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丫鬟互相看了看,青杏首先下定决心,跪在文锦绣面前,“奴婢愿意!”接着青杏也跟着跪了下来,口称愿意。只有青葡迟疑。
文锦绣知道她老子娘都在文家做事,且只有她一个女儿,青葡已经十八了,老子娘已经给她定了亲。李氏原本想着等青葡嫁了人,作为陪房跟文锦绣去夫家。文锦绣要去做妾,而妾室陪嫁只能带两个人。
文锦绣早就清楚,也不打算带青葡,“我知道你境况的,不必担忧!”说着拿了一对赤金嵌青金石手镯,一对赤金戒指,一对景泰蓝簪子给青葡,“你出嫁我恐怕看不到了!”神色有些伤感。
青葡八岁入文家,从小服侍文锦绣,从小丫鬟做到一等丫鬟,伺候了文锦绣近十年。文锦绣不仅没有别的主子的坏脾气,还出手大方,待丫鬟婆子都很和善。青葡跪下“嘭嘭嘭”的给文锦绣磕了三个头,“二小姐之恩没齿难忘!”声音已有哭腔。
青杏青萍也跟着抹眼泪。
文锦绣道:“哭什么?这是好事啊!”说着走到墙角,开了箱笼,顿时屋子里一片霞光。箱笼里满满当当的塞了一箱衣料,全是大红的颜色,绫罗绸缎各色都有,“这些赏了你罢!做嫁衣穿!”
青葡知道这是文锦绣准备自己出嫁后做衣裳穿的,文锦绣一向喜欢做衣裳、打首饰。想着小姐和自己如今要和自己各奔东西,文锦绣更是要奔去那不知是好是坏的前程,哭着道:“小姐……”
文锦绣却是神色平常“你是去做人家正经娘子的,怎么也是我文锦绣身边的丫鬟,可不能让人轻瞧了。何况这些个红色,我怕是一辈子都穿不上了……”声音有些低落。
屋子里顿时哭声一片,好一会才消停下来。
文锦绣本来想让青萍叫了文锦绪和文锦纾过来,想着他们在立鹤堂跪的最久,有心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于是叫了青葡,给了一串钥匙让她拿给文锦绪文锦纾。
“我库房的钥匙,让他们兄弟两平分。”想到平日里文锦纾向她讨要东西的模样,不禁露出了笑容,“让纾哥儿不要抢!”又道“怕是你替我跑的最后的差事了!”说的青葡又要哭起来。
顺王府依旧请了王四奶奶来和李氏商定进门日期,小李氏接待了她。李氏想定在四月末,王四奶奶却要定在四月初二。
“那不就是后天?也太赶了些!”李氏反驳。
王四奶奶却道:“您家二小姐是去做妾,有什么赶不赶的!早点过门,说不定还能赶上清明和王爷同去乾陵祭奠王爷的生母温惠皇后呢!”
说的小李氏涨红了脸。又不好拿主意,问过李氏才回了王四奶奶,“最早四月初十!”王四奶奶本意不过要定早些,才拿了话压小李氏,这个日子刚好,就满意的走了。
文锦绣只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年幼的文锦纾才懵懵懂懂的知道了姐姐嫁出去,以后很难回家一趟,跑到怡情居抱着文锦绣大哭了一通,“姐姐不嫁了!姐姐不嫁了!”
文锦绣爱怜的摸了摸他的头,“你以后都要娶媳妇,怎么就不准我嫁人?”文锦纾凝噎,下定了决心道:“那我娶了姐姐你吧!”说的文锦绣一扫往日的阴霾,心情明亮了起来。
到了初九晚上,先是四房的人来看过文锦绣,周氏和文锦绣聊了一会,走的时候到了门口,又回头对文锦绣说了一句,“绣姐儿,日子是人过出来的!”文锦绣不知道前半生顺顺畅畅的周氏怎么会给了她这样一句话,却也知道是她好意,笑着点点头。
然后是三房的人,文玉妆到最后都面带不解,何氏想要讥讽文锦绣几句,却被文锦绣一句“三婶脸好全了吗”杀的闭住了嘴。而林氏自始至终只沉默的跟在何氏身后。
最后是长房的家人。父亲母亲哥哥嫂嫂还有弟弟侄子侄女,本来应该热热闹闹的怡情居却弥漫着一片哀戚,还是文锦绣劝着才好了些。文锦绣看着才一个月大的笙姐儿,因为文锦绣出嫁的事连满月都没有办,二嫂罗氏却没有一句怨言。
文锦绣愧疚,罗氏却说:“我虽嫁进文家不久,大家待我如何我心里清楚,不过是个满月,还有百日、周岁、以后更是有及笄、寿礼,”想方设法劝文锦绣,“我们不只争一朝一夕!”
文锦绣笑着应了,让青杏拿着自己的首饰匣子,给了罗氏,“笙姐儿和筠姐儿各一个,要是以后再生了女儿,我可不管了!”意思是让罗氏生儿子。
罗氏不受,文锦绣劝她:“我以后用的是内务府的东西,不知好多少!”罗氏见她说的毫无芥蒂,就收了,“可是姑姑送的,给我们笙姐儿做嫁妆!”
最后大家都走了,只有李氏留了下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匣子。李氏把丫鬟遣走,才把手里的匣子给了文锦绣。
文锦绣打开,里面是一本书。拿在手上翻了翻,有各种姿势打架的妖精。李氏就坐在文锦绣床边,准备说些什么。
文锦绣却把书合上,放在匣子里,“娘,我看过了,你回去罢!”李氏欲言又止,神色有些尴尬,“你看懂了?”
文锦绣“哎呀”一声,推了李氏,“早些回去歇着吧!明天还有得忙呢!”李氏不动弹,文锦绣只好道:“娘!我想一个人静静。”
李氏的眼泪倏然就落了下来,文锦绣拿了帕子给她,李氏哽咽道;“好!好!娘不打扰你!”擦着止不住的眼泪,出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