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45400000008

第8章 对“迷宫”出路的寻求(4)

1666年,莱比锡大学以太年轻为理由拒授法学博士给莱布尼茨,但他的论文 《论法学中的难题》却为阿尔特多夫大学接受,授予他博士学位,并要聘他为教授。然而他拒绝接受这个职位,离开莱比锡来到美因茨大主教和选帝侯巴龙.波伊内布格(Baron von Boineburg)手下工作,开始成为一位外交官,参与了他所致力于的使新教和天主教和解,以重建德意志和维持和平的活动。1672年,为了说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向异教的埃及进攻而不要进攻同样信奉基督教的德意志,莱布尼茨出使巴黎。他的目的并未达到,但他因此在巴黎留居了4年,结识了惠更斯、马勒伯朗士、阿尔诺等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并开始致力于研究高等数学和笛卡尔及其学派的哲学,于1675—1676年间发明了微积分,当时称为无穷小算法。1673年初,他对伦敦作短期访问,在那里会见了著名科学家波义耳和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奥尔登布格(Oldenberg),并因为他发明了计算机而成为皇家学会的会员。1673年美因茨大主教逝世后,他于1676年接受了汉诺威的不仑瑞克(Brunswick)公爵的王家图书馆馆长的职位,并从此以它为终身的正式职务,直到1716年去世。在去汉诺威的途中,他在阿姆斯特丹逗留了4个星期,其间他读遍了所能看到的斯宾诺莎的作品,包括当时尚未发表的《伦理学》一书的部分手稿。定居汉诺威后,他曾着手撰写不仑瑞克家族的历史,为此需要,曾于1689年到过意大利。在汉诺威期间,他又继续与许多人通信,并致力于重新使天主教联合起来的活动,结果都失败了。其间,他非常热心于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在他的努力下,在柏林建立了科学院,他本人于1700年被任命为柏林科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他还先后向波兰、俄国、奥地利等国的国王或皇帝建议建立科学院。然而当时欧洲还充满着战争,封建帝王们忙于争权夺利,并无心发展科学事业,莱布尼茨的这些努力也都没有获得成功。

经过多年的探索,莱布尼茨终于在1686年前后确立了他自己的哲学体系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轮廓,其标志是1686年撰写的《形而上学谈论》。1695年,他在法文的《学者杂志》上发表了《论实体的本性和交往——兼论灵魂与形体之间的联系的新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一文,随后又就对该文引起的反驳写了多篇说明。这些文章进一步阐明了他的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1704年,他完成了针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所写的《人类理智新论》(以下简称《新论》),这是他的第一部 完整的哲学著作。由于那时洛克已去世,这部著作在莱布尼茨生前一直未能发表。1710年,他发表了他生前发表的唯一一部大部头著作《神正论》,在这部著作中,他针对法国哲学家培尔的诘难阐发了他关于信仰与理性、人的自由及恶的起源等问题,其中阐发了他的形而上学的理论基础。1714年,他应萨瓦亲王欧根(Eugen)之请写了《单子论》一文,这是他的形而上学的纲要,概述了他的主要哲学观点。在1714—1716年,他与牛顿的拥护者克拉克进行了哲学史上著名的书信论战,主要讨论了空间和时间等问题。

莱布尼茨的学术活动范围非常广泛,他的学识十分渊博。他不仅是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而且是外交家、法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采矿专家、科学院的组织者。他的学识令人赞叹,与其说是由于知识面广泛,不如说是由于这种渊博知识的质量。除了哲学和数学外,在其他许多学科上都曾作出重大贡献。莱布尼茨的渊博学识和杰出成就,与他的天才、勤奋、强烈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分不开。关于他的天才和勤奋,费尔巴哈在他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作了这样的描述:“通常,人们只禀赋有这种或那种天才;可是,莱布尼茨却集各种各样的天才于一身:他既具有抽象的数学家的特性,又具有实践的数学家的特性;既具有诗人的特质,又具有哲学家的特质;既具有思辨的哲学家的特质,又具有经验的哲学家的特质;既具有史学家的才能,又具有发明家的才能;他具有很好的记忆力,从而不必耗费精力去重读过去记下的东西;他既具有植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的显微镜似的眼睛,也具有进行概括工作的分类学家的高瞻远瞩的目力;他具有学者的忍耐心和敏锐感,也具有依靠自学的、独立思考的、寻根问底的研究者的坚韧力和勇气。”关于莱布尼茨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他自己说:在他一生中,他“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在各个知识的领域,只要我开始与它有所接触,往往在熟悉它的现有情况之前,我已有一种寻求新事物的倾向”,“只要我研究任何一个问题,我总是能够发现某种新东西。”

