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67500000002

第2章 地理位置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著名五岳中的中岳。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4年2月13日,嵩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一)漫长的形成过程

嵩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35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嵩山就开始形成了。当时我国大陆除包括嵩山几小片洼地外,几乎都处于海平面以下,包括珠穆朗玛峰地区,当时也是一片汪洋大海。

在嵩山范围内,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构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我国地质界测定,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

嵩山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

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前的“嵩阳运动”嵩山地壳开始下沉到海平面以下,接受了巨厚的嵩山群地层的沉积,历经十多亿年,现存2100米厚度的嵩山群地层基本上就是此时形成的。

在距今18亿年前,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动,被称为“中岳运动”,巨厚的石英砂岩开始慢慢隆起,并且褶皱成山。因为褶皱作用十分强烈,有的岩层甚至被挤得直立起来了,现在在嵩山太室山和少室山的南侧还可以看到这种景观。

“中岳运动”后,地壳又慢慢地被夷平并下降,先是粗大颗粒的砾岩开始沉积下来,以后是砂岩和泥岩,一直到钙镁的石灰岩,然后地壳又慢慢被海水淹没。在距今五六亿年前的时候,嵩山一带又发生了一次“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嵩山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

距今两亿年前后,我国的版图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嵩山以它诱人的山川风貌,灿烂的古老文化,独特的演变历史,天然的地质演变而在国际国内久负盛名嵩山旅游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是登山游玩、野营探险、科研考古以及了解我国历史的绝佳去处。

(二)优美的地理环境

嵩山东西横卧,雄峙中原,东临七代京都开封,西与九朝古都洛阳毗邻,北依黄河,南近颍水,群山耸立层峦叠嶂,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嵩山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东西绵延约六十余公里。

嵩山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嵩山包括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大山体群,狭义的嵩山就单指太室山。现在把太室山统称嵩山,太室山犹如一条巨龙横卧于中原神州大地,雄浑高大,气势磅礴。

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东西横卧,南多悬崖,北多峻坂,东多断峤,西多重嶂。

嵩山是秦岭的东延,但山体又相对独立,山中分布有较广的石灰岩,并形成溶岩洞,为旧石器时代人类栖息提供了条件。

从嵩山的地貌来看,北边的嵩山属于中低山,海拔1500米,呈东西走向。南面的部分是箕山,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为低山丘陵,也为东西走向。而在这两者之间,夹着面积超100平方公里的低丘地带,海拔在30米至400米,相对高度在50米之内,其间有大金店、卢店和登封盆地分布。

这样嵩山就形成了有高山、低山、平地、河流的布局,在嵩山的河谷中间又沉积着肥沃的松土层,为人类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从山的规模来看,嵩山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不大不小,非常适合早期人类的生活。山体如果太大,崇山峻岭,人类就无法及时获得水、土等生产资源,而如果山体太小,人类取用资源就会受到限制,也不利于生存因此,只有有一定规模,生活资源丰富,便利人类出入居住和生活的需要。

从人类生存和迁移的规律来看,早期人类对山的依赖绝不亚于对水的依赖,而嵩山的一系列特点就很好地满足了人类生活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生息繁衍依赖密布水网,而在嵩山中,也分布着许多低丘和盆地,南北约十公里宽,东西长约八十公里低丘中由西向东分列着南河涧沟、顾家河、少林河、老东沟、书院河、五渡河和石淙河七条河。

这些河源于嵩山主峰南麓,共同南流汇入箕山北的颍河,嵩山不仅丛山密布,而且山中有低丘盆地,这样嵩山中就包含了较为广阔的河水地域。

由于嵩山北坡缓南坡陡,并且相差悬殊,达一千多米,这样的地貌既能挡西北干冷风,又能迎东南暖湿风因此形成嵩山温和多雨气候,为嵩山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嵩山的岩石和植被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源区,好似一个庞大的地下水库。

密布的水网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嵩山呈放射状,每一条河流都是人类传播文化的重要通道。例如近似羽状的双洎河水系,嵌在嵩山东侧的具茨山和云蒙山之间,伸向华北平原,此河上游一带有石灰岩分布,形成一些溶岩洞穴可供居住。

