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的纷扰都是杂草
很多时候,你觉得心里的情绪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你无奈又无力,其实那些纷扰都是杂草。只有除去心头的杂草,播种美德和智慧,你才能获得一份宁静。
除去心头杂草就要自我约束,佛家称之为戒。弘一法师说:“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人们想要培植美德成就自身,就不要让外界环境成为你的绊脚石。慧能禅师有一个弟子,只知每日打坐。
于是禅师问道:“能否告诉我,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啊!”
弟子回答道:“师父,我在用心参禅。”
“可是参禅和打坐是两码事啊!”禅师不解地说。
弟子解释道:“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说,要控制住容易迷失的本心,清净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禅师微笑着说:“你会错意了,打坐不是参禅,而是在虐待你的身体。”
弟子听后迷茫了。
禅师继续解释道:“禅定不是打坐,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宁静、清明,可以让你的身心都离开尘世。如果你无法摆脱外界的干扰,内心不安而散乱,即使是终日打坐也于事无补。”
弟子问:“那么要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安宁呢?”
“不被外界外物相迷惑困扰,心里总是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念中就会只有善念,相反,你就会活得愚昧迷失。切记,心生智慧,处处都是乐土;心生愚痴,则处处都是苦海。”
清明和痴迷本就是形影相随的孪生兄弟,都受人类意志的支配。其实人的本性都是清明的,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迷失自我,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干扰,让心灵蒙上了灰尘。
生命的本源就是生命的终点,结局也就是开始,何必为了于己不利的外因而给自己添堵。心体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想让心灵不荒芜,就要修养美德;除去内心杂草,就要耕种美德。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弟子们围坐在禅师的周围,等待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可是禅师却一直紧闭双目,良久之后他问弟子:“你们有办法将旷野上的杂草都除掉吗?”
一个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用铲子就可以了!”
禅师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用火。”
禅师依旧是微笑不语。
第三个弟子说:“用石灰也许更好!”
禅师的脸上仍旧保持那副微笑的表情。
第四个弟子说:“你们的方法根本不行,斩草要除根,只有把根挖出来才是最好的办法。”
禅师示意弟子们不用再争论了,等他们安静下来之后,说:“你们讲的都有道理。从明天开始,你们把寺院后面的草地划分成块,然后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着除去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讨论。”
转眼一年过去了,弟子们再次聚在一起,寺院后面原来的杂草丛早已变成了金灿灿的庄稼。原来,他们用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把杂草除掉,于是只好种上了庄家。可是让他们吃惊的是,杂草不再生长。
原来除掉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种上庄稼。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想让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就是修养美德。
与人为善,要留一颗清净心
心怀善念做善事是不求回报的,那是发自内心的真善美,是人性中退去贪婪后的一种质朴。人在善恶之间做选择的时候,要留一份善心给他人,留一份质朴的人性之美、一颗清净之心给自己。
弘一法师说,“常人见僧尼唯知弘扬佛法,而于建立大规模之学校、医院、善堂等利益社会之事未能努力,遂疑学佛法者废弃慈善事业,此说不然。”
依佛经所载,布施有两种,一日财施,二日法施。出家之佛徒,以法施为主,故应多致力于弘扬佛法,而以余力提倡他种慈善事业。若在家之佛徒,则财施与法施并重,故在家居士多努力做种种慈善事业。
梁武帝是一代国君,但却一向笃信佛教,早已皈依佛门。他在全国修建大小佛寺两千八百多座,亲手剃度的僧尼就有八万两千多人,组织文人学士翻译佛经三百多卷。
普通年间(520年—527年),达摩大师来到中国传播印度佛教禅学,梁武帝召见了他。
梁武帝问他:“我在江南建了那么多座寺庙,度出家人数万,我的功德大不大?”
达摩摇头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不解地问:“那么怎么才算有功德呢?”
