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排在沈阳一座旅馆中住下的熊天羽被叫到了一间客房改造成的临时办公室,一个身穿黄上衣,蓝裤子的干部模样的中年军人接待了他。中年军人姓梁,是空军某师的参谋长。梁参谋长热情的为熊天羽倒了一杯水后,便与熊天羽开始了一番谈话:
“首先,欢迎你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你在这里住了多长时间了?”
“一个星期。”
“吃得惯这里的饭菜吗?”
“还好,只是刚到的时候不太适应,有点拉肚子。现在已经好了。”
“自己认为适合在军中做哪方面的工作?”
“我对志愿军的组成结构不是很了解,不管在哪个部门工作,只要能发挥我的英文语言特长就可以了。”
“那好,我看了你的档案资料,你原来单位对你的评价很好,我们很需要你这样的优秀人才,你就到我们空军来吧,我安排你做情报翻译工作。你满意吗?另外你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我没有特殊要求,服从领导的安排。只是能不能快点安排工作?天天闷在旅馆里无事可做,真让人有点受不了。”
“好,我喜欢你这样的直率性格。”梁参谋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马上冲门外的勤务兵喊到:“李小牛”
“到” 应声走进了一个中等身材面相憨厚的青年人。
“马上安排一下,通知有关人员,半小时后出发。”
“是”
望着转身离去的勤务兵,梁参谋长对熊天羽说道:“从现在开始你分配到我师情报科,享受连级待遇,吃中灶伙食(当时营级以上的待遇),你也马上准备一下,半小时后在旅馆大门前集合,跟我们一起走。有一项特别任务需要你去执行。”
“是,一定完成任务。”熊天羽也学着勤务兵的样子向参谋长敬了个军礼转身离去。
熊天羽提前了十分钟来到了大门口,梁参谋长和有关人员早已经等在了车上,车内同行的还有一名排级俄文翻译和一名报务员。熊天羽上车后,梁参谋长便亲自驾车向安东方向驶去。一路上遇到的都是满载军人和军需物资的车辆,一辆陆军的卡车与熊天羽他们乘坐的空军吉普车抢道,寸步不让的卡车驾驶员口出不逊骂骂咧咧,梁参谋长忍了忍没有与他计较。
一路颠簸,梁参谋长一行人来到了安东郊外的一座山脚下,熊天羽看见从山脚下建成的几排平房中出来的都是黄头发的苏联军人。这时参谋长向熊天羽交代了他需要执行的任务是与苏联人一起利用侦听设备对敌机的通话进行侦听,以为我空军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参谋长让熊天羽业务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告诉他行政上则由参军时间较长的报务员赵树发负责管理。并特别提示熊天羽如有特殊困难也可给参谋长直接打电话。接着参谋长与苏军进行了一番交涉,随后便驾车独自从容离去。
梁参谋长走后,苏联人当即腾出一间屋子给熊天羽他们当工作间兼卧室,赵树发和熊天羽几人赶紧将随车带来的机器设备搬了进去。看看天色已晚,由于一路疲劳,熊天羽简单洗了把脸,便脱衣上炕,钻进了温暖的被窝。
突然,窗外传来了连续的巨大的爆炸声,震得房顶上的灰尘纷纷下落,惊得炕上被窝中的几人坐了起来,俄文翻译赶紧翻身下炕,穿衣出门一探究竟。
一会儿,俄文翻译便回来了,报务员赵树发立即问道:
“怎么回事?”
“苏联人告诉我是美机正在对附近的新义州进行轰炸。让我们不要出来,继续睡觉。”俄文翻译回答道。
炸弹的爆炸声一直响个不停,几个人倒头再睡,却哪里能睡得着。报务员索性爬起来,安装起了随车带来的无线电机器。过了一会从炕上传来了一阵呼噜声,几个人扭头一看,只见熊天羽一人在炕上呼呼大睡,旁若无人。大家对他的心态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熊天羽从小在江西南昌以及后来在英国伦敦遭受了日本皇军和德国法西斯的无数次的轰炸,对炸弹的爆炸声产生了天然的免疫力。
众人翻来覆去挨了大半夜,等到敌机轰炸结束,大家才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清晨,第一个从睡梦中醒来的熊天羽,听着静静的窗外传来的清脆鸟鸣,抬头环顾苏联人腾给他们的这间房子,屋子不大,火炕占去了整间屋子的三分之一,在炕的对面只有一张半旧的桌子,桌子上放着装好的通讯设备。见炕上的几人还在酣睡之中,熊天羽悄悄穿衣下炕,来到了桌前,摆弄起了这些陌生的机器设备,由于他从前并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一时不得要领……
“老弟,会用吗?”身后突然传来了问话声。
熊天羽回头一看,见报务员赵树发正站在他的身后。“不会,没用过。”熊天羽老实的回答。
“来,我教你。这是南京造的短波接收机,在行话里我们叫它‘十二灯’。目前在国内算是质量最好的机器。其实,使用起来非常容易。”说着赵树发便打开机器边讲解边做起了示范。
熊天羽按照赵树发教的方法,找到了调波段的旋钮,戴上耳机后慢慢调试,一会耳机中便传出了广播员英语的说话声。熊天羽仔细一听,原来是美军设在东京的短波台广播的英语新闻。
熊天羽和赵树发的一番折腾吵醒了炕上睡觉的俄文翻译和警卫员,两人不好意思再睡下去,也穿衣起床,打扫内务。这时住在附近村庄的勤务兵用扁担为他们挑来了早饭。几人吃过早饭,熊天羽便埋头坐在“十二灯”旁,认真搜索起了敌机的通话,其他人见状不敢打扰,都静静地呆在一边。
熊天羽监听了一整天,除了听到一架敌方飞机从东京飞关岛的普通情况外,没有听到任何有用的信息。第二天熊天羽带着俄文翻译到其他房间的苏军侦听台请教,苏军也同样听不到太多的信息。熊天羽万般无奈,只好回过头继续在自己的机器上每天认真的搜索监听。
一天,熊天羽终于从机器中听到了敌人的一段通话:“我正在××阵地上空搜索侦查,中国军队有一个营的兵力正在向我阵地发起冲锋,有8辆中国坦克,没有空中掩护,请求对其轰炸。”熊天羽马上对赵树发说道:“老赵,发现情况!”屋内几人闻声呼拉一下围了上来,熊天羽将情况一说,赵树发立即让俄文翻译和警卫员一起去将这一情报报告给屋后山上的苏军指挥部。俄文翻译兴奋的带着警卫员向山上跑去。
翻译回来后告诉熊天羽苏军已经答应派飞机去掩护我方的坦克,但似乎苏军对美战斗机的情报更感兴趣。苏军让俄文翻译转告,希望熊天羽以后多提供美机空战这方面的情报。
熊天羽每天埋头在“十二灯”旁,搜索着美战斗机的情报,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却仍然一无所获。熊天羽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梁参谋长,梁参谋长鼓励他继续坚持,坚定信心。梁参谋长另外指示熊天羽每天可抄收一篇美军短波台的英语播报新闻,上交给上级作参考。
美军短波台的英语记录新闻对熊天羽来说没有什么难度,自此熊天羽除了搜索敌机的情报外,每天上交一篇他记录下的敌台英语新闻。比起前些日子的一无所获,心中多少好受了一点。
熊天羽时常对着“十二灯”发呆,预感到多多少少那里出了问题,按道理说敌战斗机只要协同作战就必然相互通话,可熊天羽几乎搜索遍了“十二灯”接收机的所有波段,却没有发现敌战斗机丝毫的蛛丝马迹。熊天羽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