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时候,他和木沐并没有分在一个班,而且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两人见面的频率也变少了,大多数的见面都是在餐桌上短暂的相聚,然后又继续要回学校上自习。
初中,对许多人来说是重要的转折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灵也有一定的成长。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男女之间开始保持合适的距离,例如我们的同桌不再可能是异性。
男生们的讨论话题里开始出现关于电脑游戏、学校哪个女生最漂亮这些关键词。而女生的话题里离不开对化妆品、追星、电视剧和小说的讨论。这是我们曾经的学生时代,也是我们生命中的美好回忆。
这时候的我们还算是无忧无虑的,听着属于我们的青春的流行歌曲、追着唯美的青春偶像剧、与小伙伴们谈天论地,那是衔接我们幼稚的小学时代与学业紧张的高中时代的分界线。
林昀昔的初中生活其实与以前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看的书更多了。比同龄人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让他在班级中大受欢迎,有不懂的题目?找林昀昔呀。但这也仅仅限于男生了,因为男生比较大大咧咧,没有在意林昀昔的性格如何,在他们的意识里,大家都是同学没什么别扭的。
而女生就不一样了,其实可能从初中开始,女生都会有自己的小团体,女生的心思细腻,更喜欢和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混在一起,而对其他不熟的女生就会有看不见的排他性了。
班上的女生很少会找林昀昔问问题,因为这个年龄其实男女生之间还是要避嫌的,两个异性稍微亲近一些都可能惹来其他人的起哄,早恋这个词在初中生的眼里是神秘而不可触碰的。虽然学校很少提这方面的事情,但大家心知肚明这是不允许的。
再者就是因为林昀昔的性格太冷了,给人一种难说话的感觉,女生们也不敢过于靠近。和林昀昔成不了太熟的朋友,但因为他在年级中学霸般的存在,而这样的人在她们班,她们自然为此而觉得骄傲,这是集体荣誉感。
而木沐的初中就比较平凡了,她成绩属于中上水平的,不会太差也冲不上最好。她觉得这样挺好,她没什么雄心壮志要当什么大官、大老板之类的。她只要以后考个不错的大学找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满足了。
令她烦恼的是与学习无关的另一件事情,没错,就是林昀昔。
林昀昔是年级的明星,班上的学霸对他既愤恨又无奈,每次一出成绩,他们总是怀着希望去看排名然后失望而归。班主任对他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难得遇到那么聪明的学生,恨的是这样的学生不是自己班的。
而回到家里,徐雪儿总是唠叨说:“哎呀,昀昔又考了多少分,拿了第一,你说你们都吃一样的饭,怎么人家就那么厉害呢。”
木沐对此只能表示无奈,她的亲妈一定要这样打击她吗?第一怎么了,只有第一能上大学吗?她对自己的成绩挺满意的。所以每次母亲大人唠叨的时候,她都当没听见,随便应付几句。
而令她最烦恼的是徐雪儿总是让她去找林昀昔给她补习,她极力反对,声明自己可以自学。徐雪儿理所当然地说:“你们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让他帮你补习功课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别人想要这么个邻居都找不着呢,你倒还嫌弃人家,看来你林妈妈是白疼你了。”
木沐回答:“我没有嫌弃他,只是我自己可以学习,为什么一定要找他补习呢。”然后每次两母女的对话都会因为徐雪儿的坚持和木沐的反抗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