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4300000007

第7章 回归灵魂的清澈(2)

问:末世受戒,未能如法,决不得戒。未识更依何方便,而能获得比丘戒耶?

答:藕益大师云:“末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盖指依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所立之占察忏法而言也。按占察经云:“(先示忏法大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师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已(礼忏七日之后,每晨以身口意三轮三掷,皆纯善者,即名得“清净相”)。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仰告十方诸佛菩萨,请为师证。一心立愿称辩戒相。先说菩萨十根本重戒,次当总举菩萨律仪三种戒聚。所谓摄律仪戒(五、八、十具等)、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自誓受之,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故藕益大师于三十五岁退为沙弥,遂专心礼占察忏法,至四十七岁正月初一日,乃获“清净轮相”,得比丘戒。

已前:

约有戒论退为出家优婆塞,成时、性旦并受长期八戒。

约无戒论自誓受三皈、五戒。长期八戒,菩萨戒少分。

授比丘戒缘,第四心境相应。

或心不当境、或境不称心、或心境俱不相应;并非法故。

问:若已破四重戒者,犹得再受比丘戒耶?

答:在家之人,或破五戒、八戒中四重。出家之人,或破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戒中四重,并名边罪。若依小乘律,不得重受。若依梵网经,虽通忏悔,须以得见相好为期。今依占察经阡法,则以得清净轮相为期也。占察经云:“未来之时,若在家、若出家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即是边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可应受。”

问:古代禅宗大德,居山之时,则以三条篾、一把锄为清净自活。领众之时,又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为清规;皆与律制相背,是何故耶?

答:古代禅宗大德,严净毗尼,宏范三界者,如远公、智者等是也。其次,则舍微细戒,唯护四重;但决不敢自称比丘、不敢轻视律学。唯自愧未能兼修,以为渐德耳。昔有人问寿昌禅师云:“佛制比丘不得掘地损伤草木。今何自耕自种?”答云:“我辈只是悟得佛心,堪传佛意,指示当机,令识心性耳。若以正法格之,仅可称剃发居士,何敢当比丘之名耶?”又问:“设令今时有能如法行持比丘事者,师将何以视之?”答云:设使果有此人,当敬如佛,待以师礼。”我辈非不为也,实未能也。又紫柏大师,生平一粥一饭,别无杂食。胁不著席四十余年,犹以未能持微细戒,故终不敢为人授沙弥戒及比丘戒。必不得已则授五戒法耳。嗟乎!从上诸祖,敬视律学如此,岂敢轻之,若轻律者,定属邪见,非真实宗匠也。

上列十章,未依次第;又以匆促撰录,或有文义未妥之处,俟后修正可也。

一颗清心得福报

有一颗清心,得一份智慧;有一份修行,得一份安然,福报,就在你的清心和修行之中,就在你的智慧和安然之后。

木轮相《不杀》共十九轮:

一.能示宿世所作善恶业种差别。

轮相有三种差别:

一观善恶种子有无。

二观善恶业力强弱。

三遍示三世受报差别。

共十轮。书十善十恶之名。一面书善,一面书恶,令使相对。则余两面皆空;

故使善恶有现有不现也。

占时用初二:初轮念相应否(二皆有、不再掷,或再掷)。次轮,唯取前相应者问,不符再掷。

菩萨戒自誓受,依瑜伽羯磨(先羯磨,后戒相)。

比丘及比丘尼戒羯磨同上(菩萨一,比丘二)。年未满,似亦应依前羯磨受;年满时,仍依前羯磨受。行法第一、先洒净一增加(楞严咒绕坛)。礼忏七日后,掷三业(最好用九个,闭目三掷后再看)。

征辨学律义八则:

问:我等受戒未能如法,将何以自解耶?若云受戒未能如法决定不得戒者,有何明文作证耶?

答:今先解释不得戒义:

一.结界成就(作法界)。

二.有能秉法僧(真实比丘),得比丘戒缘依羯磨录。

三.僧数满足(十人、五人,戒净解明)。

四.界内尽集和合(非别众)。

五.有羯磨教法(如法诵作)。

六.资缘具足(三衣及钵)。

以上六缘,若阙一者,即不得戒。今则悉阙,故不得戒义,可以决定无疑。沙弥戒于师授前,应在僧中作单白羯磨;故前五缘皆同,亦应判为不得。

问:既知未能得比丘戒,应有何妥善之办法耶?

