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闹元宵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因此,其间蕴涵了浓郁的灯文化。
鳌山灯杆、火树银花,这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也最能概括此节的活动,即张灯、放火。张灯、放火是元宵最主要的节俗活动,其余观灯游赏以及社火百戏,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而来。
(一)元宵节闹花灯
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而“闹花灯”是元宵节日庆典规模最大、喜庆气氛最浓的一种习俗。
1.闹花灯的由来,元宵节闹花灯习俗,在隋朝前已见于文字记载。据《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五卷中记载:
以近世风俗,每正月十五夜,燃灯游戏,奏请禁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资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每年正月十五的夜晚,人们都在大街上尽情狂欢,鼓声震天,火光照地。人们不惜钱财,比花灯的规模和精巧。而且家中所有的人,也不分主仆,不论贵贱,不管男女,一切等级、性别、贵贱的界限全部打破,一切隔阂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是欢歌笑语同花灯了。
正月十五闹花灯风俗的兴起时间,大体在550年至580年之间。从这一习俗产生的时间、地域及风俗内容来推测,它的兴起与佛教的流传有关。
《涅槃经》说,如来佛死后火化,将其舍利子装在精美的罐中,安放在金床上。佛门弟子一边散花一边奏乐,并每绕城一步点燃一盏灯,以此来表示对如来佛的悼念。
但《涅槃经》没有明确记载这些悼念活动就在正月十五进行。《西域记》所说的僧俗共同观看舍利放光的习俗,则明确说是正月十五。
这两个习俗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闹花灯这一民俗。从地点看,这一民俗开始流行于洛阳及周边州郡。这与北魏、北周时崇尚佛教以及著名禅宗大师达摩、慧可先后在嵩山少林寺传法有关,因为禅宗开始兴起时,深受百姓的欢迎。
从习俗的内容看,正月十五闹花灯打破了一切界限,体现了佛教禅宗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佛性的观点。这种取消一切束缚、打破一切界限的习俗,时至今日还有余风。民间“正月十五没大小”的俗语和风习便是古风的遗存。
虽然这个习俗起源于佛教及佛事活动,但当这一习俗形成之后,其宗教色彩便渐渐淡化,成为百姓们狂欢的节日。
2.北京闹花灯历史,正月十五也叫“上元节”。上元节闹花灯,在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
上元节是道教的提法,为庆贺道教“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生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便成为具有佛、道两教特色的民众性节日。
在上元节时,最早只有皇宫和达官显贵的府第在自家门前挂几盏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富户相率效尤,灯市也应运而生。民间元宵节张灯、赛灯、观灯,亦逐渐成为普遍的习俗。
明代灯市在北京东城灯市口。每到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无不俱备,并有茶楼酒肆供游人饮宴作乐。各铺户都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
清代始将灯与市分开,以东四牌楼、地安门外为最盛,其次为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外城是正阳门外大街。此地铺户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皆争强斗胜地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的花灯,有纱绢、玻璃、羊角、西洋之别。
花灯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水浒传》《聊斋志异》《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或兰、菊、梅、竹,或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栩栩发生。又有独出心裁者,浇注冰灯,搞冰灯会。
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义溜河沿的冰窖工人,均巧手结冰为神佛、戏剧人物、器具,内燃灯烛,其间龙、虎、鱼、鸟,华而不奢,朴而不俗。
在上元夜,无论官宦贵人、平民百姓,都不约而同地上街观灯,形成万人空巷之势。
市面更有临时商贩售卖走马灯、吉利灯、气死风灯,以及狮、狗、羊、兔等动物形象的纸灯,形成了灯市。孩子们纷纷提着买来的灯笼,四处游逛玩耍,形成提灯逛灯之景,好不热闹。
3.通会灯市,原涿州城中有夹城,门名“通会”,夹城上有重楼三间,名“通会楼”,俗称鼓楼。楼上左鼓右钟,楼高13.5米,10公里外可遥遥在目。
每年正月十五是闹花灯之日,从通会楼至南门置72架木制等牌楼,十字路口置灯棚7座。每到此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放鞭炮,真是火树齐开,星球碎挂,千家万户,燃烛通宵。
元宵之夜,登上鼓楼,远眺长街,龙飞凤舞,颇为壮观。这一景象称为通会灯市。?
