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69500000003

第3章 名胜古迹

函谷关不仅具有重大的军事历史价值,它还是一处有名的风景名胜。这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二十余处。

如今的函谷关即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辖区面积达16.5平方公里。多少年来,人们都想来这里看看那一个个饱经历史苍桑的名胜古迹,感受这里浓厚而悠久的历史气息。

(一)望气台

望气台,又叫瞻紫楼。其实,这个台还有一个不平凡的来历。

函谷关,是古代进入秦国的必经之地,当时,驻守函谷关的关令名叫尹喜。

传说,这位尹喜精通天象学问。一天早上,他站在函谷关的高台上,往东一看,只见东边的天空紫气升腾、祥云缭绕,一轮红日喷薄欲出,万道霞光辉映山川。

这紫气逐渐弥漫了原野,弥漫了城楼,尹喜惊喜地呼叫:“紫气东来,必有贵人来到。”于是,他便吩咐守关的部下,清扫庭院,迎接贵人。

关令尹喜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急切地站到关楼上眺望。忽然,他看见关外的路上,有一老者身穿黄袍骑着青牛,旁边跟着小书童慢慢朝这关门走来。这老者白发银须,飘飘如仙,尹喜赶忙跑下关楼前去迎接。

果然不错,这老者就是老子。尹喜非常激动,忙跪拜行礼,情不自禁地说:“先生驾临,关壁生辉,晚辈我三生有幸啊!”

老子一惊,下了牛背,惊异地看着前面这位身着将服的人:“请问,您是……”老子问道。

“先生,我是这儿的关令尹喜。”尹喜笑着回答,“二十年前,先生在周朝王室中管理图书时,我曾向先生查阅过书籍,请教过先生不少问题,这些晚辈至今仍牢记在心啊!”

说着,尹喜挽着老子向院里走去,边走边说:“老人家,您既然来了,就在这儿安心多住上几天吧。”

就这样,老子在这里住下了,并写下了不朽名篇《道德经》。“紫气东来”这一成语即源出于此。

后人为纪念尹喜,便将尹喜登高望远的土山起名为望气台。

唐代大诗人杜甫《秋兰》诗中有诗写道: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唐代,人们还在望气台上修建了十多米高的瞻紫楼。此楼民国年间毁于兵火,现在所能看到的是近年修建的仿古建筑。

(二)灵符遗址

灵符遗址位于望气台偏西,鸡鸣台正南,遗址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内有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建筑绳瓦、古砖。地表下有庭院遗址。

相传春秋时代,这里曾经为函谷关关令尹喜寓所。

唐开元十九年,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为献媚皇上,进言玄宗皇帝说天降灵符于函谷尹喜故宅。玄宗即遣人前去挖掘,果然掘得“灵符”。

玄宗大喜,以为这是老子对他的恩赐,逐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函谷关所在的桃林县也被改为灵宝县。后来,尹喜的这座寓所也就被人们称为“灵符遗址”。

(三)太初宫

在函谷关右侧,就是被称作道家之源的太初宫。所谓太初,在道教中指天地最初形成的元气或最初形成的状态。太初宫是为了纪念老子当年在函谷关著作《道德经》而修建的。

1.太初宫的由来 据说老子当年在函谷关太初宫写下了《道德经》。据《重修太初宫》碑文记载,《道德经》五千言就是从这里传给世人的。为了纪念这件事,后人便在老子著经的地方修筑了房舍,名为“太初观”。

《道德经》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生之道。该书提出了“太初”的概念,认为先天是一气浑成的。

1105年,有甘露降真武殿后,当时的皇帝下敕,开始在“太初观”修宇行廊,名称也随之改为“太初宫”。

太初宫建成后,后来历遭战火,断简残碑几乎荡然无存。现存太初宫主殿建于唐以前,元明清各代均有修护,如今的太初宫正殿仍然保留有唐元明清代的建筑构件。

2.太初宫的建筑特色 太初宫为殿宇式古典建筑。殿脊和山墙檐边上塑有麒麟、狮、虎、鸡、狗等珍禽异兽,神形兼备。

殿顶飞梁纵横,椽檩参差,虽然层架复杂,但却成规矩,殿宇宽阔,中无撑柱。

太初宫主殿供奉的是老子。只见老子皓首长髯,神采奕奕,正在聚精会神地著书。老子两侧分立着书童徐甲和函谷关关令尹喜。

庙院现存石碑两通,一通立于元大德四年,一通立于清顺治年间,上面都记载着老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的故事。