莱布尼茨与许多哲学家不同,他不是书斋式的学者,而是活动家。他终生都注重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并建立了多种多样的联系。他担任过外交官、宫庭顾问、图书馆馆长、编史官、科学院院长等职,出访过法、英、荷、意等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只是一位业余学者。他与各个社会领域,与各个专业的学者,与各个阶层的人士(军人、艺术家、君侯、工匠)都有联系。他终生都勤于通信,表达他的思想和讨论各种问题。据他自己估计,从他20多岁起每年至少要写300封信,现在还有15000封信保存下来。这一切活动无疑会使他的哲学研究活动受到限制。由于他的活动太多,过分杂乱,以致于他不能把他自己的哲学思想汇集起来,加以严整地、有联系地、系统地阐述和发挥。正如费尔巴哈所描述的:“他的哲学像一条充满光辉灿烂的思想的银河,而不是太阳系或行星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莱布尼茨的大量活动和广泛联系,使他有许多哲学家所不具有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这对他的形而上学思想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影响。

莱布尼茨的渊博知识,多重的社会角色及相应的丰富阅历,使他对当时欧洲的时代问题有深刻的感受和洞察。正如R.W.Meyer在他的《莱布尼茨与十七世纪革命》中所概括的:“他经历了时代所有具体的、细节的争论。所有不一致各方的直接主张:传统对改革、神话对科学、法律对权力、自由对关禁、个体意志对共同意志———这些都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二律背反。”所有这些二律背反都纳入到莱布尼茨的视野之内和思考之中,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的普遍和平和个体的独立自主及其两者的关系问题。“三十年战争”后的德国,经济落后,诸侯割据,危机四伏,一片混乱。莱布尼茨在1670年的政治备忘录中,曾经描述了当时德国局势的主要危险。他说:“这些危险在于糟糕地建立起的贸易和制造业;在于贬值的货币;在于法律的不确定性和所有法律活动的迟缓;在于无价值的教育和我们的青年的过早旅行;在于无神论的增长;在于我们的那些似乎受到外来瘟疫感染的道德;在于宗教的剧烈冲突;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的确会慢慢削弱我们,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好的时期反对这种状况,它们最终会完全摧毁我们;然而(我们希望),这一切不会突然使我们倒下。但是,能通过突然一击破坏我们共和国的是一种内部或外部的大规模战争,对于这种战争,我们是完全盲目的、昏然的、无保护的、不设防的、分裂的、未被武装的;而最确定的是,我们将要么是敌人的牺牲品;要么是我们的保护者的牺牲品(因为在我们现在的情况下,我们敌不过任何人)。”

在这种危险的局势中,社会的和平和秩序,个人的独立乃至生存都受到严重威胁,而这两种威胁又是相关的。在战争动乱中,个人是战争的工具和牺牲品,谈不上独立、自主、尊严和价值;反之,不尊重个人的独立、自由是战争动乱的前提。个人的独立、自由得不到尊重,其根源在于封建君主的统治及其为争权夺利所发动的战争,在当时尤其在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莱布尼茨生活的时代,正是路易十四统治法国的时代,路易十四的统治使欧洲政治、宗教的危机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这种危机的威胁,莱布尼茨有深切的忧虑,并感到有责任致力于建立和平和秩序的事业。莱布尼茨终生从事于调和新教和天主教的矛盾,终生致力于建立普遍科学,以及晚年致力于科学发展事业,可以说都是他致力于和平事业的一部分。然而,莱布尼茨不仅是一位活动家,而且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时代的问题使他感到面临着这样的任务:阐明未来秩序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决不可能是那种把个人看作是国家机器的构件、把国王的意志强加于所有人的专制主义,而只能是处于普遍和平和秩序中的独立、自主的个人,即他后来所谓的“个体实体”。那么,这就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有什么理由证明个人是独立的、自主的,是社会的真正主体?另一方面,如果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主体,社会怎样才可能处于和谐的秩序之中?