达摩说:“持戒是功夫,得定、得清净心是德,清净心是功夫,开智慧是德,功德是戒定慧啊!你出一点钱,你的戒就得到了吗?出一点钱你就得到定了吗?出一点钱就开智慧了吗?功德不是福德,出钱出力修的是福德,不是功德。如果出钱能够帮助一个人得到戒定慧,那么他的行为也是功德。如果不能,就只能算是福德。”
如果我们所做的善事中包含着执著、妄想,那就不是真正的行善,我们必须要无私地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欲无求,有一颗清净心,这种善才是人性中最光辉的善,才是人们在灵魂深处做出的最质朴最真实的选择。
打败你的是内心的浮躁
躁动总是让人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当遇到事情想要发作时,先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只有不急躁,保持冷静才能应万变。
弘一法师在给俗家朋友谈性情时曾说:“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人的躁动不安有时候是因为心中有鬼。心中无鬼,世则无鬼,人就会保持淡定。
在一座深山之中隐藏着一座寺庙,在这座古刹中,有一处偏僻的小屋,寺众和香客都对这个小屋敬而远之,原来这个小屋不但阴冷潮湿,而且时常闹鬼,使来往挂单的客僧不能安心修行,所以只好将其搁置不住。
一天,有一位客僧前来挂单时,所有的客房都已住满了,带路的小和尚只好将他安排在了那座传说中的屋子里,并对他说:“传说这个屋子里有鬼,经常出来吓人,你一定要当心啊!”
这位客僧觉得自己经常四处云游,什么鬼狐仙怪没有见过,就对他说:“这里的小鬼没有什么可怕的,要是他真的出来了,看我怎么收拾他!”说完就进房休息去了。
晚些时候,又有一位客僧前来挂单,小和尚只好也把他带到了这间小屋里,也同样嘱咐他说:“这屋子闹鬼,住的时候一定小心!”这位后来的僧人也是见多识广之人,他对小和尚说:“好了,我知道了,要是有鬼出来我一定能降伏它。”
先进去的那位僧客正在打坐,等着鬼怪出来,听见有人轻轻地敲门,以为是鬼怪出来了,所以就坐着没动,没想到那后来的僧人见门总是不开,便越发用力。一个使劲地敲,一个就是不开,两个人就这样僵持着。最后还是外面的僧人力气大,把门撞开了。
里面的僧人抄起门杠就打,二人一直扭打到天亮才认出了对方。原来他们还是曾经在一起学佛法的旧相识呢,二人把自己疑神疑鬼的事情说了一遍,彼此又是道歉又是愧疚。
只要我们心中无鬼,世界也不会有鬼。人的思想和观念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只要心中淡定当然不会躁动不安。
淡定自若的人从来都不会孤立无援。这种援助来源于智慧,来源于人的定力和感召力。
有一天晚上,一个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和菩萨并肩在一个沙滩上行走着。天空中忽然闪现了他一生中的点点滴滴,他发现在每一个镜头里,沙滩上都有两对脚印,一对是他的,另一对是菩萨的。
当最后一个梦境划过之后,他再次回头看的时候,发现沙滩上只有一对脚印了,而且好多时候都是这样!而且他还发现那些日子刚好是他生命中最谷底、最难过的时候。
他很困惑,于是前去问菩萨:“您不是曾经答应过我吗,您说您会寻声救苦的,如果我发誓一生一世地追随您,您就会一直在我身边护佑我。但是为什么我发现,在我生命中最难受、最痛苦的时候,沙滩上却只有我的脚印而已啊?那时候您去了哪里啊?”
之后,他继续痛苦地说:“我不明白,您那么慈悲,为什么在我最需要您安慰和帮助的时候,偏偏舍我而去呢?”
