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的讨论结束后,薛云婷等人离开皇宫,大多数人都直接回返住处,惟有夏天,没有直接回抡才院的住处,而是匆匆赶往夏家。
薛云婷建议夏天和王成海在最初开始审查时,不带三叶罗天门的弟子,只带私人部属。这一点,对王成海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北帅府里各种人才应有尽有,还十分忠心,王成海随时都可调齐部属,完全不用为此操心。
而夏天则与王成海不同,他要为此额外花些时间准备。
夏天进阶了立鼎,虽然成了夏家第二位宗老,但他很少回族里,长期待在抡才院,专注于修炼,顺带教授学员,好族里来往并不多。
夏家族人则是知道夏远才是夏家真正的掌控者,加上夏天对族事没有兴趣,于是族人只是按月奉上宗老的供奉,很少请示夏天。
夏天和家族的关系淡泊,夏天对族里的人才所知不多。现在夏天骤然要用人,无法点出相应的人选,只有交由夏家族长,汇同夏家长老一齐挑选。
作为监查正使,这是夏天第一次独当一面做大事,自然绝不敢马虎,决定亲身前往夏家督导此事。要知道,夏家根基很浅,进入京城也没几年,族中的人才,历练未必足够。有些人,在族里或许可以称为人才,但放到外面,却并不堪用。
夏天此去卫国各地监查,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属下没有足够的经验,定会处理不来。属下若是帮不上忙,甚至坏事,那可会坏了大事。
出于这样的担心,夏天决定亲自出马,让族长和长老推荐族里的人才,再由他把关审查,宁缺毋滥,招些得力的属下。
夏天匆匆而行,片刻后,来到夏家宗枢所在。
夏家进京了几年,由于有东帅府、北帅府、端木家关照,再加上许多族中子弟进入日益强大的远新商行做事,夏家关系不缺,钱财不缺,很快就在京城立稳了脚跟,繁盛起来。
夏家宗枢离抡才院不远,占地广大,宗祠、议事厅、族学,还有族长和重要长老的住处,都在这里。
夏天进了宗枢,守门弟子见了,连忙恭恭敬敬地施礼。
夏天吩咐道:“你们通传下去,让族长和众长老来议事厅议事。”
守门弟子道:“是。”
过了几息,见守门弟子没动,夏天有些奇怪,道:“怎么不去通知。”
守门弟子小心翼翼地答道:“您还没说,此次是大议还是小议。”
夏天恍然,道:“只是小议,去通传吧。”
宗老集族长和众长老议事,按规矩分为大议还是小议。大议要求所有长老到齐,即使身在外地者,也要全速赶回。小议则宽松一些,只要现在在家族中的长老参加即可。
大议针对举足轻重的大事,一般会提前通知。小议则针对重要的事,随时可以召开。
除此之外,夏家还多了许多规矩,这都是夏家进京后,族中高层参照京中大族的规矩,修修改改而成的。这些规矩虽然繁琐细致,麻烦得很,但也让夏家逐渐有了大族的气派。
毕竟是族规,涉及到全族,所以夏家的规矩增订之后,首先送给夏远和夏天过目,只有二位宗老同意了,这些新增订的规矩才能生效。
夏远对此自是不管,扔给夏天处理。夏天草草看过之后,觉得还行,就准了族规的增订。
夏天对此并没放在心上,所以守门弟子提起,夏天才想起了大议小议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