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是你想出来的?”王莽问道。
王安使劲摇头:“孩儿在昏迷之时,在梦中见到一老者坐在屋顶上,自称几百年前曾经到过一个叫莘的地方,如今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不胜感伤。老者说孩儿能看见他,也是有缘,于是送孩儿点东西。”王莽听了,心中一动,从书架上抽出一卷竹简,摊开,指着其中一列问王安,“是否此神?”王安醒来以后,就在想如何为自己开脱,想来想去,只有《左传》记载的,“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最合适。王安不敢欺骗王莽,那可是大阴谋家,跟他斗心眼,十个王安都不是他的对手,所以王安只能往神仙方面引导。王安看了几遍,点点头:“老者说当时有很多人祭拜他,还向他要这要那,神感到很厌烦。”
王莽心情很激动,声音都发颤:“那神说了什么?”王安故意左右看看,然后才低声道:“神说你家大人贵不可言,若能亲贤臣,远小人……”王莽等了好一会,王安也没有说话,不由急道:“后面呢?”
王安答道:“后面有一道雷劈向他,他逃命去了。然后孩儿就醒过来了。”
“天机不可泄露啊,”王莽长叹一声,不再追问此事。
王安行礼道:“孩儿有一事请父亲帮忙。既然有人在长安宣扬孩儿的造纸术,孩儿就想在长安开个书肆,不仅卖笔、墨、纸、砚,还提供书籍供寒门士子抄录。所以,孩儿希望父亲能写信给八叔他们,请他们寻找店铺和提供书籍。如此,也可改变我们王家在士子中的形象。”
王莽听了不住的点头,这是一个笼络寒门士子的好方法。世家大族为什么容易出人材,首要一条,见多识广,他们可以用几百年的时间收集书籍,参与朝政,分析成败,狡兔三窟,以保证家族的延续,比如秦末之乱,田氏也就是那么几个人闹的欢。而那些大儒也只会教弟子《五经》,至于如何为官,如何揣摩上意,那是要留给子孙的,所以寒门士子出仕难,为官难,晋升难,一不小心就他进坑里了。王莽很高兴的答应给在长安的王家人写信,让他们帮忙。最后王莽告诉王安,申屠安已经通过考验,被任命为太医丞。
王安回到王家庄,告诉申屠臣他父亲被任命为太医丞,申屠臣道:“家父说不需为他担心。”继续给几位病人诊治。几位农夫现在才知道,每天坐在医馆给他们看病的年轻大夫,他家大人既然去给皇帝看病去了,还做了官?立即对申屠臣更加尊敬了。
李通又来了,现在李通半个月来一趟,把王安所需的材料运过了。如今李通是王安最大的债主,王安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向李通赊购的,今天李通不但把石灰运来,还把王安在孔家定做的农具从宛县运来,李通还带来孔家愿意入股王安的造纸工坊的消息。王安感到很吃惊,因为孔家家主孔休乃是新都相,王莽就国以后,几次拉拢孔休,都被他拒绝了,此后王莽不再拉拢孔休了。
“出了什么事?”王安问道。
“有人盯上了国相之女,想结秦晋之好。”李通答道。王安则在心里盘算,二千石的官吏孔家是不会放在眼里的,三公九卿前来提亲,孔家应该感到荣耀,能让孔家这么为难的,只能是宗室贵族。如今的宗室人口没有十万也有九万,除了那些有封邑或封爵的,其他的只能做个地主。而地里的产出就那么多,这些宗室子弟还要过豪奢的生活,还要与人斗富,要赛马,赛狗,斗鸡,蹴鞠,那样花钱玩哪样,为了弄到钱,很多人去做无本生意。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现在这些人又找到了更快的来钱方式,结婚。
王安苦笑道:“我这是工坊,不是庇护之所。”想要庇护,直接去求王莽呗。
李通答道:“国相是好强之人,之前几次拒绝了君侯的好意,如今为了女儿的婚事却要求君侯帮忙,他丢不起那个脸。”
“既然国相也知道对方是为了图财,若真关心自家闺女,还应早下决心,否则悔之晚矣。”
李通答道:“参股之事不是国相的主意,而是在下姑母的主意。”
“这么说孔夫人是你姑姑?”李通点点头
“难道国相还不知道?”
李通点点头,看来对方还顾忌到孔家的实力和面子,要先摸摸底。王安问:“是谁来提的亲?”
“湖阳樊家。”李通又摇摇头,“也不算提亲,只是拐弯抹角的打听孔家女的情况,然后说自己的亲戚人品相貌都不错,之后孔夫人就直接送客了。”
“孔夫人为何不直接拒绝她们?”
“她们也没有直接提亲,而且怕就怕他们暗中下手。如今姑母不让我那表妹出府了,就怕出事。”
王安站起来道:“既然他们是夫人出马,那我们就让孔夫人与我母亲见见面,拜个干姐妹,你可如何?”
李通站起来,冲王安施了一礼:“就等叔孙这句话了。姑母打算到对面的孔家庄呆几天,叔孙也把母亲请过来,让两位母亲大人见见面。”王安听到这句话觉得很别扭。两位母亲大人见见面?
晚上,王安对大丫谈起这事:“我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好像又被人算计了。”
大丫答道:“如今郎君的工坊能不能成,李通应该很清楚;朝廷这么多年,虽然冲突不断,也只是出动千人规模,朝廷武器库存绰绰有余,孔家的地位在朝廷中大大降低;郎君这次向孔家大量很多铁农具和炊具,使孔家或者说孔夫人看到了新的挣钱之道。哪怕不能结成秦晋之好,也可向君侯向郎君示好。如此一来,孔家的身后就站着君侯,对方在对孔家下手之前,就要把君侯考虑进去。否则,一个谋逆的罪名安上去,这些宗室子弟只能自尽了。总之,通过郎君,孔家在相君侯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