菩萨默默地听完了他的抱怨后,温和地回答说:“我当然惦记着你、护佑着你,而且始终都不曾离开过你!在那些你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你所看到的、仅有的那一对脚印,是我抱着你走时所留下的……”
当我们经历人生磨难的时候,不要以为自己一直在孤军奋战,事实上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头看时,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多人一直都在旁边陪着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坚强。如果你败了,不是败给困难,不是未曾获得帮助,而是败给了你心中的浮躁。
有内涵方能泯然一笑
泯然一笑,以一颗轻松自在心从容面对一切,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需要涵养与智慧,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弘一法师在寺院讲佛时曾对世人的涵养评论有佳:
“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有涵养的人都能自尊自爱,有句话说得好:“自爱才能爱人,自度才能度人。”有一位不论是财富、地位、能力、权力,还是漂亮的外表都无人能及的女士,觉得自己非常孤独,连个谈心的人都找不到。
有一天,郁郁寡欢的她来向无德禅师请教:“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赢得别人的喜欢。”
无德禅师说:“如果施主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通力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多讲一些禅话,多听一些禅音,多做一些禅事,多用一些禅心,那么慢慢就能成为魅力四射的人。”
“大师,禅话怎么讲呢?”她疑惑地问。
无德禅师答道:“所谓的禅话,也就是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有利于别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那么禅音又是怎么听的呢?”
无德禅师回答说:“禅音就是把一切的音声当作美妙的音声,把辱骂的声音转为慈悲的祝福,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祈祷。”
女施主继续问道:“那么禅事该怎么去做呢?”
无德禅师慢慢地说:“禅事就是指布施的事,用慈善的心去做的事情,为别人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那么你所说的禅心又该怎么用呢?”
无德禅师答道:“我所说的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后,如获至宝。
从那以后,她不再炫耀自己的财富和美丽,对人谦恭有礼,对亲戚朋友体恤关怀。渐渐地,她身边的朋友多了起来,生活逐渐快乐了起来。
由此看来,人的魅力,来自于真诚与善良。在珍爱自己的时候,同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尊敬;爱别人的同时,也会获得别人的爱。所以能不能快乐,能不能被别人爱戴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待它,它就会怎么回报你。赢得他人的喜欢,靠的是自己的内涵。
做人应该谦虚躬行是人有内涵的一种体现。有一天,盘珪禅师让一个侍者去买一批上等的纸料。这位侍者非常聪明,而且擅长辩论,但他有个毛病,那就是自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盘珪禅师才把买纸料的任务交给了他,想借机会开悟他。
侍者仗着自己聪明,也没有问盘珪禅师对纸料的要求就买了回来。
盘珪禅师看了后,冷冷地说:“这种纸料不行,你必须去重买。”
侍者非常不乐意,但是师父吩咐了,也只好服从。
等侍者第二次回来的时候,他想无论如何这次师父应该满意了。谁知当他把重新买回来的纸料拿给师父看时,盘珪禅师冷冷地瞟了一眼,挥挥手说:“不行,不行,拿去重买。”
当时的交通非常不方便,路途又遥远,侍者觉得师父太不通情理了,但是他又不得不去。等他再一次把买来的纸料给师父看的时候,盘珪禅师依然摇着头说:“不行,不行,重买。”
于是侍者问道:“师父想要什么样的纸料,请告诉我,我重新去买,希望这次能够让师父满意。”
盘珪禅师冷冷地说:“不行。”
侍者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自以为是,赶忙向师父道歉。
盘珪禅师见状,说:“其实你第一次买回来的纸料已经非常好了。我就是想让你看到自己的缺点。”
自负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做人应该保持谦虚躬行,不要太过自负。自负的人锋芒太露,容易遭到别人的攻击和排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一定要破除心中的迷思,找回真正的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谦恭是一种真正的涵养,谦恭的人更坚定、更自信、更有自我,更能体现他的内涵。
心静才能突破困境
突破困境要用一种超越常规的智慧,这智慧里面有佛禅的玄机。这智慧体现了一个人卓越不凡的思维方式,但方法永远是工具,关键是你要静心去想如何突破。
对于突破困境这件事,弘一法师的教化更加发人深省,他借用某位大师的话来开示众人:“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这一教化说出了智慧的根源。
大师是教化世人如何避免陷入困境,然而一旦真的陷入困境,佛家的智慧也能超越众生。
一天,一位信徒找到一休大师说:“我要自杀,请师父超度我吧!”
