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3000000014

第14章 弘一法师在各地讲法汇集(10)

二.发菩提心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但须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着我相。所以发菩提心的人,应发以下之三种心:

(一)大智心:不着我相。此心虽非凡夫所能发,亦应随分观察。

(二)大愿心:广修善行。

(三)大悲心:救众生苦。

又发菩提心者,须发以下所记之四弘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或疑烦恼以下之三愿,皆为我而发,如何说是愿一切众生?这里有两种解释:一就浅来说,我也就是众生中的一人,现在所说的众生,我也在其内。再进一步言,真发菩提心的,必须彻悟法性平等,决不见我与众生有什么差别,如是才能够真实和菩提心相应。所以现在发愿,说愿一切众生,有何妨耶!

三.专修净土

既然已经发了菩提心,就应该努力地修持。但是佛所说的法门很多,深浅难易,种种不同。若修持的法门与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与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器,和哪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若果专修净土法门,则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速证菩提,比较容易得多。所以龙树菩萨曾说,前为难行道,后为易行道,前如陆路步行,后如水道乘船。

关于净土法门的书籍,可以首先阅览者,《初机净业指南》《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光法师文钞》等。依此就可略知净土法门的门径。

近几个月以来,我在泉州各地方讲经,身体和精神都非常地疲劳。这次到贵处来,匆促演讲,不及预备,所以本说未能详尽之处。希望大众原谅。

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

一.维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若药师法门,不但对于出世间往生成佛的道理屡屡言及,就是最浅近的现代实际上人类生活亦特别注重。如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福寿康宁,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为饶益”等,皆属于此类。就此可见佛法亦能资助家庭社会的生活,与维持国家世界的安宁,使人类在这现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无益于人类生活的,闻以上所说药师法门亦能维持世法,当不至对于佛法再生种种误解了。

二.辅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三.决定生西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净土宗最为兴盛。现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甚多。但修净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药师法门,亦有资助决定生西的利益。依《药师经》说:“若有众生能受持八关斋戒,又能听见药师佛名,于其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往西方极乐世界众宝莲花之中。”依此看来,药师虽是东方的佛,而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获得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净土宗的,倘能于现在环境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固至善。但是切实能够如此的,千万人中也难得一二。因为我们是处于凡夫的地位,在这尘世之时,对于身体衣食住处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灾人祸,都不能不有所顾虑,倘使身体多病,衣食住处等困难,又或常常遇着天灾人祸的危难,皆足为用功办道的障碍。若欲免除此等障碍,必须兼修药师法门以为之资助,即可得到《药师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等种种利益也。

四.速得成佛

《药师经》,决非专说世间法的。因药师法门,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门。所以经中屡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得圆满”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两种愿心。《药师经》云:“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这个意思。前两句从反面转说,“无垢浊心”就是智心,“无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说,“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余属悲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药师法门者,对于以上几句经文,尤宜特别注意,尽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仅仅注意在资养现实人生的事,则惟获人天福报,与夫出世间之佛法了无关系。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圆满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所以我们修持药师法门的,应该特别注意以上几句经文,依此发起“悲智”的弘愿。假使如此,则能以出世的精神来做世间的事业,也能得上品圆满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将来速得成佛可无容疑了。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上所述者,不过是我常对人讲的几样意思。将来暇时,尚拟依据全部经义,编辑较完备的药师法门著作,以备诸君参考。

最后,再就持念药师佛名的方法,略说一下。念佛名时,应依经文,念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不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

庚辰地藏诞日在永春讲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言拟偕林子坚居士等将来普济寺,请予讲经。斯时予曾复一函,俟秋凉后即入城讲金刚经大意三日。及秋七月,予以掩关习禅,乃不果往。昨日梦惺居士及诸仁者人山相访,因雨小住寺院,今日适逢地藏菩萨圣诞,故乘此胜缘,为讲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要旨,以资纪念。

净宗道侣修持之法,固以净土三经为主。三经之外,似宜兼诵地藏经以为助行。因地藏菩萨,与此土众生有大因缘。而地藏本愿经,尤与吾等常人之根器深相契合。故今普劝净宗道侣,应兼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谨述旨趣于下,以备净宗道侣采择焉。

(一)净土之于地藏,自昔以来,因缘最深。而我八祖莲池大师,撰地藏本愿经序,劝赞流通。逮我九祖藕益大师,一生奉事地藏菩萨,赞叹弘扬益力。居九华山甚久,自称为“地藏之孤臣”;并尽形勤礼地藏忏仪,常持地藏真言,以忏除业障,求生极乐。又当代净土宗泰斗印光法师,于地藏本愿经尤尽力弘传流布,刊印数万册,令净业学者至心读诵,依教行持。今者窃遵净宗诸祖之成规,普劝同仁兼修并习。胜缘集合,盖非偶然。

(二)地藏法门以三经为主。三经者,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十轮经,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本愿经中虽未显说往生净土之义,然其他二经则皆有之。十轮经云:“当生净佛国,导师之所居。”占察经云:“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所以我莲宗九祖藕益大师,礼地藏菩萨占察忏时,发愿文云:“舍身他世,生在佛前,面奉弥陀,历事诸佛,亲蒙授记,回入尘劳,普会群迷,同归秘藏。”由是以观,地藏法门实与净宗关系甚深,岂唯殊途同归,抑亦发趣一致。