山上植被茂盛,可供采食,河水流淌,可供饮用捕捞。通过研究新石器和旧石器遗址分布情况,不难看出文明是通过双洎河等河谷向华北平原进发的事实。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登峻极,览天下,观胜景,赞中原视为一大乐事。嵩山不仅有山也有水,水量虽然不大,却也构成了不少的水景。飞泻直下的卢崖瀑布,绵延两公里的九瀑十潭,潭水映衬着满山翠绿,显现出秀美的景色。

嵩山四季皆成景色,各有千秋,初春满山的嫩绿惹人心醉,夏季层峦叠嶂,满山俱是郁郁苍苍的林木,深秋满山红叶浸染,冬季雪后,漫山银装素裹,景色绝佳。

(三)过渡性气候特征

距今8000年至3000年的嵩山一带属于亚热带,这些可以从嵩山的生物和土壤等看出来。如在登封的王城岗遗址,就是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从中拿出来的木炭放在显微镜下看,可以鉴定出有枫香、青冈两种植物而这两种植物是亚热带的植物,现在它们只生长在大别山以南的地区。

再比如“四不像”的麋鹿,是亚热带动物,在距今8000年至3000年间温暖时期,在我国东部分布很广,郑州地区就曾发现有麋鹿骸骨。

距今8000年至3000年的土壤和现在的土壤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土壤的颜色呈褐红色,随着气候渐渐变得干燥,在距今3000年至2000年期间,嵩山一带的土壤就变成了褐色,而现在基本上变成了黄色。这种褐色土壤肥力很大,非常适合种植庄稼,为人类从狩猎业向农业转化奠定了基础。

到夏商时期,人们已开始在这种褐红色土地上种粟稻、麦、黍和大豆等农作物,成为中原夏代青铜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

嵩山处于中纬度地区,又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便于人们交往、文化辐射和反馈。

文明的发生是有地域要求的,比如玛雅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等也和中原文化一样,不约而同地都在中纬度上,这个纬度最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

(四)多种多样的特产

嵩山不仅是著名的文化旅游圣地,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有着丰富多彩的特产。

中岳嵩山位于五岳的中心,地理位置独特,是世界地质公园,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十分丰富,所出物产与其它地方不同,这里生产的金银花是皇家贡品。

嵩山地区物产十分丰富,生产的稀有品种冬凌草它的神奇功效被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发现。

冬凌草茶就是采用嵩山深处的野生冬凌草、金银花为主要原料,配以地道的贡菊,清咽利喉,去热,清毒润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长期饮用还可以预防癌症,清肝明目,是益寿延年的“福茶”。

野生嵩山何首乌和少林寺一样名闻遐迩,《本草纲目》中记载:“何首乌以西洛嵩山者为胜。”

少林武术可以说是天下驰名,而嵩山少林的兵器也是闻名遐迩,主要有月牙铲、弓、剑、刀、大板斧、单双戟、枪、棍、叉、棒、鞭、锤等。少林兵器用优质碳结钢或铁板制成,可作装饰、实战和表演用。

少林佛珠为檀木所做,种类很多,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持珠,即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佩珠即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挂珠即挂在颈上的佛珠。

嵩山也是大枣的故乡,嵩山大枣的特点是皮薄、肉厚、核小、味甜。

我国多处地方都产猴头菇,但是嵩山地区的多为野生,产于大山林中的荫蔽处。

嵩山特别适合板栗的生长,所产板栗个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泽鲜艳、颗粒饱满,是嵩山的一大特产。

嵩山的石花茶选用嵩山麦饭石为原料,并配以野菊花、野薄荷、山竹叶、土枸杞等十余种天然植物和矿物依照佛、儒、道家传统饮茶配方,用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明目、生津润喉、降脂降压、清除燥热等功效口感清爽,回味醇香,冲泡时杯中呈现鲜花状,四季饮用皆宜。

另外嵩山一带还有桐木漆器等特产。

同类推荐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书与艺术

    书与艺术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读本之一,是围绕“书与艺术”展开的读书随笔。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对身边艺术的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浓厚的艺术氛围,体验至美的艺术境界,领略伟大的艺术精神、艺术情操和艺术精髓。
  • 弟子规·千家诗