“那你能否告诉我,为什么要寻短见呢?”一休大师问道。
“不瞒禅师,我经商失败了,借了许多的外债,每天被债主们逼得生不如死,已经走投无路了,所以想一死了之!”信徒回道。
“难道除了死你就没有想过其他的办法吗?”一休大师问道。
信徒痛苦地说:“师父,现在我除了年幼的女儿外,什么都没有了。”
一休大师惊喜道:“哦,我有办法了,你可以将你的女儿嫁人,找一个乘龙快婿,帮你还债啊!”
信徒失望地说:“大师,我的女儿只是8岁的幼童啊,怎么可以现在就嫁人呢?”
一休大师道:“怎么不可以呢,你可以将你的女儿嫁给我啊!我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
“这……这是行不通的,你是出家人,怎么可以做我的女婿呢?”信徒大惊失色地说。
一休大师胸有成竹地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我已经决定了,你现在赶快回去宣布这件事情吧!到迎亲那天,我就到你家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好了,好了!赶快回去吧!”
这位信徒很敬重一休大师,于是立刻回家宣布了婚事。这个消息一经传出,马上轰动了全城。到了迎亲的那天,看热闹的人把信徒的家围得水泄不通。
一休大师到达后,吩咐信徒在门前搬一张桌子,置上文房四宝,写起了书法。大家看一休的书法写得很好,就争相购买,反而忘了今天是一休大师给人家做女婿的日子,看热闹的人也忘了自己是为什么来这里的。结果,一整天一休大师都在忙着写字,看热闹的人则疯狂购买,很快卖字的钱积攒了几箩筐。
“这些钱够你还债了吗?”一休大师问信徒。
信徒惊喜地跪倒在地说:“够了,够了……你真是神通广大,一下子就赚到了这么多钱!”
一休大师拂袖于背道:“好了,你的问题解决了,你的女婿我也不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
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出现的问题,变被动为主动,不要坐以待毙。“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肯想办法,就一定能克服暂时的困难。
心灵的皈依
人生几十年只在瞬息之间,纠缠于蝇营小事中却忘了生命无常。其实,有时候生命很脆弱,脆弱到我们没有任何的准备去承受它的生死,所以在活着的每个瞬间,就要活出真正的自己,不拘束于他人如何看待,不受制于浮华声色与金钱利益。一旦确定了内心的想法,就去尝试和行动。
弘一法师比喻说,“人命无常,如闪电之刹那生灭。”《金刚经》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乾闼婆城是幻象,非真实。世间万法无常,如执着有我有常就痛苦了。起心动念,顺自己意思,生欢喜心;不合自己意思,生嗔心。不知道一切事都是假的,一场梦而已。
弘一法师看破一切幻想,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他选择了出家。面对众人的不解,大师自述了出家的起因。
导致我出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乏小时候的家庭熏染,而有一些应该归功于我在浙江师范的经历。那种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将我在年轻时沾染上的一些所谓的名士习气洗刷干净,让我更加注重的是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的磨炼。因此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静和平淡,一种空灵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升起,并充斥到我的全身,就像小时候读佛经时的感觉,但比那时更清澈和明朗了。
民国初期,我来到杭州虎跑寺进行断食修炼,并于此间感悟到佛教的思想境界,于是便受具足戒,从此成为一介“比丘”,与孤灯、佛像、经书终日相伴。如果谈到我为何要选择在他人看来正是声名鹊起、该急流勇进的时候出家,我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但我记得导致我下定出家决心的是我的朋友夏丏尊,他对我讲了一件事。他说他在一本日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绝食修行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身心进行更新,从而达到除旧换新、改恶向善的目的,使人生出伟大的精神力量。他还告诉了我一些实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给了我一本参考书。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想找机会尝试一下,看看对自己的身心修养有没有帮助。这个念头产生后,就再也控制不了了,于是在当年暑假期间我就到寺中进行了三个星期的断食修炼。
