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语芙九岁以前都是生长在乡下的,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在县城里经营一家商铺,每逢礼拜天爷爷就会用他那从锈迹斑斑的自行车载她到县城里。坐在后座上,感受着咕噜噜转动的车轮,像极了对爸爸妈妈叫嚣的思念。
那是90年代遗留下来的那种又重又高大的老式自行车,坑坑洼洼的小路颠簸得厉害,后座上生硬的铁一路磕着她的屁股,她只能死命的用手抓住座下的铁杠,疼却感觉异常的安全。现在想来,每每在后座上看到的爷爷的脊梁给她的就是这种感觉。
九岁那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她转学到了县城里,至此之后,就一直生活在那里,直到上大学了…
由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爸爸妈妈,没有单独出过远门,所以全家人一致决定由姑父开着他的小车载着爷爷、爸爸、妈妈和弟弟一起送她去大学,这让她真实的觉得自己就像个小公主一样,虽然生长在普通的家庭,但从小就被疼爱着,这种感觉要比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的幸福感来得更强烈。
一路上兜兜转转,在大城市里,问个路都不能随便找个人,怕有人欺你是外地来的而恶整你或者是其实连他都不太清楚。最后还是跟在公交车的尾巴后面,走走停停,绕了大半个城市,才得以到了初次见面的大学。在这之前,其实她连大学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志愿是糊里糊涂填的。嗯,现在看来也就古香古色能够形容这所学校了,对,就是古香古色,越在这儿待得久这种韵味儿就越浓。红色的房,黑色的瓦,一幢一幢的散落在整个校园里。幽静的小路,浓密的树丛,可以休憩的亭子,有种与世隔绝的之感。还有一个大大的喷水池。像极了古代的那种书院学堂。
妈妈领着她找到了自己专业的报名点,也就是在那里,她第一次遇见他,从此相识。他是她的师兄,负责新生迎接工作,带领新生办入学手续,所以,他见证了她进入大学的这一过程。也正是如此,语芙对他有一种神奇的归属感。
他很高,一米八几的样子,后来有问过,连他都不太清楚自己的具体身高,只说有一米八以上。有一点瘦,但不单薄,肤色偏黑,一看就是那种运动型的男生,休闲的衣着,T恤上印着一头大象。他逆光而立,微微的笑着,眼睛里却写满了宠溺。阳光穿过他的头顶,透过他的发,她看见了晶莹的光,乍眼之下,又像他自带的光环。语芙不得不承认,他不是那种一看就会亮瞎你的眼的那种男生,但是他很耐看,而且越看越有味道。
排队缴学费时,他就在她身后站着,不远也不近的距离,一转头就能看见他。但是她不敢,只能装作注意力全都在妈妈身上,努力的和妈妈说话,掩饰着她内心的小澎湃,但时不时扫在他身上的余光出卖了她。
一路上,不是拉着妈妈说东说西,就是跟着弟弟左跑右跑。其实语芙本就不是一个爱闹腾的人,她只不过是想他多留意他而已。但是,他都只是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妈妈问他酒店管理这个专业怎么样,语芙读的是酒店管理专业。他也只答:“这个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语芙不禁在心里嘀咕:“是不是每个这么问的人都会被告知XX专业是我们的王牌专业啊?”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话不多,不爱管闲事的人,碰到来向她推销手机或手机卡的,他都一并的帮她推了,只留了一个校园网的业务让她办理。从那时起,语芙就觉得他这个人挺不错的。女生不都是这样吗?在和男生接触的同时,通过他的只字片语或神情动作在心里默默的给出一个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