(四)灵石

灵石位于太初宫西厢房北侧。它上下平滑,由八条白石英条平行线切割为九层。

传说老子曾在石上著过经。由于灵石形状特异,尤其道家鼻祖老子又曾用以写经,因而后人们特别敬重它,甚至还赋予了神奇的功用。

据说,因为“灵石高九”,即有九层高的意思,所以上了年纪的人摸一摸可以长寿;夫妻摸一摸可以白头偕老;恋人摸一摸爱情天长地久;青少年摸一摸人往高处走……

由于老子在灵石上写下了千古传颂的万经之王《道德经》,因而女人摸了心灵手巧,男人摸了智勇双全,文人摸了出手成章,湖涂人摸了心明眼亮……

由于灵石坚不可摧,勇于攀登者摸一摸,可以成为栋梁,弱者摸一摸,可以成为中流砥柱,搏激流海浪……

因为灵石有这一功用。所此,千百年来,游人至此,大都要伸出自己多情的手,细摸摸,深思量,留下美好的遐想。

(五)鸡鸣台

沿主殿左侧台阶拾级而上,就是鸡鸣台。鸡鸣台又名田文台,这个台来源于一个叫“鸡鸣狗盗”的典故。

那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四个人被称作“四君子”,他们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在这“四君子”中,尤其以孟尝君的名气最大。据说投在他门下的食客有三千多人。孟尝君好客喜贤的名声传遍了列国。于是,秦昭襄王打算请他到秦国做丞相。

孟尝君带着食客到秦国后,向秦王献出了稀世珍宝白狐裘。秦王深知白狐裘的珍贵,很得意地在宠妃面前夸耀,还请孟尝君做了丞相。

秦王请孟尝君做丞相的做法,令秦国的一些大臣很不安,害怕因孟尝君的到来而使他们的地位受到威胁,就纷纷在秦王面前说孟尝君的坏话,希望秦王杀掉孟尝君。秦王的心有所动摇,就将孟尝君软禁了起来,准备杀掉。

秦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叫燕姬。只要燕姬说一,秦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燕姬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做报酬。

孟尝君和众门面面相觑,一筹莫展展。正在焦急之时,一个擅长偷盗的门客表示,能够将白狐裘从王宫里弄出来。

这天夜里,那个门客装扮成狗,从狗洞里爬进王宫,找到库房大门,学狗叫欺骗看守,盗出了白狐裘,献给了燕姬。燕姬非常高兴,乘着夜宴之际,劝说秦王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得到过关文书后,立即带领门客起程。赶到函谷关时,正是夜半时分。按照秦国当时的法律,日落闭关,鸡鸣开关。

孟尝君怕秦王反悔派追兵赶来,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这时,一位擅长口技的门客跑到函谷关附近的山丘上,学起了鸡叫,其声音真切响亮,引得关内外雄鸡都叫了起来。

关吏听到鸡叫,以为天亮了,糊里糊涂开了关门,验了文书,放孟尝君一行出了函谷关。等到秦王追兵到函谷关,已不见了孟尝君等人的踪影。

后来,这里便成了后人流传孟尝君鸡鸣过关之地。鸡鸣台现存遗址面积1500平方米,地下有古代土层及建筑构件,地上亭台为1989年秋重建。

1996年7月,函谷关镇投资修建鸡鸣狗盗演示厅,游客通过演示,预兆命运能否会像孟尝君一样化险为夷,吉(鸡)祥如意。

(六)散丹亭

传说老子当年在函谷关著经时,当地闹起了瘟疫,老子用所骑青牛吐出的牛黄炼成丹丸,散发给百姓,使当地免除了一场灾难,老君炼丹的故事即缘于此。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子散丹救民之义举,而修建散丹亭。

(七)碑林

函谷碑林修建于1988年秋,碑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来,有石碑62通。

值得一提的是,碑林有三通较珍贵的碑刻:一通为明代吏部尚书许天官夫人的墓志,一通为杨仲嗣的墓志,一通为灵宝金矿石地震碑。

这三通碑刻分别证明了许天官是灵宝梁村人;杨贵妃祖籍灵宝;灵宝黄金储量丰富,冶金史悠久,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此外还有从灵宝各地搜集来的古碑,如宋代的法制碑等。

函谷碑林还有近现代书法名家书写名人吟咏函谷关诗文的新碑,如:清代康有为给当时的灵宝县长写的条幅石碑,有启功、赖少其、陈天然等名家的书法大作。

(八)古道

古道东起弘农河西岸的函谷东门,横穿关城向西至西桑田,全长7.5公里。谷深数十米,谷底有蜿蜒的函谷关古道。

古书上说,函谷关古道是车不分轨,马不并鞍,一泥丸而东封函谷。近年有一农民在田间劳动时,曾挖掘出一具古代人骨,发现其身上中箭十多处。经文物部门鉴定,死者身上的箭簇为战国时期的制品,可见当时战争之一斑。