修炼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第一个星期逐渐减少食量到不食,第二个星期除喝水以外不吃任何食物,第三个星期由喝粥逐渐增加到正常饮食。断食期间,并没有任何痛苦,也没有感到任何的不适,更没有心力交悴、软弱无力的感觉。反而觉得身心轻快了很多、空灵了很多,心的感受力比以往更加灵敏了,并且颇有文思和洞察力,感觉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
断食修炼后不久的一天,由一个朋友介绍来的彭先生,也来到寺里住下,不成想他只住了几天,就感悟到身心的舒适,竟由主持为其剃度,出家当了和尚。我看到了这一切,受到极大的撞击和感染,于是由了悟禅师为我定了法名为演音,法号是弘一。但是我只归依了三宝,没有剃度,成为一个在家修行的居士。我本想就此以居士的身份住在寺里进行修持,因为我也曾经考虑到出家的种种困难。然而我一个好朋友说的一句话让我彻底下了出家为僧的决心。
在我成为居士并住在寺里后,我的那位好朋友,再三邀请我到南京高师教课,我推辞不过,于是经常在杭州和南京两地奔走,有时一个月要数次。朋友劝我不要这样劳苦,我说:“这是信仰的事情,不比寻常的名利,是不可以随便迁就或更改的。”我的朋友后悔不该强行邀请我在高师任教,于是我就经常安慰他,这反倒使他更加苦闷了。终于,有一天他对我说:“与其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不如索性出家做了和尚,倒清爽!”这句话对我犹如醍醐灌顶,一语就警醒了我。是呀,做事做彻底,不干不净的很麻烦。于是在这年暑假,我就把我在学校的一些东西分给了朋友和校工们,仅带了几件衣物和日常用品,回到虎跑寺剃度作了和尚。
有很多人猜测我出家的原因,而且争议颇多。我并不想去昭告天下我为何出家。因为每个人做事,有每个人的原则、兴趣、方式、方法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这些本就永远不会相同,就是说了他人也不会理解,所以干脆不说,慢慢他人就会淡忘的。至于我当时的心境,我想更多的是为了追求一种更高、更理想的方式,以教化自己和世人!
弘一大师追求的是一种更高的理想和内心的归属,世间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在上下求索,你想要得到内心的清爽与纯净不一定要像大师一样皈依佛门,但要有勇气追求自己的真实理想。
让世情淡一分
世情常常牵扯着人们,让人们左右难舍、举棋不定。其实,在人生路上挣扎的人们看不清,世情浓一分,心就沉重一些。所以在生活之中要懂得培植轻松的心情,把世情看淡一分。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弘一法师也告诫世人:“世情要看破看淡,不为世间****所累。不求奢侈丰盛,心在道上,不要为了顾念人情世故,让道心退失。”
顾念人情世故是一种外在的心态,人有时候就会被这种外在的心态所束缚而让自己的决定左右摇摆,苦累其心。
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的父亲去世后,他找到佛光禅师说:“久闻大师慈悲,请你为我的父亲超度吧!”
佛光禅师欣然同意了,并开始筹备香花素果之类的供品,这个人看到这些东西之后想到了诵经的费用,于是不停地追问禅师诵一卷《阿弥陀经》需要多少钱?
佛光禅师知道他是一个吝啬鬼,所以想教训他一番,答道:“诵一卷《阿弥陀经》要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太贵了,禅师看在我一片孝心的份上,还是打个折吧!给你八两银子,怎么样啊?”
禅师点头道:“好吧!”
诵经如期开始了,只听禅师念念有词地道:“十方诸佛菩萨,请将今天诵经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亡者,让他能往生东方世界。”
这位“孝子”听了后感觉不对,于是打断禅师问道:“禅师,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只听说人死后会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怎么让父亲到东方世界呢?”
禅师回答道:“施主有所不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十两银子,你坚持要给八两,只好超度他到东方世界去啦!”
孝子不得已说道:“我再加二两好了,还是麻烦你超度我父亲到西方世界吧!”