答:今据拙见,拟定办法,分为二事。

一劝令礼占察忏仪,求得比丘戒。藕益大师云:“末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大师即依此法而得比丘戒也。此事易知,今不详述。

二于未得戒以前,为护法心,维持现状,不令断绝。令已受而未得者,学习比丘律。此事颇有疑问。后之辨释,皆约此也。

以上所言二事,第一为根本之办法;第二为维持现状之办法。此二事应同时并行,不可或阙。若唯有第二而无第一,则永远无真实比丘出现;若唯有第一而无第二,则过渡时代之现状不能维持;故须二事同时并行,乃为宜也。

问:非比丘,学比丘律,可有圣教作证耶?

将答此问,先须解释非比丘三字。非比丘三类:一约沙弥(此非问者本意所在);二约已受沙弥、比丘戒,而不如法不得戒者(问者本意在此。以下答文,皆约此辨释。文中亦有时指前后二类者,为是兼明,非正意也);三约未曾受沙弥、比丘戒者。

答:若欲觅求律中有制未得戒者必须学比丘律之明文,乃不可能之事,但可引文以证非比丘而学比丘律无有贼住之过失。又可引文以证已受比丘戒而不如法不得戒之白衣,虽在僧中闻正式作羯磨者亦不成贼住,依此义判:已受而不如法不得戒之白衣,或亦可以学比丘律(即在僧中闻正式作羯磨者,亦似无大碍也)。

问:前云非比丘而学比丘律,无贼住过,有何文以为证耶?答:灵芝律师资持记云:“问:‘私习秉唱,未具忽闻;及未受前,曾披经律,因读羯磨了知言义,成障戒否(即贼住)?’答:‘准前后文,并论僧中正作,诈窃成障。安有读文而成障戒。’古来高僧,多有在俗先披大藏。今时信士,多亦如之;若皆障戒,无乃太急,学者详之。”又羯磨云:“二者,有人不得满数应诃;谓若欲受大戒人。”灵芝律师济缘记释云:“谓沙弥受戒,或曾披律,或复重来,晓达如非。旁无诃者,所为不轻,听自诃止。”曾披律者,既可求受大戒,足证无有贼住过矣。

问:前云已受比丘戒而不如法不得戒之白衣,雌在僧中闻正式作羯磨者亦不成贼住,此言尤足令人骇异。有何明文以为证耶?答:羯磨云:“三者,不得满数不得诃者,……白衣……”南山律祖疏云:“前十三难,有过障戒。此好白衣,受十具戒,虽并心净,不妨加法参差不成,仍本名故。”今案:我等已受戒而不如法不得戒者,即属此类;虽于僧中闻作羯磨,亦仅判为不得满数不得诃。决不云成贼住难,以无诈窃心故,而云此好白衣也。

问:已受而不得戒之白衣,若闻僧中正式作羯磨而无贼住难者,何以说戒羯磨时遣沙弥出耶?

答:灵芝律师资持记云:“说戒遣未具者,恐生轻易,不论障戒;且如大尼亦遣,岂虑障戒耶?”

问:既不得沙弥、比丘戒,不堪为人世福田,虚消信施,罪果难逃耶?

答:南山律祖行事钞云:“善见:檀越请比丘、沙弥虽未受具,亦人比丘数。涅檗:乃至未受十戒亦得受请。”灵芝律师资持记释云:“论约法同(沙弥),经听形同(出家优婆塞);无非皆为解脱出家,即堪受供。”故知不为解脱出家,虽是比丘,亦应云虚消信施。若为解脱出家,虽优婆塞,亦堪为人世福田。

问:当来真实比丘出现,如法传戒,即皆成为真实比丘,不须复云维持现状。当其时,若有未受比丘戒者,仍可引据前例而先学比丘律耶?