现在的函谷关古道,已将关城内两公里路面一段修复,供游客乘“战车”游览。

(九)东门遗址

函谷关东门又称丹凤楼,位于函谷关古道东端正、东城墙的中部,依弘农河而筑。

据专家对我国汉代石像画考证认定,东城楼为双门楼悬山楠四阿式三层建筑,楼顶各饰丹凤一只。楚汉之争中,原关楼被项羽所焚烧。

遗址南北长远60米,东西宽50米,座西向东,控制着入关的要道。

(十)古冶遗址

在关城遗址北部20米略偏西处。1992年,北京科技大学苗教授在该处发现。他带着标本回北京化验分析,肯定此处为古代冶炼遗址。

在苗教授的建议下,在此处建一座景点,实行封闭式保护,使这里成为既可供游客观览,又可供专家研究的地方。

(十一)古井式箭窖藏

位于函谷关东城门右侧城墙内,为一直径0.9米的竖井窑穴式兵器仓库,经河南省考古研究所认定,为战国时守关官吏储藏兵器的箭库。

兵器仓库内有铜质箭头,铁质箭杆,箭约两立方米,已经锈在一起,不能分开。这一箭库的发现,为确定古函谷关的位置和研究战国时代的兵器提供了重要依据。

(十二)函谷夹辅

位于古函谷关北2.5公里处,西依衡岭,东濒弘农涧河。夹辅为八卦悬顶二层建筑,外门额上书:“函关夹辅”;内门额上书:“孟尝逆旅”。

据考证,夹辅是清代建筑,民间俗称转角楼。因函谷夹辅北五公里为魏函谷关,南五公里为古函谷关,所以叫函谷夹辅。后来翰林院编修薛书常在这里主政,重修楼阁,因此民间也称其为翰林楼。

作为千年雄关,除了以上的古迹名胜以外,函谷关还有大道院、观水阁、灵石、散丹亭等多处古迹。

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中唱的一样:“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如今雄关的多处古迹,已经不再发挥原来意义上的作用了,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它们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将会永远地存在下去。

同类推荐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你也许不同意摩罗的观点,但你无法回避本书所提出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被撕裂的痛苦命运是如何形成的?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外,是否还交织着自我撕裂的主动选择?在军事上、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败以后,在一个多世纪的富国强民的峻急追求中,是否引发并促进了国人全面的精神崩溃?中华文明是否发生了彻底的断裂?它又是如何被割裂的?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在向现代化的全面皈依中,文化精英们是否产生了自我怨恨的文化心理?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释放出来的?其中又交织着什么样的权力博弈?今天的中国人面临着何种处境?未来中国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抉择?如何行动?若要了解这一切,你不能不读《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若想解答这一切,你不能不独立思考!
热门推荐
  • 法王经

    法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寒

    仙寒

    轮回也好,天命也罢,我之所欲,天地不能控!
  • 晓晓暮风

    晓晓暮风

    韩晓,安于安逸,不善表达感情,不强求的宅女,出门准备储备物资的归途中发生意外状况,醒来后疼痛难忍,疑似面临被一老一少两个流浪汉掩埋的命运,理清一切之后为了生存努力,而后……
  • 倒斗大师

    倒斗大师

    一次偶然,我加入了倒斗的行业,探古墓,斗群尸,破迷阵,前方困难重重,我!又将如何去化解?
  • 青丝绾君心

    青丝绾君心

    白沐雪说:“逸,你会一辈子都对我不离不弃,都不放弃爱我吗?”慕容逸说:“雪儿,我慕容逸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乃至生生世世都会爱你,只要是你想要的我就算用命去换也会给你。”白沐雪说:“如果我要的是你皇兄的江山呢?”慕容逸说:“你若想要我便给你,江山谁做主与我何干,我只要你一辈子都能平安!”
  • 枫叶降临

    枫叶降临

    主角名叫董枫,出生在呼延市的小伙,讲述了他这一生从认识兄弟,女朋友,到真正结婚,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实力。整个人生的路很漫长,很艰险,但很精彩。
  • 戏婚

    戏婚

    她,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才女。他,是吃喝嫖赌无所不好的恶少。她,爱上自己的恩师。他,爱上一个戏子。她,不想嫁。他,不想娶。这样格格不入的两个冤家必须成亲,无奈下一纸契约规定,两个人假结婚。※※※※※※※※※※※※※※※※※※※※※※另有本人作品:《色诫》,食色性也。《最婵娟》,翁媳之恋。
  • 庶女凶残:王爷请小心

    庶女凶残:王爷请小心

    那一夜,血光漫天,相府燃起滔天烈火。她泪洒三千,剑指与他:“苏墨白,你所谓的爱,就是赐我满门抄斩?”诀别一笑,她扯下发带,恢复女子身份。后在众人,满目震惊之下。投身火海,落得尸骨无存!
  • 陛下:王后在那里

    陛下:王后在那里

    她的父母,因为触犯禁令,而被两族的首脑下令追杀。在她十七岁之际,双亲被杀害。而她却下了一个永远被不会被解除的诅咒,左眼因诅咒的后果,变成了血红色的。但是,老天,我不就是在月圆之夜的时候吸了那个魔界王子的血吗,怎么这货非要说要跟着我去找解除诅咒的方法。虽然是我的诅咒,但是我也不会解除呀!诶诶,别老跟着我,我还有好多事情呢!
  • 浮华一生如今

    浮华一生如今

    为了救她,他灰飞烟灭只余一魄,为了救他,她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修为。一场情殇,她该何去何从,一场兄妹,她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