这时,棺木里的父亲突然发起火来:“你这个不孝子,为了省几两银子,害得我一下子到东方,一下子到西方,让我东奔西跑,好不辛苦啊!”
佛法不是商品,怎么能够用金钱衡量呢?佛经上说:“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同样,施舍也不能因为受者的价值不同而千差万别。
佛法无价,不能以金钱的多寡来决定功德的大小,同样,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也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亲情、爱情、友谊、公益事业、爱心……都是无价之宝,都值得我们付出。但付出一定要是真心的,如果像故事中的这位“孝子”一样,既顾念金钱、之后又顾念世情,你的心最终会被累到筋疲力尽。
不为情绪所动
人如果让自己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事情必然会纷扰不断。情绪就如生长的杂草,时时刻刻试图吸收我们的智慧,改变我们的生长方向,因此,只有克制自己不为情绪所动,你才能修得一颗宁静之心。
弘一大师引用某大师之语来阐述修佛的定力:“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困;污泥中便有莲花出现也。”
“子”,古时对男子之尊称。既然发愿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必须要有一副铁石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烦恼所动,此谓之铁石心肠,禅宗称之为禅定。色、声、香、味、触是外尘,法是内尘。世间法不能沾染,出世间法亦不能诱惑我们,心才能定。修行有此觉观功夫与心态,必成无疑。
修行修的是心,心不动则万物不动。佛家潜心修行之人甚多,来看看云居禅师的修行吧。
为了潜心修行,云居禅师每晚都会到寺院后面的山洞里坐禅。
山下的几个调皮年轻人一直想找机会跟云居禅师开个玩笑,看看他到底悟道了没有。
一天晚上,他们藏在了禅师上山的必经之路上,等禅师经过时,一个年轻人从石头后伸出手放在了禅师的头上。
他们原以为禅师会吓得大叫,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禅师竟然站着没动,反而把他们吓了一跳,于是急忙缩回了手,灰溜溜向山下跑去。而禅师却又若无其事地向山上走去。
第二天,几个年轻人一起到寺院找禅师,并问他:“大师,听说寺院后的山上经常闹鬼,你觉得是真的吗?”
云居禅师微笑着说:“怎么可能会有这回事,你们不要信以为真。”
“是吗?可是我们却听说,昨天晚上你就遇到了鬼,而且还被鬼按住了头。”年轻人继续说。
云居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我昨晚在山上被按住了头是有其事,不过按我头的并不是鬼怪,而是一些调皮的孩子在跟我开玩笑。”
“你为什么这样说呢?难道当时你就没有害怕吗?”年轻人不解地问。
禅师回答道:“鬼怪的手是不会有那么厚实和温暖的!我又怎么会害怕!即使真的是鬼怪也无需害怕,你们没有听说过吗,将军之勇是临阵不惧,猎人之勇是不惧虎狼,渔人之勇是不惧蛟龙,而和尚的勇就是一个‘悟’。我连生死都看透了,又怎么还会有恐惧感呢?”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祸福无常,无论遇到了什么危险和困难都要处变不惊,不为情绪和外物所动,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更多化险为夷的机会。
放下心中的“怕”
人们的内心时常会被恐惧所笼罩,其实“怕”或者“不怕”又能改变什么呢?我们“怕”,只是因为我们放不下。
弘一法师最初出家也是因为身体常常有病弱之相。他皈依佛门之后,就曾对众生说:“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贪、嗔、痴三毒是病根,常常发作,身体衰弱,心常恐惧,都是心中有毒,心理影响生理,但能把一句佛号认真地念,工夫得力,使贪嗔的习气消除,才是究竟彻底的治疗宿疾之法。
导致一个人恐惧的信息来自外界,想要真正消除恐惧,就要会辨识外界的信息,找到可以安心的一点,这样心安自在其中。
一个学僧去拜访行海禅师,希望禅师可以为他讲解《临济录》。
行海禅师道:“如果你真的想有所开悟,不妨去找圆觉寺的洪川禅师,他讲解的《临济录》是最好的。”
学僧说道:“不瞒禅师,我已经听过他的讲述了,你是天龙寺滴水禅师的真传弟子,我现在想听听你的讲解。”
行海禅师见推辞不得,于是示意学僧跟着他走。他把学僧带到了平时僧人们操练的武场,并教了学僧一套剑法,直到学僧练得大汗淋漓才带他回禅房。
行海禅师看着不断擦汗的学僧问:“你觉得我讲解的《临济录》如何?”