通会灯市似火龙,双塔晴烟报主凶。
拒马长虹行逆水,胡良晓月除夕明。
这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场面。
最初的灯是单纯、静止的,它不能运动,也较少装饰,并且多是单个独立的。其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装饰最先迈出步伐,灯的里里外外都被加以雕琢、修饰。
(二)元宵节咏灯诗
元宵节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流传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趣味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
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
这就是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热闹场景。
在闹花灯的海洋里,有灯谜让你竞猜,于赏灯中射虎添趣;有龙灯绕你狂舞,于翻飞中心动情欢;有灯笼让你投票,于评选中尽展风流;有汤圆让你饱尝,于赛吃中捧腹狂欢……这正是:“正月十五闹花灯,街衢断煞夜归人。”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
隋炀帝曾写过《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写道: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朝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
唐玄宗时,延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方便人民赏灯,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帜。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中说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词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
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
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
张悦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的诗中写道: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诗中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节的盛况,但却蕴涵着欢乐愉悦、热闹熙攘的场景。
唐代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诗写道: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描写的也是一派烛光闪烁的,犹如星光般绚烂的热闹景象。
此外,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一诗意境也很不错: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但是元宵节的灯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
苏轼说“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说“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欧阳修说“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些名人都把元宵节美景写得有声有色。
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节的盛况之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姜夔《诗曰》,让人读后如临其境: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把京城各阶层的人们闹元宵的热闹场面描绘的恰到好处: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寅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了迷人的元宵之夜。诗中写道:
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
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人李梦阳的《汴京元夕》也别具韵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写道:
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
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
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
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
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写道:
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
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这首诗写得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清代唐顺之的《元夕影永冰灯》一诗,让人有一种诗人元夕之夜畅游而意犹未尽之感: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清代单可惠的《张灯曲》则是推陈出新,诗中写道:
上元张灯夺月彩,古时嫦娥应好在。
手攀桂树看人间,春灯万点春如海。
衣香人影何纷纷,车如流水马游龙。
百戏鱼龙争变幻,千家楼阁高玲珑。
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向世人昭示了这么一个感觉:要状述、描摹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盛况,非得登上月亮,居高俯看不可。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中写道: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抒写了对眷恋情人的思念之苦。
除了元宵诗词,还有一些歌谣流传。如闽南歌谣《元宵月正圆》写道: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这是一首企盼海峡两岸亲人团圆的歌谣,其殷殷期盼之情流溢于字里行间。
(三)元宵节赏灯联
元宵节赏灯,吟灯联,也具有无限的情趣,简直趣味盎然。
在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名句作为门灯联,即: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
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
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
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道:“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
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对联说:“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
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便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随之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人生中的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对联说:“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到了清朝,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
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让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大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下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原来是“猜谜”两字。
这些富有情趣的故事,让历代无数人为元宵灯会而着迷,乐此不疲。
(四)元宵节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的一项活动。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始自古代隐语。它将事物或句语的真相暂时隐藏,另以一种与这事物有关的特色或背景,组成优美韵诗或通俗文字,以悬疑质难他人。
六朝以后一直到唐代,文人嗜谜者多。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据《武林旧事·灯品》记载:
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当时名为“灯谜”,属于一种益智娱乐。这一习俗一直延至明清两代。
到了晚清时,灯谜的文学价值渐渐消逝,而成为通俗的谜语。
关于灯谜,还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有个姓胡的财主,家财万贯,横行乡里,皮笑肉不笑,人人叫他“笑面虎”。笑面虎只要看见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拼命巴结,对那些粗衣烂衫的穷人,望也不望一眼。
有一年春节将临,胡家门口一前一后来了两个人,前边那人叫李才,后边那个叫王少。李才衣着整齐华丽,王少穿得破破烂烂。家丁一见李才,忙回去禀报。
笑面虎慌忙迎出门来,满脸堆笑,恭敬相让。李才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紧忙取来银两。李才拿了银子扬长而去。
笑面虎还没回过身来,王少上前喊道:“老爷,我借点粮。”
笑面虎瞄他一眼,就骂道:“小子,你凭什么借粮?走吧!”
在回家的路上,王少越想越气,忽然心生一计。
元宵节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家家户户街头房前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王少也提着一盏花灯上街。花灯扎得又大又漂亮,显眼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
王少来到笑面虎家门前,把花灯提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笑面虎一见此景,高兴地也挤到花灯前,只见灯上题着四句诗。他认不全,念不通,就吩咐身后的账房先生念给他听。账房先生看了看,念道:“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听,气得面红耳赤,怒眼圆睁,叫道:“好小子,胆敢骂老爷!”就命家丁要抢花灯。
王少忙举起灯,笑嘻嘻回道:“老爷,怎见得是骂你呢?”
笑面虎气呼呼说道:“你那灯上是怎么写的?”
王少朗声念了一遍。笑面虎恨恨地说:“这还不是骂我?”
王少笑出声来,说:“老爷,你真多心!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
笑面虎一怔,只气得干瞪眼,没话可说,转过身狼狈地走了。
周围的人明知王少的用意,哈哈大笑。随后,这事就越传越远了。
第二年灯节,不少人都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测取乐。
元宵节这天,除了要吃元宵、提灯笼、射灯谜等民俗活动外,新竹地区客家族在农业时代,还流传吃菜包、祈求六畜兴旺、借钱、借柑等过节习俗。
元宵节为何以“灯”为主题?这是因为,以往的私塾把正月十五日做为开课日,当天的重头戏则是“开灯”仪式,即由学生备妥一盏灯带到私塾,由老师点燃后,再由学生提着回家,象征前途光明吉祥之意。
而客家人提灯笼的习俗亦饶富趣味,一对结婚的新人,在元宵节这天,需带着一只灯笼,前往土地公庙或庙宇向神祈求赐子,然后将灯笼悬挂于庙内。因为求子是求丁,“丁”同“音”,亦即是“求丁献灯”之意。若顺利得子,次年的元宵节还愿时,需带两个灯笼祭拜,以示继续“求丁”之意。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当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欢迎,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