一路骑车非常小心,特别是一米六的身板配在28的大车上,所以行路极为低调,前两年没有遭遇一次车祸,都安全到达了学校。那是王波母亲所在单位的附属中学—一所市内很普通的二流高中。试想王波一个这么一流普通的学生,竟然沦落到一个二流城市的二流的学校里,世界总是充满矛盾的啊。
在班里,王波也很不起眼。不够帅,也不够酷,唯一够的是普通。暗恋过几个女孩子,除了被当面拒绝的之外,无论是塞在别人桌子里还是夹在别人书里的情书,一律没有收到任何答复。还有一份,竟然在男厕所里的纸篓里被发现,鬼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龙生龙,凤生凤,王波私下认为,自己普通的根源在于他家庭的普通,但父母的关心还是令他时刻感到温暖。比如王父,曾打算和他彻夜交流,像听报告一样认真听取了孩子对于学习成绩的汇报,尽管他之后也像很多听报告的人一样睡着了,但第二天他就决定把对王波的理想和要求都调至最低标准:少掏点钱进入二本。成年人做事方式果然成熟,即使断章取义,也能抓住重点。
由于怕挫伤孩子自尊心,王父并不敢直接和王波讨论此事。只是恰好某个周末早上王波起床尿尿,听到父母在在床上耳语,两人呼吸的气流很大,如同王波常常半夜听到的那种。
但那天的情况略有不同,平日之后,总听到父亲的鼾声如雷。那天父亲却主动和母亲交心,他说,老婆,我还是那么爱你,但你以后还是要少买点衣服,少用点化妆品。
母亲说,为什么?你想让我变成黄脸婆吗,死鬼?
父亲说,你说什么呢,我还没死啊!但你已经是黄脸婆了。我说的是要给孩子攒钱。孩子成绩太差, 咱从现在开始要省吃俭用,专门开个户头留下活动经费,不能等明年考不上再想办法。
母亲腹诽说,你小时候成绩不是一样不好,照样娶得好?
父亲厚着脸皮说,我成绩不好能力好。咱孩儿不行,我那天听了他汇报情况,他比咱想象的糟糕。
母亲想了一会儿,发话道,那好,我听你的。明天开始你把烟戒了,酒戒了,把我们的钱给孩子作活动经费,把你的那部分钱给我作活动经费。
还是女人有办法,自己的钱是自己的,男人的钱也是自己的。
父亲沉默了两秒说,你趁机剥削我,看我不收拾你。
他俩打打闹闹起来,片刻,两人的呼吸气流又开始增大,听起来都很激动。
王波蹑足潜踪退到床上,大脑里的沮丧把尿意反射打得无影无踪。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饭桶一面:长得不能当饭吃,成绩又当不了饭吃,多亏父母对他不离不弃,让他有饭吃,那他不是饭桶是什么?
从那天开始,他彻底丧失了斗志,并且认为,饭桶能考上大学,除非太阳这日日待在家里的主妇,某日开始厌倦一成不变的生活轨迹,之后迎着全天下世人的目光,从西边这道墙红杏一样爬出来了。
暗无天日的日子要把所有人吃了,只有王波一个人活的没心没肺。
然而真应了那句话——天公疼憨人。某天,体育老师课间前来,问说,王波,有没有兴趣参加全市乒乓球比赛?我听你妈妈说,你很喜欢打乒乓球的。
附属中学的老师和子弟家长非常熟络,因为他们都是从母亲单位派下来的不得志之属,所教科目和原来职务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语老师原来专长是研究老鹰,上级笃定认为他对英语比较精通,他得以顺利任教,终于在毕业多少年后和人打上交道;数学老师之前是收水电费的,每天都要算账,计算能力强悍;而体育老师原来是纯净水搬运工,所以他最擅长的科目就是体能训练。
王波有点扭捏地说,不好吧老师,子弟也不能直接去打吧。
体育老师瞪了他一眼说,什么直接去!打团体赛,要选三个人,前两个主力人选已经确定了,你下午和另外一个人去争第三个名额。
王波说,老师,都是争第一,哪有你让我去争当第三的?
体育老师笑笑说,长大了你会知道,争着当第三个的人多的是。
下午在乒乓球室,体育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比赛概况,对王波挥挥手说,你去和王凯华对阵。
一个胖子笨拙地站在对面前台,王波心里默然一笑。他绝非以貌取人,但他坚信瘦小的自己更能深得体育老师的真传,在比赛中灵活运用体能技巧,令硕大体型的对方难以望其项背,于是他迅速摆出了电视上专业运动员的姿势。
五球三胜,三局两胜,齐刷刷三局秃顶,赢得好一个干脆利落。
体育老师过来安慰王波说,没事,就当交流学习了!下一个。
最后,胖子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第三个名额。
这件事本来就算过去了,那些碌碌无为的日子宛如一叶扁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记忆的大风吹到哪里去了。
所以王波在意什么呢?反正他过得就是这么混混沌沌。
于是,他就混混沌沌取代胖子,作为3号选手参加了团体赛,又在一场未赛的情况下,代表队伍捧起了奖杯;进而神志不清地和这两名队友一起接到了省重点之一英文中学的高三免费入读邀请;最后被全校欢送,跟一年也难得见到面的校长有了一面之缘,还眼见着被替代的那个胖子在台下咬牙切齿。
高二很快过去,再开学的时候,王波背起书包,踏入了英文校门。那一天令他非常震惊。成群结队的学生兴高采烈如同高潮一样涌入英文,而众多英文本校生在一旁对他们指指点点,王波竖起大耳朵,在校道听徒说了半天才知道,他参加的这届比赛太非同小可。
据学生们的可靠消息透露,这个二流城市中的一级领导中的绝大多数,都有着学习水平三级低下的孩子或亲属。为了让他们能够顺利进入省市重点,一级领导做出特级的英明决定,举行“颂人杯”体育特长比赛。只要在比赛中取得前十名的团队,都可以获得市重点的高三入读邀约,三甲有机会进入省重点。
有政策当然有对策。各种球赛、航模竞技中,出现了不少队员,他们不仅技术老道,样子也像老道,银髯飘洒于前胸,带领队伍杀出重围。很多娇子们如同熟了的饺子,争先恐后浮出水面,杀入重点中学。
一开始,王波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群体,小心脏总是跳不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想中国教育折磨人不假,但把孩子愣生生蹉跎到这种上了年纪的地步,心中不仅有些对于别人的心痛,也映衬出对于未来自己模样的担忧。这番傻了吧唧的单纯被正式摧毁,是直到比赛现场正好有个老气横秋的人走过,兴高采烈地对同伴说,妈的这次顶替挣了不少钱吧!
弄懂了这一切,王波这才明白自己捡了一个多大的福分。因为他们这个二流的学校,因为没钱请不起外援,始终坚守了诚实、正直的原则,没有使用任何作弊手段,仅靠前两名学生队员轮番上阵,真打实干地取得了第三名。
母亲特地给父亲买了酒,要和父亲对酒当歌,高唱人生几何;但父亲戒酒许久馋嘴不已,一个没忍住自己喝得酩酊大醉,躺在沙发上叫嚷着说,孩儿他妈,我看太阳真从西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