(三)观无量寿佛经,以修三福为净业正因。三福之首,日孝养父母。而地藏本愿经中,备陈地藏菩萨宿世孝母之因缘。故古德称地藏经为“佛门之孝经”,良有以也。凡我同仁,常应读诵地藏本愿经,以副观经孝养之旨。并依教力行,特崇孝道,以报亲恩,而修胜福。

(四)当代印光法师教人持佛名号求生西方者,必先劝信因果报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然后乃云“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而地藏本愿经中,广明因果报应,至为详尽。凡我同仁,常应读诵地藏本愿经,依教奉行,以资净业。倘未能深信因果报应,不在伦常道德上切实注意,则岂仅生西未能,抑亦三途有分。今者窃本斯意,普劝修净业者,必须深信因果,常检点平时所作所为之事。真诚忏悔,努力改过,进而修持五戒十善等,以为念佛之助行,而作生西之资粮。

(五)吾人修净业者,倘能于现在环境之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依苦境而消除身见,以逆缘而坚固净愿,则诚甚善。但如是者,千万人中罕有一二。因吾人处于凡夫地位,虽知随分随力修习净业,而于身心世界犹未能彻底看破,衣食住等不能不有所需求,水火刀兵饥馑等天灾人祸亦不能不有所顾虑。倘生活困难,灾患频起,即于修行作大障碍也。今若能归信地藏菩萨者,则无此虑。依地藏经中所载,能令吾人衣食丰足,疾疫不临,家宅永安,所求遂意,寿命增加,虚耗辟除,出入神护,离诸灾难等。古德云,身安而后道隆。即是之谓。此为普劝修净业者,应归信地藏之要旨也。

以上略述持诵地藏经之旨趣。义虽未能详尽,亦可窥其梗概。惟冀净宗道侣,广为传布。于地藏经至心持诵,共获胜益焉。

在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讲

印光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

同类推荐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净土宗,居功至伟。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株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热门推荐
  • 呆萌丫头:校草求放过!

    呆萌丫头:校草求放过!

    第一次见面,她把冰激凌甩他的脸上;第二次见面,她扯断他最喜爱的手环;第三次见面,她干脆见他就跑,被某人壁咚在树下,“弄坏我的东西就想跑?”某校草邪魅一笑“弄都弄坏了,你要怎样?”某女心虚.“不怎样”“呼~”夏喵喵松了口气.“既然如此,那那……我陪你钱.”说着就去找包包,某校草一把把她拎起来.“不要”“你到底要怎样嘛?”某喵快急哭了“嗯……要……你”
  • 校园霸神

    校园霸神

    凌宁他是校园中的霸王、王者、敌人见他就如同见死神一般都闻风丧胆,校花、美女老师、警花姐姐、冷艳总裁........一个个的向他靠近过来。
  • 凤御九天:逆天冷公主

    凤御九天:逆天冷公主

    [一对一,身心健康】本是皇室的公主,一出生就是废物加傻子,懦弱、无能。本是隐武凤家继承人,顶级天才杀手,只因姐妹的背叛而被炸毁在山洞。霸气回归,睁眼凤眸里只有冷漠、凌厉、以及与生俱来的王者气势,睥睨天下!看她过五关斩六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的宠溺只为一人,他的温柔只对她展现。执子之手与子谐老!若苍天都要组织我追寻你的脚步,那么这天,不要也罢!某妖孽“怎么救了你就是如此对待救命恩人的!”某女翻白眼“我也没叫你救我!”
  • 她就是星期天

    她就是星期天

    简介:校园里,人人看着校长对一位少女点头哈腰,不由得都猜想起来,突然有人大喊:“她就是星期天啊”
  • 他风骨无双,快穿

    他风骨无双,快穿

    【每个故事都有女主,但是结局无cp,男主万人迷,爽,苏,不解释!】他眼眸流转间夺人神魂他勾唇一笑间星光灿烂第一个故事:精分歌神vs视后前任。(已有存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第二个故事:护国将军vs和亲公主。(已有存稿)他是尽忠职守的大将军,亦是把心爱之人送上和亲之路的负心郎。第三个故事:冷血大帅vs妖精舞女。(存稿中)
  • 霸气总裁的助理

    霸气总裁的助理

    这是一篇都市爱情,男主角的出现却往往带来麻烦,不过一路的艰难让他收获了爱情,可面对爱情和生活,他又该如何选择……
  • 我和我的余生

    我和我的余生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即便从开始选择的路是错的,亦不后悔。世上本无对错,何有过不去的山梁坎坷。一个结局应对的则是一个新的开始。世世代代、永不变更。看小人物一生生活百态。“爱恨亦有,他乡故知也罢”。终到头来化作一杯黄土。然彰显现时代现实主义。人生何为何不为、面对现实主义的残酷核打击,逃避亦好、面对也好。最终得到的只是不能言语的“生活启录”。
  • 心湖的涟漪

    心湖的涟漪

    本书就学校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与保护和利用等各项规章制度,及文书、教师学生、财务等各类档案进行全面介绍。
  • 老辈的友情今世的缘

    老辈的友情今世的缘

    风格:正剧结局:开放式情节:青春校园男主:聪明睿智型女主:善良型背景:现代生活
  • 恶魔老公别追我

    恶魔老公别追我

    十七岁,她放肆的爱上他,二十五岁,她成了他的冷落前妻,她为八年的爱恋交了昂贵的学费,心伤了,人累了,二十七岁,认识十年后,她凤凰涅槃般重生,化身大集团总裁,和他平视谈判,她冷漠无情,无奸不商,却是为了另一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