学僧大惊,答道:“禅师何曾讲解过《临济录》,不是一直都在练剑吗?”
行海禅师说:“我就是在讲解《临济录》,你觉得讲得如何?”
学僧不解地问道:“难道禅师的《临济录》就是一套剑谱吗?”
行海禅师恳切地开示道:“我本来就善于剑道,所以我只能讲解剑道,我虽然是滴水禅师的弟子,但是并没有学习一般禅者的作为。但是《临济录》绝非纸上谈兵,根本不可能从语言口舌上去了解,师父虽然讲过,但是我不是传声筒,所以没有办法学!”
学僧不以为然地说道:“照禅师这种说法,历代祖师传法传心的功德岂不都成了传声筒了吗?”
行海禅师摇头反驳道:“传法传心是传法传心,传声筒是传声筒。”
世间岂止是学禅不能当传声筒,凡事都不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或者知识一定要自我消化,融会贯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能有所得。学禅是这样,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学会了分辨信息,才能心中有数。人们越趋于理智,离恐惧和无知也就越远。
做真实的自己最安心
人们每天都纠结于是是非非中,其实给自己的空间并不多,这些让人头大的是非对错总是搅扰着人们的心智,让人们很少有时间去思考自己,还原自己。当你遇到是非对错的争执时,要学会看透纷扰、超越是非,做最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获得安心。
弘一法师指点善友看透纷扰:“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这是弘一法师引用的莲池大师的一句话,其意被佛家解为:世间事不容易看破,但是看戏就容易体会是假的。人生如梦境,梦醒之后,想想梦里的境界均非真实。佛在经中常劝我们不要造恶,他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造恶业。在世间吃亏上当,还是欢欢喜喜地接受,因为知道全是假的。
大师教化:“如此行之,自然不受外面境界的影响。净宗无比殊胜的特点是教我们抓住一个真实的法门,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超越三界,一生成就,为其他任何宗派所无。其他宗派要想一生圆满成就是不可能的。假如有可能的话,华严会上文殊普贤又何必求生净土。中国两千年来,历代祖师大德,禅宗大彻大悟,教下大开圆解,最后都念佛求生净土,此乃彻底觉悟之人。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念佛是真实的。”
佛家对念佛的崇信如此至深,世人也应该悟透其中道理,还原真我才对。禅宗六祖获得了衣钵心印之后,害怕别人嫉妒、迫害自己,所以连夜逃走了。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众僧侣就得知了这个消息,纷纷追赶而来。
一位叫慧明的僧侣最先追上了禅宗六祖,并假惺惺地说不是为了衣钵而来,而是真诚地为了求法而来,恳请禅宗六祖接见。
禅宗六祖说:“既然你是为了求法而来,那么请先抛弃一切外援,断掉心中所有思恋的念头。”
过了一会儿,禅宗六祖接着说道:“你不要想着善,也不要心存邪恶,你问问你自己,你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
听了禅宗六祖的提示,慧明顿时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接着他又请求禅宗六祖再告诉一下秘密的意思。
禅宗六祖说:“如果我能够告诉你的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如果你能好好反省自己,秘密的意思就在你的心里了。”
慧明听了,感激地说:“我遁入空门已经很长时间了,却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面目。你的指点,使我感觉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我了解了自己的心,对自己完全明明白白了。”
想要了解自己的心,要学会时常反省自己、了解自己、矫正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欺骗一生,才会懂得自己的所想所要,才会明确自己心中的最终愿望和理想,才会鼓足勇气一直坚持和努力下去。才能在纷扰繁杂中,超越是非找到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