答:前文曾云:“为护法心,维持现状不令断绝,令已受而未得者学习比丘律。”因引诸文曲为证明。余盖欲于过渡时代,勉强维持,冀延一线之传也。若当来皆成真实比丘,不须复立维持现状。即应依通途轨则,慎重其事。凡有未受比丘戒者,不须令其辄学律也。岂唯当来,即以现在而论,若未经受戒者,亦不须学。唯有已受戒而不如法不得戒者,乃可令其学律;若如是者,庶几无大过乎?

同类推荐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热门推荐
  • 清川日常

    清川日常

    四爷:晚上让膳房给爷上道鱼翅螃蟹羹。苏培盛心道:吹牛。十几年也没见你吃过一次。晚上,李薇拌着螃蟹羹美美地多吃了一碗饭。做宠妃好无聊,要温柔,要低调,但是幸好——李薇:宝石好漂亮,钗子好精致……四爷:买买买。李薇想象失宠后的艰难生活把自己虐哭。李薇发脾气:你还跟我好不。四爷:只跟你好,好一辈子。
  • 位面之乱

    位面之乱

    如果有一天,平行宇宙毁灭,无数位面融合,身处在乱世的你,会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你经常幻想的动漫人物,真正的出现在这个世界里,你会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了拯救世界的能力,你是选择走上正途,还是迷途。
  • 领主的黄昏

    领主的黄昏

    波澜壮阔的迷之大陆上是四个王国之间的血腥博弈,初来乍到的阿拉斯加发现自己被骑士之国的国王哥哥抛弃在北部的大荒原。于此之时,一个英雄的舞台就这样拉开序幕。提示:主角拥有系统但不是毫无逻辑的逆天,只是有所帮助。
  • 闺蜜三人行

    闺蜜三人行

    相恋十年,却一朝错过,能否鸳梦重温?为保职场江湖不败之地,弃二十四孝老公于不顾投身于上司怀抱,会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目睹老公偷情,毅然离家出走,身在远方,心在何处?纷纷扰扰的世间百态,刀光剑影的职场江湖,杨布布、李一迪和周小西这三个小女子在熙熙攘攘、变幻莫测的生活中上下沉浮,努力前行-------
  • 末世之妖鬼横行

    末世之妖鬼横行

    世界末日,一片恶魔界和亡灵界结合后产生的游荡遗失之地在吞噬了妖精界、魔兽界、阿冈萨斯大陆之后撞上了地球。空间再一次破碎重组,结果,地球上妖精,亡灵,恶魔,怪兽横行无忌,这里只有黑暗和沉沦,邪恶、混乱、守序、和平、死亡…………孟醒的噩梦没有醒,反而沉沦的更深……
  • 路西法的晚餐

    路西法的晚餐

    很怕麻烦的废柴帅警叔与自带死神光环的超能女的搭伙日常:吃饭,睡觉,解决命案。火星撞地球你以为他们在谈恋爱?不,里叔说:“我是在拿命跟她过日子呐。”
  • 逍遥女公子

    逍遥女公子

    世间之路,亲情错乱,家破国亡,独留下一个她孤零零地踏上复仇之路;历经坎坷,一统九州,可惜,得了天下却失去了他!权力阴谋爱恨交织后,却道声:天凉好个秋!冥界之旅,灵肉结合,终获重生,生死一线,生门即死门,死门即生门!天界之行,那场华丽的婚礼,原来仅仅是场梦,梦醒时分,远走他乡!月亮之上,真的是你吗?我的爱人!寻爱之道,修真之途,到头来,恍如南柯一梦!
  • 超纯洁狂少

    超纯洁狂少

    老大,听说你当初得到透视眼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拿来偷看美女”“胡说八道,像老大我这么纯洁的人会做这种猥琐的事情,这种事情以后不要再说了”“好吧老大,换一个问题,听说你当初学医的理想就是让全世界的美女都躺在你的病床上”“你在造谣看老子不打死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车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车

    本书从火车的“前缘今生”,到火车的未来发展之路,火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等,这里展示的内容如同一座充满丰富知识的“火车博物馆”。在介绍火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火车的发展变迁做了详细的梳理,并对火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