    弟子规·千家诗

    本书原名为《训蒙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千家诗》是明清两朝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
  • 中国择吉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择吉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内容包括:择吉文化——祝福求祥良辰同庆——节日择吉衣食住行——日常择吉建房搭屋——建筑择吉比翼齐飞——婚姻择吉等。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热门推荐
  • 大地伏魔

    大地伏魔

    不一样的修炼法门,不一样的镇魔之法,看惯了请仙扶鸾,烧铅炼汞的小术,岂知炼气修身之的正法之威?
  • 异世鉴美

    异世鉴美

    什么?到人生地不熟的异世界?郁闷!老天你既然如此待我,总要有点补偿吧!我以后是全系法神?先这么混吧!这人活着总得自己找点乐呵不是!嘿嘿!这次卷土重来,
  • 禁神世界

    禁神世界

    别人看不起你怎么办?哈哈,很简单。证明给他看,然后干死他!
  • 卿无心:锁情无邪

    卿无心:锁情无邪

    她本是天骄之女,一朝穿越,废物?废物能灭了你小命!她本是无情之女,一朝堕落爱河,无法自拔。不爱便不爱,爱了,那却是深入骨髓。神的控制,使他为护她而背叛。她本是神界仅次于主神的上位神,为爱堕神……她的苦,谁人知晓?为了大陆,为了众人,为什么要她牺牲自己的一切?凡人的生死又与她何干?神界的自由神,法力无疆,却为了世人而放弃了自己的自由……
  • 逆夏之渡

    逆夏之渡

    文章描述一群高考的毕业生因为放松心情庆祝高考的结束,由班里的某名富二代提供了豪华的轮渡,以供同学缓解多年来的压抑心情。然而一起起诡异的凶杀案在大伙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纷至沓来,这些学生被这措手不及的“杀人游戏”暴露了最真实的人性,然而多年前的真相水落石出,使他们难逃命运的魔掌的原因又会是什么,这场人性之间的较量终究会是怎样的结果?
  • 黑色交易

    黑色交易

    “不是出台吗?”“就算我要出台,也不陪你!”“那可由不得你。”“秦世锦!你混蛋——”过往的记忆纷至沓来,为了十万元,她闭上眼睛,忍受刺骨的屈辱。原以为一夜之后,一切都会结束,谁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年少时,他们是青梅竹马相见相厌。多年后,他却成了她的总裁上司。她只是搭错了电梯,竟然被整个公司疯传她是要向他爱慕告白!豪门大少秦世锦,她只想远离他,为何会越走越近?是他让她陷入困境,被学校处分警告,也是他在她最狼狈时替她解围!那个最不堪的夜晚,深刻在陆展颜心中,一直都是尖锐的刺。他们狠狠伤害着彼此,也伤害着自己,抵抗着诱惑,也抗拒着相爱……明明知道不该沦陷,可是为何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他心悸三分?莫非这就是爱……※※※第一最好不相见,
  • 迷途青春

    迷途青春

    他是这所烂学校唯一看上去还算顺眼的人;雨落为了那该死的面子撒下弥天大谎——“别把人看扁,方宇喆是我男朋友!”——然后呢,那些家伙等着看她的笑话;“我想让你抱我一下,你可以当我是白痴!”他的嘴唇却吻在了她的额头,冰冷至心……
  • 逆天迹

    逆天迹

    一指定邪魔,一掌遮雨天,一眼辨真幻,一语惊万仙......却只逍遥人世间。
  • 痞神记

    痞神记

    一个占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便宜而升天的社会青年,偷渡上得天庭后才发现,原来神仙......不是故事描述中的那么不食人间烟火~神仙原来也有七情六欲......没有实力的他如何在天庭扯起大旗,摸爬滚打混上位。新人第一次写书,全凭爱好。BUG是难避免,还望各位神仙大大们,尽量给些指点。PS:若是开头不喜恶搞的朋友,还请慢慢看下去,前期只是铺垫,毕竟是要神仙为主
  • 天下无赖

    天下无赖

    仙踪飘渺,无人得见,滚滚红尘,何人不欲长生。仙,有之,无之?纵然大道无情,又岂能挡住众生不度轮回之愿。登浩瀚云海,临九幽之地,或问道求长生,或逍遥于天地。何谓长生?何谓成仙?天地之间一股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