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3岁的时候,是学说话的准备时期,也进入了对语言的快速模仿、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会逐渐喜欢听大人说话,也会学着说简单的句子,进而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由于受自身词汇的限制,或者口头表达和大脑思维不一致,孩子说起话来往往会断断续续,缺乏完整性、连贯性、条理性,常会用一个词来表示一个句子。
当孩子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愿的时候,父母们可能会根据当时的语境、表情来判断他的意思,进而满足他的要求。有时候孩子甚至以肢体语言来代替说话,比如小孩想小便了,站在原地“扭屁股”,以此表示:我要小便了,妈妈赶紧来帮我。大人便不假思索地前往帮忙。
如果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不能完整或不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仅说“半截子话”,甚至不爱说话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不利于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把意思说完整,鼓励孩子说完整的句子。
周六一早,明明就把妈妈摇醒了,用小手指着放在窗台上的遥控汽车,嘴里稚嫩地喊着“妈妈,玩车车”,向妈妈暗示着自己要玩汽车。以往,只要明明用手指着什么东西,甚至不等明明说完一个完整短语,妈妈就替明明拿了过来。但是,妈妈发现,由于自己的“代劳”,明明到现在还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比如电脑,他只说“脑”;电视机他只说“电”;玩积木,他只会简单地说“妈妈,积木”,让明明连着读“我们玩电脑”五个字,他就很费力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词语连贯不起来……
看到同龄人都能说“阿姨,早上好”之类的话时,妈妈着急了,就反复纠正明明说话,可是都不见效。妈妈带明明去看医生,医生也只是建议多和孩子说说话,因此,妈妈决定不能心软了,训练明明表达完整的句子。
于是妈妈皱着眉头,看着明明,假装不懂地问:“你要做什么?”明明由于玩游戏心切,着急地说:“妈妈,玩车车!”妈妈又假装奇怪地问:“谁要玩车车?”“妈妈,我要玩车车。”直到明明说出能完整表达意思的句子之后,妈妈才把遥控汽车递给了他,并告诉他,一定要把话说完整,別人才能懂得他说话的意思,否则別人就无法满足他的要求。
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妈妈经常对明明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时间一长,明明果然不再只说“半截子话”了,而是能把话说完整了。
从以上案例可看到:孩子用肢体语言代替口头语言,或者用简单短语代替完整句子,这种不能将话表述完整的习惯,其实都是阻碍孩子学习说话的关键所在。欣慰的是,案例中的妈妈意识到引导孩子口头表达的重要性,有目的地培养孩子说完整的话,最终取得了效果。作为家长,要时刻有训练孩子完整说话的意识,这样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家长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和孩子对话,例如说“喜欢吃糖”可以变成“某某,你喜欢吃糖吗?”孩子会把听到的词汇、短语、长短句,不断重复并模仿,学着正确地使用它们。
其次,可通过指导孩子看图说话,或者通过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要求孩子努力把话说清楚、说完整。这样就训练了孩子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完整表达意思,言语也更富有趣味。
当然,当孩子意思表达不完整或者在表述上出现困难时,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继续把话说完整,更重要的是应耐心等待、耐心倾听,让其把话说完。切忌打断孩子说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父母忙于家务,工作或心情不好时,往往在孩子刚刚一开口讲话,没等孩子把意思表达充分,就简单地用“啊”“哦”,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断孩子的话,似乎孩子的话不值得认真对待。其实,有时家长理解孩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则可能不理解,不管是理解还是不理解,不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打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传达给孩子的是一种消极的、漠视的信息,实质是反对、阻止孩子把话说完。
所以,家长不仅要有耐心、认真地倾听孩子说话,更要以朋友倾听式的平等心态和孩子对话,营造轻松的对话氛围,引导孩子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激发他说话的积极性,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发展。