这是一个现实理论问题,但它的解决需要哲学的基础,需要从本体论上说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他说:“我始终觉得,哲学可能有办法通过清楚的证明,来确立某种坚实可靠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他说他虽然在数学上花过很多功夫,但从青年时代起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哲学上的思考。莱布尼茨本来对经院哲学和古希腊罗马哲学有很深的修养,但这些哲学不可能回答新时代的问题。于是他到当时流行的哲学理论中寻找答案。当时流行的机械唯物论和原子论看起来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很快跳出了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樊篱,对这两种哲学发生了兴趣。但在深入考究之后,他发现它们并没有真正回答这个问题。机械唯物论的物体的根本属性是广延性,这样,个体物体虽然被看作实体,但却是受机械法则控制的,它本身没有主动性。按照这种理论的逻辑可能走向反面,不是个体是实在的,而是通过机械法则控制着个体的宇宙才是真正实在的。原子论虽然强调原子是不可分的,但那种物质的原子不可能成为真正不可分的实体,没有真正统一性的本原,因而它事实上不可能成为独立的个体。莱布尼茨感到,要从本体论上解决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不能求助于已有的哲学理论,因为已有的哲学理论都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困境,而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理论。这种理论要给个体的独立自主提供自圆其说的论证,而且要在论证个体的独立自主的同时考虑到整体的和谐有序。就是说,它一方面要真正确立“不可分的点”,另一方面又要确立它们的“连续性”,同时在肯定这两者的前提下,寻求两者的有机统一。在他看来,个体与整体关系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在肯定个体的独立自主和整体的和谐有序的前提下,寻求两者的统一。这就需要建立起一种以个体独立自主为前提的整体普遍和谐的形而上学理论,即“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统一的形而上学理论。

为了建立这样的理论,莱布尼茨对以前所有哲学进行了批判改造,特别是把眼光从近代哲学转向古代哲学,试图用古代哲学改造、补充近代哲学。他发现,近代的一些主要哲学家在对待古代哲学的态度上都抱有偏见,他们不是改善古代哲学,并在它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是全盘否定古代哲学。他批评说:“他们宁愿从事于制定和陈述自己的思想和设想,而不愿整理和阐述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这些古代学派遗留下来的宝藏。如果哲学把古代思想全盘否定,而不是加以改善,至少没有把亚里士多德的原著中大量包含着的卓越思想加以肯定,那对哲学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他认为他那个时代不同于哲学上的奴性时代,即经院哲学的野蛮时代,但同时又走入了相反的极端之中,成为一种自由放任的时代。莱布尼茨并不是简单地赞扬古代哲学,贬斥近代哲学,而是力图将两者结合起来。

他一方面像近代哲学家那样推崇和努力证明个体的实体性,肯定个体的独立、自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借用古代实体理论的合理内容,克服近代哲学的自相矛盾性,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在古代哲学家,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实在论者看来,事物之所以成为实体,不在于事物的质料方面,而在于它的形式方面,在于“实体形式”。实体形式是事物能动的、内在统一的本原。莱布尼茨发现近代原子论和机械唯物论的问题正在这里,它们忽视了实体的内在的能动本原。于是他利用古代哲学来改造和补充近代哲学,赋予个体以实体形式,使实体形式成为个体内在统一性、独立性和能动性的本原。

通过批判改造工作,莱布尼茨克服了近代原子论和机械唯物论自身的矛盾和困难,从本体论上论证了个体的独立、自主的地位,使个体事物成为真正的实体,成为既具有实在性又不可分的“形而上学的点”,从而确立了个体独立自主的形而上学原理。在此基础上,为了在不否定个体的独立自主性的前提下解决个体之间以及个体自身的灵魂与形体的关系问题,莱布尼茨提出了他的“前定和谐”学说,设想全能的上帝在一开始创造实体的时候,一方面赋予实体以自发性,对它发生的一切都是从它自身产生出来的,同时又考虑到它与其他所有实体的完全适应,赋予它以知觉的本性。每一实体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并依照一定的观点表象整个宇宙,这样每个实体之间就有了一种完全的协调。由于灵魂更切近地表达形体,而形体每当灵魂有某种愿望时,又按照形体本身的法则而活动,灵魂与形体之间因而也彼此和谐地变化。他认为,正是这种在宇宙的每一实体中预先规定好了的相互关系产生了实体之间彼此适应的关系,并使每一实体的灵魂与形体之间保持和谐变化的关系。这样,莱布尼茨在肯定了个体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借助前定和谐的假设解决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给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统一提供了答案,从而也就确立了他的形而上学的另一条基本原理,即宇宙普遍和谐的原理。

莱布尼茨在寻求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统一的过程中,首先是致力于给个体的独立自主提供论证,然后在此前提下解决个体之间的关系或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因而他对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解决,归根到底还是以个体的独立自主为基点的。两者的统一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个体本身就具有与整体和谐的本性。对于他来说,解决整体与个体关系问题的出路在于寻求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统一,而寻求这种统一的出路在于个体本身,在于独立自主的个体的知觉,在于个体的整体意识。这里可以明显看出莱布尼茨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个体主义思想实质。

同类推荐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热门推荐
  •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冷冻”酷总裁

    “冷冻”酷总裁

    26岁的她还是小姑独处,无人问津,为了终结处女时代,酒吧买醉,迷迷糊糊跟着男人走了,开房,上床,直奔主题,一早醒来,来个缠绵的吻,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该死的女人,把他当什么了,利用完了就走?该死的,床单上的斑斑血迹无一不在控诉昨晚他的恶行。一夜情可以玩,但他从来不祸害处女,不行,说什么也要找到她。再次相遇,一个追一个躲,管你愿不愿意,我说了算!男人一厢情愿的决定了一切。到底是谁偷了谁的身,还是谁偷了谁的心,如果他/她有心!没有诺言,没有誓言,就连那最简单的三个字他都懒得给,女人离不开爱,更不能没有爱,默默饮泣离开。
  • 五木

    五木

    每一粒微尘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传奇背后都是一段需要去看懂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可以去选择人生,但是不能控制人生,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人生编造者,在没有更好的名词去形容它们之前,这些编制者被统称为·····精灵守护者。
  • 重生之宇宙星辰

    重生之宇宙星辰

    纷舞的原力气息,咆哮的战舰飞船!这是一个科幻与玄幻并存的虚拟世界!你见过骑着三轮车打怪的网游吗?你见过开大巴车去打国战的网游吗?你见过NPC都狂弄玩家的网游吗?你见过最终在宇宙中星河战舰对垒的网游吗?这里还有扔蛇形手雷的嫖老师,这里还有拿着重机枪秃秃秃的笑笑龙。这!是新世纪的网游!是属于科技与逗比的世界!
  • 来自仙界的你

    来自仙界的你

    我叫江雨,在蓬莱仙岛苦修三百年未曾入世,终于飞升成仙!初入天庭,没想到同事居然是伊甸园来的蛇祖,这厮居然诱骗我吞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害得我被贬下凡间!天!你确定这里是凡间?和蓬莱古书上写的完全不一样啊!这里怎么到处是四四方方的奇怪建筑和四个轮子的怪物?这里的女人怎么都是光着大腿的?伤风败俗!世风日下啊!不行不行,这里太恐怖了!我是被冤枉的!我要回去!我要回去啊!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知秋传

    知秋传

    “敢问我西楚叶家可有谁是那不忠之臣?”“身为叶家男儿,岂能将数百年都抗在肩头的‘忠’字丢掉。”男儿,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安堇之年

    安堇之年

    在很久以后,人们念起他名字时,都好像能看到尸骨成山、流血漂橹的场景,地上的城池被铁蹄踏平,天上仙人被长戟打落,那夜过后的十年里,都没有人再去回忆这段往事,历史被他一人扼住咽喉,不敢作声。长风吹,柳花扬,一座长满蒿草的孤坟前,靠着石碑的老人不断的揉着自己已经什么都看不清的眼睛,倒了烧酒,燃了纸钱,絮絮叨叨的念着没人能听懂的话,渐渐没了气息。“兄弟,这辈子我得死在你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